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詩

憶江南古詩的詩意

古詩2.8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爲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憶江南古詩的詩意,歡迎閱讀與收藏。

憶江南古詩的詩意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註釋】

1、據《樂府雜錄》,此詞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爲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雙調兩體。單調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

2、諳(音安):熟悉。

3、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譯文】

江南是個好地方,

那裏的風景我熟悉。

日出時,江中的滾浪比火還紅豔,

春天裏,一江綠水彷彿被藍草浸染。

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詩意1】

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讚頌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並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並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爲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豔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於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讚歎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餘情搖漾的境界中。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着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爲中心下筆,又透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了鮮豔奪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裏常常可見,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裏也可見端倪,“夕照紅於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可能是水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我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詩意2】

詩人早年因避亂來到江南,曾經旅居蘇、杭二州。晚年又擔任杭、蘇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也與那裏的人民結下了深摯的友誼,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後,仍然戀戀不已。三首《憶江南》詞就是這種心情下的產物。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以後文人詞的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憶江南·江南憶》的前一首是突出描繪杭州這個被人喻爲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來驗證“江南好”。古神話中有月中桂樹的傳說。《南部新書》載:“杭州靈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可見這寺中月桂的說法不過是寺僧自神其說而已。但是,生活真實不等於藝術真實,作品運用這一傳說,意在表達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時“山寺月中尋桂子”也表現了詩人浪漫的想像,讀者眼前彷彿現出怒放的丹桂,聞到桂子濃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頭”則描繪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觀。詩人透過對當年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兩個代表性的生活畫面的描寫,僅用兩句話就足以使人想見杭州之多彩多姿。

後一首詞是描繪蘇州之美。蘇州有當年吳王夫差爲美人西施修建的館娃宮等風景名勝古蹟,有名叫“竹葉春”的美酒佳釀,蘇州的女子也更美麗多姿,能歌善舞,她們的舞姿,令人聯想到那在風中沉醉的荷花。詩人以美妙的詩筆,簡潔地勾勒出蘇州的旖旎風情,令人無比神往。

兩首《憶江南·江南憶》各自獨立而又互爲補充,分別描繪杭州與蘇州的景色美,風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憶”開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結,藝術概括力強,意境奇妙,使人讀其詞而直欲奔向江南實地觀覽一番。這兩首詞與《憶江南·江南好》既是各自獨立成篇又是互爲聯繫的整體。

【詩意3】

作者用炙熱的情感描繪了江南的大好風光,表達了詩人對詛國河山的熱愛和眷戀。

詩人開篇即點題,“江南好,”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才能年年不忘,才能極力描繪。江南哪裏好呢?詩人並沒有描繪江南的溫柔多情,小巧別緻。而是帶給大家一組強烈的視覺衝擊,用“紅”、“綠”這組鮮明的對比色來描繪江南不爲人知的好處。作者用詞大膽,富有強烈的感染力。詩人慣用對比色描繪景物,畫面感極強,給人印象深刻。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也是他的名句之一。

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第一首是對江南春色的直觀描寫,下邊二首而選取了在蘇杭的生活片段,用親身經歷說明爲何“能不憶江南”了。在杭州述說了自己山寺尋桂和府邸觀潮兩個片段,而在蘇州時則描繪了館娃宮中飲美酒賞歌舞的逍遙生活。詩人用簡潔的詞彙勾勒出蘇杭的旖旎風光,令人心馳神往。

三首詩歌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繫。每一首詩既有獨特的韻味,又能相互烘托。意境巧妙,言簡意賅,彷彿置身其中。這首詩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面對詩人描述的大好河山.同學們心中是否涌上一股自豪的心潮呢?那就用你最真摯的感情去歌頌,用手中的筆去描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