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送給好孩子最好的禮物散文

散文1.6W

寶寶幾個月大的時候,我就給她選購了一些兒童書籍當初步玩具。直到現在一歲多,自己會玩玩具了,她的小書已堆了十多二十本。長輩見到總說,現在她又不識字又不會讀書,買書有什麼用?等到會讀時已經被撕爛了。我說,總是有用的。

送給好孩子最好的禮物散文

想想他們說的也不無道理。可是我依然覺得,書籍是孩子各個年齡段不可少的陪伴,哪怕她不會看看不懂,接觸多了也是種薰陶吧。

每當想起給孩子買書,就想起一段心酸又難忘的親情往事。

在我還十多歲的時候,家裏條件還處於貧窮階段。那個時候,雖然孩子們都能吃飽穿暖了,可是零食、玩具類還是很稀有,遊戲、書籍就更是奢望了。那時鄉下人普遍都文化不高,在很多人的觀念裏,把錢用在吃穿用上尚且緊緊巴巴,若用來給孩子買書閱讀,那簡直就是莫大的浪費和犯二。所以,那時的我們還沒有閱讀的習慣,很多家長也沒有灌輸和引導的意識。作爲教師子女的我,我想那時我是幸運的。

有段時間,父親陪病重的外公在外看病、住院,很少在家。一次父親回來正趕上農忙,多時不見,我和弟弟本來想多黏着他一會兒,可是父親卻顯得疲憊又匆忙,好像急急收拾着又準備出去忙了。時至今日,對那段記憶印象最深的不是父親的操勞和忙碌,而是他略帶抱歉地跟我和弟弟說的話:“因爲太忙走得太急,也沒給你們帶什麼東西回來,轉了一圈就給你們買了本書。”說着父親拿出了一本書。我一看,是本並不厚也並不精緻的童話故事書《格林童話》,“格林童話”下面寫着:送給好孩子最好的禮物。

現在想起這一幕,不記得弟弟當時的反應和心情,而我,是感激和愧疚的。感激的是,父親的用心,因爲能帶給孩子的東西有很多,可以隨意地買點吃的,相比書本來說,又少花錢,對孩子又有很大的誘惑,而父親卻選了送我們故事書,想讓我們能夠擁有我們那個年紀該享有的精神世界和童話世界,想讓我們從書本中學會做一個好孩子。愧疚的是,我拿到書本時,明顯失望的表情。一開始聽到"禮物"二字,原以爲是有什麼好吃的,或我們不曾見過、玩過的東西,當看到是書,好像我還嘟囔着沒什麼用,我和弟弟一下沒了一開始的驚喜,也不急着去翻看故事,每人看了兩眼,就順手擱到一邊了。當看到後面的價格10元時,又覺得父親太不會買東西了,花這麼多錢就買了本小書太不值了。因爲那時候10塊錢不是個小數目,如果買零食能買不少,而一本書要10塊覺得是很貴的一個價格,卻一時沒意識到那是很貴重的一件禮物,是孩子精神家園和童年世界的重要朋友。

已不記得父親當時滿懷期待的愛心,換來的是失望還是什麼。事情過去了好久,每當想起那本書,我心裏就有一股難言的情節,眼前就浮現出一副畫面:一個離家多日終於歸家的父親,出發前首先想到的是給兩個孩子帶點什麼東西回去。跑來跑去看來看去,覺得外面的`世界好大,所有的東西都吸引人,所有的東西都是那麼新鮮,當路過一家書店,父親頓時覺得眼前一亮,就毫不猶豫地進去了,仔細挑選,父親最後決定買一本《格林童話──送給好孩子最好的禮物》,雖然有點貴,但一想到孩子們對於書籍和閱讀的缺失,一想到孩子們欣喜和新奇的渴望眼神,想到如孩子絢爛童年般美麗的童話故事帶給孩子們的快樂和沉醉時,父親就覺得這本書就如同封面的題目一樣,是送到孩子最好的禮物。如同父親的含蓄,我的不善言談,他也許不會說出他心裏對於我們的厚愛和希望,而我,即使很快明瞭父親的用心用意,能馬上意識到自己的愧疚和錯誤,也不願去跟父親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感激和感受。而那故事書裏那些精彩的、讓我愛不釋手的故事,又怎抵得過父親深沉的愛?父親心裏蘊藏的想對孩子說卻永遠也不會說出的話,又豈是那本書所能夠承載的?

後來隨着年齡增大,我能看的書籍、父親提供給我看的東西,越來越多,從作文書,到父親從學校帶回去的定期發放的報刊雜誌等,漸漸培養了我愛閱讀的興趣和習慣。直到後來開闊視野、增加知識面、提高修養審視自我。

後來,當我明白了,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孩子的良師益友、是全世界的精神糧食,當明白了閱讀能開闊視野、增加知識面、提高修養審視自我,當體味到了看書讀書是種精神享受、是一輩子有益無害的好習慣時,我再次覺得作爲父親的孩子我是幸運的,一種好的教育、培養,不僅是作爲父母的責任,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是知識的傳導,是成長的陪伴,是給予孩子人生路上的扶植和修剪;從小被告知和引導做一個好孩子,做一個好人,是父親曾經對我的希翼,也是我對以後孩子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