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650字(通用10篇)

散文3.08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清明節的作文650字(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650字(通用10篇)

清明節的作文1

又是一個週末,父親從外面工作回來,便習慣的問:“這個星期,老師又佈置什麼作文題?”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清明節的遐想》!”父親對我說:“這個題目不太好寫,等一會我給你講一些關於清明節的相關知識。”

父親與我坐在客廳,然後問我一系列的問題:“清明節是個什麼節日?爲什麼要掃墓?掃墓的目地是什麼?”我說:“不知道。”“清明節是“華人”特有的一個風俗節日,也是一箇中國農曆的節氣。透過掃墓來祭奠已故的親人,感謝他們或者緬懷他們。中國人在清明節期間,都紛紛爲已故的親人進行一年一度的清掃墳墓的活動。表面上看,雖然,掃墓只是清除墳上面的雜草和培一些土,但表達了活着的人還惦記着他們!”

我又問道:”爲什麼我的一些同學或者小區裏的一些小朋友,他們清明都去掃墓,而我們家爲什麼沒有參加這個活動呀?”父親說:“因爲我們是從大陸移民來海南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還健在,與我們生活在一塊,所以清明節就沒有掃墓的活動,而在老家,有老家的親人代辦了這些事,但今後,如果這些長輩都過世了,我們就每年都有這些活動了。別的學校,或者社會上在清明節有時也會參加祭扣英烈的活動,留下了許多英烈的事蹟,教育我們,也讓我們爲英烈做一些小小的益事,表達我們對他們的尊敬和感激。”

透過與父親的對話,我對清明節有了認識。雖然,我與生俱有懼怕死人或墳墓的心理,聽父親這麼解釋,我的恐懼感減少了許多,反而增加了我希望參加諸如此類的活動了。當長輩們還在的時候,我要常去看望他們,孝敬他們,給他們帶去更多的歡樂,當他們故去了以後,每年我一定要參加他們的祭掃活動,感激他們,緬懷他們……

清明節的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裏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着。還有那無人採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着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着。哪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爲何這樣蒼白,爲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爺爺乖乖地採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着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3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爲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着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爲什麼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着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擡頭,只是緩緩地說:“唉!你拿些紙錢去爲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裏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說:“從來沒有人來爲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麼,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屍骨卻流落他鄉,我爲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溫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着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瞭,由於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溼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於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說:“爹!您接着吧!小遠(我的舅舅)拿着……”

紙錢只剩下最後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說:“小詠,你爲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着我的臉,我在心裏說:“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爲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今年又逢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4

每當清明節來臨時,所有的炎黃子孫用不同的方式祭拜祖先,寄託自己的哀思。我們家也不例外。

清明節的那天,我們全家起了個大早,換上樸素的衣服乘車回老家,在路上下着雨,使我想起一句名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經過長途跋涉,我們回到了老家,來到了二伯家,準備一家老小一起上墳。

我們踏着泥濘的山路,一步一步艱難的往上爬,大約過了半個鐘頭,我們來到太婆和太爺爺,爺爺,婆婆的和墓,我們先一人拿支香,點燃鞠躬,不知道爲什麼,這煙能使人情緒低落,我不經傷心起來,上完香後我們給太婆和太爺爺,婆婆,爺爺燒鬼票子,鬼票子是專門爲死去的親人在陰間裏花的鈔票,爸爸知道太婆、爺爺、太爺爺愛抽菸,婆婆愛打麻將所以多給他們燒了些鬼票子,然後給他們鞠了幾個90的躬,在家鄉,每個來上墳的男女老少。老少爺們都要和死去的親人說心裏話,我第一個說:“太婆、太爺爺、婆婆、爺爺你們都走的那麼早。”

說到這裏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連面都還沒見着,你們就撇下我不管走了,難道你們不想見我?自打我出生,就只能對着薄薄的遺像爲你們祈禱,爲你們祝福……”說完後我的淚水像斷線的珠子一個勁的往下流,輪到爸爸了,爸爸先恭恭敬敬的的舉了一躬,獻上了一把花,開始和爺爺、婆婆、太爺爺、太婆婆說話:“爹,娘,爺爺,婆婆,咱家打小就窮,你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爲了上我們好好學習,你們隱瞞了病情,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離開了我們孩兒不孝!沒有照顧好您老人家,我在這給你們賠不是了……”

