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詩

立春古詩大全

古詩2.54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立春古詩大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立春古詩大全

立春古詩 篇1

《立春》

宋:范成大

綵勝金旛夢裏,茶槽藥杵聲中。

索莫兩年春事,小窗臥聽東風。

《立春》

宋:方岳

冰絲玉縷簇青紅,已逗花梢一信風。

夢到謝池新雪盡,暖煙含雨綠匆匆。

《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

兩人攜手語,十里看山歸。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風光向晚好,車馬近南稀。

機盡笑相顧,不驚鷗鷺飛。

《立春詩》

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全盛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是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的詩。

《立春》

宋:王鎡

泥牛鞭散六街塵,生菜挑來葉葉春。

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的柳條新。

《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唐: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的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的竹,花繁院裏梅。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立春內出彩花應制》

唐:崔湜

澹盪春光的曉空,逍遙御輦入離宮。

山河眺望雲天外,臺榭參差煙霧中。

庭際花飛錦的合,枝間鳥囀管絃同。

即此歡娛齊鎬宴,唯應率舞樂薰風。

《立春》

唐:韋莊

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

罽袍公的樽前覺,錦帳佳人夢裏知。

雪圃乍開紅菜甲,彩幡新是綠楊絲。

殷勤爲作宜春曲,題向花箋帖繡楣。

《人日立春》

唐:盧仝

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

從今克己應猶及,顏與梅花俱自新。

立春古詩 篇2

一:《涼州詞》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二:《越調》

天淨沙。春(元代)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三:《越調》

天淨沙·春(當代)徐書信

青竿翠柳楊花,古槐幽徑誰家?白絮明臺駿馬。燕飛檐下,東君亂撥輕紗。

四:《詠柳》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五:《題望苑驛》

(唐代)溫庭筠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景陽寒井人難到,長樂晨鐘鳥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樹名從此號相思。

分明十二樓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六:《立春日》

【南宋陸游】

日出風和宿醉醒,山家樂事滿系齡。

年豐臘雪經三白,地唆春郊已遍青。

菜細簇花宣薄餅,湖村好景吟難盡。

酒香浮蟻瀉長瓶,乞與侯家作畫屏。

七:《漢宮春·立春日》

【宋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播。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閒。閒時又來鏡裏,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八:《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九:《立春日感懷清江引·立春》

[元貫雲石]

金權影搖春燕料,木秒生春葉。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熱。

土牛兒載將春到也。

十:《立春日感懷》

【明於謙】

年去年來白髮新,匆匆馬上又逢春。

關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爲思親。

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

十一:《立春》

朱淑貞

停杯不飲待春來,和氣先春動六街。

生菜乍挑宜捲餅,羅播旋剪稱聯權。

休論殘臘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諧。

從此對花並對景,盡拘風月入詩懷。

十二:《立春詩》

南宋范成大

竹擁溪橋麥蓋坡,土牛行處亦笙歌。

麴塵欲暗垂垂柳,酷面初明淺淺波。

日滿縣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來不飲兼無句,奈此金幡綵勝何。

立春古詩 篇3

律回歲晚冰霜少,

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

東風吹水綠參差 。

字詞解釋:

律回:即大地回春地意思。

歲晚:寫這首詩時地立春是在年前,民間稱作內春,所以叫歲晚。

參差:不齊地樣子。

作品翻譯:

立春了,天氣漸漸轉暖,冰凍霜雪雖然還有,但已很少了。春天地到來,連草木也都知道。眼前地一派綠色,充滿了春天地生機。一陣東風吹來,春水碧波盪漾。

作品賞析:

立春偶成,詩名,描寫立春是一年之始地景象。

“春到人間草木知”這句運還用了擬人地手法:開春草木最先發芽,故說它們首先知道春到人間地消息。“眼前生意滿”是說處處生機勃勃。最後一句透過春風吹水這種具體物象來表現“生意”。立春是一年之始。詩人緊緊把握住這一感受,真實地描繪了春到人間地動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開始透露出春地資訊。於是,眼前頓時豁然開朗,到處呈現出一片生意盎然地景象;那碧波盪漾地春水,也充滿着無窮無盡地活力。從“草木知”到“生意滿”,詩人在作品中富有層次地再現了大自然地這一變化過程,洋溢着飽滿地生活激情。

作者簡介:

張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一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世稱南軒先生,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縣)人。中興名相張浚之子。幼承家學,既長,從師南嶽衡山五峯先生胡宏,潛心理學。曾以古聖賢自期,作《希顏錄》以見志。胡宏一見,知其大器,稱讚道:“聖門有人,吾道幸矣!”孝宗乾道元年(1165),受湖南安撫使劉珙之聘,主管嶽麓書院教事,在此苦心經營三年,使書院聞名遐邇,從學者達數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學派規模,成爲一代學宗。

後歷知撫州、嚴州、吏部員外侍郎、起居郎侍立官兼侍講,再歷知袁州、江陵,淳熙七年(1180)遷右文殿修撰,提舉武夷山衝祐觀。其學自成一派,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著作經朱熹審定地有《南軒文集》四十四卷刊行於世,還有《論語解》十卷、《孟子說》七卷,後人合刊爲《張南軒公全集》。嘗作石鼓書院《武侯祠記》、《風雩亭賦》,並親書韓愈《題合江亭寄刺史鄒君》詩,刻碑嵌於合江亭壁。卒諡宣,葬於湖南寧鄉潙山(又名官山,爲衡山之麓,現爲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朱熹志其墓(《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理宗淳祐初年(1241)從祀孔廟,後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黃幹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立春古詩 篇4

