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精華】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彙編六篇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精華】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彙編六篇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是楚國著名愛國詩人,當聽說自己的國家滅亡時,難忍亡國之痛,悲痛欲絕,於是,在公元前二七八年農曆五月五日投江而死。

每到端午節的時候,主要的活動是包糉子,賽龍舟。我先說包糉子吧,包糉子先要把蘆葦葉煮一下,糯米泡兩至三個小時,然後把米包在葉子裏,再煮上一小時。賽龍舟就更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都配有漿手和舵手船頭有?船尾有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因此,划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衆的吶喊聲,真是熱鬧非凡啊。

如今,每到端午節,人們仍要在江河裏划龍舟,包糉子……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可見詩人作品和愛國情懷是永存的。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2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像吃糉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說到糉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糉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糉,一種是竹筒糉。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裏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啦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頭跳進啦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撈啦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啦屈原的屍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糉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爲啦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糉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3

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糉子,吃糉子,划龍舟,而且這天也要紀念屈原。

聽媽媽說,屈原是楚國的臣子,但是他的報復得不到君王的認可。只能跳江,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把糉子投到江裏,認爲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因此端午節就這樣來的。所以這天要包糉子,划龍舟。

今天媽媽說要教我包糉子,只見媽媽把棕葉包成漏斗形,然後把米到一半進去,把蜜棗或醬肉放進去,再把米倒滿,接着把糉葉蓋上,最後用繩子把糉子綁好。把包好的糉子放到鍋裏煮,過了一會香噴噴的糉子就好了

我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還是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4

傳說龍戲水好飛、善於變化,有行雲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職,所以自古以來龍就受到江海湖泊地區人民的頂禮膜拜,北方雨水缺少地區百姓更要向龍祈求風調雨順。賽龍舟活動,固然說是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也首先是要讓天龍、水龍高興,保佑五穀豐登。江南龍圖騰崇拜中的祭敬,就含有希望龍保佑雨水不缺、洪水不濫而年年豐收的目的。人們還把端午節時死去的伍子胥奉爲長江水域的水仙、濤神、潮神和江神,也曾經把屈原封爲廣源順濟王,產生了“江神即楚大夫屈原”的說法,這是把人神化了,也是把神龍人格化了,人就是龍、龍就是人而爲一體了。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5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爲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賽龍舟、吃糉子、佩香囊、插菖蒲等。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爸爸、媽媽早早起牀,出去買回很多菜。還有我不認識的“長草”,我問爸爸這是什麼草,爸爸說:“這是菖蒲”。爸爸把菖蒲做成寶劍,貼在門眉上,左右各一把。媽媽也調好了雄黃酒往牆角、衣櫃邊上噴灑說:“可殺菌防病呢!”

中午時候,媽媽燒好豐盛的一桌菜;有雞、有鴨、有肉、還有棕子和食餅筒等等,可香啦!在吃飯的時候爸爸和媽媽給我講端午節由來的故事:在很早以前有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名叫屈原投汨羅江之後,人們就包棕子紀念他。我聽得入了迷,吃得也津津有味。

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開心啊!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6

你知道端午節的傳說和習俗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端午節的由來是:在戰國有一個叫屈原的人被小人趕去飄遊,在飄遊時寫了許多詩,所以端午節也叫詩人節。後來,因爲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就要滅亡了,於是跳汨羅江自殺了。許多人划着船來來回回地打撈,屍體並沒有撈到。有一個漁夫往水裏面扔食物,說給龍蝦吃飽了,不再咬屈原的屍體了。一位醫生往裏面倒了很多雄黃酒,說是可以藥暈蛟龍。後來,人們在食物上包一種葉子,就成了現在的糉子。

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戴香包、插艾葉、戴五彩繩。五彩繩的顏色有紅、黃、藍、黑、白五中顏色組成。南方過節要吃“五黃”: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人們還要在兒童的頭上畫“王”字。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端午節的傳說和習俗?一起說一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