在場的人都哭了,願死去的親人在陰間好好生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這句詩在我耳邊響起,我就頭涔涔淚潸潸……

清明節的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花市何處有?的士直駛望海村。”星期五,我與爸爸到江北觀音橋的望海花市去開了一番眼界。

剛進花市,一股淡淡的花香味迎面撲來。接着聽見了鳥叫聲和人們販賣物品的吵鬧聲。我想:“花市人真多,可真是熱鬧啊!”我隨着爸爸走了進去,那鮮豔的顏色明亮的照耀着我的雙眼,使我的眼睛迷濛了,這一叢,那一簇,讓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我和爸爸一邊挪着小小的步子,一邊觀賞一些奇花異草。有綠葉鑲嵌着像貓眯眼睛的斑紋,葉底是紫色的,叫“鑽石貓眼”;有像獅子頭的“三色堇”;還有能捕捉蟲子的“豬籠草”……我在花店裏看見了許多鮮花的種子,我很感興趣,併購買了既害羞又含蓄的含羞草和碧綠的寶葫蘆花種。

走過花店,我和爸爸又進入了觀賞魚市場。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畫卷。那一條條可愛的小魚兒輕巧地穿過顏色各異、形態不一的珊瑚,那珊瑚似乎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小魚跳起了“搖擺舞”,我在魚缸前看得津津有味。我還發現了一些不曾見過的小魚。有身體很長愛左右搖擺的龍魚;有尾巴像剪刀身體漆黑的象鼻魚;有全身血紅,猶如一簇火苗的血鸚鵡……

“嘰嘰喳喳”這叫聲連續不斷,原來是一家鳥店發出的聲音,我走進去瞧了瞧。有活潑的小麻雀;惹人喜愛的八哥;全身白如雪,猶如一團棉花的鸚鵡……

清明節逛花市的人可真多啊!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都來購買美麗的.鮮花,去祭奠先逝的親人,以對逝者表示深切的哀思,送去一分掛念。我爲這文明、古樸的民風而感到欣慰,望普天之下的中國人要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清明時節——家祭無忘思乃翁。

清明節的作文6

雨紛紛清明已經過去,未見幾許斷腸人,倒是借問酒家何所有的不在少數。麻醉着神經,損傷着肝腎。嘉陵江邊,遊船幾許燈光燦爛。燈下那一杯杯冒着熱氣的綠玉,不時幾個星子閃進去。茶溶在水裏邊,唾液溶在茶裏。縱然茶葉再名貴,也不過是茶與唾液的混和物。自然沒什麼味道。

江對岸,紅軍紀念館燈火輝煌。再襯上“閬苑仙境“四個大字,確有一番韻味。但清明節仍無幾人上去緬懷先烈,似乎他們的鮮血造就一羣麻木不仁的看客,抑或只是裝飾了那一雙雙早已飽受光污染的眼。

古城裏,衣着暴露的女人到處留下倩影,全然不顧自己那水桶腰或羅圈腿。不用問,那是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閬中不是小氣的麗江或周莊,道寬樓高倒使她們顯的嬌小了幾分。

這街愈走愈黑,到了漢桓侯祠燈也學會了戛然而止。本來就是古墓。門前又新挖一口“古井“就怕嚇不死人。唉,真爲閬中中學的美女們擔心。夜深了,閬中中學還傳來許許書聲。原來校方又在和全國人民作對,可憐的同學們,你們什麼時候才能體會到中國早已解放?這樣補課,腦細胞死傷無數,本可以考北大的也只有考個渣渣了。

城裏到處都是祭奠後的灰燼。低頭看看冥鈔面值,多以百萬計數。若先人地下有收,一日收穫無數億,這冥間貨幣恐怕也要貶值。不過看着這一個個“孝男孝女“,我倒想起一句老話“活着不孝死了孝,瞎鬧!“是啊,與其這樣“孝順“,生前何必惡語相加,置於死地而後快?這般孝順也不過是不是“哄死人“,也許有些人才自知罪孽深重或他(她)也成了父母。早知如此,何必當處?

