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大雪節氣散文(通用5篇)

散文3.32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散文嗎?散文的特點是透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想要學習寫散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雪節氣散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雪節氣散文(通用5篇)

大雪節氣散文 篇1

一年三百六十五個日子在時光中重疊,只有站在節氣的十字路口,這些重疊的流光碎影,才能理得清,辨得明。

受了時光的邀約,北風成了季節的常客,吹走了昨日的風景,刮跑了剩餘的溫情。於是,北國風光,萬里雪飄,大地銀裝素裹,宣告了木葉蕭蕭季節的劇終。

在水的柔情裏千變萬化,變雲煙而去,化靚魂而來,不染半點兒塵埃,以人類無法想象的潔白剔透,以人類無法合成的六角晶瑩,降落人間,將塵埃掩埋。

在蒼茫的天空裏短暫逍遙,似蚊蟲,如飛蛾,傾巢出動,曼妙而舞,輕盈而落。那飄落姿態的優雅,不愧是一切輕盈下落物的典範。

在蒼茫的天空裏帶着凝重的灰色,從重重的積雲中慢悠悠地下來,柔軟成一地時,卻是潔白之色的溫柔,給大地穿了一身乾淨素雅的華裳。

在蒼茫的天空裏不露聲色,像空靈的音符飄蕩於夢境,無依無憑。落地之時既不濡溼什麼,也不打擊什麼,也儘量不將人類驚動。

在茫茫人世間,能夠完全覆蓋的,好像也只有這潔白溫柔的雪。一場大雪飄飄揚揚地落地之後,大地披上了冬日的盛裝,萬物失去了倔強的生機,小麥停止了傲寒的生長,白菜入藏,菠菜鏟光。

在大雪初霽之時,寒冷將積雪封存。天空瓦藍,藍得失真;陽光明亮,亮得嚇人。天地間的明亮,能蟄出人的眼淚。

在下雪的日子裏,最好是學學文人雅士,攜一懷閒情幽坐於窗前,沏一杯清茶溫暖在手中,守着那冬日漠漠的清寒,看好像飛蟲的雪花側身抱肩抵撞窗戶的玻璃,誦宛如隱士那樣超凡脫俗的唐詩,讀仿若女子那般婉約秀麗的宋詞。將閒淡的光陰,靜坐成寡慾的禪心,也不枉費一段雪日的美景良辰。

大雪節氣散文 篇2

雪,飄飄灑灑地從昨夜落到今夜。於是該白的地方便是亮亮的白,不該白的地方便是青青的灰,枯枯的黃。縱使有這樣一個黑夜,雪也仍白白地飛。

此刻,我驚詫於雪的潔白與晶瑩了。它飄飄地在我眼前飛舞,輕盈得如同小女孩的笑。於是,我想起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中那個能與雪花一起飛舞,一起飄升的小女孩。儘管雪花曾毫不留情地飄落在她身上,飄落在周圍人身上,但最後只有她擺脫了世間的痛苦,與雪花一起飛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多好啊!我覺得這便是一種結局,一種幸福、美麗的結局。畢竟她是和雪一起去了,沒有帶走這世上的任何塵埃,隨她去的只有歡快的飛雪。我不禁驚詫於雪的潔白與晶瑩了。

我喜歡雪的瑩白,我也喜歡在這樣一個茫茫的雪夜漫步。

漫步在雪夜,夜很寂。雪宛然滿天紛飛的白蝴蝶,悄悄地,沒有一點聲息,往日街市的喧鬧在這樣一個寂靜的夜中是不能出現了。偶爾一束燈光射來,偶爾一處行人走過,彷彿也會爲這寧靜的夜帶來一份騷動。

漫步在雪夜,夜很冷。但當我們在這樣一個雪夜漫步向前時,任風吹着雪飄飄地落在髮梢,任風吹着雪飄飄地落在肩頭,任風吹着雪飄飄地落在眉睫上,然後看着雪要麼凝成朵朵冰花,要麼溶成點點水跡,是不是也會平添一份情趣而忘記雪夜的寒冷呢?

