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藝術作文

【熱門】藝術作文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藝術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藝術作文七篇

藝術作文 篇1

我們走進他的工作室,一擡眼便有一股強烈的衝擊力,立刻安撫了我焦躁的心,忘卻了燥熱,放慢腳步。是的,這裏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着藝術的韻味深厚的氣息,如同一個個冰涼的晶體流進我的心裏。

這無疑是一位美術家整日停留的地方,灰色的牆壁,暗黃的溫柔的燈光,映着一幅幅畫作。那色彩濃重的,張揚着令人暈眩的美感;那輕描淡寫的,透露着單純和坦誠……

一個奇特的造型映入我的眼簾。雖然是在畫板的不同區域內整齊地着色,但那邊界分明,圖形各異,抽象而豐滿的風格給人視覺上的滿足實在令人讚歎。我情不自禁的向它走去。等等!這不是一幅油畫,而是一個浮雕!這是一個有高低不同的許多平面組合起來的藝術品。因爲它的每一個平面都太平整、太完美,從遠處看起來就像一個平面似的。那精心調配的顏色,不得不令人猜想:畫家站在它前面着色,觀賞者則可以從遠處、近處甚至各個角度都感受得到它多元的美,他是怎麼做到的?

腳步聲從樓下傳來,打斷了我的思緒,我想一定是這些藝術品的作者來了。我屏息靜立,等待着他的出現……

一個人擁有一份記憶,理應把它奉獻給社會。我面前的李老師,那些作品的創作者,正在這樣做。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把他的藝術推廣。

一般的,人們想到這些的時候都會覺得這是一件很好而且容易的事。我起初也是這樣想的。然而,當他的訴說在我耳邊響起,我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李老師的目標並不是畫幾幅畫買掉而已,他希望能讓中國的色的藝術融於我們的整個生活。因此,它不僅畫畫,而且給一些大單位做浮雕。問題就出現了,隨着業務量的擴大,他一個人是不夠的。總要有許多人能接過這些活兒而且做得和他一樣好才行。可是他找不到人。就拿剛纔我向大家介紹的那個浮雕來說,據他的助手介紹,那樣的顏色只有李老師一人能搞定。的確,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藝術家莫大的擔憂。“現在都是這樣了,等我不在人世了,如果沒有人來接過這根長線,這麼美好的事物和我的苦心計劃豈不是也要隨我離去?”李老師這樣說着,一縷青煙從他的面前輕輕升騰。這時我暗暗感嘆:李老師不僅是個從事藝術的人,而且是一個熱愛藝術的人,更是一個懂得奉獻的人。

其實他的困惑還不僅僅是這些。李老師向我們分析並比較了中外藝術的不同,他的大致意思是這樣的:

西方的藝術與其建築師和在一起的,並且通匯貫通了千年:中國的建築和藝術似乎不着邊界,各自獨守一方。而且,富有中國特色的建築留存的不多。現在中國建築的趨勢是模仿西方建築。

我一想也是,現在上海有很多歐式的住宅區呢。

李老師很希望自己能爲中國的藝術有自己本國的風格出一些力,並且他也知道市場在哪裏,只是這是一項恢宏的工程,他找不到共鳴者。我父親對此的評價是:“李老師找不到共鳴者,說明李老師走在別人前面。李老師應該發出這個倡議,才能使別人與他產生共鳴。”我想起一位長者說過的一句話:“提前一步是先進,提前三步是先烈。”我覺得李老師提前了三步,但我希望他不是先烈,我也不相信他會是先烈。因爲他如此勇敢地思考着,上蒼會幫助他的。

以上還只是李老師在構想的過程中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在執行上他還會遇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在我看來,他是一個獨自穿越戈壁的行者,他已邁開了步伐,在他爬過一個有一個沙丘之時,回頭?望,是一串長長的足跡,一頭繫着他的藝術

——那是他的起點;一頭繫着自己的雙足;還有未知的一頭,繫着他的憧憬。

他的人格上的魅力,除了上面提到的熱愛藝術、甘於奉獻和勇敢之外,還在於他的純樸、認真和豪爽。

一直沒向讀者介紹他的外貌,是因爲讀者一定無法想象一個如此深邃、有思想的藝術家看上去竟和農民伯伯一個樣。我這樣說,是出於對他的尊敬。他是穿着拖鞋、一條寬鬆的七分褲和一個潔白的背心從家裏來到工作室見我們的。我們未曾謀面,我卻感到前所未有的親切。這難道不是藝術家的心靈所散發出的獨特的味道嗎?