古詩原文

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譯文翻譯

剪出了含情的紅花,裁出了有意的綠葉,應着花期而來的春風吹得釵股上花葉蔥蘢。除夕的殘日戀戀而墜,吹來了帶着春意的東風。彷彿不願放那歲末的年華了終。有些守歲的人西窗夜話,添燭點燈,徹夜不眠,直到天明,在連綿不斷的笑聲中,傳來了元旦黃益鶯的啼鳴。

回想舊日除夕的宴席,伊人的纖纖玉手曾剖開黃柑薦酒,那溫柔的香氣朦朧,至今縈繫着我的心靈。我回到那湖邊的夢境,那湖水如鏡,留連忘返,我又朦朧朧迷失了路徑。可憐吳地白霜染鬢髮點點如星,彷彿春風也不能將寒霜消融.更何況斑斑鬢髮對着落梅如雨雪飄零。

註釋解釋

花信:花信風的簡稱,猶言花期。

釵股:花上的枝權。

殘日:指除歲。

侵曉:指天亮。

新年鶯語:杜甫詩:“鶯入新年語。”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俎:砧板。

玉纖擘黃柑:玉纖,婦女手指;擘黃柑,剖分水果。擘(bāi):分開,同“掰”。

幽素:幽美純潔的心地。

鏡中路:湖水如鏡。

吳霜:指白髮。李賀《還自會吟》:“吳霜點歸發。”

創作背景

《祝英臺近·除夜立春》是南宋吳文英所作的一首節日感懷、暢抒旅情之作。上片寫除夕之夜“守歲”的`歡樂,開頭寫立春日,姑娘們戴上花,顯示出百花將開的消息,接着對於除夕夜又是立春日也發出喜悅的一笑。下片寫對情人的思念,追憶舊日和情人共聚,抒寫舊事如夢的悵恨。全詞以眼前歡樂之景,回憶中往日之幸福突出現境的孤悽感傷鮮明,筆致婉曲,深情感人。

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跡異鄉的遊子,心情之難堪,正是“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這首詞即是吳文英於除夕日有感而作。查吳文英生平後期,只宋寶四年(1256年)年正月初一爲立春之日。“除夜立春”相合,故此詞當繫於是年。

詩文賞析

《祝英臺近·除夜立春》爲作者在異鄉度過除夕立春感懷而作,抒寫身世飄零感慨。全詞扣緊“除夜立春”,前後對比,寫出了詞人對往昔歡樂歲月的回憶,以及如今惆悵失落的心情。

上片寫除夕之日的民風民俗及夜裏“守歲”喜迎新春的歡樂。“剪紅情”三句寫迎春民俗,點染出新春喜慶氣氛。“剪”、“裁”二字將除夕前人們喜氣洋洋、紛紛動手準備過新年的熱鬧場面逼真地展現出來。趙彥昭《奉和對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剪綵花應制》詩:“花隨紅意發,葉就綠情新”。“花信上釵股”,着一“上”字,運筆細膩,可與溫飛卿詞“玉釵頭上風”(《菩薩蠻·水精簾裏頗黎枕》)媲美,似比辛稼軒詞“美人頭上,嫋嫋春幡”(《漢宮春·立春日》)更顯風流,反映出人們的喜悅之情。

再寫除夕守歲。“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夕陽亦像人一樣,對即將逝去的一年戀戀不捨,不肯輕易落山,同時東風又帶來了春的訊息,給人新的希望。這兩句已有除舊迎新之意,切合“除夜立春”的題意。“放”用字尤其貼切,顯示出夢窗煉字的功夫。

“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終於,除夕之夜降臨,守歲的人們徹夜不眠,剪燭夜話,笑聲不絕,在鶯啼聲中迎來了新春的清晨。“新年鶯語”,援用杜甫“鶯入新年語”(《傷春》)詩意。

以上的一切,歡歡喜喜,均爲客居他鄉者的耳聞目睹,其人心境之孤寂愁苦,自在不言中了。周圍的熱鬧與歡樂更加反襯出作者的寂寞和哀傷,而且使這份寂寞的哀傷更讓人難以承受。這位客居、有家難歸的人,失去了與親人團圓之樂,真是“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無名氏《青玉案》)啊。

上片渲染了濃厚的節日氣氛,不能不喚起下片對溫馨家庭生活的回憶。

下片追憶往昔,將自己的孤獨與上文描寫的歡樂景象相對比,表達出對情人的思念和內心的悵恨。“舊尊俎”三句回憶舊日春節宴席上,戀人斟酒共飲時溫柔嫵媚的樣子。“曾”字點明回憶。“歸夢”二句由現實轉入夢境。夢見自己回到當初約會的湖邊,卻遍尋佳人不着,反而迷失了歸路,其失落惆悵之情可想而知。此二句意境的幽深冷峭,詞中少見,唯白石名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踏莎行·燕燕輕盈》),可與比照。“可憐”三句概嘆自己如今已老,佳人不在,有家難歸,一片悵然。兩鬢如霜,春寒不盡,落梅如雨。詞人勾畫出一片寒冷淒涼之景,這也正是詞人內心情感的象徵,與上文幸福熱鬧的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古人作詞講究切題。此詞上片紅情綠意,添燭不眠,一寫“立春”,一寫“除夕”;下片寒銷不盡,切除夕,落梅如雨,切立春。起筆扣住題面,收筆落到題面。由此可見文心細密處。全詞以眼前歡樂之景,回憶往日之幸福突出現境的孤悽感傷,對比鮮明。此種況味許多人均有體驗,故最能引起共鳴。

標籤:立春 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