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情到深處文自工散文

散文2.91W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我想塗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猶記得初冬的那個夜晚,我看着這行溫暖的文字,沒有太多華麗詞藻的矯飾,淡淡的筆調卻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初涉文壇,肖濤生老師是我接觸到的第三位文友。開啟新浪博客瀏覽着博文,不經意間來了肖濤生老師的博客。讀他的文字,也只是偶有空閒陸陸續續地讀,但收益頗多。

情到深處文自工散文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晚躺下的時候會用手機瀏覽網文,直到睏倦了才睡得着,這樣可以避免自己胡思亂想。那個冬夜,睡下後,我用手機開啟了濤生的博客,隨意瀏覽了幾篇博文,能淺淺感受到他的文字的深刻內涵,雖然也許我沒有豐富的閱歷,也許我的人生履歷還不夠長,但我還是想把我個人的想法寫下來。

“已有近半年沒有少宏的消息了,我能猜想他日子過得不是很好,我知他脾性,順心的話肯定會給我來電話的”,開啟他的散文《我的學生少宏》,初看文章開頭,我就知道肖老師與他的學生少宏定有深厚的情誼。一個老師能與一個學生在若干年後保持聯繫,想必是老師有恩於他或是某種緣分讓他們還聯絡彼此。

“他念初三第一學期的時候,我很意外地收到他姐姐寄來的信,信裏說,他們家境一般,少宏想輟學去打工掙錢,他已好幾天沒去上學了,人人都勸他不聽,急壞了,她知道少宏對我很‘敬重’,纔想到給我寫信,希望我勸一勸他回去上學,我看後馬上寫了一封信給少宏,還請我的文友、也就是他過去的老師找他做做思想工作。在衆人的努力下,少宏最終回到了學校。這以後的整個初三階段,他都能安心讀書,拼勁十足,從一箇中等生躍居爲尖子生,並以較高分數考上了潮陽一中,據說當時他中考的成績是全鎮最高的”,我心有所觸動,想起了我的一位成績相當優秀的學生遠霞,在班裏名列前茅,在年級排第二名,因爲家庭貧困,她放棄了學業,當時她上初一,第二學期就退居二線。我訪她家好幾次,跟她父母交流過,但最終她父母還是不同意讓她上學——只因爲她是女孩子,還有幾個弟妹。我曾爲我勸學失敗而深深自責,心裏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高考後,少宏被海洋大學錄取,但“少宏後來終致輟學去打工,讓我內心着實爲之唏噓了一陣,可我也能理解,少宏內心中有一個糾纏多年的結,那就是他一直很想爲日漸貧困的家庭擔當一點責任,給近幾年才得心理疾患的父親治好病,然而這些年的學習生活使他感到不但不能給家庭有所幫忙,還吃用向家裏要,於心實在不安,這是他最終痛苦選擇的原因了”,讀到此處,我竟淚流滿面,心裏隱隱作痛,生活是如此無常,有些選擇始終是迫於無奈,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祝福少宏!

“生命中許多珍貴的記憶有時比生命本身更具有意義,它們或許是散佚、破碎、零亂的,但只要有一盞微明的燈,一個午夜夢醒的片刻回望,一切就都會聚合起來,像天上滿布的星辰熠熠閃亮,令我們避之不能而無限感慨甚或珠淚潸然”,一個正常人,生命裏總是註定會有這麼些許的感動,許多人的生命中,都應該有過吧。“從記事起,我便與外婆住在一起了,外婆是我童年時光最親的人”,“平時我也跟着起得早,一下牀就蹲在外婆膝邊,看她不斷地往爐竈添柴草,我喜歡聽那種火苗子爆裂的暖暖的聲音”,多麼熟悉而又溫暖的童年畫面,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外婆,雖然沒有與外婆一起住過,但小時候我經常到外婆家,跟表姐妹一起在外婆家比賽做針繡。外婆家坐西向東,冬天的早晨總是能曬到暖暖的陽光,所以,外婆給我的感覺是如此的溫暖。“外婆是因腦溢血去世的,那年我十五歲”,“外婆的祭祀過程我沒能去參加,按鄉里主事老人說,出花園年齡不宜白事,白事讓出花園的人蔘加也不好。因此此事令我至今仍愧疚彌深。