其實李老師年少時是幹過農活的,十二歲時就是村裏的插秧冠軍。出乎人意料的是他成爲了一個美術家。這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是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他身上。不管他這條路是怎麼走過來的,他的閱歷和風格讓我思考,讓我關注。

他一見到父親,就熱情的伸出手,笑哈哈的,他沒想到父親會來看他,我從中看到了他無法掩飾的感動,事實上他根本不掩飾。

李老師對人的態度也很明確:朋友之間,人情是人情,合作是合作(包括合作的資金等)。他主張朋友之間如果合作做生意,就含糊不得,否則日後有了麻煩就說不清了。我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和感觸,這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是無法避免的。其實我的父親就有這樣的經歷,所以極力贊同。我在一邊,除了佩服,還有沉思。

……

我們從一個藝術家那裏所能體味到的東西是無窮無盡的,他們永遠創作着、思考着。也許以後我仍有機會見到這位畫家,也許沒有機會見到,我只是告訴自己多想想那次交談所帶給我的衝擊、震撼和美好。我想,這也許就是藝術和沉浸在藝術裏的人的和諧的藝術之音。

藝術作文 篇2

昨天,是我喜歡的藝術節。那麼,我就講藝術節那天。

藝術節的時候,天氣是陰天。我報了蠟筆畫。

昨天一早,我就起牀了,之後幹好事情就出發。到了學校,我找到座位,把東西放在抽屜裏。剛要拿書看。咦,書沒帶?我再把袋子裏的畫板、蠟筆等等都拿出來,還是沒有書。正好,李雅各來了,他的書包裏全是書,起碼有五六本。我就向他借了一本,是卡梅拉系列的。看完書,比賽就開始了。我們就各到各班,有比水粉、蠟筆、國畫等。

我是在二(2)班的。有好幾個是我班級裏的同學。

開始畫畫了,老師叫我們畫什麼都行。我問:“老師,沒有主題嗎?”老師說:“啊?你們都不知道的呀?”大家回家:“嗯 。”老師就在黑板上寫了起來:1、民族魂,中國夢——陽光生活。2、校園足球。時間:3小時。黑板上一、二兩句的意思是:有兩個題目,自己選一個當題目,畫這“題目”。

我想:民族魂是什麼意思?算了,算了,還是不畫這個了,我畫校園足球吧。

我大約想了五分鐘,纔想到該怎麼畫了。

我先畫了一個高大的球門。那個球門裏站着一個男孩,男孩比球門矮一點。再畫一些高的和矮的男孩。男孩們個個跑地飛快。一個男孩奪走了球,想把球踢進球門的時候,後面趕來一羣男孩。在遠處的我把他畫地小一點,在近處的我把他畫地大一點。

開始勾線了,劉老師就走了過來。我勾好了,塗色的時候,她正好在我身邊。那時,我緊張的心都怦怦直跳。劉老師說:“畫地不錯,就是每個人的動作不要一樣,下次要注意。”劉老師說完,我想:“我這次肯定得個三等獎。”顏色塗好了,我就把畫交給了監考老師,我就和蔡卓穎一起回教室了。

今天早上,下課的時候,我和尤妮卉互相交流藝術節那天。尤妮卉說她毛筆字寫地很快,旁邊的人說尤妮卉寫的很菜。她寫好了,交給老師的.時候,老師用溫州話說,尤妮卉寫的很好。尤妮卉還說:“那天,你給我的紙巾犧牲了好幾張。”這句話是說她在洗毛筆的時候用了好幾張我送她的紙巾。我們倆個一個課間有說有笑,我說說,你說說,我們一直說到上課。

今天、昨天真開心!

藝術作文 篇3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民間藝術剪紙。

剪紙是漢族民間藝術之一,是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每逢過年或者新婚喜慶,人們便將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家中,氣氛也因此被烘托的更加熱烈。

我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1967年,我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昌遺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羣中,發現的兩張團花剪紙,都是摺疊型祭祀剪紙,他們的發現爲我國的剪紙形成提供了實物佐證。

剪紙常用的材料是紙,比如單色紙、彩色紙、金箔紙……所用的工具也很簡單,主要是剪刀和刻刀。

這些簡單的材料和工具就可以剪出:象徵富貴的“年年有餘”、“富貴牡丹”和象徵喜慶的“喜上眉梢”。還可以剪出活靈活現的“十二生肖”和栩栩如生的各種動物,比如:飛鳥、小兔子、小猴子……

現在你瞭解剪紙藝術了吧?你也喜歡剪紙嗎?

