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豆芽,感悟人生現代散文

散文1.07W

一日,多年交好的文友發來微信,說苦心創作的長篇小說被出版社編輯退稿。心情煩悶之際,約我小酌幾杯。

京城元大都遺址公園的小月河畔,有一家徽菜館,仿古建築,幽靜且寬敞。每逢春季,我在河畔賞讀海棠花海之後,總在這裏坐坐。眼下入秋,雖嬌紅新綠不再,一泓秋水也怡人。臨窗而坐,看秋葉初落,聆秋蟲鳴唱,念天地悠悠……

一瓶紅酒的周邊,擺放着我們喜愛的徽菜,諸如問政山筍、香菇板栗、荷葉粉蒸肉、虎皮毛豆腐……然而,心緒,往往是口感優劣的天平,即便是一道色香味形俱佳的菜餚,一旦伴隨酒入愁腸,也瞭然無味!文友說到數十年人生艱辛處,停杯投箸、滿目潸然。

我努力搜尋先哲名言,爲之開導。道出自身坎坷,爲之釋懷。解釋山重水複與柳暗花明的古代案例,依然徒勞無益!

直到野生髮菜與自發豆芽合烹的“墨跡銀鉤”上桌,直到紅酒與雅麗的配置形成詩感,我們的話題漸漸歡悅起來……

歡悅,源於中國權威菜餚專著《食典》記述的史話。那是明代一位寒士鹹魚大翻身的生動過程。與豆芽菜密切相關。

我向文友說,在安徽採訪時,發現以豆類加工的菜餚,爲當地一大美談。像皖南的虎皮毛豆腐、齊雲山的道家黃金條、合肥胡玉美蠶豆腐等。惟一能讓我咀嚼出人生滋味的豆類食品,就是蒙城的.清炒豆芽。油亮纖細、翠首銀身、鹹酸適口的豆芽菜,在蒙城萬佛塔公園附近的菜館隨處可見。我多次品嚐後,在爽口開胃之餘,感悟出幾許哲思,也聽到食文化播揚者對《豆芽菜賦》的一段段評述。

我開始講述“豆芽大吏”。眼前,這道“墨跡銀鉤”,隨着娓娓道來,口感漸次鮮明起來……

安徽蒙城,曾出現一位出身貧寒、在數十年官場一帆風順的古人,即以《豆芽菜賦》一舉成名,官至按察使的陳九峯。

這位爺不貪財、不好色、只愛吃清炒豆芽,琢磨其中滋味。

明清面市、至今被史學家稱道的《棗林雜俎》,其中一段情節,讓我們沉浸到明宣德年間……

陳嶷,字九峯,明代蒙城人。宣德年間,朝廷遍召天下才士應選,企盼國之棟樑,九峯在其中。試卷文題竟是《豆芽菜賦》。那些浸泡在科舉八股中的舉子,對此手足無措,考場一片嘆息聲。

陳九峯是何等聰穎之人!他略作思考,簡要鋪陳了天下美味後,揮筆寫到:“有彼物兮,冰肌玉質。子不入於淤泥,根不資於扶植。金芽寸長,珠蕤雙結,匪綠匪青,不丹不赤。宛訝白龍之須,彷彿春蠶之蟄。雖狂風疾雨,不減其芳;重霜嚴露,不凋其實。物美而價輕,衆知而易識。不勞乎椒桂之調,不資乎芻豢之汁……滌清腸、漱清胰,助清吟、益清職。”不僅生動道出豆芽的形態、顏色、烹技、功效,還透過豆芽這款大衆屢吃不厭的菜餚,描繪出作人的品性和處世方式,以物喻人的同時,也透露出自己的志向。

考官見文,大爲吃驚,立取第一名。而後,九峯因屢決疑獄、連破奇案,而得到上峯的賞識,擢升御史,巡按江浙,政績累累,繼而升至陝西按察史,年老,得以善終……

我指着那盤豆芽菜向文友說,髮菜,是在貧瘠土地耐受風刀霜劍的野生珍品。豆芽,是在清水中千淘萬漉、靜待萌發的清素美味。很像人生,有時須砥礪前行,有時須靜待時機。

一陣秋雨襲來,窗外竹叢搖曳生姿。餐敘進入生動處,忽然安靜下來。我看到,桌上最先淨盤的,便是那道豆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