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對聯

經典的中秋節趣味對聯彙總

對聯5.96K

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節”(又稱仲秋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經典的中秋節趣味對聯,歡迎大家閱讀!
 

經典的中秋節趣味對聯彙總

【經典的中秋節趣味對聯】

袁宏泛渚;

庾亮登樓。

上下聯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說新語》。上聯故事出自此書的《文學》篇。袁宏少時貧困,爲人江上運租。某秋夜清風朗月,鎮西將軍謝尚坐船過江,聽聞江渚客船之上有誦詩聲,覺其詩情優文美,又非前人舊作,讚歎不已。遣人詢問,知爲袁宏詠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於是大揚。下聯故事出自前書之《容止》篇。庾亮鎮守武昌,某秋夜氣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樓詠詩。不久,庾氏飛屐而來。諸人慾避之,庾氏徐徐答雲:“諸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或則因月夜吟詩而名聞於世,或則人雖暮年而登樓秋詠之興致不減,秋夜賞月吟詩看來確實是一件賞心樂事。

中天一輪滿;

秋野萬里香。

這是“鶴頂格”對聯,即藏頭聯。上聯首字“中”,下聯首字“秋”,點明時節。聯中雖不現“月”字,但“一輪滿”已點出月滿時的景觀。中秋聯頗多以“月”爲題材者。如廈門虎溪巖是賞月勝地,“虎溪夜月”是廈門名景,其處對聯曰:虎踞迎風爽,溪流印月清。此聯也屬“鶴頂格”,“虎”“溪”二字指明地點。

一天秋似水;

滿地月如霜。

此聯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見,意境清幽,使人氣定神閒。從形式上講,簡潔凝練,對仗工整,屬小類工對。

二儀含皎潔;

四海盡澄清。

二儀,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潔,端在於月光之皎潔。四海之所以澄清,緣於月光如水。此聯的妙處在於其含蓄,未嘗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於以“二儀”對“四海”,“皎潔”對“澄清”,頗爲工整。

天上一輪滿;

人間萬家明。

同爲詠月,遣詞不同,意境遂異,有此“明”字,心胸便起暢亮之感。若套用佛家“體”、“用”二字,上聯爲“體”,僅指名爲圓月;下聯則爲“用”,月之光滿玉宇,灼然可見。流水對寫到此境界上,着實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聯爲明末清初文學家金聖嘆所撰。據傳,金聖嘆到金山寺閒遊,寺宇長老出對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聖嘆一時對不上,不歡而去。後來,他因哭廟案被殺,臨刑時正是中秋佳節,他猛然想起長老的出句,對出了下聯,史稱“生題死對”。上聯兩用“半”,下聯以“中”對之,又有“二”、“八”之對,十字之中六者爲數,且皆合於情理。若無才情者,難以成此對聯。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聯爲陶淵明《移居二首》的詩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下聯爲左思《招隱詩》的`詩句:“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聯,工穩妥貼;處士情懷,悠然可見。

綠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無。

李白《把酒問月》詩有句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來明月猶在,古人已逝,今之視昔,正如後之視今,怎能不唏噓感慨!此聯意境正如李白詩,不同者在於,白詩豪情奔放,此聯簡約含蓄。然感嘆明月長存、人生苦短的意緒,並無二致。從形式上講,“青史”對“綠窗”,“在”對“無”,工穩且靈活,平仄上也無問題,乃佳對。

泛渚懷袁子;

登樓學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蹟前已言之。正如重陽節聯中屢用陶淵明與孟嘉,中秋節對聯中也用袁宏與庾亮之事,以顯得更具人文氣息。不過相較而言,袁庾二人之於中秋,比起陶孟之於重陽,其重要性要略遜一籌。

清光同會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則指政治清明,所以說“同會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說“秋色正平分”。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此聯爲杜甫五律《月夜憶舍弟》詩句。白露爲二十四節氣之一,爲農曆八月節。杜甫化節氣名以形容物候,得其本意之外,也添了清幽的意境。中秋本爲家人團聚之時,故睹月思鄉之念頗重。是以杜甫此句借爲中秋聯,分外合適。

月靜池塘桐葉影;

風搖庭幕桂花香。

上聯中池塘月靜,實爲靜;桐葉落而影動,是爲動。下聯風吹簾幕,實爲動;桂花飄香,則從視覺轉而爲嗅覺。此聯對辭工穩,靜中有動,意境優美,幽而不傷。

佔得清秋一半好;

算來明月十分圓。

中秋乃三秋之中,自可稱爲三秋之半。上聯據此“望文生義”,以爲所謂“中秋”者,即是說此日擁有秋季一半的美好。下聯“明月十分圓”前貫“算來”二字,將人仰頭仔細察看月亮的行爲,還有頗爲奧妙的心緒,全寫了出來。富於才情,於此可見。此聯頗爲流行。與此相似者,如“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如“幾處笙歌留朗月,萬家蕭管樂中秋”,也都寫得清新可讀。

葉脫疏桐秋正半;

花開叢桂樹齊香。

落者自落,開者自開,物有常則,不必悲秋。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上聯爲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名句,有人以爲是絕對,後來宋代詩人石延年(曼卿)對以下聯,可謂天衣無縫。釋道皆以爲人之所以有衰病,主要因爲其有“情”,至如無情之物,自不會衰老,是以李賀所撰之句,深於理義,欲對孰非易事。石曼卿所對之句,恰好另明一意,以爲“月”乃有情之物,若無情必無或圓或缺之態。對仗工整之外,意思相反相成,良佳良佳!

樓高但任雲飛過;

池小能將月送來。

這是上海豫園得月樓聯。此聯蘊含哲理:“樓”雖“高”,猶有飛過之物;“池”雖“小”,卻能送來美景。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也。

滿地花陰風弄影;

一亭山色月窺人。

這是臺灣阿里山古月亭聯。“風”“月”之對,“滿地”與“一亭”之對,“花陰”與“山色”之匹,皆十分工穩。 “弄”與“窺”兩字用得恰到好處,韻味無窮。宋人張先,人稱“張三影”,其得名之因,其一就由於撰佳句“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顯得原本無情之物活潑不已。下聯“窺”字,將月色形容成羞澀少女,分外可愛。

魚戲平湖穿遠岫;

雁鳴秋月寫長天。

此聯暗用比喻,譯釋如下:湖映遠山,魚戲其中,似在山中穿梭; 秋至雁飛,鳴聲入耳,舉頭觀之,雁羣排序屢變,似作書於長天之上。語詞優美,設喻巧妙,視野開闊,皆此聯之長處。

叫月杜鵑喉舌冷;

宿花蝴蝶夢魂香。

上聯意境悽迷,幾近殘厲,正與秦少游名句“杜鵑聲裏夕陽暮”同。下聯着色稍變,迷濛之中略有暖意。相對工穩,用辭美贍,然而意境終究顯得幽冷,令人心魂悵然。

輪影漸移花樹下;

鏡光如掛玉樓頭。

“輪”與“鏡”皆指月亮,一寫月影,一寫月光,前者落地下,後者照高空,從不同角度描寫月亮。中秋夜中專門詠月,且如此雕琢工穩,既華美瑰麗又緊切題旨,着實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