漫步在雪夜,夜很美。雪除去了往日的嘈雜,除去了往日的灰塵,除去了往日的記憶。走過這一方白色,望着這一方白色,當你懶懶地把目光從雪上移到別處的時候,你又會感到幡然少了些什麼:一曲歡快的歌曲終止了?一隻唱歌的黃鶯飛走了?一朵溢香的夜來香謝去了?

雪愈下愈大,所有的思緒都被它載着飄遠了,只覺得自己似變得很輕很輕,似與這雪一起在雪夜飛舞。

大雪節氣散文 篇3

題記:當我還在爲凜冽的北風尋找理由的時候,今天你就給了我答案,今日大雪。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大雪。大雪天了,雪花也會隨時飄泊在我的窗外……

窗外,有雪、有暖,有遠方,還有一個讓人想起,隨時光淡忘在歲月磨盡風花雪月的故事,有我們的憂傷,有我們的眷戀,抹不去,道不盡,都只能在雪開的花裏,像雪花一樣,和這世界溫柔相待、接納。你溫柔了,就會幸福,簡單了,心底就會開出芬芳的花。其實,雪花落地的痕跡,總有一份韶華和着雪的柔弱,捧起多少個夜闌的回眸,掩蓋多少個濃烈的思念,也就成了思念落筆的地方……

雪也是一種思念,牽着千里的心;也是一種祝福,溫暖人間的情;也是一種問候,念着純潔和平安;更是善良的寄託,惦記着春天的腳步。

藍天只是你暫棲的驛站,而你的情緣永遠系在人間;哪怕你和山河是短暫的相戀,也要讓人間的溫度把你化作清泉,流進大地的胸腺,流進人們的'心絃。

你浩白如月,容下了世間所有的冷清和寂寞,把所有的塵煙掩藏,給這世界一片淨潔,把一切喧囂吞噬,給人以寧靜,以淡然。其實,每一朵雪的心底都開着一份無瑕的純真,只有有緣的人,只有懂得的人,才能獲得那溫柔晶瑩的賜予。

你是生命裏堅強的花朵,是花朵中最唯美的生命,你堅韌的風骨挺拔在天地之間,你用寬闊的胸襟越野着萬里河山,你只用一顏,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目光變得驚豔,你駕馭着一種從容的美麗,一抹淡妝,讓衆豔失色。雖然銀裝素裹,卻讓世間的萬物寧願爲你付出曾經的繁華。

你刷洗了世俗的污濁,染白了人間蕪雜,執著的覆蓋萬物,不論善惡。你爲使命而來,又爲夢想而去,許下一場約定,讓初心依然,不辜負這四季的守候。

都說你清冽,沒有人知道,你也有你火熱的情懷,用柔風十里吹開了春的嫩芽;似溶水似情的火熱成就了夏日裏的花瓣;讓秋天裏吹落的殘葉,澆灌着生命輪迴中的一次次重來;把冰清玉潔的靈魂賦予了天地萬物之堅韌,頑強、存在的性情。

你爲使命而來,使草木生青,使花無百日紅,都定格在時光的輪迴中。若可,就容我許你歸期如夢,在你該來的日子,和你相遇在時間的渡口,心意未央,不做追趕季節的勇者,做一個等你的人,在每一段如錦時光裏、在匆匆歲月中,盈握住身邊的每一幸福、每一刻感動、每一紛溫暖、每朵花開的燦爛。

其實冬也是愛的原鄉,無論季節有多清寒,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我們眉間有暖,內心有光,我們不就成了一個溫暖的人,暖溫着過往,讓時光生暖,讓季節無寒。

