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詩

《泊秦淮》杜牧古詩賞析

古詩1.81W

《泊秦淮》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後半段抒發感慨,借陳後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泊秦淮》杜牧古詩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泊秦淮》杜牧古詩賞析

《泊秦淮》出自唐詩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學家杜牧。其全文古詩如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前言】

《泊秦淮》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前半段寫秦淮夜景,後半段抒發感慨,借陳後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全詩寓情於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精當錘鍊,藝術構思頗具匠心,寫景、抒情、敘事有機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註釋】

⑴秦淮:即秦淮河,發源於江蘇句容大茅山與溧水東廬山兩山間,經南京流入長江。相傳爲秦始皇南巡會稽時開鑿的,用來疏通淮水,故稱秦淮河。歷代均爲繁華的遊賞之地。

⑵煙:煙霧。

⑶泊:停泊。

⑷商女:以賣唱爲生的歌女。

⑸後庭花:歌曲《玉樹後庭花》的簡稱。南朝陳皇帝陳叔寶(即陳後主)溺於聲色,作此曲與後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所以後世把此曲作爲亡國之音的代表。

【翻譯】

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賣唱的歌女不懂什麼叫亡國之恨,隔着江水還高唱着《玉樹後庭花》。

【賞析】

杜牧前期頗爲關心政治,對當時百孔千瘡的唐王朝表示憂慮,他看到統治集團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鎮的擁兵自固,看到邊患的頻繁,深感社會危機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這種憂時傷世的思想,促使他寫了許多具有現實意義的詩篇。《泊秦淮》也就是在這種思想基礎上產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兩岸歷來是達官貴人們享樂遊宴的場所,“秦淮”也逐漸成爲奢靡生活的代稱。詩人夜泊於此,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豔曲,觸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便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詩:《泊秦淮》。

《泊秦淮》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載於《全唐詩》卷五百二十三。下面是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其鈞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過城中流入長江,兩岸酒家林立,是當時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享樂遊宴的場所。唐王朝的都城雖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兩岸的景象卻一如既往。

有人說作詩“發句好尤難得”(嚴羽《滄浪詩話》)。這首詩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響的,那兩個“籠”字就很引人注目。煙、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地溶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它是那麼柔和幽靜,而又隱含着微微浮動流走的意態,筆墨是那樣輕淡,可那迷濛冷寂的氣氛又是那麼濃。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關聯的,所以讀完第一句,再讀“夜泊秦淮近酒家”,就顯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詩人的活動來講,該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見到“煙籠寒水月籠沙”的景色,不過要真的掉過來一讀,反而會覺得平板無味了。詩中這種寫法的好處是:首先它創造出一個很具有特色的環境氣氛,給人以強烈的吸引力,造成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這是很符合藝術表現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這麼處理,就很像一幅畫的畫面和題字的關係。平常人們欣賞一幅畫,往往是先注目於那精彩的畫面(這就猶如“煙籠寒水月籠沙”),然後再去看那邊角的題字(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詩人這樣寫也是頗合人們藝術欣賞的習慣。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卻很值得玩味。這句詩內裏的邏輯關係是很強的。由於“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個字又爲上一句的景色點出時間、地點,使之更具有個性,更具有典型意義,同時也照應了詩題;後三個字又爲下文開啟了道路,由於“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國恨”和“後庭花”,也由此才觸動了詩人的情懷。因此,從詩的發展和情感的抒發來看,這“近酒家”三個字,就像啓動了閘門,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絕。這七個字承上啓下,網絡全篇,詩人構思的細密、精巧,於此可見。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們唱什麼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可見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據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後主所制的樂曲,這靡靡之音,早已使陳朝壽終正寢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這衰世之年,不以國事爲懷,反用這種亡國之音來尋歡作樂,這不禁使詩人產生歷史又將重演的隱憂。“隔江”二字,承上“亡國恨”故事而來,指當年隋兵陳師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陳後主依然沉湎聲色。“猶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歷史、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串成一線,意味深長。“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於婉曲輕利的風調之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深沉的悲痛,無限的感慨,堪稱“絕唱”。這兩句表達了較爲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懷抱隱憂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而這正是衰敗的晚唐現實生活中兩個不同側面的寫照。

拓展:杜牧簡介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爲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杜牧代表作

杜牧絕句代表作品

《過華清宮絕句》《清明》《赤壁》《泊秦淮》

《山行》《秋夕》《江南春》《題烏江亭》

《寄揚州韓綽判官》《贈別(其一)》《遣懷》《過勤政樓》

《念昔遊三首(其一)》《念昔遊三首(其二)》《念昔遊三首(其三)》《沈下賢》

《長安秋望》《齊安郡後池》《題齊安城樓》《初冬夜飲》

《屏風》《屏風絕句》《秋浦途中》《題桃花夫人廟》

《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題木蘭廟》《讀韓杜集》《兵部尚書席上作》

《送隱者一絕》《南陵道中》《嘆花》《金谷園》

《有感》《悵別》《紫薇花》《七夕》

《登樂遊原》《鷺鷥》《書懷》《嘆花》

杜牧律詩代表作品

《早雁》《九日齊山登高》《潤州二首(其一)《梅》

《題揚州禪智寺》《村行》《題宣州開元寺水閣》《感懷詩》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登九峯樓寄張祜》《齊安郡中偶題二首》《送國棋王逢》

