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一雙筷子的長度散文

散文1.68W

說實話,我用筷子吃飯了四十年,至今還不知道一雙標準筷子究竟有多長。今天特意百度一下,才知道一雙標準筷子的長度是七寸六分,約爲二十三釐米,它代表着人有七情六慾,區別於其他動物

一雙筷子的長度散文

我突發奇想,特別想知道一雙筷子的長度,這是一個緣於關於家風的問題。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點,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說到家風,我自然想起我的母親來。我的母親不識字,是個剽悍的農家女人。我的母親不會教導我如何立身處世,如何懷揣夢想和大志,好好讀書,等長大後過好日子,或者說服務社會,報答祖國,做一個有用的人;她從來不過問我的學業,我哪天讀書,哪代表天考試,她從來不知道。在她的眼裏,我考試考得一百分,還不如她的一隻母雞給她下個蛋令她愉悅。

我的母親教育我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個“打”字。不打不成器,打出來的孝子。這樣的話,我母親經常掛在嘴邊。於是乎,我的童年就是在母親的暴打下度過的,可以說,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打得厲害的時候,是用捆柴草的皮條、棍棒,打得身上到處瘀青,甚至皮肉開裂。打了過後還要讓我跪在瓦礫堆上,然後頭頂着一碗清水,若碗裏的水潑灑出來,還要捱打。打得輕時,是用樹枝或是筷子,在臉上、小腿上,猛抽幾下。然後看着我被打的臉上,小腿上隆起的條條血痕說:“老子今天煮麪給你吃。”打得最狠的一次是用竹竿打,打到什麼程度,打到我雙腳血肉模糊,直至竹竿炸裂,變成竹絲。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非常憎恨她,不想再看到她。現在回想起來,童年打得最多的是因爲吃飯。吃飯時諸如流鼻涕,拿筷子時姿勢不對,捏筷子時,筷頭離拇指太長或太短;身子坐不端正,挨近飯桌太近,歪三斜四,一個人就佔着好幾個人的位,打噴嚏,咳嗽時,不轉過身子,再或者就是夾菜的時候,挑三揀四,夾起一塊不好,放下,又夾另外一塊。每遇到有這些情況,我母親就會二話不說,一筷子橫掃過來,打在我的臉上或是手上。

工作以後,我參加過好多飯局和宴會,看到好多人的吃相,實在不敢恭維。有些人不管人多人少,一張飯桌,他永遠肚子緊貼着飯桌,雙肘撲在飯桌上,獨佔一方,一個人佔着幾個人的位;有些人唾沫橫飛,滿桌子菜都是他的口水,更有甚者,夾個菜,整盤菜要被他翻過來一遍。等等陋習,我就不一一列舉。

最近單位來了個新同事,這個傢伙吃相讓人頭痛。該同事家境富裕,獨生子,大學畢業,可就是吃相太難瞧,搞得同事們都很嫌棄他,不願意和他一塊用餐。他剛來的時候,同事們對他很熱情,每次聚餐都叫上他,後來慢慢地就沒人再願意搭理他。每次我們到外面館子裏聚餐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默默地在食堂裏吃飯,我無法感受他當時的心境——一個人面對着偌大的一個食堂,一張飯桌,空蕩蕩的,一次又一次地遭受着孤獨和冷遇。惡性循環,他開始以敵視的態度對待或是報復我們,我們更是對他冷漠到極致。三十多人的單位,最後沒有一人再願意跟他講話。最後,他整天把自己關在宿舍裏,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不再和外人講一句話。

說起他的吃相來,他的父母應有推脫不掉的責任。他夾菜的時候,筷子的速度超過毒蛇獵殺食物的速度,各種湯汁到處滴灑,吃菜的時候發出奇怪的聲響,好像有人跟他爭搶一樣,眼睛滴溜溜盯着自己喜歡吃的菜,夾個不停。一頓飯吃下來,他飯桌旁,一片狼藉。

無獨有偶,前些天,有一女同事,她把自己的兒子領來到單位。每頓吃飯時,她十歲的兒子就像大病初癒一樣,兩眼無神,厭惡地看着飯桌上的菜。整個頭歪扛在肩膀上,似乎稍不小心,頭就會從肩膀上掉下來一樣,完全沒有一點精氣神,更別說陽剛活潑之氣象。本來吃飯應該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被他這樣一攪合,我們吃飯的興致也減去幾分。我那女同事,只會一味地把菜夾到他碗裏,說:“寶寶,吃點這個。”那小孩只會有氣無力地答:“不吃。”幾次三番後,那小男孩一粒飯都沒吃下。可笑的是,剛吃過飯後,小男孩就鬼喊辣叫,說肚子餓,逼着他媽開車帶他出去買零食。如果不是我看到小男孩玩遊戲玩得超溜刷,逼他媽的樣子牛氣沖天,不達目的不罷休,我還真以爲這小孩是個天生智障。如果不是出現奇蹟,這樣的小孩,以後該怎樣獨立面對社會。我不敢妄加揣測,只是引以爲戒,力求把每一頓飯吃好,吃出味道,吃出快樂和感恩來。我想,學會做人從吃好飯開始,應該不會錯。這麼一想,我應該感謝我的母親。

每一次出外吃飯或是有客人吃飯的時候,我都會從最不好的那一盤菜吃起。同是一盤菜,從最不好的那一塊夾起,自己夾起來的菜,再不好,我吃了後再夾。我想我這些習慣的養成,還要歸功於我的母親,我從小就經常被她拿一雙竹筷打。

我非常反感,有些人,從吃飯開始,他的筷子始終在盤子裏翻弄着,直到把盤子裏的菜翻過一遍。使用筷子的歷史,已經幾千年之久,我們的先祖起先模仿飛禽取食,認爲高雅於走獸。隨着文明的進化和推演,把筷子定爲七寸六分,取人有七情六慾。我們的祖先承認人有七情六慾,但他們也在告誡我們後人,世間萬物,我們如何在一雙筷子的一開一合,一動一靜之間取捨,拿捏準確,以退爲進,進退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