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對聯

關於小學貼春聯作文八篇

對聯1.36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貼春聯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小學貼春聯作文八篇

小學貼春聯作文 篇1

春節來了,我在家忙了一下午。大小朋友們,你們猜,我在幹什麼?是和春節有關的噢!猜對了,我在忙着貼春聯呢!那你們知道,貼春聯這個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具體的開始時間,誰也不知道,只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在桃木板上刻上兩位神仙的圖像來驅趕妖魔鬼怪,後來到了宋朝,人們就把桃木板改成了紙。因爲桃木板是紅色的,所以紙也是紅色的。在紅色的紙上,人們寫上金色的字,這就是春聯,用來表達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福之情。一副完整的春聯是由橫批和豎批組成的。

我先把橫批高高地貼在門上,然後再把兩張又直又長的豎批一左一右地貼在橫批的兩邊。呵呵,春聯貼好了,可是似乎還少了點什麼?

猜對了,少了個大大的“福”字。那大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福字該正着貼還是倒着貼呢?

正確答案是都可以。我在網上查了很久很久,發現有些人說“福”字倒貼表示“福到了,福到了”,所以“福”字要倒着貼;有些人說“福”字倒貼表示“福倒出去了”,所以門上的“福”字不能倒着貼,要正着貼。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福字怎麼貼,就由您自己決定吧!

小學貼春聯作文 篇2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國最熱鬧的節日,家家張燈結綵,走親訪友喜迎新一年的到來。

每年的年三十那天,爸爸、媽媽都會帶着我回爺爺、奶奶家吃年夜飯,然後貼春聯、做湯圓、放鞭炮,最高興的是還有壓歲錢拿。

初一到十五這幾天,爸爸、媽媽會帶着我到處走親訪友。可是,今年的春節過得比較的特別,因爲疫情的關係,人人都帶上了口罩。爲了不給我們的祖國添亂,我們只能每天呆在爺爺、奶奶家裏,走親訪友和聚餐的活動也都取消了,真是無聊啊!

晚飯過後,我像往常一樣開啟電視想看會兒動畫片,這時爺爺走過來說:“別看電視了,家裏還有幾盒鞭炮,要不要我陪你去放啊!”我一聽高興極了,“噌”的一下從沙發上蹦了起來,連忙問道:“爺爺,鞭炮在哪呢?我怎麼沒看到!”只見爺爺慢慢地走到門口換好鞋子說:“你跟我來就是了。”我連忙跑了過去,原來爺爺把鞭炮藏在鞋櫃的抽屜裏了,難怪我之前一直沒看到呢!我從爺爺手上拿過鞭炮後便拉着爺爺往樓下走,因爲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到了樓下後,我簡單地看了下鞭炮包裝上的字,一盒上寫着“彩菊”兩字,其他的字都小小的,因爲天已經黑了基本看不清楚,形狀圓圓的。我急忙向爺爺要過來打火機,然後把鞭炮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點燃了後趕緊捂着耳朵往回跑,只聽“嗖”的一聲,鞭炮像風火輪一樣滾了出去,一邊滾一邊冒着火花,真是又好玩又刺激。還有一種叫宇宙飛碟,也是同樣把它放在地上點燃,它就會飛快地旋轉,然後一邊冒着火花一邊以極快的速度往天上飛去,還會發出刺耳的聲音,好看極了。就這樣,我放完一個接着一個放,盒子裏面還有好多個呢!爺爺就這樣一直在旁邊樂呵呵地看着我放,時不時還會叮囑我幾句。不知過了多久,鞭炮終於放完了,我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家。

這個春節雖然特別,但依舊和往常一樣快樂。

小學貼春聯作文 篇3

年三十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我們老家更是如此。

一大早,我一聽見鬧鐘聲響,就從牀上跳了起來,將所有個人程序全部完成後,緊跟着老媽去貼春聯。

爺爺家是今年才大蓋好的大四合院,青磚白牆,飛舞的檐角,用老爸的話來說那是在婺源之旅後有感而興自己設計的中西合璧之作,很端莊氣派,就是少了點熱鬧,老爸老媽專門從桂林帶來很多裝飾用的喜慶飾物,說要給房子做個節前美容。

老媽和我先拿着各種飾物在這比劃又在那比劃,在總設計師--老爸挑剔的眼光反覆審覈後,好不容易確認好各自的位置,剛把門神和對聯貼好,就有客人來了,老爸老媽只好去接待客人了,我見了便自作主張乘機大顯身手,先拿起剩下的春聯來到窗邊,我來貼窗花吧!