大雪了,願我們初心若雪,守住內心深處最初的萌動和欣喜,默然相伴,寂靜歡喜,用我們己有的溫度曖化自己,像雪一樣暖溫大地,大地甦醒了,春天也就來了。

大雪節氣散文 篇4

昨天是冬至,不覺冬天已過半了,朋友圈發了許多各式各樣的餃子圖片。吃完了冬至餃子,我就思忖着,冬天是屬於沉思的季節,是不是該寫寫冬天的節氣了?閒了好一陣子的我,寫起來似乎有些許手生,好在我寫過《春天的節氣》、《生活在秋天的節氣裏》,對寫《節氣裏的冬天》多少有了底氣,也就順着冬天的節氣順序寫起,冬天裏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個節氣,每個節氣裏都蘊含着不同的生活氣象。

立冬

立冬,一聽這名字,潛意識裏就進入了冬季,其實立冬就是進入冬天的標誌。俗話說:“立冬餃子入伏面”,寓意說的是立冬處在秋天和冬天的“交子之時”,“交子”與“餃子”諧音,所以要吃餃子,傳統的妻子在每年的立冬這天都要包餃子,我吃餃子的時候對立冬的印象更深了。自從有了微信,節氣的氛圍似乎更濃厚了,記得今年立冬這天,微信朋友圈裏發過圖文並茂的立冬詮釋,十分形象地說出了“北風往復幾寒涼”,提醒朋友們“立冬”到了多加衣,立冬的節氣裏又浸潤着感情的色彩。

立冬是寒風乍起的季節,在北方,也正是“水結冰,地始凍”的月份,不覺已進入了冬季。冬天的突然降臨,引起了我的無限遐想。我在想,在這秋冬之交的季節裏,給人的感覺是,既殘留着晚秋的跡象,也有入冬的感覺,腦海裏衍生出諸多美好的想象。也就多了些意境,給思想者多了些想象、思考的空間,給百姓們多了些茶餘飯後的話題,立冬的節氣也就有了更厚重的色彩。

從思考裏走出來,走向公路,走向田野,那就不是在意識裏的“立冬”了,眼見着樹葉在飄飄落地,一片片的樹上幾乎落淨了葉子。落葉就是冬天的腳印,引領着我們向冬天出發。忽一陣風吹來,感覺就不一樣了,風裏裹挾着一股寒意,這時的風就是冬天的使者,是帶着使命來的,告訴人們:冬天到了,該加衣了,勞作了三季的人們,該掛鋤歇歇了。回憶立冬,難以收筆,原來立冬的節氣還這麼有趣。

小雪

小雪,這個節氣還很靈驗,尤其是在我國北方,過了小雪,氣溫開始下降了,據我近年來的觀察,“小雪”日小雪,“大雪”日無雪,每當小雪這天,都會多多少少下雪,而且每次都下的是初雪,小雪,很快就融化了,這一如她的名字,也爲節氣正名。我更驚歎於北方的天氣竟與小雪的節令基本一致,太靈驗了。俗話說:“小雪雪滿天,來歲必豐年。”今年的“小雪”之夜,我和妻徜徉在小城新建成的柏油公路上,一會兒,天空飄起了雪花,風吹雪舞環繞着霓虹燈,雪花變成了彩花,煞是好看,此時的我與妻已沉浸在飛雪中了,雪小下,我們慢走,雪大下,我們快走。待雪再大時,我們已變成小跑了。妻一句:“即使雪這樣下,時間長了也會溼衣服的。”我們便與飛雪道別了,回到家中,想的還是窗外的飛雪,“小雪”裏的雪花別有一番情趣。

