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張愛玲抒情散文節選

散文2.08W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爲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張愛玲抒情散文節選

精緻女子之張愛玲

滬上煙雨漸行漸遠,入秋的風把這個城市修理得那麼清涼,涼透了的讓人不禁讚歎幾聲。這個城市在薄薄的歷史塵埃裏,摻雜了辣椒的火熱又投入了砂糖的顏色,輸於嗅覺的熱淚盈眶,收於味覺的咀嚼,而偎依在屋檐斜窗旁穿着旗袍的女子似乎詮釋了它的全部!

夢!尋夢!有時候夢就像浮在樹葉間薄薄的紗,美的時候又是那麼輕易的破滅;有時候就像千年塵封的祕密,沉沉的入海。在未解開潘多拉魔盒之前,每個人似乎都是天才,都在放飛思維的翅膀,飛翔、遠航!

她也有一個夢!關於一個天才的夢,一個女孩是那麼渴望世界的微光,就像北極的極光的一樣神奇、絢麗多彩。這個夢,或許也就是因爲這個夢,爲了這個夢,她苦苦的在人生黯淡的時候走着、走着!孤獨、寂寞都不怕······

即使世界給不了現世安穩,我們也要給世界一個精彩。也許你會豔羨她的身世,與那麼多的布衣百姓可欲而不可求得的脈絡,千絲萬縷!事實卻是那樣的截然不同,童年的張瑛寄宿在學校裏渡過,母親又不在身邊,所以姑姑的牽絆成了她兒時最深的回憶,苦卻快樂着也只是那個時候給予的饋贈。

溫暖!有時候只是在你跌倒的時候,有親人出現時的熱淚盈眶感動;堅強!有時候只是在你跌倒的時候,無人問津時強抑住眼淚的苦澀。在冷冷的心裏邊容納過的`風雨也變得冷澀,也許只有文字輕彈慢訴,纔會足以療傷。所以她沒有停下來過,筆尖總是流淌着涓涓文字,潺潺如流水,好似那埋藏在心底的情愫,明淨的可以照得見人影。

一爐沉香,就是一段文字,一個輕聲慢訴的低低私語!一爐沉香的時間彷彿已經過去萬重年光。不幸如她,不幸的文字裏的她還是年紀輕輕就必須經歷塵世紛擾的她,有時候看她的文字,錯落的將自己幻化成了故事裏的一團煙剎。

她是那麼的努力、堅持,也許在不幸的環境中成長的人,最懂得該以什麼樣的姿態去綻放,所以在未能赴聖約翰大學的她去了香港大學,繼續探尋那夢,據說美麗無瑕的縹緲。戰爭的烽火點燃,易碎的夢似乎只是在半空中停滯的螢火,點點看不到前塵。也許於她,也只有文字纔是最好的藥,可以療傷,慰藉那心中隱隱揪心的東西。

筆能生花,墨紙裏飄灑的點點流沙,只覺得那麼美,特別是在最後一顆星辰慢慢升起的時候猶其美。不停地寫,不停地寫。《等》的《花凋》,等到《愛》《走!走到樓上去!》。忘不了的畫是紅玫瑰和白玫瑰身上裝飾着的旗袍翩翩走來!

愛情!之於任何人都是那光和熱,觸及到的是那麼怦然心動。

冷得像風,在亂世中小心翼翼的行走着,給你一雙手緊緊的相扣,那該是多麼的令人心動。怎敵得過許“現世安好,歲月靜好”的許諾!真的,那個時候,冰冷的心也暈開了霧氣,朦朧中的醉意最是識得真情。前方道路坎坷的似滂沱雨下的泥濘,也不顧的去愛。即使到了最後還是放不下,她嘆道“你到底是不肯。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至於尋短見,亦不能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

或許那個時候也正值是秋天,也是一場雨。這場雨下得很猛烈,也沖刷了他們曾經的傾城之戀。“世鈞,我們再也的回不去了,對嗎?”真的回不去了,過去就讓它過去吧!短的是人生,長的卻是磨難。

唯有淡淡的文字,文字在深深地夜色裏那麼乖巧的聆聽者你心底的吶喊!甜也好,苦也罷!

