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別在等待留下的遺憾抒情散文

散文9.11K

古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其實好多時候,不是親不待,而是子女們總是爲自己找個強牽的理由,心安理得的不去盡孝。然而等到親人不在了,纔去追悔,纔去呼天喚地的空悲切。

別在等待留下的遺憾抒情散文

自從父親走後,心情一直處於愧疚和自責之中,在對父親無限思念和懊悔的煎熬裏無法自拔,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昨夜又夢見了父親;夢裏憶故人,醒來淚滿巾。半夜醒來之後,輾轉難眠;睡意全無,不忍想起,卻又是那樣的夢魂牽繞。如今,父母親都走了,每當想起父母親臨終時最後看我的最後那一眼,我的心就一陣陣揪疼,我眼睜睜地看着他們帶着無限的牽掛和遺憾閉上了眼睛;眼角流下的那最後一行清淚,跌落在我的心裏。浸溼了所有的記憶。

那一幕深深烙在我的腦海裏,使我刻骨銘心無法忘記。我閉目回憶,任思緒穿梭於歲月的角落,父母親昔日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現在眼前;諄諄的教誨也猶言在耳。羊有跪乳之恩,鴉有返哺之情,動物猶此,人何以堪?我未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一直心懷愧疚,令我終生難安。如今,父親的慈愛,母親的叮嚀,都已經成爲追憶!

母親離開已經十五年了,母親一直身體不好,那時候家庭條件也不好,一直沒讓母親住院治療,就這樣耽誤了母親的病情。對母親,我有太對的虧欠和愧疚。這些年,我一直在無盡的思念和愧疚中度過。

父親也走了,父親走的很突然,很急,沒來得及和兒女們說上一句話,就走了。其實父親病了半年多了,因爲父親體質好,一直硬撐着,也因爲對父親的一些誤解,一直沒在意日漸消瘦的父親。父親的離世,讓我猝不及防,因爲我的固執和偏見,給我留下了終身的悔恨和遺憾。當父親到醫院的時候,已經說不出話了,父親晚上十一點感覺不舒服,但他堅持不給孩子們打電話,怕驚擾孩子們,自己苦苦的支撐着,忍耐着,等待着天亮。

繼母說:“那晚夜很長很長,盼不到天亮了”。這是怎樣的一種心碎啊!等早上繼母打來電話的時候,父親已經心力衰竭了。我知道,搶救,已經沒有絲毫的意義。但我還是不斷地祈禱着奇蹟的發生,因爲給父親的好多許諾還沒有兌現。

父親在醫院只說了一句話,“我已經不好了”,那一刻我心如刀絞,淚如泉涌,抑制不住號啕痛哭,我一直抓着父親的手,撫摸着,我不敢放開父親的手,我知道一旦放開,便是陰陽兩隔,父親也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不讓我放開他是手,一直掙着無力的眼睛,環視着所有的人,在生死跨越的瞬間,他在努力地要最後看一眼他的兒女們。心裏依然放不下兒女們。父親無助地看着我,閉上了眼睛。

我知道那眼神裏充滿了眷戀,無奈,失望。想起父親的眼神,我萬箭穿心般的觸痛。母親走後,我一直沒忘記母親再三的叮嚀,曾心裏發誓一定要好好孝順父親,可是,我卻辜負的母親的叮嚀,違背的自己的誓言,讓父親抱着無限的遺憾走了。陪父親最長的時間,就是在醫院的這八個小時,父親在時候,從來都沒有好好陪他聊過天,也沒有撫摸過他的手。

那天,父親的手是那樣的'冰涼,是那樣的粗糙。涼的讓我感覺到父親涼透心的苦衷。粗糙的讓我羞愧的無地自容。母親走後的這些年,我沒有好好的照顧父親,甚至很少去看他老人家。“父母的心在兒女身上,兒女的心在石頭上”!以前父親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很不理解,現在才感悟到這句話裏包含着父親的多少辛酸,多少無奈,多少無以言表的情愫!

父親走後的這些日子,我一直鬱鬱寡歡,追悔思念。但又有什麼意義呢?活着的時候不孝順,老和父親慪氣,總覺的父親做的不好,不對,硬是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去要求父親。古人說:作爲子女侍奉父母,重要的是關懷父母的心意,其次是照料父母的身體,但是,等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父母已經走了;現在想念父母是一種撕心裂肺的傷痛;每一次憶起,便是一次心痛,這無盡的思念和愧疚之情,又能以何人說?現在我只能叩拜祈求真主的饒恕和憐憫,殷切期盼父親早日步入天堂,潤澤真主的恩典。

爲此,我發自肺腑地奉勸父母健在的朋友們“常回家看看吧”,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其實老人們要求的不多,只要陪着說說話,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做點平常的飯菜,就夠了。

歐陽修說:“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養不必豐,在於孝”。的確,與其到祭祀時用豐腴的祭品,不如活着時儘自己的孝心;奉養父母不一定要豐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孝的實質,還是應該在父母長輩活着的時候。

朋友,常回家看看看看吧,不要給自己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空悲切”的終生遺憾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