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詩

飲酒古詩詞鑑賞及答案

古詩2.32W

飲酒

飲酒古詩詞鑑賞及答案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記結廬之事,寫田園之景,抒隱居之情,以純樸自然的藝術風格表現了詩人閒適的生活和對自然風光的喜愛。

2.“心遠”是是什麼意思?詩中的“心遠地自偏”與“而無車馬喧”有何聯繫,你對這兩句詩是如何理解的?

“心遠”,是思想遠離官場的意思。

“而無車馬喧”,寫自己居住的地方非常安靜,沒有什麼人前來打擾。

詩人住的地方並不是很偏僻,卻沒有什麼有地位的人來拜訪他。這是什麼原因呢?心既遠離塵囂,那麼處於衆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淨之地了。詩人歸隱後,停止了和舊日仕途友人的來往,天長日久,自然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了。

3.“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刻畫了詩人自己的形象,請你說一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形象。“採菊”這一動作中包含着詩人怎樣的志趣?

詩人在自家的菊園裏採菊以佐酒,悠閒地擡起頭來欣賞南山美麗的景色,表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和高尚的情致。

4.把“悠然見南山”的“見”字改爲“看”“望”等字,表達效果是不是一樣?爲什麼作者要這樣寫?

“見”是無意間看見,如好友相見,表現了詩人把心和大自然融爲一體,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看”和“望”是有意欣賞,使人和物拉開了一段距離。

5.說說“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景物描寫的含義。

山間的雲氣到傍晚的時候顯得很美,這時飛鳥也結伴歸巢了。詩人從自然景色中領略到無限的樂趣。而飛鳥歸巢自然會勾起詩人辭官歸隱的聯想。

6.詩的最後兩句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爲什麼“欲辨”而又不辨?

有人認爲留給讀者一個思考和品味的餘地;也有人認爲是一種避禍的遁詞,陶淵明迫於當時嚴酷的政治,不能明說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