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體驗教學是家長學校課堂的生命散文

散文3.14W

一個問題的孩子一定有個問題的家庭,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定有個優秀的家長。家長學校承擔了教育家長任務,是家長提高家庭教育理論和方法、提高家教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校和家庭聯繫的重要平臺。可是我們的家長學校存在着開課形式單一、課堂死板教條、內容缺乏針對性、方法陳舊效率低等問題,對家長的吸引力不夠。家長參與家長學校活動,或迫於班主任的壓力,或被動應付,或乾脆缺席。提高家長學校的到課率和課堂效率,讓家長願學樂學、學有所獲,是家長學校面臨的課題之一。

體驗教學是家長學校課堂的生命散文

現在,家長們苦惱的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出現了鎖閉心理,不願和家長溝通,逆反、任性。如何克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讓他們建立良好的信任、尊重、溝通順暢的關係,並引導家長和孩子學會表達,是目前家長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肥東縣城關中學家長學校是省級家教名校,理應在這個方面多做些工作。我們每學期安排一期家長、學生、老師參加的大型的教育體驗活動,每期的主題不同,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有所差異。但指向明確:透過體驗式的教學,克服家長的文化、能力、興趣的差異,讓家長在活動中掌握家教的原則、方法、技巧,讓家長、孩子、老師在互動中建立信任、尊重、融洽的和諧健康的關係。

“請各位家長找到你的孩子,按照臺上的兩位老師示範的那樣做好。”“好的,要腳尖抵住腳尖,手掌對準手掌。”“下面我喊:一、二、三開始用力。”一場別開生面的角力運動的遊戲在五十二位家長和五十二位學生之間展開了,笑容溢滿孩子們的臉。在父母面前,孩子們不再怯怯懦懦,他們展開手腳和父母角力;父母放下身段,和孩子一拼高低。他們完全沉浸在快樂的海洋裏。

目前很多家長由於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較大,對待孩子的教育大多粗暴簡單,恐嚇和棍棒。而孩子對父母的印象則是嚴厲、囉嗦、批評和無端發火。父母與孩子間的交流僅剩下你問我答,對於父母的提問內容漸漸地只剩下 “成績怎麼樣?”“在學校不要談戀愛?”“不要和不三不四的同學玩!”,而孩子的回答只有“還好”“嗯”“不敢”。這樣的遊戲可以讓孩子改變對父母的刻板認識,敢於走進父母,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現在的孩子不聽話,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的原因,大多是源於對父母和周圍人的不信任。爲此,體驗活動設計了信任遊戲,讓孩子相信他身邊的人都能支援到他,沒有人處於他的對立面,他生活在一個信任的環境裏。

遊戲共分兩個小活動,一個是信任倒,一個是信任坐。

往後倒的同學,直立站好,背對後面扶的人,倒的過程中身體不能彎曲,雙手在身體的正前方交叉,貼在胸前,手不能鬆開。倒的人嘴裏喊着:我叫XX,我要倒了,你們準備好了嗎?其他人手扣手,排成一排托住倒下的人的身軀。組裏無論學生、家長、老師都要輪流做一次,這需要彼此間充分的信任。幾輪下來,大家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和彼此間信任的重要。

另一個是信任坐。每組所有人前後站成一個大圈,後面人的腳尖挨着前面人的腳後跟,然後蹲下來,前面的人坐在後麪人的腿上。如果有一個人腿不給別人做,或者不相信別人,沒有坐下去,那整體就亂了。信任在不經意間建立起來了,“一、二、三,坐!”大家有序做下去,沒有出現同學們想象中的混亂。慢慢地讓他們感受到彼此的信任之重要:信任父母,信任老師,信任別人,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高一(4)班的楊康同學,平時品行不很好,喜歡欺負其他同學,輪到他時,他畏畏縮縮,兩眼時不時看着他的母親,猶豫不決,害怕別人在他做信任倒時別人鬆手,一直不敢倒。此事對他觸動很大,他和老師說,以後再不欺負別人了,一定做個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接下來是說出心裏話環節。

“你最開心的事是什麼?”“你最傷心的事是什麼?”“你對父母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麼?”“你希望父母怎麼對待你?”“你對父母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爲讓學生把自己心裏的話說出來,讓父母能夠聽到孩子的真實心聲,學校在本次活動中邀請了從社會招募的五十四位志願者、十三位老師。總體分爲十三個組,每組四位學生、四個家長、四名義工和一名老師。