清明節的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正是清明節,我們全家在濛濛細雨中去祭奠去世已經三年的太公。

太公安葬在城北的一座公墓安賢園,離我家大概有20多公里。我坐在飛馳的汽車上,腦海裏閃現着太公慈祥的面容。太公去世前,我常常跟着爸爸媽媽去看望他,太公每次都好開心,總是不斷地問我要不要吃這個,要不要吃那個,生怕我餓着。當然,有時候也會詢問我學習情況,然後語重心長地和我說:要好好學習,以後纔會有出息!我總是使勁點頭,太公就會很滿足地笑了。正想着,車子已經拐進安賢園一座比公園還漂亮的陵園。我們來得很早,陵園裏人還不多,每個人都是一臉的肅穆和哀傷,是啊,在這裏,誰能開心得起來呢?

太公的墓地在一座朝南的半山腰上,爸爸說這個位置風水很好。我們手提祭品,拾級而上,心情沉重,步伐也就沉重起來。太公墓地的兩棵松柏已經長得有我兩個人高,翠翠綠綠的,就像給太公撐着兩把傘,即可擋風又能遮雨。想必太公住在這裏會很滿意吧!爸爸把墓地周圍的雜草拔除乾淨,把墓碑擦拭得乾乾淨淨,然後把花籃和供品一件件擺放在太公的墓前。爺爺又給太公倒了杯酒,再把酒灑在墓前。原來太公生前最愛喝酒,所以我們來看他時一定要把酒給他帶來,否則太公會怪我們的。最後我們按輩分大小依次給太公鞠躬,這就算是我們這些晚輩來看望過太公他老人家了。山風吹來,一陣悲涼,姑姑都掉下了眼淚。

離開時,我還在想,如果太公還健在,我一定多去看看他老人家,一定聽他的話好好學習,讓他開心。走着走着,我不禁回望太公的墓地,太公,你一個人在這裏會寂寞嗎?沒人陪你說話會不會很冷清?轉回頭,我的眼角也溼潤了。

清明節的作文8

清明節在上學,只能在星期六補上。掃墓是一種傳統,在中國的美德中掃墓也是美德之一,掃墓是紀念死亡的人的一種形式,但是有一首詩寫到“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年清明節並沒有什麼雨,而是晴空萬里,烈日當頭。

好啦!不說什麼了,我要開始轉入清明掃墓了。星期六早上我們一家早早的來到老家,奶奶爲我們準備了艾餃,我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剛吃了幾個,二伯來了,他開玩笑地說:“大清晨起來想得第一,本來以爲第二也不錯,你們一家三口包攬了前三,連個獎牌也沒的拿了。”我便應和道:“只早了一步,明年清明努力一點。”正說着三媽拿着大包小包,大袋小袋地也過來了,過了會兒三三兩兩地都來到了。

我們便浩浩蕩蕩地出發了,走過一片田野地,來到了彎彎曲曲的山路,竹子橫七豎八,擋着了我們前進的步伐,這些竹子就像一個個士兵守口如瓶這一方土地,我走在中間前方有劈竹的人,後方有防止走錯的人,約摸走了10分鐘來到了目的地,此墳墓上有些野草,拿上柴刀,嗖嗖幾下,野草大多數被割下了,更顯得陰森可怕。打掃完後我們便在墳墓頂上加了些新土,(這就是所謂地上墳吧)。在祖先面前許下今年的願望吧!東東(我奶奶的曾孫子)大聲說道:“我想在今年多拿幾張獎狀。”大家“哧”的一下笑了,則大人要多賺點錢。現在是大人被鈔票騙,小孩被獎狀騙了。我只求考試好一點,身體健康一點。

掃墓爲何?一是爲了紀念死去的親人,懷念他們的音容笑貌;二是一種信仰,在列主列宗之前許下願,讓自己在今年多多努力。

清明節的作文9

今年又逢清明節。

昨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父親和母親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着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着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於到了外公、外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父親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着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裏都拿着香,一起爲在“九泉之下”的外公、外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外公、外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裏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外公、外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父親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外公、外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清明節的作文10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着,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着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許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後輩的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讓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着給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爺爺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傳統節日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