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在進取中找回自我散文

散文2.07W

自我,豐富而立體的世界;自我,脆弱而易惑的存在。這二者便組成了複雜、精密、可貴而又難以駕馭的自我。

在進取中找回自我散文

沒有自我,世界上的一切都將如洪荒時代一樣失去了意義;只有透過自我的折射與咀嚼,我們才能欣賞到春花的美麗、夏雨的清涼、秋水的澄澈、冬雪的晶瑩;我們才能或快樂,或悲傷,或煩惱,或喜樂。也可以這樣說,心靈世界有多豐富、深遠,世界就有多精彩、開闊。

而自我又是如此的容易迷失——一句無心的話語,一件突發的事情,一個不經意的念頭,一段偶然的回憶……都可能讓自我風氣雲涌、不知所措。許多時候的怒火、焦慮、煩惱、嫉妒、恐懼……其實都並不是真正客觀意義上的應激反應,而更多的是被消極暗示左右,被早已存在於內心深處的弱點擊中。

進取,應該是找回自我的有效途徑

什麼是進取?我想,首先應該是積極而陽光意義上的努力吧。積極,與消極不同,是一種昂揚向上的姿態,是攀登的姿態,是努力不輟的姿態;而陽光,與陰暗不同,是一種坦蕩的境界,是一種無愧的境界,是一種明朗的姿態。其次,應該是超越過去的我、從而實現更新自我、脫胎換骨。只有超越才能夠讓自我面目一新,才能夠讓自我保持活力,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而進取,最主要的應該是着眼於社會與未來,讓自己與人羣合拍,讓自己與未來同步。非如此,就會侷限於一隅,就會留戀過往、原地不前。

許多朋友在遇到煩惱或委屈時,不是選擇進取,而是選擇放縱、選擇自暴自棄,以爲這樣便可以抗爭,便可以一醉解千愁;孰不知,最好的抗爭是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強大到不再對某件事物耿耿於懷,強大到可以用俯瞰的心態去理解、去同情、去悅納;而“借酒澆愁愁更愁”一說,也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負面情緒是不能靠負面刺激來解決的,解鈴還需繫鈴人,煩惱結,多半是自己系下的,要解,還要自己親自動手;那些因幼稚、落後、愚昧、魯莽而致的被動,如果不能從自我弱點這個根源上去下功夫,則無論客觀條件有多麼優越,最終也無法實現真正的自由。

我們看到許多這樣的事件--青春中的孩子,往往會對大人的言行產生逆反,或者憑一時情緒而放縱時光,這樣的結果是,大人們當然難受,而他們自己也會因這樣的輕率而任性而落伍於同齡人,最終兩敗俱傷。當我們一味提倡家長們的素質提高的同時,是否也要從另一個角度來加強孩子們的堅韌與志向,從而讓他們看得更遠、堅持得更有策略、關注得更有意義?

在進取中找回自我,更適合於那些感覺懷才不遇的人們。看過一篇文章,說懷才不遇者多半是與世界的眼光產生了落差,自己看自己,多半看潛質、可能性;而世界只看你的表現,比如選拔參賽選手,不會考慮未來的你有多優秀,只會從上一次比賽中的佼佼者中尋覓最佳人選。這篇文章可謂眼光獨到,也啓發了我們看問題的方式方法,不能因爲自我感覺良好就埋怨不爲人所知、所重,而要看到自己真正做了什麼事、做到了什麼高度。一味怨天尤人於人際關係或其它瑣事者同樣可以借用一下這種思考角度。只有進取,也就是在現實中真正去做能證明自己價值與能力的事情,纔會被社會真正認可,而不是一味在白日夢中自我陶醉,卻又失落於現實的冷落。

在進取中找回自我,不管是因恐懼而畏縮,還是因狂傲而忘形,或者因委屈而壓抑,亦或因失望而憤怒……都請相信,這只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應該用更具有現實意義的行動來找回真正的自我,一如我們從迷夢中驚醒時,一定要先睜開眼睛、再活動一下四肢,從而才能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一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進取,超越了榮辱,超越了苦樂,超越了好惡,因爲它關聯現實,直指明天;因爲它遊離於所處的環境、時空,因爲它只對真實的、未來的自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