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是否親情淡如水散文

散文2.97W

昨晚給母親打電話,無意間她又提起了跟叔叔一家換地的事情,雖是平淡的口吻,我仍聽得出她對我的抱怨。

是否親情淡如水散文

基於這件事,我一直不願去多想,它讓我覺得頭痛,不僅僅是頭痛,還有一種無言的心痛。

雖說是親兄弟,但父母親和叔叔家的過結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了。其實都是一些拿不上臺面的事情,無非是早些年前祖輩們對家產的分配不均,所謂的家產是指山林、土地。這些東西的所有權問題是農村裏引發家族戰爭甚至鄰里鄉親紛爭最常見的現象,見怪不怪,可它卻實實在在的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也許是時代與社會環境的不同,似乎父母這一代人特別看重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我不清楚父母與叔叔到底是因爲那一點在什麼時間就有了隔閡,也不想清楚。但記憶深處,是有與此相關的痛楚的,記得爺爺去世時,爲他砌墳的匠人還未把他的墳墓砌好,叔叔就找了所謂的“公人”要和父母對薄公堂,以解決家產問題。那是一個我至今想來都還覺得心寒的場景,屋外下着大雪,爺爺過世的悲痛還哽哽地堵在胸口。屋內所有的“公人”和叔叔一家已指責起父親的不是,並觸及到父母親最隱密的傷疤,意指我是父母親抱養的,沒有權利去繼承這些家產(現在看來,這是多麼可笑又可悲的事情)。母親本來還算隱忍,只是一說到這件事,她便忍不住怒火中燒,大發雷霆。最終這場清官也難斷的家務事在母親的強勢中以失敗和沒有任何結果而告終。那些所謂的“公人”也灰溜溜地散去。若干個日子後,其中幾個參與此事的人到我家給父母賠禮道歉,說不該做這個所謂的“公人”。

因爲這件事情很是觸動我,所以記憶猶爲深刻,一是想想爺爺去世屍骨還未寒,他的兒女們就開始因家產問題發生爭吵,這是多麼可悲可恨的事;二是叔叔的`傳統觀念給我尚不成熟的心靈帶來了不小的傷害,雖然我從未恨過他,但卻看到了人世間的冷暖。

後來,因爲多種原因,父母和叔叔的關係有所改善,甚至在別人眼裏看來是十分親密的。而實際上,憑我已有的社會經驗來判斷,他們內心深處的那層隔膜始終存在,無法移走。

我壓根兒不想摻和父輩們的恩怨情仇,所以也懶得關心他們在生活中是否真心對待,我想只要能夠和平相處總是要比爭來吵去好得多,至於是否出於真心,那是個人的事情,旁人無法左右。

再後來,我常年在外工作,漸年長大的堂弟對我父母很好,幫我盡了不少孝心,父母也總是對我提起他的好。我從內心深處感到高興,只是這種高興好像並不能長久,它再度受到一些影響和破壞。

事情很簡單,叔叔家造房子地基不夠,和我父母說好用他家的地換我家的地,因交換面積不對等,引起彼此的不滿,但需要面對的事實是叔叔家房子已經造起來了,他說好換給我們的地父母親也開始種了,這種顯然已後悔晚矣的事情還能怎麼解決,只能是彼此心裏堵着一口氣,又添了幾份不爽快,雙方均無退讓,那是父母們多年的性格使然,無法言說。我在電話裏聽父母給我講這事時,是抱了極大的耐心的。我很不喜歡做這些有關計較的事情,我希望人是以一種輕省的方式生活着,太多計較只會是一種自我傷害,尤其是這些身外之物。我做每件事情的讓步,不爭並不是父母所認爲的懦弱,只是一種生活態度,言行一致更是最好的證明,口是心非只不過是一種對自己的欺騙,所以我做不到。

今年正月,堂妹和我提起此事,她用她說話的方式再度觸及父母的傷痛,不過是父母不在跟前,但我只是淡淡地笑笑,並無當年被叔叔說起時的激烈情緒了,也不想過多說起,有什麼好說的,一件事被不同觀念的人撕扯,失去完整,沒有一點單純的目的,它只是一種人生體會,並不是事物本身。

而如果親情真的已淡如水,那麼親情在那塊地面前已然失去色彩、失去意義、失去價值,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