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讀《蘆花如雪雁聲寒》散文

散文2.09W

承蒙徐魯兄的厚愛,贈我他的最新散文集《蘆花如雪雁聲寒》(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掀開書衣,淡藍色的封面,簡潔,素雅,襯着白色的字型,給人以特別乾淨之美。我笑着對他說,這封面就像他的文字一樣的美。他謙遜地笑了笑,說,不敢當。翻到扉頁,他瀟灑的一行行書映入眼簾:與梅贊兄一起追求漢語散文的文字之美。我連連說,這真不敢當,向兄學習追求漢語散文的文字之美還差不多。

讀《蘆花如雪雁聲寒》散文

回到家裏,連飯也沒吃,就開始讀這部新作,一直讀到天亮。如同以往讀他的文字一樣,滿心的歡喜和崇敬。其實,這部集子裏的很有一部分文章我都在各種報刊上讀到過,但這並不防礙我再讀的興趣。而且再讀,也就能跟隨作者去追求漢語散文的文字之美。

這部作品分成四輯,每一輯都有一個很美的名字,依次是“杏花春雨”,“故國山河”,“雪泥鴻爪”,“柳色秋風”。

少年的記憶,構成了“杏花春雨”的底色。這也印驗了作家張翎所說,我們人生是不是生活的所有的時段它都具有同樣的份量呢?不是的,童年和故土在一個人生命中間是有加權重量的。那一段記憶對生命是留有最深最深的痕跡。徐魯雖是山東人,但少小離家,在鄂省江南度過了他的少年和大多青年時代,因而在這一輯中,多寫的是鄂省江南的人和事。以致他後來到了省城,名滿天下了,也“還常常懷念那翠綠的茶山、青青的楠竹林,還有那漫山遍野的板栗樹,也懷念那散發着柴火氣息的鍋巴飯、紅薯飯和板栗粥。"(《山裏的細妹子》文字透着感情和質樸,也讓我們感受到他對江南的印記。而寫江南早春二月,“在被山雀子噪醒的江南山鄉,到處可以聽見布穀鳥的呼喚、鷓鴣的啼鳴、竹雞的呢喃。”(《採茶鷓鴣天》),還有“杏花消息雨聲中。細密的春雨灑進田野,一夜間就把大地小溪染成了綠色。(《茶山空聞鷓鴣聲》)你看,這文字多美,讀着,彷彿一幅靈秀的鄂省江南畫圖就在你的眼前,婉約中透着一種陽剛,不像江浙一帶的江南,脂粉或陰柔味太濃。寫了江南的早春,再看他筆下的江南之秋,“穀子收割回家了,原野上瀰漫着稻草的芳;白嘴鴉落在稻草人身上,彷彿從異鄉歸來的遊子,在傾訴着他深摯的鄉愁。"因此,他“深深地愛着,我的江南鄉村的深秋。愛着那豐盈的禾場,金色的果園,歡騰不息的河流。"(《鄉場之秋》),而江南的小巷“兩邊的青灰屋頂,古老而整齊的瓦片縫隙裏,長滿了金色的安靜的瓦松。瓦片之間彷彿凝固着往昔時光裏斑駁的殘夢。”(《江南小巷》)這樣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絞盡腦汁的推敲。完全信手拈來,我卻從中深深感受到了無盡的漢語散文文字之美,一閉上眼睛,一幅豐盈的秋收圖又展映眼前。作家的功力可見一斑,這樣的文字放到任何大家面前也毫不遜色。

