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遊記散文《一顆素心遊天涯》

散文3.11W

海南的天涯,在我的心裏曾經彷彿是遙不可及的去處,而就在前幾天我有幸身臨其境,光着腳丫漫步於海邊沙灘,領略了海風的野性、海水的碧綠、天空的蔚藍,椰林的婆娑;沐浴了明媚的陽光,目睹了浪花的絢麗和海邊拔地而起的青灰色巨石上刻着的“天涯”兩個紅色大字;感受了沙粒的細軟,還有天之涯、海之角的情韻。不知怎麼的,心裏沒有想象中那麼激動、浪漫,這或許是因爲不再年輕的緣故吧。

遊記散文《一顆素心遊天涯》

其實天涯、海角與海南是不可分割的載體,去海南必須去天涯;至於海角,有人說去天涯就不能去海角,去海角就不能去天涯,否則,人生的路就走到了盡頭,因爲天涯是天的邊緣,海角是地的盡頭,所以我選擇去天涯。很多年來,天涯、海角在人們心中,就是海南的代名詞。而遙遠和浪漫一直是我夢中最奢侈的幻境,現在看來,也沒激起想象中的那層層漣漪。

走近景區大門,只見上方寫着“天涯海角”四個黃色大字,大門右邊一塊大石頭上爬滿了綠色藤葉,只能看見“海天一色”幾個紅色大字;進入大門,有兩隻龐大的孔雀標誌,它們開着的屏合二爲一,栩栩如生地展示着自己的美麗,昭示着遊客;再放眼望遠遠看到前方“天涯海角星”的雕塑,這個雕塑是爲了紀念國家天文臺將國際永久編號爲第9668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爲“天涯海角星”而專門設立的雕塑。雕塑運用古代天文儀器——渾儀、赤道經緯儀的原理,融入了有關天文學元素。

再向前望,只見斜臥在海水中寫着“日”和“月”的兩塊大石頭,它們交叉成約60度角,人們稱之爲日月石,日月石相依相傍,至今沒有分離。關於這兩塊石頭還有一個傳說呢:傳說一對熱戀的男女分別來自兩個有世仇的家族,他們的愛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對,於是被迫逃到此地雙雙跳進大海,化成兩塊巨石浮於水面,相交而立永遠相依。

後人爲紀念他們的堅貞愛情,便刻下了“日”和“月”兩個字樣,所以稱爲日月石,也叫夫妻石,又叫愛情石,是海南五大名石之一,這兩塊石頭一直是美好愛情的象徵。因爲兩塊石頭像“日”、“月”重疊交叉,心心相印,朝暮相隨。它與前方愛情廣場上的天涯海角星遙相輝映,集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演繹着陪你到天涯海角,愛你到海枯石爛的浪漫愛情故事。據說,齊天大聖孫悟空也是從此出生的,而電視劇《西遊記》孫悟空破石而出的鏡頭就是在此拍攝的。

到達天涯有兩條路徑,一條是沿海邊沙灘向右前行,一條是沿石板路向右前行。侄兒侄女等十個人沿着海邊沙灘前行,我和大姐則沿着石板路向右前行,忽然就聽到了沈小岑《請到天涯海角來》的優美歌聲,踏着流淌的音樂繼續前行。兩邊的椰樹以及其它的樹種競相搖曳,彷彿一道天然氧吧。走着瞧着,看到一棵,不!彷彿是幾十棵,它們的樹杆縱橫交錯地扎入泥土中,從這邊能看到那邊,而上部分卻是一個整體,在它的枝條上掛滿了紙葫蘆,這應該是遊客掛上去的,或許這就叫許願樹吧。就在這棵樹的斜對面,一塊不大的石頭上刻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幾個紅色大字,我想這是在祝福每一對夫妻能永遠相伴到老吧。

再向前,還看到了“情緣”、“共此時”、“天涯一棵樹,閱盡人生路,白髮堪回首,絕境逢生處。”等石刻字樣。不一會就到了天的邊緣,只見海邊沙灘上刻有“天涯”兩字的巨大石頭拔地而起,還有留念合影的遊客排成長長的隊。只聽有些人不停地催促前面的人快點好嗎,這讓我產生了放棄合影留念的念頭,可是一想心又不甘,所以只好頂着火辣辣的陽光跟在人羣后慢慢等候。