字字珠璣,她的文字那麼痛徹的描摹着前世今生。人生是蒼涼的手勢,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結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還長得很。還是在秋,這涼開始漸漸來到,在洛杉磯的家中她輕輕的走了,像風一樣的輕!她走了,故事沒有結束!

端午情思——張愛玲

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午節、五月節、艾節、重五。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是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至於蒿草艾葉香包等東西是爲了辟邪。現在是我國法定假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傳誦。

當走在街上,家家戶戶都用艾草樹枝掛着香包和葫蘆,店鋪裏也擺滿各色糉子,以及節日掛飾,不由得想起了流年裏端午節的點點滴滴。

那時候奶奶還健在,奶奶是中國傳統的小女人,裹足,腳小小的,可一到端午節來臨就開始跺着小腳忙個不停。上街買糯米,竹葉,大棗等和做香包用的彩佈線,疊葫蘆的彩紙。置辦齊就開始在家操持着做起糉子,繡起香包。奶奶的腳雖小,個子不高,可他的手特別巧,左鄰右舍都喜歡吃她包的糉子,掛她繡的香包。奶奶每年都要提前四五天把糯米用盆泡上,每天換着水,至今我也不懂爲什麼泡那麼久的門道,只知道奶奶說這樣包出的糉子纔有勁道,吃起來口感好。

端午那天奶奶總是早早起牀,去野外踩回一大把艾蒿,還要把提前縫製好的香包裝上艾葉,用幾個艾蒿枝或樹枝奶奶踩着板凳踮着小腳把葫蘆掛在自家屋檐下,我們也少不了每人發個香包掛在腰上或脖子上,說:要給我們帶來好運。我們的香包都是裝的陳年艾葉,奶奶告訴我們這樣香氣大而久可以辟邪,那時喜歡和奶奶一起把香包掛在屋內驅蚊,放櫃子裏防蟲。奶奶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是老風俗,不知道傳了多少年,多少代!”

長大一些後,奶奶在給我掛香包時,我就羞於掛在脖子上,而是背地裏拿下掛在包包或手機上,即適應了辟邪的傳統,也不至於傷到老人的心,實際上也挺時尚好看,有時也偷偷多拿幾個,送給朋友。玲瓏可愛,簡樸而富有美感。

直到奶奶去世的前一兩年,由於年邁奶奶手腳有些不聽使喚了,但他老人家仍樂此不疲的繡着荷包,包着糉子。奶奶包的糉子特好吃,勁道的糯米,再加上兩粒紅棗,用竹葉包好,兩頭尖尖,中間鼓鼓,再用線綁牢,怕竹葉開,然後用鍋蒸,可口的糉子就做好了。

奶奶喜歡把採來的蒿草掛在屋檐下,留着用。那年我受了潮溼,身上一片片小紅點,奇癢。一撓就猖起來,爸爸媽媽趕緊給我買藥,奶奶說是受了風,趕快取下她珍藏在檐下的寶貝,給我熬湯,用湯給我洗,又用塑料把我和湯罩在一起薰。說來也怪,經奶奶這麼一弄出了一身汗,病症真的沒了。奶奶蠻有成就的臉流露出自豪的笑,就在此時我看到奶奶皺紋裏都寫着幸福,我也跟着甜甜的笑了……

奶奶去世十多年了,媽媽就和奶奶一樣,年年每逢端午做着糉子,繡着香包,採着艾蒿,依舊掛於檐下,我們就這樣吃着奶奶和母親做的糉子長大了。今年母親也去了哥哥那裏,在另一座城市遙望,今年我相信母親依舊會包糉子掛香包……

“每逢佳節倍思親”看着那些櫥窗裏展賣的各色糉子和香包,不由得想起那些舊時光,想起奶奶,想起各居天涯的親人;想起母親,想起那身在異鄉的親人。他們是否也在望糉思親,是否爲我備好香包?

年年端午,今又重陽,唯有流年裏奶奶親手做的糉子最勁道,最回味悠長,親手繡的香包,最辟邪,最能帶來好運常常;經年裏媽媽做的糉子叫我最嚮往,最能香氣飄入我夢鄉,媽媽縫製的香包叫我有了回家的渴望……

放一盞河燈,許一份願望,寄一份相思,圓一個傳統而又現實的夢想:重五,我的鄉愁被拉得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