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靜處散文

散文2.7W

竹遇疏梅已近春,東風一夜散香勻。林青甫染望飛雪,又畏相逢落葉頻。

靜處散文

——題記

現實中無論是誰,都有靜下來的時候。不過,有的人是奔波暫緩,身體上安靜了,有的人雖然勞碌着,內心卻蕩不起積極的漣漪。生活有時就像一張琴上的弦子,需要緊,同樣需要馳,只有這樣,才能奏出和諧美妙的樂章,表達出生活的主題。

寫上面這首詩時,正在上大學。那確是一段讓人流連忘返的時光。每天的空餘時間像現在每天的工作一樣讓人招架不了。上學的時間與課下的時間比起來,上學反倒像是業餘的。畢業不到眼前,找工作的困難也只是個概念,沒有多少人切膚地感到生活的艱辛。現在看這首詩,雖然寄託着情感,卻有些“少年不識愁滋味”,因爲,這樣的情景如今已經被工作的慣性驅散了。

自小便對俞伯牙與鍾子期的高山流水十分嚮往,總想着什麼時候自己也能有這樣一個推心置腹甚至心領神會的知音。久而久之,愛屋及烏,凡是與古代交往的優美事物都優先進入我的世界。“梅蘭竹菊”自古被稱爲四君子,也被我視爲朋友真誠交往的化身。

“人性直節生來瘦,自許青材老更剛”,這是王安石對竹的評價。“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是林逋寫梅的千古絕唱。“君子”爲性情人所愛,由來已久。梅花的開放在寒冷的冬天,竹葉雖然經冬不落,卻被寒風奪了精神,與梅花的相見清醒時已快到春天了,這時梅花早已耐不住疲憊,餘魂盡裹在東風裏。竹子卻隨着春日的復甦越發精神,誘人的綠色讓人遠遠就聞到了寧靜的味道。然而,飛雪到來的日子卻還很遠,即使等到了,又怕葉子早已省下了枯綠,沒有半絲驚喜的顏色,偶爾北風凜冽,又禁不住飛掉數片,飄出幾點悲涼的氣氛。這樣的情景雖然完全出自想象,也不知道有沒有張冠李戴的錯誤,但卻正是當時內心需求的真實寫照。如今,想靜下來思索這樣的場景也沒有半分的靈感。也算明白了人爲什麼有時候喜歡回憶。也許正在於昔日的情景可以喚出那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可以顯出當日對理想藍圖的描繪。然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免不了被無奈包圍。其實,有時並不見得非要尋回當時確切的感受,只要在這種回憶中釋放出內心現在的`壓抑,將世俗中的名繮利鎖看的又清楚了些,這便是回憶最大的貢獻。過去的終究已經遠去,生活有時就像搭在弦上的箭,不同階段會射出不同的箭,而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可以做的只有在射出下一箭的時候汲取以前的教訓。

其實,思念朋友,也正在於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射出生活的利箭,讓我們越來越明確目標的存在。雖然我們也許可以獨立自主地走向成功,但沒有誰會拒絕擁有一個知己,畢竟人生活在現在的社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