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那一座山在我的心間散文

散文2.55W

我的故鄉位於秦嶺山深處,村子三面環山,西去到鎮上、縣城、大西安必須經過兩座不高的山,在這兩座山之間有個村子叫南泥湖村,我們村人把去南泥湖村之間的這座山叫南泥湖嶺。

那一座山在我的心間散文

南泥湖嶺是秦嶺山中一座很不起眼的山樑,這座山樑與大秦嶺一脈相承,千里綿延,山樑上稀稀落落地長着些松樹和闊葉雜木。從山上通向村子裏的道路寬約一米多,但這條路走過的人何止千萬!自從秦嶺山中有人居住,有了像我故鄉這些小村子形成開始,這座山嶺,這條小路就對於過往的行人有了太多的美好記憶。

不管是西去的行人,還是從西邊走來的行人,在這座山嶺上都要休息一下。他們把手裏提着的肩上扛着的行李放下來,長長地出一口氣,伸個懶腰活動一下筋骨,或者點燃一根菸放鬆一下,接着又去拿起行李默默地遠去。山嶺的路口和嶺半腰轉彎處是人們經常歇息的地方。有時颳大風,山頂上風大,人們在山嶺這邊轉彎背風處休息,抽菸或者開玩笑,說着一些趣事,望着遠處蒼茫的羣山,心情自會好到極致。

山嶺這邊的轉彎處有個較大的平臺,緩解了從山頂上到溝底的坡勢。平臺上被村裏人挖開種上了莊稼,平臺邊沿有一塊地是村裏分給我家的。平臺上邊比較陡一些的坡地也是分給我家的。記得小的時候常常隨着父親在地裏幹活,坡地只能種洋麥和一些豆類,因爲坡勢較大水土流失嚴重,沒有幾年也就不再種了,只種了平臺邊沿的那塊土地。我常常和父母親在地裏一起挖地、收割麥子、豆子、掰包穀,又一捆捆、一擔擔地把我們的收穫往家裏扛。不管是包穀葉子割破我的手指還是用力太大钁頭挖到我自己的腳上,在南泥湖嶺上這塊土地裏,有的只有我們一家歡樂的笑聲。父親在這塊土地裏講過太多的故事,我常常坐在嶺上的路邊,望着遠處連綿起伏的羣山想入非非。

我們村子裏有一所學校,只有小學一到四年級,我四年級畢業後,就與村裏的同齡小夥伴去十幾裏外的另一個村子裏讀書,從此開始了我的住校生涯。那時候是小禮拜,我們星期天下午去學校,星期六早晨上完課又回家,南泥湖嶺和另-座叫做秦嶺廟嶺的山是西去的必經之路。星期天我們吃過午飯,揹着書包和鍋盔饃,提一桶酸菜,徒步前行去上學,我們在南泥湖嶺上追逐嬉戲,望着家所在的位置,大聲地呼喊高歌,心裏充滿了歡樂。

每次經過南泥湖嶺,我都要在路邊停下,看看我家地裏的豆子長勢如何,包穀有過路的行人偷掰了沒有?因爲,這片土地裏長着的是親情,是父母的血汗,父母親日復一日地在土地上耕作着,他們的辛勞付出是爲了我的茁壯成長。

很快,我又升初中了,去三十里外的鎮上讀書,南泥湖嶺和秦嶺廟嶺仍然是必經之路。因爲離家遠,父親給我買回了一輛二八自行車,這自行車是我唯一的交通工具,我喜歡我的自行車,沒事就把自行車擦洗得乾乾淨淨。開學後,我經常騎自行車上學回家,時間長了,走過兩座山嶺推車太費勁,於是,把自行車寄放在秦嶺廟嶺西邊熟悉的人家裏,這樣省去了不少力氣。