藝術作文 篇4

兩個十五歲的學生找到他們的希臘老師問道:老師,究竟什麼叫詭辯呢?"老師稍稍考慮了一下,然後說:“有兩個人到我這裏來做客,一個人很乾淨,一個人很髒。我請這兩個人洗澡,你們想想,他們兩個中誰會洗呢?”

“那還用說,當然是哪個髒人。”學生脫口而出。

“不對,是乾淨人。”老師反駁道,“因爲他養成了洗澡的習慣,髒人卻認爲沒什麼好洗的。再想想看迷失誰先洗澡了呢?”

“乾淨人。”兩個學生改口道。

“不對,是髒人,因爲他需要洗澡。”老師又反駁說,然後再次問道:“如此看來,兩位客人中誰洗澡了那?”

“髒人!”學生重複了第一次的回答。

“又錯了,當然是兩個都洗了。”老師說,“乾淨人有洗澡的習慣,而髒人需要洗澡。怎麼樣,到底誰洗澡了那?”

“那看來就是兩個否洗了。”兩個學生這次猶豫不決地回答。

“不對,兩個都沒洗。”老師解釋說,“因爲髒人沒有洗澡的習慣,而乾淨人不需要洗澡。”

“有道理,但是我們究竟該怎麼理解呢?”學生不滿地說,“你講的每次都不一樣,而又似乎總是對的!”

“正是如此,你們看,這就是詭辯!”

藝術作文 篇5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到了藝術節的一天。

走進學校,一座舞臺在我們的眼前出現,上面寫着“回浦實驗小學首屆節術節”這幾個大字,下面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好像是用人們的熱情染紅的。

最精彩就是我們班的節目了,我們班也是第一個出場的,演的是《七律·長征》。我們有精神地走上舞臺,但我心裏還是冒出了“緊張”這兩個字,我的心“怦,怦,怦……”的跳動。當音樂響起時,聽到小指揮員的命令,我們擺好了動作,注視着前方,自信地朗誦:“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鏗鏘有力的氣勢在觀衆耳旁飄蕩,那時候“緊張”這兩個字已經飛到九宵上面去了。一遍朗誦完後,紅軍們粉墨登場了。彭俊銘用力地把旗甩了起來,再轉了一個圈,跑到了舞臺的一角。小紅軍們來了,有的雙臂分開,有的單跪在地上,有的一隻手搭在前面人的肩膀上。紅軍們跟着孫寧朗誦跳起舞來,觀衆們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一聽到《我是快樂的小金蟬》這首歌,大家一定也很熟吧!是二(1)班的小朋友單人唱,就像一隻小金蟬在跳舞,婉轉的聲音非常好聽,還很靈活,節奏也很快活。

再說說《祖國祖國我們愛你》吧。是一年級小朋友唱的,聲音非常的甜,人也很可愛。“小小蠟筆,穿花衣,紅黃藍綠多美麗,小朋友們多麼歡喜……”她是這次藝術節裏最後一個唱的,掌聲也很熱烈。

藝術節結束了,我們回到了教室裏,操場上空無一人,但我們的歡笑聲留在了那裏。

藝術作文 篇6

“人可以被摧毀,但不能被打敗。”海明威如是說;“生活如一支短笛,我帶着它逾山躍谷,讓它身體裏跳躍的音調透徹諸尺。”泰戈爾如是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平如是說。這些哲人的生活藝術或如蛟龍擊海,雄奇剛毅,或如清泉潤石,細膩而淳樸,可謂大相徑庭。

他們皆閱歷無數,胸中自成丘壑,遂得出這些精闢的哲理。我輩當自輩不如。且所謂生活,業也已包羅萬象,竟又加以藝術,行文至此不免捉襟見肘。思忖度之,不得已只好再次求助於古人,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皇甫謐之《高士傳》曾記述一奇人,名曰韓康字伯休。他恥於世之污穢而遊訪於名山。其間,常採藥易之於市,於其藥也,口不二價。衆人傳之。一日,他賣藥於市,一婦女欲買其藥,與之還價。韓康曰:“不二價。”婦女曰:“公爲韓伯休邪,乃不二價?”韓康聽後,自謂曰:“吾本不慕名利於世,而今區區婦女竟知吾名。”於是,她便隱匿於深山,不復採藥。故事至此,韓康非常貌已躍然紙上。但而後還有奇事發生。數年後,桓帝因慕其名,使使者召韓康入朝授官。韓康無奈,佯裝與使入朝,但行至半道,他又逃匿,率以壽終。

