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高山流水覓知音散文詩

散文1.63W

作爲福建歷史文化名城漳州的雲洞巖,因何而得名?

高山流水覓知音散文詩

概因山上有一石洞,每當下雨,雲霧從洞中飄出,雨停,雲霧又飄回洞裏,故名。

也許,正是因爲地處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加上有山有水,密林遍佈,巖洞曲折,寺廟清幽,因此,明太儒蔡烈在此研究《易經》並開壇講學,人稱“鶴峯先生”,仙逝後葬于山下,墓前建有“鶴丘”碑亭,近代高僧弘一法師也曾在此鶴鳴樓講經弘法。

山上,有一景點,是兩塊並肩的石頭,叫“得朋”,顧名思義,意爲得到朋友。說的是明代狀元豐熙仰慕雲洞巖洞主蔡烈的人品與才學,上山拜訪,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一天,兩人走到一個巖峯一角,看到前面有兩塊巨石豎立,形似“朋”字,豐熙心中大喜,題下“得朋”兩個大字,一語雙關。

這讓我突然想到,爲何有山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逸聞趣事,或者說很多名人雅士,爲何都喜歡登高望遠,結交山林?想必,是山之清靜,又有靈性,積聚了大自然的精華,便於歸隱,易於思考,無人打擾,遠離了凡塵。

這也讓我想到了“高山流水”的典故,它最早見於《列子.湯問》,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先秦時期,有一個著名的琴師叫伯牙,一次在荒郊野外彈琴,樵夫鍾子期竟然能領會這是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也就有了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感嘆。

其實,茫茫人海,知音難尋。

大凡知音,一般都有相同的志趣。比如,蘭亭集序中的諸多才子,還有“竹林七賢”等等。大概是因爲有共同的目標與追求,因此,也就惺惺相惜,這是一種心靈或精神上的默契,或飲酒,或作詩,自得其樂,這應該算是知己中的至高境界了吧。這類知己,往往一見傾心,相見恨晚。讓人感嘆和感動。

知音,一般都有共同的愛好,或性格相仿,或經歷類似,因爲有相通的話題,也就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也更容易引起心靈上的共鳴。知音,往往能夠求同存異,也容易成爲“哥們”。想必,歷史上,唐伯虎與祝枝山屬於此類吧。

真正的`知音,往往不多,但通常最能感知自己。知音,不一定有物質上的聯繫,但對彼此的關心往往最爲緊密。知音,往往不是陪伴自己最長時間的那個人,但一定是隨着時間的流逝,而在心底存放時間最久的人。

知音也許需要等待。唐代詩人賈島在《送別》的詩裏說:“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彈復彈,會有知音知。”顯然,他對遇到知音,是有信心的。正所謂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知音不分職業、出身、背景,甚至性別,因爲它超越了物質,更多的是一種心靈上的“共振”,是一種精神上的認同與欣賞,不必言語,已知其意。比如,張大千與李秋君,就跨越了性別與時空,讓後人嗟嘆紅顏知己的巨大精神力量。

歷史上,知音總能傳下佳話,劉備與諸葛孔明,不僅是君臣,更是知音,蘇東坡與法印,管仲與鮑叔牙等等,千百年來,讓人津津樂道。

知音者,也往往是有追求的人,甚至“朝聞夕死”亦不足惜。知音,讓人世溫暖,也讓後人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