大雪

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到了這個時令,雪往往下得很大、範圍也廣,故名大雪。今年的“大雪”節氣裏,從微信朋友圈裏發來:“從天文,到大地景觀,再到人文,大雪節氣的意蘊極爲豐富。大雪,像白天鵝,像棉花,像白蝴蝶,像竹蓆,像精靈,像隱士,像公主,像天使,像白色的帳篷,像棉花,像嬰兒……大雪給人類的精神和物質世界提供豐厚的資糧。中國人爲此把雪跟祥雪和預兆相聯繫,‘瑞雪兆豐年’……”有文友還寫了一首詩,名字叫《我在大雪的日子裏,想你》,可我此時的心情是:我在“大雪”的日子裏,想雪。可是,“大雪”這天,我國大多地區沒有雪,就連零星的雪花也沒飄過,徒增些許遺憾。

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我國古代把它當作一年中較大的節日來過,並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這天,白晝被寒冷壓縮到了極限。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就是民間常說的“冬至長,夏至短。”、“吃了東至面,一天長一線。”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被稱爲大吉之日。自冬至開始,各地也都進入了最寒冷的階段,進入了“數九寒天”的“進九”。

冬至吃水餃的風俗。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管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有種說法:“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如今,過冬至節,從農村延伸到了城市,家家戶戶包水餃祝賀節日,使這個傳統節日越來越熱鬧了。

小寒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過了小寒,就開始進入三九天了,標誌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來了,所以,稱爲“小寒”。俗話說的“冷在三九”,也多在小寒節氣內,說的“數九寒天”,也多指的小寒,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時節比“小寒”時節冷,因而有種說法叫:“小寒勝大寒。”

大寒

大寒,是冬季裏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冰天雪地”、“天寒地凍”都指的這個時期。其實,民間都習慣把大寒、小寒連在一起說,因爲都是寒冷差不多的節氣。譬如:“小寒、大寒,冷作一團。”“三九、四九,凍破碓臼。”都是說的大、小寒時期的寒冷程度。

冬天的節氣“冬雪雪冬小大寒”,似乎都與寒冷有關,又各有冷的特點。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裏,熟唱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節氣歌,再慢慢品砸着度過冬天的每個節氣,感受着不同的滋味,就能在寒冷的冬天裏過得有滋有味。

大雪節氣散文 篇5

那是六十年前的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表嬸和表大奶帶着兩個當時只有幾歲的表哥,爲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表叔招魂。這招魂的呼喊聲被寒風吹散,被黑暗撕碎,伴隨着漫天的大雪灑落在村頭田野。

也就是這年的冬天,表嬸所在的這個小村子就有十多個男人一去不歸。表嬸號哭着說,那天她在村口還駝着毛伢,去歡送上前線的部隊,見到自己的男人揹着長筒槍,騎着白騾馬,笑着遞給自己一把桃木梳,還說等打完這一仗,就回來過年的呀,可萬萬沒想到他會一去不回!那一年表爺也不過二十五歲。說完她就眼淚巴叉地從懷裏取出那把嶄新的桃木梳。表大奶說,媳婦呀,吾幫你梳梳吧,也好俏俏刮刮的,給你那不知死活的男人招魂呀。

天黑透了,雪越下越大。表大奶取來一碗清水,擺上一隻木筷,找來一張杏黃紙和一面小鏡子,默默地安放在家門口冰冷的泥桌上。她讓兩個毛伢舉起白紙紮成的招魂幡,站到門前的路口,最後叫表嬸爬上茅屋頂,扯開她男人留下的衣裳迎風揮舞起來。那件粗布軍衣在寒風中上下飛舞時發出的咧咧聲響,像是撕破了衣布,更像是撕破了心肺。表嬸一邊烏烏拉拉地號哭,一邊扯開悠長的聲調,向幽暗的遠方呼喊起來:“回來呀——你快回來——娘在家等你呀——嗚呼——”“回來呀——你快回來——吾在家等你呀——嗚呼——”“回來呀——你快回來——你的兩個毛伢在家等你呀——嗚呼——”雪夜如海,悽楚揪心的呼喊便在這夜的海面上擴展蔓延開去,一直到最後被淹沒,聽得瘮人得慌,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