《商山麻澗》《題武關》《盧秀才將出王屋,高步名場,江南相逢贈別》《送劉三複郎中赴闕》

《羊欄浦夜陪宴會》《送杜顗赴潤州幕》《河湟》

《旅宿》

杜牧散文代表作品

《阿房宮賦》《罪言》《守論》

《原十六衛》

李賀集序》

《上安州崔相公書》

《答莊充書》

《上週相公書》

《戰論》《上李太尉論邊事啓》

《上昭儀劉司徒書》

《上司徒李相公論用兵書》、

《注孫子序》

《唐故豈府巡官裴君墓誌銘》

《禮部尚書崔公行狀》

《黃州刺史謝上表》

杜牧人物評價

李商隱《杜司勳》:高樓風雨感斯文,刻意傷春復傷別,短翼差池不及羣。人間惟有杜司勳。

《唐才子傳》:後人評牧詩,如銅丸走阪,駿馬注坡,謂圓快奮爭也。

《宣和書譜》: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裏。

劉熙載:其詩“雄姿英發”。細讀杜牧,人如其詩,個性張揚,如鶴舞長空,俊朗飄逸。

胡震亨:杜牧之門第既高,神穎復雋,感慨時事,條畫率中機宜,居然具宰相作略。

董其昌:餘所見顏、柳以後,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

葉奕苞:牧之書蒲灑流逸,深得六朝人風韻,宗伯(董其昌)雲:顏、柳以後,若溫飛卿,杜牧之,亦名家也。

杜牧典故

崔郾力薦

當時,崔郾侍郎奉命到東都洛陽主持進士科考試,此時吳武陵——崔郾是柳宗元的老朋友——正任太學博士,也騎着一頭老毛驢過來湊熱鬧。崔郾正在酒席上喝得高興,聽說吳老這位有名的清流人士也過來了,非常吃驚,連忙離席前來迎接。吳老看見崔郾,把崔郾拉到一邊,拍着崔郾的肩膀說:你擔負此任,乃是衆望所歸。我老了,不能爲朝廷排憂解難了,不如爲你推薦一個賢士。前些日子,我偶然發現一些太學生情緒激昂地討論一篇文章,走近一看,原來是這次要參加考試的杜牧所寫的《阿房宮賦》。這篇文章寫得真好,這個人也太有才了。崔侍郎你工作繁重,日理萬機,恐怕沒有閒暇去瀏覽這篇文章,不如讓我爲你誦讀一下。說到這裏,吳老就字正腔圓地、搖頭晃腦地將《阿房宮賦》讀了起來。崔郾也是一個有品味的知識分子,聽後也稱讚不已。吳武陵乘熱打鐵,要求崔郾在接下來的考試中將杜牧評爲狀元。崔郾面露難色,推辭道:狀元已經被他人預定了。吳老窮追不捨,大聲說道:如果真得當不了狀元,就退一步,讓杜牧以第五名進士及第。崔郾還在躊躇猶豫,吳老倚老賣老地說:如果還不行的話,就把這篇賦還給我,看有沒有比這寫得更好的賦。崔郾迫不得已,只好滿口答應,然後目送吳老離開。

回到酒席上,喝酒的同僚問吳博士來做什麼。崔郾回答說,吳老推薦了一個人爲第五名進士。酒客連忙追問是誰,崔侍郎回答說是“杜牧”。旁邊立刻有人接茬說:聽說過杜牧這人,才氣是大大的有,只是品行不太好,不拘小節,喜歡煙花風月,好出入娛樂場所。崔侍郎爲難地說:我已經答應吳博士了。即使杜牧是個屠夫或賣酒的小販子,我也不會改變了。[16]

遊玩軼事

按照慣例,新科進士要到曲江遊玩。曲江是當時最熱鬧的場所,尤其在春天更是摩肩接踵。晚唐詩人姚合曾大發感慨,賦詩說:“江頭數頃杏花開,車馬爭先盡此來。欲待無人連夜看,黃昏樹樹滿塵埃。

這時的杜牧顧盼生輝,一舉手一投足都“才”情萬種。他們一行三五人來到曲江寺院,正巧碰見一位打坐的僧人,便攀談起來。僧人問杜牧姓名,杜牧得意地報上大名,心想“天下誰人不識我”,以爲僧人會大吃一驚,露出“追星族”的狂熱。誰知僧人面色平靜,木然不知,這讓杜牧分外失落,很是惆悵,遂現場賦詩一首雲:“家住城南杜曲旁,兩枝仙桂一時芳。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覺空門氣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