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端午情的散文

散文6.86K

今天,是端午節。昨日,雨,繾繾綣綣的下了一整天。小時候就聽說,端午前下的雨叫“龍舟雨”,據說它象徵着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且端午過後,農作物會迎來一個雨水充沛的好時節,所以端午前降雨可是個好兆頭。

端午情的散文

每年的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着糉香,現代人都知道糉子好吃。可真正瞭解端午節故事的不知道有幾人?!

昨天晚上開啟電視,剛好看到英國劍橋文學院的孩子們在上一堂“端午”課。看着他們老師對屈原的講解和孩子們對“端午”的認識,禁不住想,海外的孩子們都對端午文化有這麼強烈的興趣,而自己,卻是爲了那口美味香甜在忙活,頓時從心底裏生出些許慚愧之意。

過去,知道端午是爲了紀念詩人屈原,艾草用來辟邪,戴上五色線是爲了帶來一年的好運氣。其它,可從來沒去考究過。

每年過端午,我也都會在自家大門、窗戶上插一些艾草,和家人分享一些我們自己特製的糯米、豆沙、花生餡的糉子,甜甜蜜蜜的糉子總是吃得全家人開開心心也就心滿意足了。現代人嘛,過什麼節吃象徵什麼節的食物似乎已經成了順理成章的事,還有多少人在忙碌之餘回過頭來在去琢磨它的由來、含義什麼的呢?!當看到,海外的孩子們都對我們中國的端午文化了解那麼多,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對於自己的節日瞭解怎麼能輸於他們呢?!

點開百度,進入關於“端午”的詞條。哇塞,一個小小的端午,竟然還有這麼多故事在裏面啊,真是看得人眼花繚亂!

原來,各地都有自己的習俗,各地都有自己的紀念方法。不光是吃個糉子、給孩子戴個五色線、插個艾草,賽個龍舟這麼簡單。只看糉子的包法,就有什麼三角糉、長條糉、四角糉、串串糉、長方糉……極其多不說。而且它的餡更是五花八門。簡單的分甜、鹹兩種。甜的又包括:紅棗、豆沙、伊拉克棗、巧克力、冰激凌、椰奶……鹹的`又包括:臘肉、火腿、蛋黃、鮑魚、香菇、蘑菇、雞爪、牛肉、魚香肉絲……

每家的吃法更是不同。在湖北秭歸屈原的故鄉,他們的糉子是用來投進江裏祭祀他們心中的神屈原的,而不是用來吃的。但是,每家每戶會蒸粑粑(也就是我們的饅頭,但是比我們一般饅頭大的多的多)放到飯桌上大家一起吃。這裏面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屈原小時候上學,他媽媽怕他餓着總會蒸一個很大很大的大饅頭讓他捎到學校當中午飯吃。所以,鄉里人直到如今也是繼承了這一個美好的傳統。在屈原故鄉,紅棗象徵着屈原的一顆愛國之心、白白的大米象徵着他的一生潔白。在他的故鄉,這些簡單的食物都與屈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臺灣,光一個國際龍舟節就有參賽船隻兩百多支,參賽人數2500多人。從早比到晚,最長能比5天。有一色的小夥子、更有一色鏗鏘玫瑰的女子,甚至還有兒童。糉子,更是分南北兩派。他們更是把艾草、榕枝、菖蒲綁在一起插在大門上。

我們的少數民族——京族,除了傳統的迎神、祭祀以外,更是踩着高蹺去捕魚。

……

大家紀念的人也各有不同,有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也有祭拜戰國時期軍事指揮家伍子胥的、還有大詩人李白和王勃的等等,反正大家祭祀的都是和江河有關聯的人。

真是,各地的龍舟在江河裏歡唱、各地的糉香在大街小巷裏飄蕩。我們的各族人民更是從視覺上、味覺上、聽覺上,做到了完美的結合。

不管是把大蒜煮了吃、還是把不同的草根做成菜,或者只是飲一杯暖暖的雄黃酒,再或者是把香囊一類的裝飾品掛在身上,這一切的象徵不過是大家對自己、對家人、對親人與朋友心中美好的祝願,不過是爲了祈福,希望大家能夠百毒不侵,健康快樂!

由此,端午文化,不但陪伴我們成長,更教會我們與家人團圓的意義。我想,“端午”只是我們一年中許多節日其中的一個,但是它卻和其它節日一樣,有我們對家人、親人和朋友無數真誠的美好祝福融合在裏面。所以,這些節日現在不單純只是某一個傳統的紀念日了,現在每一個日子它都包含了無窮的祝福、無盡的愛。不管是財源滾滾、一帆風順、大吉大利、康健無恙、福祿壽喜樣樣全等等等等,只要有愛心,我相信,我們的家人也好、朋友也罷一定都會統統收到的。

標籤:散文 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