呼天搶地喊到半夜,表嬸吞嗓管喊啞了,喊出了血,再也喊不出聲來,表大奶面前的粗碗裏的清水依舊沒有顯靈,還是不見表叔的魂歸。雪下得更大了,將土村子覆上了一層白皚皚的雪被。村子四處不時地傳來此起彼伏的女人喊魂聲,聽起來像是曠野裏傳來悽戾尖嘯的狼嚎。

這就是六十年前冬天的那場大雪。這也是我表嬸第一次喊魂。那一年表嬸才二十三歲,大表哥才五歲,小表哥纔不到三歲。也就是從這一年起,表嬸每逢大雪之夜就習慣地爬上高處,揮舞着表叔留下的那件粗布軍裝,撕心裂肺地喊魂。

或許是表叔走得太遠,無論表嬸怎樣的呼號,表叔的魂就是沒有歸來。其實,表嬸的呼喊肯定傳不到那個叫五條嶺的地方。那個地方是表嬸家南面鹽城步鳳的一處河灘,那裏有一片不到一畝方圓的荒嶺,南北走向並行排着五行不到一人高的土堆,每條土堆上用泥土壘起一排墳塋帽,遠遠地望去像是五排山芋行。這就是被當地人稱爲五條嶺的亂墳場,這就是六十年前草草掩埋在鹽南戰役中犧牲的三千烈士的地方。這裏離表嬸家有三十里地,表嬸的喊魂聲自然無法傳到。

也就在表嬸第一次喊魂的同時,近三千位烈士被草草地掩埋在這片僻壤荒嶺之中。那年冬天,天寒地凍,鹽南戰役在便倉那邊打響,七八里外都能聽到乒乒乓乓地槍炮聲。這一仗整整打了四天四夜。那天大雪紛飛,陰風怒號,有一個擔架隊開到這裏,匆匆忙忙地開挖了五條土溝,每條溝有一米多深、一人多寬、四五十米長,接着就從河裏開過來一條又一條木船,全都裝滿了烈士的屍體,死者大多才十七八歲的樣子,一臉的孩子氣。有的頭被打爛了,有的全身被燒得焦黑,所有的屍體渾身上下全都是鮮血和雪漿。當時因爲敵情太緊,烈士的屍體被匆匆擡下戰場,來不及清理,更說不清姓名,直接運到這裏就匆忙地掩埋了。這裏埋葬的三千烈士居然沒有一人留下姓名!三千烈士戰死沙場,家屬沒有陣亡通知,沒有享受撫卹補助,就連入土爲安的棺材都沒有。初開始運來的幾具屍體還有棺材,後來運輸屍體的木船越來越多了,根本就找不到棺材,只得用白洋布一裹往溝裏撂。後來白洋布也用完了,只好在溝底鋪上一層蘆蓆,把屍體擡下去。最後連蘆蓆也用完了,乾脆就用屍體摞屍體,最多的摞起了三四層,把一米多深的溝都填滿了,這才把兩千多具屍體全都埋了。在掩埋屍體的這時候,雪花落在地上被烈士流下來的鮮血立馬染成了紅色。那一年冬天下的雪也就是紅雪了。

這就是六十年前發生在五條嶺震憾人心的慘烈往事。然而,恐怕是因爲這裏太偏僻了,後人居然把它徹底給遺忘了。六十年來,這裏沒有人瞻仰,沒有人祭奠,也沒有人憑弔。在這裏革命烈士和他們獻身的戰爭年代一起,好像被歷史的荒土深深地掩埋了,愈來愈久的時間冰雪好像把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時代,也冰凍塵封在歷史的深處了。

