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我喜歡銀行散文

散文6.59K

時下的中國,不論城市還是農村,銀行已不鮮見。尤其是在經濟較爲發達的城市裏,不論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民營銀行、還是商業銀行;不論是分行、支行還是營業部、代理處等,與人們挨的很近,有一種無處不銀行的感覺。

我喜歡銀行散文

我喜歡銀行,我雖然不是銀行人,但我深深地喜歡她。在此,我要說出喜歡她的理由:

是銀行使我有了很多的獲得感。是銀行,在我有錢的時候,準確的說是在我工資收入減除費用開支有了結餘之時,將錢存入銀行,既有了錢生錢的好處也長了持家理財的意識;是銀行,在我購房買車或添置大件商品來提高生活質量,而又手頭不足的時候,用信用貸款或資產抵押的方式幫我解決急需;是銀行,用信用擔保方式幫我解決了他人向我借錢我卻又拿不出錢又想幫他們一把的矛盾。10年前,我的一位表弟正是透過我做擔保向銀行貸了20萬元款,搞了養羊的項目,得以脫貧致富。當然,也曾發生過令人尷尬的情況。我的一位老鄉,託我當擔保人貸款後,一直沒有把錢還上,我只好替他連本帶利息歸還銀行。但這也是學費。讓我知道,銀行是最講誠信的,最講規則的,做人做事也應如是。這是銀行給我的另一饋贈。值得一說,值得一提。

是銀行使我所在的企業有了更快更好的發展。當企業在謀劃發展增上項目擴大經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自身資金又嚴重不足的時候,是相關銀行在我們遞交了可行性報告和貸款申請後,組織專門力量認認真真地來企業考察評估,作出科學判斷,作出貸款批覆並按嚴格手續把資金打入企業帳戶。最終使得項目落地落實開花結果,使得擴大經營有序有力有效,企業保持了更好更快發展。資金,是企業的血液;銀行,是維繫企業資金週轉和安全的關鍵所在。企業離開銀行就寸步難行,當然,銀行離開企業也成無源之水。這,是我,一位在工商戰線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兵發自肺腑的切身感受。本人自1976年參加工作以來,或在工廠或在商場或在國企或在民營或做財務或做管理或幹基層或幹高層,都或多或少直接間接的與資金銀行打着交道。從這一層意義說來,我既是銀企關係的參與者更是銀行的受益者。

銀行還是閃耀希望,充滿夢想的地方,能使人在困境裏產生樂觀自信的力量。讀過美國作家凱瑟琳·福布斯寫的.故事書《媽媽的銀行帳戶》。裏邊講述了一個有着5個孩子的家庭主婦(實際上是作者的媽媽),竭盡全力維持生計,爲確保孩子們快樂無憂,將對生活的害怕阻隔在孩子們的世界之外,謊稱家裏有一個祕密的銀行帳戶。給了整個家庭十幾 年的自信快樂,孩子們在無憂的環境裏學習上進。感人的故事,歌頌了母親和母愛的偉大。另一方面,這個故事裏,銀行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能給人帶來希望的角色。回到當下,回到現實。從這個角度看,從城市到鄉村,各行各業各類人等,有誰不在與銀行或者透過銀行構成自己的生活鏈呢?不論是公開帳戶或是不公開的帳戶抑或“祕密帳戶”,不論存儲、不論開支還是理財,銀行,正成爲隨時隨地如影相隨不離不棄的貼身貼心的夥伴。而在這一存一支一理的過程裏細節中又何曾不充溢着滿滿的希冀呢?我曾代爲一位知己老先生給其遠方求學的孫子透過銀行匯款,他囑咐我在匯款留言裏寫上這樣一句:“這筆錢是我銀行的存款利息,儘管用,甭擔心沒錢,用心學習就好!”銀行是現實的,也是真實的,更是希望的。我們離不開現實,我們更離不開希望。

銀行,如此的好,怎不讓我從心裏喜歡!然而,我如此喜歡銀行,是不是說她就沒有可挑剔或令人生厭的地方了呢?非也!她仍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比如,有的在貸款業務時存在着嫌貧愛富的傾向;有的存在着願意錦上添花不願雪中送炭的陋習;有些銀行在一些服務細節服務流程上仍有改進的地方。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需求在變化。各行各業都要不斷創新服務理念超越自我。與文明同步,與民心接軌,與世界接軌。銀行當然不在例外,不但不例外還會做的更好。我喜歡銀行,故我希望並相信銀行必定會越做越好!越來越好!

標籤:銀行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