如果說第一輯的文字還是婉約中有陽剛的話,那麼第二輯“故國山河”中的文字,大多是鐵馬秋風大散關式的洪鐘大呂,那是充滿着對祖國之愛,對母親之愛,對歷史之愛的壯美。寫《中山艦往事》,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你看,薩鎮冰和永豐艦是何等的意氣紛發,“茫茫的大海上,一道熾亮的閃電劃破了黑沉沉的天空。電閃雷鳴之下,永豐艦在黑沉沉的大海上迎風破浪、昂首前行。”“薩鎮冰大人站在船頭甲板上,抽着菸斗望着茫茫大海。”沒想到僅僅過了28年,即1938年,已易名爲中山艦的新一任船長竟是薩鎮冰的孫子薩師俊,面對的對手是中山艦的製造國日本,年輕的薩艦長和他的戰友們在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中,全部壯烈犧牲,中山艦也因受創過重,沉入了金口龍牀江底。作家在敘述這段歷史時的心情是何其黑沉沉的`悲壯。在《金上京九百年》,既對積貧積弱的兩宋怒其不爭,哀其不幸,又對崛起的馬背民族之強悍抱有欽佩之情。“四季呼嘯的風聲,是他們孩子的搖籃曲。他們在勇猛的海東青的鐵一般的翅膀下,仰望蒼穹…他們吹着響亮的呼哨聲,伴着海東青在天邊的長嘯……”文字壯美極了,剽悍的馬背民族躍然紙上,這也正是構成華夏民族不屈不饒的一支重要力量。這樣的文字,在《龍港風雨錄》中也有很好的體現。寫犧牲了的烈士,“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卻只是這一片片白茫茫的一荻花,在強勁的朔風中蕭瑟搖曳;一簇簇潔白的山茶花,在墓丘之旁向我們點頭致意,宛若先烈們不死的英魂……”

第三輯“雪泥鴻爪”,全部是寫的域外見聞,文字也極盡唯美,可以說是用中文之美成全了海國之景。“清澈的伊薩河,繞過慕尼黑郊外的綠色山谷,潺潺流向遠方,匯入藍色的多瑙河。坐落在伊薩河畔的布魯頓古堡,小巧精緻,有着安靜的院門,白色的外牆,紅色的屋頂上高聳着哥特式的塔尖,看上去就像一座小小的城堡。"(《伊薩河畔的書香》)法國的都德說,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而我讀了徐魯的文字後要說,中文才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聲,形,音,義有着和諧之美。他寫雲南的出版社出版的《白銀時代俄國文叢》《俄羅斯白銀時代文化叢書》“拋開人類羣星閃耀時的那種璀璨的思想光華不說,這兩套書像是展開了俄羅斯散文的原野,讓我們看到了俄羅斯歡欣歲月裏斑斕多姿的散文形式和異常豐茂的散文生態。"這種比喻夠新奇的吧,也很準確,只有中文才能達到這種美。在《金色的皇村》中,他是這樣描述扎哈羅沃的,“有着美麗和恬靜的鄉村風光,平坦的田野,金色的白樺林,大團大團的雲彩,幽靜的灌木叢,閃亮的河水,還有四周長滿杉樹和椴樹的,像鏡子似的明亮的水塘",“水塘裏倒映着紅杉樹和醋柳樹的姿影,鴿子在不遠處咕咕地溫柔地叫着,雲雀則在樹林上空高聲歌唱,空氣裏瀰漫着青草和泥土還有松脂的芬芳。"美景在美的語言中流淌,引人神往和流連。還有《孤星》和其他篇什裏,錦言佳句美喻比比皆是,我就不當文抄公了。

最後一輯“柳色秋風”,四季輪迴,斗轉星移,懷人懷文,既有赤子之心,又盡顯中文之美。他對恩師徐遲先生的緬懷,寫與熊召政亦師亦友的交往,懷念亡友範原的詩文,真誠親切自然,完全符合他唯美的謙謙君子之風。我從我與他的交往中就能體會得到。一次,我們小聚,聞我有“難言之隱",他硬是在開席前,折回住地,給我拿出在德國買的藥膏,對朋友尚且如此,何況恩師乎?他爲文追求中文之美,讀書也是追求中文之美。他讀梅子涵的散文“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美好的文學所具有的感動的力量,漢語散文的一種乾淨、明亮、真摯、平實和精確的文學之美,明白了好的文學是如何地好,也領略了一種真正的散文的光芒與芬芳。"(《散文的光芒與芬芳》)這可以說是徐魯的散文宣言和散文理念,抑或是他三十多年來的文學實踐,至今天已蔚爲大觀。

最後,也許還可以說,其實,徐魯所欣賞的,也正是他自己所追求。對此,我是服膺的,也很想追隨他的腳步,去追求漢語散文的文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