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雜記與懸疑散文隨筆

散文2.13W

驚聞重慶女作家杜虹病逝,其遺體根據自願已在冰凍狀態下被送到位於美國洛杉磯的Alcor總部(全球最大的冷凍人體研究機構之一)。遺體頭部將被分離儲存在-196℃的液氮環境特殊容器中,冷凍50年。這則衝擊性的新聞陡然令我回想起一些自己與杜虹相關的一些往事來。

雜記與懸疑散文隨筆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重慶《文化生活》編輯部和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了一本文學叢書《霧城春曉》,該叢書收錄了散文、小說、報告文學等重慶人的文學作品。那其中就收錄了杜虹的一篇名爲《約會》的小說,我的一篇名爲《和平使者》的小說也收錄其中,而且兩篇小說幾乎是挨着的,我那篇在前,杜虹那篇在後,目錄上一目瞭然所以給我印象清晰。

杜虹比我大幾歲,那個年代我們都很年輕,都爲文學而忘情創作。我們當時在一些文學聚會中碰面,後來她被稱爲了作家,並且成爲出版社編輯。想來一定是在編輯享譽海內外的科幻長篇小說《三體》的過程中深受其薰陶的緣故,她最後的選擇充滿了《三體》特有時光凝滯與時光穿梭氛圍的味道。而我只是曾經創作過散文、詩歌、小說、報告文學。斗轉星移我從事了電子技術開發,在電子技術領域找到了另一片藍天。如今要在網絡上找到我曾經的文學作品基本不可能,因爲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宣有網絡版這回事。但若“百度”我的名字加電子技術或無線電之類的字詞,一些專業文章或報道纔可發現我的蹤跡。所以網絡時代人們總會以某種形態存在,難以遁形。

我從網絡媒體得知作家杜紅離世,她曾經的樣子我已有些模糊。但記憶中杜虹的詩歌給我的印象還是清秀的';杜虹的小說、散文給我的印象是跳躍的豐富的,而杜虹的冷凍卻給我的是一個五十年時光的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