記得每年冬天放寒假,我們回家。一尺多厚的積雪覆蓋着大地,到處白茫茫的一片,路上的冰很厚,我們推着自行車,帶着自己的書包行李,迎着凜冽的寒風,在坑坑窪窪的道路上艱難地穿行。當走到山下的時候,我們喘着氣,望着漫山遍野潔白的風景,心裏有種想哭的感覺,我們怎樣才能翻過這兩座山樑,回到溫暖的家裏。我們的腳手已經凍僵了。然而,想想翻過兩座山就到家了,我們的心裏又是歡樂的,於是,我們迎着徹骨的寒風向前衝。許多的時候,我們人在車子前邊,拖着自行車往前爬,在厚厚的積雪裏,自行車輪子根本轉不動,我們走幾步緩口氣再走,我們翻過一座山,又到一座山前,家越來越近,我似乎看到了在竈爐裏燃着的熊熊大火,母親站在鍋臺前給我盛着一碗冒着熱氣的洋芋糊湯,父親給我用筷子撈起一碗香脆的`酸菜。我們全身是冰冷的,但充滿了力量,走到南泥湖嶺下,歇會兒緩口氣又往上爬。雪太厚,看不見路,我們害怕不小心把自己和車子一起滑到溝坎裏,於是把行李背在肩上,把自行車扛起來,像泰山的挑夫,一步一個腳印。弓着腰往前爬……

許多年後,當我回憶起那段往事,常在心裏說,不知是什麼給了我們力量!那時,只有十幾歲的我們穿着棉襖,揹着書包、菜桶扛着自行車,穿行在白茫茫的山嶺之間,那是一道怎樣的風景?那時,年輕瘦弱的我們怎麼能扛起那麼多沉重的東西,即使現在人到中年,想要扛起個二八自行車和行李在雪地裏翻山越嶺,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經過艱難地攀爬,終於爬上了南泥湖嶺,迎着呼呼的北風,看着熟悉的家鄉,心裏熱乎乎的,我們太累了,躺倒在山嶺上的雪地裏,在心裏默默的說“故鄉,我回來了”。望着遠處白茫茫的天際,一切都是沉寂的,只有呼呼的北風,我和夥伴們大聲高喊着,證明這個世界活着,我們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生命!看着故鄉熟悉的高山田野,那許許多多的地方都留有我走過的痕跡,故鄉是親切的,天大地大,只有故鄉能容納我們的赤子情懷,如果說,人生是一棵大樹,那麼,故鄉就是大樹的根,無論走到那裏,我們都不能忘了根。親不親,我們愛故鄉的人,甜不甜,我們家鄉的哪一汪水滋潤了我們的心。

我們在南泥湖嶺上的呼喊,在空曠的山間田野迴盪,傳得很遠,親人們聽到說娃們回來了。有的就趕來接我們,有的則在家裏燒火給娃盛飯。我們興沖沖地往家裏跑,再也不那麼小心拘謹,誰知腳下一滑,連人帶車滑下好幾米遠,這一個剛滑下去,那一個夥伴又滑倒滾了下來,我們歡呼高叫着,笑聲一片,把童年的記憶永遠停留在了南泥湖嶺上。

當長大成人後走出故鄉,在大城市的茫茫人海中打拚流浪。每個孤寂的夜晚,靜下心來想念着故鄉。在炎熱的酷暑天裏,我回到故鄉,是爲了躲避城市的喧囂,享受家鄉的清涼;在嚴寒的冬天,我們回到故鄉,把一年的收穫與父母分享,在故鄉也不再爲生活而匆匆忙忙。

漆黑的夜裏,雪花無聲地落下來。天亮後一抹暖陽照耀着大地,但仍然天寒地凍,冷氣襲人。我睡醒後起牀洗完臉,父親早起來在炕洞裏燒起了疙瘩火,我坐在炕洞前烤着火,和父親談起了家鄉的一些變化。當母親喊我吃飯時,我走到竈房,端起一碗洋芋糊湯,夾起兩筷子醃菜,坐到了炕洞前又烤起火來,這纔想到商州人的一句話:“洋芋糊湯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心中甜滋滋的,很想就這麼一直生活下去!然而,看着故鄉的年輕人過完年,一個又一個地都走了出去,只能邁着惆悵的腳步背起行李,向着那個迷茫的城市走去,當走到南泥湖嶺上,回過頭看着熟悉的小村子,在心裏默默地說:“故鄉——我走了!”心裏沉甸甸的,哪一天我才能再回來啊!