好不容易捱到我了,我連忙用平板電腦先給一同前往的大姐拍了幾張,然後讓她給我拍了兩張,就離開讓給後面的人拍。到了椰樹下,我開啟照片一看,大姐幫我拍的兩張照片上看不到“天涯”兩字,我覺得有點遺憾,於是又去排隊。就在我又排隊時,侄兒、侄女幾個人沿着海邊沙灘,一邊撿拾貝殼、珊瑚,一邊戲水也到了天涯石邊,接下來所有的照片都很滿意。

據說天涯海角在古時候交通閉塞,有“鳥飛尚需半年程”的瓊島,人煙稀少,荒蕪淒涼,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來到這裏的人,來去無路,望海興嘆,故謂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銓哀嘆“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若煙正斷魂”。唐代宰相李德裕用“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的詩句傾吐了被謫的際遇。這裏還記載着歷史上貶官逆臣的悲劇人生。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是其中的一個,因觸犯當朝改革派的利益,被一貶再貶,最終被貶到偏遠的海南任職。據說在那段日子裏,他心中煩悶,常到海邊散步。一日,他正在散步時,突遇狂風暴雨,連忙躲在一塊巨石之下,只見海上波濤連天,洶涌澎湃。不一會兒,風消雲散,天氣轉晴,海面上波光粼粼,白帆點點,格外壯觀。詩人觸景生情,詩興大發隨手在這塊大石上題了“天涯”、“海闊天空”六個大字。後來,一位石匠發現了蘇東坡的字跡,就把它刻下來。從此,人們就把這個地方稱作 “天涯”,這塊大石頭又被稱爲“天涯石”,也叫“平安石”。相傳它是南海上億年“石祖”,被派鎮守南海,祈求南海風平浪靜,保佑衆生四季平安。也屬五大名石之一。還因爲這裏叫“角嶺”,又緊靠着海邊,人們又把“天涯”和“角嶺”結合在一起,起了個新名叫“天涯海角”。

其實“天涯海角”一詞,早時是用來表達一種異鄉的情結,並非地理位置上的盡頭,而是意境的擴展,經過千百年的積澱,承載了豐富深刻的文化內涵。清雍正年間崖州知州程哲在景區一海濱巨石上題刻了“天涯”二字;民國時期,指揮海南島抗戰的最高軍事和行政長官——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又在相鄰的巨石上題寫了“海角”二字,使這裏成了名副其實的“天涯海角”。這就是另一個說法了,意欲與日本侵略者背水一戰。結果經過艱苦的'七年抗戰,終於絕處逢生。王毅作爲海南島的受降將軍接受了日本的投降。所以,“海角”石又稱“幸運”石,也是五大名石之一。但我沒有去海角石邊,只看到它的背影。

與“天涯”、“海角”石相隔不遠處的“南天一柱”巨石,也叫財富石,雄峙南海之濱,笑傲驚濤駭浪。“南天一柱”據說是清代宣統年間崖州知州範雲榜所書。翻到2元人民幣背面,您會發現這精彩撼人的石景竟深入在中國人民生活的每一天中。相傳很久以前,陵水黎安海域一帶惡浪翻天,人民生活困苦。王母娘娘手下的兩位仙女知道後偷偷下凡,立身於南海中,爲當地漁家指航打漁。王母娘娘惱怒,派雷公雷母抓她們回去,二人不肯,化爲雙峯石,被劈爲兩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飛到天涯之旁,成爲了今天的“南天一柱”。

一直以來,“天涯海角”一詞,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之一。男女戀愛也常以“天涯海角永遠相隨”來表明自己的心跡;還有一首歌曲“希望你能愛我到地老到天荒,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涯”;而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詩句更傾述了天涯海角的又一層內涵;“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等。“天涯海角”這一集親情、友情、愛情等多種情緒感受於一體的詞彙,千百年來積澱下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在人們心中植下了深深的“天涯情結”。所以,就這幾塊石頭吸引着千千萬萬的遊人駐足,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傳奇。

天涯海角,水天一色,煙波浩翰,帆影點點,椰林婆娑,奇石林立,是人們嚮往的好去處。而兩塊巨石經過歲月的磋砣,海浪的衝擊,時光的打磨,依然屹立於潮頭.其中的層層內涵,或許就是天涯海角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