我首先要把窗花從紙上撕下來,它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老跟我唱反調,怎麼也不願乖乖地從貼紙上下來,我端來一盆水,找來的一把小牙刷,先把窗花打溼了,然後用牙刷把他們一點點地撕了下來,小心翼翼地把每個局部都完整撕落,再把窗花貼到玻璃窗上,這是媽媽在店裏貼促銷廣告時我觀察到的絕招,沒想到還真管用。

好不容易把窗花貼好,我又忙着貼小福字,不夠高,沒關係,踩在小板凳上……總算在中午把剩下的.春聯都貼好了,我站在院子中間,環顧各個填好春聯的門和窗戶,威武的門神、喜氣的對聯、別緻的窗花……老家的院子一下子亮堂起來,這可是我的功勞喔!作文

原來春聯不僅只是美觀還有喜慶的效果,我喜歡過年,我喜歡自己用春聯來迎接新春,明年我要學着老爸小時那樣自己寫春聯,那將更有一番成就感!

小學貼春聯作文 篇4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的節日,春節時一家人會團聚在一起過,過春節時大門兩側要貼上對聯,這樣的對聯又叫春聯,當然也要貼上福字,還有的地方講究福字倒着貼這樣就代表福到了的意思,過春節時小孩子會領到大人給的壓歲錢紅包,小孩子會拿着壓歲錢去買吃的,喝的,玩的,買的最多的還屬煙花爆竹了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菊花彩了,小孩子們有了錢還可以去廟會裏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春節時的美食也是數不勝數的,有餃子,年糕,湯圓,魚,雞,鴨,春捲等等令我口水直流的美食。

古代還有一個偉大的詩人——王安石,他寫了一首《元日》來描寫春節時的爆竹聲: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學了他寫的這首詩我感覺他寫的很對,春節時就是這樣的爆竹聲不斷。

不過關於春節的傳說可不少其中我最喜歡就是關於年獸的了。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頭叫做年的怪獸,它一到冬天就喜歡吃小動物,大家都很怕它,就躲了起來,它都餓瘦了,突然它想起來山後有一個小村子,村子裏有雞鴨,還有豬,村子裏面還有人,它就來到了這個村子看見雞就吃雞,看見豬就吃豬,看見什麼就吃什麼,大家都很害怕地躲了起來。後來大家發現年很怕紅色和火,還有巨大的聲響。到了第二年冬天年來的時候,大家就穿着紅色的衣服,家家戶戶升起了火,放起了鞭炮,年就不敢來了。

這就是春節,我最喜歡的春節。

小學貼春聯作文 篇5

除夕,是農曆的最後一天。媽媽交代我與舅舅:貼春聯,我倆欣然領命。

來到桌子前拿了對對聯,他負責貼雙面膠,我負責把對聯貼在大門口上;接下來,拿起福字,舅舅把福字倒着貼上去,舅舅問我:“你知道福字爲什麼要倒着貼嗎?”我想了想,說:“因爲福字倒着貼可以給人們帶來好運氣。”說完,舅舅爲我豎起大拇指,說:“對了,你太聰明瞭。”我問舅舅:“到底爲什麼除夕家家戶戶要貼春聯呢?”

舅舅告訴我:“相傳天上有一個叫做“年”與一個叫做“夕”的神仙。年十分勤勞,得到玉帝的厚愛;而夕卻經常在天庭上惹事生非,玉帝大怒,把夕送到了凡間,夕到了凡間,變成了怪獸,自從夕變成怪獸時,就任意破壞掉。”

原來過年貼春聯是多麼高興的事情啊!

小學貼春聯作文 篇6

今天是大年三十,按我國傳統習慣,在這一天每家每戶要貼春聯,掛燈籠。今天上午我與我的姐姐、爸爸一起貼春聯。

我問姐姐爲什麼要貼對聯。姐姐說:“好把我告訴你這就叫‘辭舊迎新’。對了那個是上聯,那個是下聯?”我搖了搖頭,姐姐說:“快去問爸爸,她肯定知道。”我讓姐姐走下梯子,我就去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讀聲四聲的是上聯,讀二聲的是下聯。”我非常快找到了上下聯,上聯是“好年好景好財運”、下聯是“福地福家福盈門”、橫聯是“萬事如意”,最後我們在門中間貼了個大大的“福”字。等爸爸貼好後,我發現爸爸把那個大福字貼倒。我大聲叫起來:“爸爸,爸爸!你把那個福字貼倒了。”爸爸笑着說:“是呀,福是到了。”我不解的問:“爲什麼這麼貼呀?”爸爸說是取兩個字的諧音,所以人們在貼福字的時候總是把這個字倒着貼,祈求福到。這裏邊還有個故事呢?聽到這裏我迫不及待的想聽這個故事。追着爸爸講春聯的故事。貼完春聯後,爸爸給我講起來這個“福”字的故事。故事大意是:過去 有戶人家,家裏窮,讀不起書,不識字,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貼春聯,他也請教先生給他寫春聯,先生知道他不識字,怕他把春聯貼倒了,就給他寫了個大大的福字,誰知道,他真的給把福字貼倒了。來他家玩耍的小孩子發現了,就大聲的說:"大爺,福倒了。”結果大爺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他家的福字,他呵呵的說:“福到了好啊。”後來廣爲流傳,就演變成現在的習俗了,流傳了下來。講完這個故事,爸爸還給我講了貼春聯的一些知識。