可六十年後已經風燭殘年的表嬸在今年這個大雪天,居然鬼使神差地找到了五條嶺。這裏還是當年埋葬烈士時的模樣,沒有高大的石碑,沒有豪華的墓葬,唯有山芋溝一般的荒嶺,唯有半人深的衰草,唯有在大雪中瑟瑟作響的枯樹。這裏十分安靜,就連樹稍上的喜鵲也很少高聲啼叫,它們生怕吵醒長眠地下的英魂。這裏靜得能聽到雪花在土嶺上飛落時發出的沙沙聲音,靜得能聽到荒草枯木搖擺身肢時發出的刷刷聲響,靜得甚至能聆聽到長眠地下的三千烈士的屍骨,無怨無悔地腐蝕分解時發出的絲絲聲息。

五條嶺輕輕刮過的陰風是三千烈士的魂,掛滿衰草枯木的冰凌是英雄思鄉的淚。遠方的親人深情的呼喊哭號,他們早已無法聽到;遠處塵世名利的喧囂爭吵,他們根本不想聽到。他們只是靜靜地、靜靜地讓自己的屍骨化作泥土,化作塵埃,化作那片無名的野草。面對五條嶺的這一切,我想表嬸的喊魂,是呼喊自己的男人葉落歸根,也是呼喊三千烈士魂歸故里,更是呼喊那個讓人熱血沸騰的英雄時代的迴歸。表嬸就是那個英雄時代的遺孀。

“回來呀——你快回來——吾在家等你呀——嗚呼——”表嬸站在五條嶺的雪地裏,一邊呼喊一邊睜大淚眼四處尋找。驀然之間,她似乎本能地呼吸到了自己男人的身體殘留的氣息,飛奔上前撲倒在土墳的積雪之中,號淘大哭起來。

冬雪早就變成了表嬸喊魂的季節。今年的大雪出奇的大,大得變成了雪災,給蘇北大平原覆蓋上一層半人多深的積雪。見到這麼大的雪,表嬸的心裏猛然產生一種預感,一種將要見到自己男人的預感。

六十年來,年年下雪,年年喊魂。她把自己的滿頭青絲喊成了白髮蒼蒼,把自己從小媳婦喊成了老太婆。那把嶄新的桃木梳也跟隨她一起變老,梳齒一根一根地脫落,如同她嘴裏一顆一顆地掉牙。六十年來,每年到了大雪之夜,她總是靜靜地用那把桃木梳,爲自己仔仔細細地梳理一番,然後俏俏刮刮地登上高處,爲自己不歸的男人喊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守寡幾十年的表嬸給婆婆養老送終,把兩個兒子養大成人,可就是沒有自己男人的一丁點兒音訊。六十年來,沒有烈屬名分,沒有撫卹補助,她都默默地認了。她真的希望自己的男人並未戰死。她的嘴裏總是念叨着一句話:“他說要回來過年的呀”。她就是在這樣的無限絕望之中依舊等待,依舊呼喊。她堅信自己的男人是決不會失言的。一直到今年的冬天突降暴雪,她預感到將要見到自己苦苦守候苦苦等待了六十年的男人。

她說那天夜裏表叔託夢給她,要她跟着一羣喜鵲走,一直走到喜鵲降落的地方,在那裏就能找到他。第二天大清早,表嬸居然真的看到一羣喜鵲,二話沒說跟着那羣喜鵲,就一路奔波來到了五條嶺。表嬸早已忘記自己年老體衰,踉踉蹌蹌地撲上前去,抱着一處土嶺失聲痛哭起來。她終於不得不承認自己苦等了六十年、呼喊了六十年,最終找到的還是一嶺荒墳!她哭啞了吞嗓管後坐在荒墳邊的雪地上,掏出那把桃木梳,仔仔細細地梳理起自己的白髮,然後搖搖晃晃連滾帶爬地撲上土墳,輕輕地撫摸着土墳笑着說:“和你死在一起——知足了——”說完她的身體就慢慢地仆倒下去,慢慢地仆倒下去,嚥下了她的最後一口氣。她的一隻粗糙得佈滿老繭的手還緊緊地攥着那把只剩下三根梳齒的桃木梳,掛着微笑的老臉居然凝固成一朵怒放的野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