記得當時我在院子裏乘沒人經過,面朝村子的方向鄭鄭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並在盆裏插上一炷香,想說的話還沒說出口,眼淚就已撲簌簌落了下來”,昨天上午看到肖老師的這段文字,我的眼淚又來了,想起了我外婆。去年廣東省中考的前兩天,外婆永遠地離開了親人,對於一年來臥病在牀的她來說,也許死亡是一種解脫。因爲學校已經安排各班科任老師到隔壁鎮監考,所以外婆出殯那天,我沒能參加,連最後一程都沒能送外婆離開,我的心痛楚不已。讀肖老師這篇4500多字的《給天上的外婆》,我拭着眼淚想起了我的外婆,想起那份歉意,想起外婆還沒跟我講完的故事……“外婆,其實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們,正如一本書上所說:‘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爲生的一部分永存。’明白這一點我心裏很高興,此刻我就站在池塘邊,心境如池水般寧靜淡遠,我感到一種久遠的溫馨的感覺重又撲面而來,我看到月光下的村莊,竟變得如此迷人而可親,如兒時記憶的模樣。我知道黎明到來的時候,我將會爲村莊寫下一首明朗的詩。”

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肖老師,溯流追源,回顧了跨世紀的潮陽文化,從他的《潮陽文學30年》,感知上世紀8、90年代到21世紀初潮陽文化的源遠流長,可見他對家鄉人文的發展的執著,誠然,他認爲自己是“一個終生寫作者”,“文人必須擁有獨立的品格,不管是孔孟以降還是西方的'蘇格拉底以來,中西方千古不變的法則是,一個文人一旦靈魂不能自主甚至失去,不管怎樣鑽營、怎樣投機,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所有的聲名都是過眼煙雲,因爲擁有雪亮眼睛的世人會很快將他遺忘。獨立品格是爲了維護寫作的神聖性與尊嚴;是爲了不隨波逐流、盲從權威;是爲了還心以善、乾淨做人;是爲民請命,揭示醜陋,還體制以健全。

數千年正直文人的楷模,是我們寫作一面面很好的參照鏡子”,肖老師明確告訴我們寫作的目的方向,不爲追名逐利,而爲了樹獨立品格,這一點值得我們認同借籤。《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作家》,“我們更迫切需要更多這樣的作家:他們將超越自身的侷限,以寫作者特有的關懷、包容、愛心和大悲憫關照生存物事,腳踏現實大地而又富於探索精神,保持獨特個性而又哲思深遠,以不羈的筆觸展現生活場景而又關照人性人情,敢於說真話揭時弊而又心繫國家民生”,強烈的呼籲還不讓那些打着文學作爲幌子的寫作者感覺羞愧嗎?

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詩歌,時針的嘀嘀嚦嚦,譜寫着一曲曲讚歌。“我的行囊裏裝滿了感恩/在陽光浴過的大地上/我將遍植記憶和夢想的花朵/我將把箴言像篝火般/一堆堆燃亮四野”,濤生老師的《秋歌》,讓我們看到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心裏裝載着陽光。“我們走進梅林/看到地上一派狼藉/熟透掉下的楊梅洇紅了片片落葉/如一滴滴/從農夫身上掉落下來的/血……”,這首《楊梅熟了》,呈現出一幅濃濃的鄉土氣息圖畫,體會到農家人的艱辛。他這份情懷令我感動!“你是沙灘上造夢的孩子水兒/眼睛可以裝得下整個純白的世界/銀色魚正循着歌聲向我們飛來呢……”《在海邊,聽水兒唱歌》,唱出了我們這座海濱小城市民對大海的熱情。

當初識的汕作協文友問我是汕頭哪個區,而我回答是潮陽區的時候,他們就會說:潮陽區有位肖濤生!每次聽到這樣一句話的時候,我心裏覺得很欣慰。肖老師用心寫下的每一個文字,像是天籟,輕叩着每一位讀者的心靈深處。他這份對文學執著熾熱的激情,不是每位創作者都具備的,在物慾橫流的今天,特別難能可貴,用“情到深處文自工”來形容他的作品最適合不過了。期待他更多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