貼春聯讓我學到了好多非常多的知識,也感到了新聯換舊符的快樂,我覺得這次貼春聯非常有意義,真高興!

小學貼春聯作文 篇7

往年過春節時,我總髮現,不少人家門上的“福”字都倒貼着。今年貼春聯,我“當家作主”,把鮮紅的“福”字堂堂正正地貼在我家的門上!

年三十那天,爸爸貼春聯,我當助手;奶媽邊包餃子,邊:兼任“我與爸爸的“顧問”。剛貼完門聯,“顧問”就提醒我們:“別忘了,“福”字倒着貼!”我問:“好好的“福”字,爲什麼偏着倒着貼呢?”奶奶笑了:“小豪,你沒聽人家說”福倒(到)了”嗎?圖個吉利唄!”爸爸是個老好人,他邊抹漿糊邊說“漿糊話”:“倒着正着都是“福”,就聽老人家的……”說着,他拿起“福”字,就要倒着往門上貼,“慢!”我學着港臺電視劇中人物的動作、腔調,攔住了爸爸,“待我向奶奶問個明白。”爸爸住了手,“行。聽誰的都是“福”。“怎麼不貼啦?”“顧問”粘着兩手面粉,遙控指揮,“貼,倒着貼!”我急了,嚷起來:“奶奶,您這是迷信!”“胡扯!”奶奶一翻眼,“大年小節的,小孩子家,不要亂說!貼,給我倒着貼……”只會“糊”的爸爸向我做了個鬼臉:“倒貼就倒貼……”

“慢找!”我攔住爸爸,急中生智,給奶奶來個將計就計,“奶奶,您想想:“福”倒着貼,不就是“福到頭”了嗎?我沒意見,反正“福到頭”不怎麼吉利。”“嗯?”奶奶一愣,連餃子都忘了捏了,自言自語道:“福到頭了,不就是沒有”福“了嗎?嗯……”“奶奶,”我乘機反守爲攻,“這”福字朝上,全年順當;福字不歪,財源進來。您說,是倒貼……”“讓你當回家,作回主!”奶奶笑了,向我爸爸指揮手,“正貼,正貼……”

小學貼春聯作文 篇8

民謠說”二十八,貼花花“。這”花花“呀,就是春聯。過春節,一定要貼春聯。媽媽買回來春聯,我興高采烈地準備貼春聯。

說起來,春聯的歷史也悠久了。春聯,起源於桃符。《後漢書·禮儀志》上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有‘神荼’、‘ 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中國最早的一幅春聯是在公元964年。後蜀國君孟昶讓他手下的一位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一句話,再從中間刻開,掛在門上。這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就是說新年享受着先代遺澤,佳節預示着春意常在。

春聯分爲上聯、下聯和橫批。上聯和下聯貼在門的兩邊,橫批貼在門上方的正中。門上有的貼門神,常見的門神是尉遲恭和秦瓊,有的在門的中間貼上一張顛倒過來的“福”,諧音是“福到了”。

春聯蘊含着喜慶、祝福、盼望。“爆竹聲聲除舊歲,梅花點點報新春”,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五穀豐登稻米香,六畜興旺牛羊壯”,這是農民最真實的期盼;“風調雨順家家樂,國泰民安處處興”,祝我們的祖國國泰民安,家家戶戶都平安快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新的一年,恭喜發財;“慶佳節歡聲笑語,賀新春五福臨門”,春節快樂,歡歡喜喜過大年;“豐年龍騰迎喜氣,新年蛇躍涌春潮”“蛇年四季百花豔,燕影千家五穀豐”,新的一年是蛇年啊。新的一年,要紅紅火火,順順利利······每一幅春聯都是歡樂的心情在跳動,都是人們美好的嚮往。

讀着這一幅幅春聯,我好像讀着一個個美好的心願:祝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祝我們的人民安居樂業。

我快樂地貼春聯。我家的上聯是“平安如意千般好”,下聯是“人順家和萬事興”,橫批——萬事如意!

標籤:小學 春聯 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