當這五個問題呈現出來時,義工拉起同學的手,啓發他們回味和父母親生活中的點滴,從點滴中感受愛和溫暖,並大膽地表達出來。義工鼓勵同學走上講臺對着全體人員和他們父母說出此時的感受,和大家一道分享。對於願意上臺分享的同學,又要求他們的父母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

“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孩子不會表達,或表達的方式沒有收到”。在主持人的語言感召下,第一位孩子走上講臺,接着有了第二位、第三位……孩子們由羞羞答答到積極踊躍。當孩子們一個個向父母說出他們心中的話時,他們的父母眼睛溼潤了,他們發現孩子不是不懂得愛,不是生來就是逆反,而是他們不理解孩子,沒有走進孩子的心裏。

高一(2)班吳健同學,有點殘疾,性格孤僻,不善與人交往,平時總愛一個人玩。手機是他最好的朋友,家長要把他手機沒收了,他就要挾說不去上學。在大家一個個走上講臺時,他總是走不出自己,開始不想上去,後來在義工的鼓勵下走向講臺。他的母親感到非常高興,他的孩子終於從自己的世界裏勇敢地邁出來了。吳健突然雙膝跪地,“媽媽,今天我最想說,對不起。我平時比較自卑,怕別人看不起我,所以不跟別人交往。對你們,我一直感覺你們不關心我,透過剛纔其他同學的表達,我發現,我錯了,你不僅愛我,而且爲我付出了太多。媽媽,我想說,我愛你……”

爲了參與活動的的每組家庭都有孩子和家長表達的機會,我們分別發給每位家長和孩子一張紙,家長寫下最想說給孩子的一段話,孩子寫下最想對父母說的一段話,然後裝進口袋。家長站成一圈,手拉手形成一個外向圓,先由學生走到自己父母的面前,把想對父母說的一番話讀給父母聽,之後父母再把想對孩子說的話讀給孩子聽。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真實表達,打通了橋樑,拉近了的距離,走進了對方的心靈。

“親愛的孩子們,在你們的漫漫人生路上,父母就是這樣拉着你的手,爲你遮風擋雨。當你跌倒的時候,父母會奮不顧身地跑過去扶你起來。不管你犯再大的錯,父母永遠站在你身邊。當你被這雙手牽着的時候,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在我們的生命中,還有誰這樣牽着你的手呢?”爲徹底擯棄彼此間交流的隔閡,讓父母和孩子都能感受彼此的不易,以及來自對方的愛,課程設計了“漫漫人生路”環節。,孩子戴上眼罩,家長拉着孩子的手,一步步走過桌子、凳子組成的獨木橋、障礙物,讓學生感受到在他們的人生路上,父母就是他們堅定的依靠,就是對他們未來的指引,父母的愛是滿滿的,不離不棄,永遠相隨。隨後由孩子牽着父母沿原路線回來,從而讓學生感受他們是父母未來的依靠,感受到自己的責任。

一天的體驗活動結束了。孩子們攙着父母走出大教室,父母和孩子說笑着走出校園。老師笑靨燦爛,志願者滿心歡喜。

這次體驗教學活動主題鮮明。尊重、信任、表達貫穿了活動的每個環節。角力遊戲告訴父母,孩子長大了,和家長是平等的,他們在體力上可能“戰勝”我們,我們再也不能小覷他們。要放下架子和他們對話,善於傾聽,善於引導,做夥伴,做朋友。夥伴和朋友的基礎是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有效的教育。“信任倒”“信任坐”提醒家長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家長的責任是爲孩子營造一個充滿信任的環境,並在信任的前提下溝通、引導,從而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自省的習慣、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親子關係的建立來說,信任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了信任纔有良好的溝通,要想有效溝通就要學會表達。“說句心裏話”這一環節的設計,告訴家長和孩子,愛就要大膽的說出來,讓彼此感受到愛,家長才有教育威信,孩子纔會在愛的感召下成長。“漫漫人生路”,讓孩子和家長認識到,生命的交集裏,需要彼此的攙扶和守望,在攙扶中,走過坎坷,完成生命的延續。

透過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在這樣一種自然和諧的氛圍中得到了教育,體驗到了與父母溝通的的快樂,感受到獲得父母信任產生的力量。更爲重要的意義是,這種情感淨化了心靈,催生了進步的動力。

家長學校要走出目前的困境,體驗教學是一個很好地選擇。它克服了理論說教的空洞乏味,克服了家長文化水平的差異,讓家長在遊戲中領悟,在活動中獲得,在互動中育子,使家長學校課堂更加多樣,更有吸引力,從而讓家長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