韓康實是奇人,他的生活藝術亦與衆不同。總的說來“出世”這一思想始終貫穿他的一生。

其實生活之藝術,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窮源盡委,我想都源於人性的複雜,事物的多變。蘇軾泛舟遊於赤壁之下,以造物者之無盡藏,自勉其志;張岱將人生藝術灌入於湖心亭之雪,舒展於西湖香市之間。奇石異花,壺觴曲水便是他人生藝術之縮影。“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一生爲國家統一,疲於奔命,至吾暮之年,仍望祖國一統。他以其昭昭之心,成就了其生命中最美的藝術一無數烙印於汗青上的赤誠詩篇。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我於他心有慼慼焉。生活之藝術最重要的是發乎本性的善,最終所追求的應是真我――人性善良之本源。無數哲人所留下的有益的道德古訓皆是他們在不斷追求真我的過程中,慢慢挖掘出的圭臬。

生活的藝術雖千差萬異,但能配得上如此尊稱的,都是真我善良本性的流露,是一種人類精神源泉的彙集。

藝術作文 篇7

清晨,我緩緩睜開惺忪的睡眼,輕喚一聲:“小A同學。”智能小A毫不遲疑地迴應道:“我在!”彷彿天天見面的摯友,我向它熟悉而自然地道聲:“早安!”“爲你開啟A家臥室。”小A話音剛落,房間的燈自動亮起,由暗到明,窗簾緩緩開啟,和煦的陽光灑進房間,溫暖又愜意。我來到窗邊,深深地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心想聽首音樂吧,便對小A說:“小A同學,放歌曲《我相信》。”頃刻,悠揚的旋律響起“想飛上天,和太陽肩並肩,世界等着我去改變……”“耶”,美好的一天開始啦!

感應到我的腳步聲,洗手間的玻璃門自動開啓,輕觸智能梳妝鏡,跳出主頁,點擊“自然拼讀”,一名外教躍然鏡中,一邊洗漱一邊愉快地學習英語單詞,碎片化時間利用的淋漓盡致呢!一股飯香自廚房飄來,“咕嚕咕嚕”,肚子開始抗議了,畢竟一夜未進食,被這香氣一引誘,哪還有什麼自制力?“滴…滴…滴…請用餐,請用餐!”小A煲粥鍋真是“及時雨”啊,自從有了它,媽媽再也不用辛苦早起爲我做早餐啦,提前預定,從不爽約。飢腸轆轆的我迫不及待地衝進廚房,洗劫一空後,我摸了摸圓滾滾的肚子,心滿意足地舔了舔嘴脣。

“釘釘釘…釘釘釘…””小A播報提醒我有新消息,我開啟電子手錶,原來是外公傳消息給我,說外婆準備了我最愛吃的糖醋排骨,讓我們過去。收拾好我們便興高采烈地出發啦,“小A同學,拜拜!”“拜拜,我會想你們的,小A掃地機器人會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簡直不要太貼心呢!

在外公家愉快地玩耍一天後,無人駕駛小汽車就載我們回家了,經過人臉識別後,門開了,客廳的燈自動開啟,小A說道:“歡迎回家!”我們徑直來到沙發坐下,“小A,開電視!”可能白天玩累了,不知不覺我就在沙發上睡着了,進入了香甜的夢鄉……

你以爲這是一場夢嗎?哈哈,當然不是,這是現代的我們已經可以實現的生活方式啦!爸爸常說,作爲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他們這代人,親眼目睹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科技智能,在他們小時候,是想也不敢想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生活富裕,科技讓世界更美好。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祖國母親在一代代先輩們的艱苦奮鬥下取得了今日的驕人成績,也需要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續寫輝煌。如今的我們衣食無憂,享受着科技帶來的幸福體驗,更要努力學習,奮發圖強,20年後看着世界用着我們發明的科技,那是一種什麼體驗呢?想想我的嘴角都不禁上揚。

標籤:七篇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