日子在一天天過去,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就很少回到故鄉,我和故鄉的年輕人一樣,爲了生活而奔忙,只是偶爾回家看望一次父母親人,家鄉的變化也越來越大,從村子到鎮上修上了寬闊的水泥路,還有專人清潔打掃。安裝上了太陽能路燈,漆黑的夜晚是寧靜而美麗,小蟲子一曲又一曲地歌唱着、彈奏着,但沒有人在路燈下小河邊聆聽動人的聲樂。村子裏再也沒有了我小時候那種繁華熱鬧的景象,村子裏的小學與鎮上的小學合併,大片的田地荒蕪,只剩一些年老體弱的人們,耕種着門前的一些土地維繫着生命。

從村子到鎮上的水泥路由西北方向的華岔嶺上穿過,再經過南泥湖村的另一條小溝道,翻過秦嶺廟嶺,下山順灞河向西到鎮上。華岔嶺和南泥湖嶺是一座山脈,南泥湖嶺偏西南,華岔嶺偏西北。南泥湖嶺下小溝道村子的一部分村民,爲了自身利益阻擋公路擴寬,只得走南泥湖另一條溝道翻越華岔嶺。自從公路修通後,村子裏的摩托車、三輪車多了起來。故鄉的年輕人一個個都買起了小汽車,每逢節假日便開車回到故鄉。因交通的發展,人們很少步行到鎮上去趕集,從南泥湖嶺上走的行人就越來越少了。

六月三伏天裏,西安的天空沒有一片雲,沒有一絲風,花草樹木都沒精打采地耷拉着腦袋,許多枝葉都乾枯了,空氣好像凝固了一樣,讓人透不過氣來。人們都躲在空調房裏不敢出門,然而四十多度的高溫,用電量太大,都在超負荷運轉,電閘變壓器頻頻燒壞,於是三天兩頭停電限電。停電後吃水就成了困難,這時,人們好似熱鍋上的螞蟻到處亂竄。每天新聞傳出有工人、有進城的農民因天氣太熱中暑去世了。人心惶惶,紛紛開車逃離西安這個大火爐。

我也攜帶着妻兒與好友一起回到了故鄉。故鄉的天是藍的,滿山遍野是綠的,河裏的水潺潺地流着,水裏的魚緩緩地遊者,在這裏一切都回歸到了自然。於是我靜下心來,把全家的幸福帶入到青山綠水間,每天我都走一片風景,漫步瀟灑的人生。故鄉的天空有一片雲,過會兒就能下起一陣雨,又突然陽光四射。我們吸着清新的空氣,再也不去想那城市裏讓人窒息的世界!

然而,朋友的公司打來電話,說有要緊事需要他去處理。一大早朋友起牀獨自回家,卻擔心跑錯路。山裏的道路彎彎曲曲,岔道很多,給城裏人的感覺是永遠沒有盡頭。於是,我坐着朋友的車把他送到了秦嶺廟嶺上,說下了這座山後,順着水流動的方向一直向西就到了鎮上,看標誌牌上高速直達西安。

送走朋友,我慢悠悠地從秦嶺廟嶺上走下來,從南泥湖嶺上步行回家,我想順便看看我曾經走過多少年的那條道路。南泥湖村這條走過千萬行人的道路不通汽車,泥濘的道路坑坑窪窪很難走,村子裏都住着一些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年久失修的房子破敗不堪,從村子到嶺上的路上長滿了雜草、荊刺。當我喘着粗氣爬上南湖嶺時,我只穿短褲的光腿杆子,被荊刺劃破了好幾道血口子,我不去管那些,靜靜地坐下來歇會兒,望着熟悉的故鄉,回味着曾經的往事。

不管多少個白天黑夜,當我站在南泥湖嶺上心裏是踏實的,多少次我在心裏說:“故鄉啊,我回來了。”心裏是幸福而甜蜜的。如今,我望着東方的朝陽,心中卻很失落是無限淒涼的!當我撥開雜草荊刺,走到我家的那塊地邊,看着長滿雜草、荊刺和樹木的土地,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在這塊土地上發生過太多的故事,然而一切都成爲過去,父母蒼老了,田地荒蕪了,道路也在慢慢地消失,我不由得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變成了路。”把這句話反過來說:“地上有路千萬條,可沒有人去走,地上就再也沒有了路!”

想到多年前與夥伴們放牛時在南泥湖嶺上打撲克牌,在南泥湖嶺下的小溪中捉螃蟹,在漆黑的夜裏去南泥湖村看電影時那歡樂的情景在眼前一一閃現。那時啊,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我們閉着眼睛腳下也不會踩空,也能安然地回到家裏。可如今啊!一切都遠去了,想着想着我便潸然淚下……

標籤:散文 一座 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