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唯美嫺靜的散文

散文2.86W
  總有一個地方,一輩子不會再提起,卻也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總有一個人,一句對不起,讓你心痛,刻骨銘心。

  《靜悟流年》

牽一瓣花心,挽一縷風痕,在夜色中無限隨筆,無限淺墨。“醉飲千杯無限事,月影玲瓏燕不歸”,遲暮春歸一盞塵,半醉半醒爲誰知。青峯外,閒雲飛,風欲墜,墜在一池碧波,驚了荷心水。---題記

唯美嫺靜的散文

悄悄將一簾雨幕密織,織成一張淺溢歲月的網,我繾綣在中央氤氳的旋繞,任歲月的琥珀,將我斑斕成不同的形狀。那滲進的一米陽光,將我綴成一柱梵香,淺筆一種修養,靜悟一段流年。

雨季裏氾濫着誰的眼淚,春天的寂寞纔是最美的風景。因爲寂寞,所以流淚,因爲流淚,所有動情。風景着靜心養性,最美了春雨遲暮的矜持如女子難懂的心。

心與心的交融若一闋山與水的賦詞,那泛黃的墨跡寫滿山水對白的靜溢。心與心擱於竹案的墨香,被細敏的歲月翩躚在輕舒漫卷,拂皺成不同生活的波瀾。我慢拈一份幽情,讓那份獨有的交融在文字裏輾轉,曳柔成一抹不知爲誰的思念。

總有些遺憾,在懂得回首的剎那才知道嘆息;總有些離開,仿若上天安排的釋懷,在決定奔赴一次生命的狂想時刻,你如踏緣而來,留下一憶聆動,又踏緣而去。總有太多如若,迷離,片片裂痕,如情感的瓷器在懂得珍惜時不慎跌碎,不早不晚,恰逢緣盡。

佛說芸芸衆生,都應有一顆平常之心,一種修養便是一種境界。若是可以,我願出家爲僧,青燈伴古佛,平常着心境看那一花一草一世界,在淺淺人生的路上修行無我無爲,無慾無求的境界。最終滿腹經綸,將藏經閣打掃的一塵不染,然後等待圓寂,修成屬於自己的正果,爲世人所不知。

聖經告訴我,保守我心,便勝過保守一切。我心誠度日,那一切又是什麼,一切也包括我心?是否卸下凡塵的枷鎖,就能找到生活的自我。什麼是自我,我需要這個世界,好的壞的都等着我去觸摸。我需要保守,保守自我生活,自我性悟。

智者先愚,愚者先智,怎樣一種糾結,能讓我能看清自己是智是愚。我會爲一杯水獨享,爲一池水獨想,我享着心靈的淨化,想着生活的滿足,我享着想着,既忘了眼下還有一段未完成的生活。原來,我是智者,也是愚者。

名利纏身,求索漫漫,即是雲煙,也是留戀。怎樣一種無怨無悔,能讓我看破成仁的隨緣,若有若無的自在,或許只是一種託辭,無非是想保持一份本色,不被成仁的緣分卑亢。結果在召喚,結果在一瞬間擦亮了眼,是站的高一點,纔會看得遠一點?

人性至境,貴在平和,陌上花開遲緩,只是淺筆一份安靜,靜悟陌色的流年情愫,將美麗,綻放在遲暮春歸的恰逢。人性的平靜,如柔浮的月色黃昏,明與暗,聚與散,都應順了自然,去了捨得。

塵世太多意外和驚喜,如何能修身,養性,品茗如茶的生活。有多少時光能讓我去弄清頓悟的修爲,斬盡發雪的情傷。有心無難事,有心去解惑種種迷津,可時光的暗墨神筆卻把緩刻的容顏漸漸畫老。

多少忍耐在堅持之中,多少堅持在掌握之外,苦苦耕耘的生活,在歷經坎坷之後,心若年輕,便不再年輕。青春勤勞了一個家庭,一種責任,青春也將桃源花語埋在了世外。嘴角掛着回味的'微笑,心,卻黯然神傷。

不被打擾的安寧,在不被漠視的凝靜裏從善。心靈深處的憧憬,締造着關於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反省。反省多了便是如水人生,在豐滿心歷的陌上緩入荒年,帶着鹹味埋於海面。不再反省,便不再有成長的頓悟,恆心與耐力的考驗即在一念反省之間,將心簡化成陌上若水,靜悟隨安,上善從緣。

釋然了一些學會放下的心情,陌上淺筆,培養着平靜,靜與不靜,紛落在慾望之塵。人得之,樹欲靜而風不止,失之一種包懷,一顆良心,人簡之一種生活,一份唯己。什麼能左右陌移的天氣,颳風抑或下雨,說到底,刮的是何風,下的是何雨都如釋然的平靜,而活的,是心情。

活着就好,活着就有機會體驗苦得徹底,甜得深邃的味道。那些純粹的心態,零散的若夢終將匯聚成人生的簽章,驗證活下去的理由。一路旅途,走馬觀花,心靈灑脫也好,暮然殤別也好都只是與另一個自己萍水相逢,跌伏悲喜。

偶爾驚喜,聽窗外一抹微光發出的聲音,恰好抒情在只有我能聽見的旋律,婉約成一米幸福,伴着竹案墨香繞在我的牀前,撫慰我即將輕睡的正好。那份安詳,如一位經塵若世的母親,淡淡撫平我的憂傷,柔情着我的清夢,我的模樣。

陌上淺筆,靜悟流年,愜意歲月,一如初見。我淺筆在時光的季節裏袂舞,遊戈在千山的浮沉裏靜悟,淺攜一書,深吸懂得,安然搖曳着醉眼,陌上傾讀。

《母愛深深》

五月,陽光暖暖,正是花開的季節,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花草的香氣。

在這淺夏的千嬌百媚中,有一種花,不驚豔,甚至不起眼,卻自然清新,樸實親切,它就是萱草花,又名忘憂草。

母親的愛,就如溫婉的萱草花,散發着淡雅的香,如果你仔細品讀,便會深深的沉醉,他不如玫瑰的動人,也不如牡丹豔麗,就那麼輕輕地,柔柔的,浸入心菲,無論開在任何地方,都儘量開滿,縱使零落成泥,亦護花。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些都是唐代詩人孟郊筆下描寫母愛的千古佳句,每當讀到這些關於母親的詩句,我的心裏便被濃濃的暖意包圍。

母愛深深,深幾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母親的呵護下長大的,我們的成長,帶着母親的期盼,我們的行囊裏,裝滿了母親的叮嚀,我們的身後,是母親濃濃的牽掛。

年少時候,母親就是我們的守護神,每一次從夢中醒來,都會看到母親溫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會得到母親的攙扶,冬天裏,母親就是小火爐,摸起來,暖暖的;夏天,母親就是一片綠蔭,爲我們遮擋太陽;秋天裏,母親便是月亮,映着我們牀頭的白月光;春天裏,母親就是暖陽,給我們力量,讓我們堅強。

還記得麼?當我們生病時,母親牀前那盞徹夜不眠的燈光;還記得麼?第一次離家,母親在燈下爲我們整理行裝;還記得麼?那離別的站臺上,母親那期待的眼神和滿滿的離愁。

你一定會記得,因爲這樣的點滴我們都經歷過,因爲天下的母親對兒女的愛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