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精選】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彙編7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彙編7篇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1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並不是爲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爲了在觀衆面前展示他們嫺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說說糉子吧。糉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一着糯米和棗子。煮熟後,剝一開蘆葉,只見米一團一里彷彿鑲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糉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糉子,甜而不膩。

糉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糉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糉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麼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一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一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一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2

早上,我被一陣喧譁聲吵醒了。原來是爸爸媽媽在看划龍舟比賽。電視里正在舉行“中華龍舟賽”。我從牀上爬起來一看,只見許多龍舟在江面上穿梭。龍舟上的鼓手用力地敲打着前面的大鼓。其他的賽手隨着鼓點揮動着船槳,使勁地拍打着水面。龍船在水中飛速前進。喔!黃隊贏了。媽媽說,“划龍舟”和“吃糉子”都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戰國時期,楚國奸臣當道,詩人報國無門,自刎江邊。人們努力劃龍船想救他,未成,就只好把串串糉子投入江中引開魚兒,也好保全詩人全屍。江水盪漾,一直在述說着動人的故事。

早飯媽媽準備了大包子和大糉子。我剝開碧綠的糉葉,露出一團金黃的糯米,鑲嵌着寶石一般的紅棗。吃起來又鬆又軟,非常可口。

吃過早飯,我們去外婆家拜節。外婆忙乎了好一陣,爲我們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桌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大碗鹹鴨蛋。我拿了一個敲破空頭,露出蛋白,吃完鹹鹹的蛋白就看到紅紅的蛋黃。用筷子一戳,紅油便流了出來。我的口水也跟着流了出來。

回到奶奶家,一進門就看到門窗上掛了菖蒲和艾葉,地上還燃着像蛇一樣的蚊煙。房前屋後,各個角落裏還灑了雄黃酒泡的大蒜汁。奶奶說,這是爲了驅蚊蟲的,還可以辟邪呢。

端午節的習俗真有趣,我不僅吃到了可口的糉子和鹹鴨蛋,還學到了不少知識。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3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一團一、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一團一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4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有很多奇特習俗,接下來,就讓我來爲你們介紹介紹一些習俗吧。“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一首有關端午節的民謠。全國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糉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如今的糉子多種多樣,璀璨紛呈。

現今各地的糉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至於內含的東西,則根據各地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糉、肉糉、水晶糉等等。到了端午節,我們可就能一飽口福了。端午節的許多習俗與“五”這個數字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比如說端午節那一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

端午節小孩要佩戴香囊,傳說有辟邪之意,實際是用來當佩飾用的,以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扣成索,做出各種不同形狀,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南京過端午,每家都會準備一盆清水,在裏面加兩枚鵝眼錢跟一些雄黃,家裏的大大小小每個人都要用這種水洗臉,稱爲“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眼疾!看了我的介紹,你們知道一些有關端午節的習俗了嗎?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5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也叫“五月節”。

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據說,舉行這些活動,是爲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說,屈原爲了表達他的愛國情而投入汩羅江。 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後,都划着船趕來打撈他的屍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仍進江中餵魚。以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爲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糉子仍進江裏。於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一眨眼,以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賽龍舟是廣州端午節的例牌節目。這一天,興高采烈的人們會趕到珠江兩岸觀看賽龍舟。我和媽媽、姥姥怕看不到 賽龍舟 ,一大早起了牀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往珠江。我們本以爲來得很早。等到了離我們家最近的二沙島珠江邊時,我們都驚呆了:珠江兩岸擠滿了人,有大人、有老人、有學生、還有很多大人抱着孩子,幾乎到處都站着人。

岸上是人的海洋,江上是船的海洋。上百隻各式各樣的 龍舟 整裝待發。 上午九點正,隨着一聲發令槍響,一隻只五顏六色的 龍舟 猶如離弦的箭急馳而出。“比賽開始囉!”只見一隻只 龍舟 你追我趕、爭先恐後。你看!一隻掛着黃旗的 龍舟 遙遙領先,緊跟其後的掛着綠旗的 龍舟 也不甘落後,只見衆人齊心協力,用力划動雙漿,不一會兒就趕上了黃旗的 龍舟 ……“ 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着急促的鼓點和響徹雲霄的'響鑼, 龍舟 好手們鬥志昂揚、奮力揮 舟 ,衝向彼岸。

好一副 龍舟 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很多,我真想把所有節日的精彩寫給大家。下回吧!好嗎?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6

今天是端午節,聽爸爸說端午節是我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傳統節日,它又叫艾節、夏節和送時節,而且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歷代說法不一。有的人說是爲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因遭饞不用,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有的人說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有的人說紀念東漢孝女曹娥,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孝女曹娥晝夜沿江號哭,因爲後在端午節投江,五日後報出父屍。

除了各種傳說,各地的端午節的節俗很多,吃糉子就是端午節的飲食習俗,是紀念屈原的屈原投江後,老百姓怕魚類吃屈原的遺體,便投米團、筒糉和雞蛋餵魚,後來漸漸變成了吃糉子。端午節人們還要把屋子打掃乾淨,還要在廚房裏撒上雄黃酒,用來殺死青蟲或防止毒蟲孽生,並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上:“王”字,在耳,鼻上塗抹。賽龍舟也是一個傳統習俗,也是跟屈原有關,他在端午節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船撈求,後變成了賽龍舟。

我還知道別的地方端午節的習俗,在山東省臨青縣兒童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在鞋面上畫上“五青”。意思是借屈原的墨跡來殺死它們。南京過端午節,各家要準備一盆清水,加入少許的雄黃水、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睛,稱爲“破紅眼”,據說可以包一年沒有眼病。高郵端午節比較特殊,有系“長命縷”、“貼五毒”、“貼靈符”、“貼黃煙子”吃“12紅”等習俗,孩子們身上要掛“鴨蛋絡子”。

現在的端午節,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已經成爲人們休閒會友的日子了。無論怎樣的節俗,帶給大家的,都是一份歡樂的甜美。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7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糉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是要灑雄黃酒的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是要在門前掛草藥,身上塗藥酒的呢?

沒錯,的確,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要說起來這端午節,還得從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說起。

相傳在戰國時期,楚國上大夫屈原上諫楚王,提出富國之計,可楚王不僅不聽,還將其流放。結果屈原悲憤交加,傷心欲絕,抱一塊石頭,帶着自己的憤憤不平,帶着他的高遠志向,一起永沉淚羅江底。

屈原死後,人們爲紀念他,爲了使他的屍首不被魚蝦吞食,人們便做了糉子,來餵魚蝦。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糉子的習慣。這天,滿街都有一股糉葉的清香。要說這做糉子,先得把糉葉洗淨,用糉葉把肉、糯米、豌豆包一起煮,從鍋裏散發出的誘人香味,不禁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盼着,想着早點煮熟。終於,冒着熱氣的糉子上來了,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那兒一起吃,其樂融融。夾起一塊糯米,放入口中。啊!香甜可口,甜而不膩。讓我忍不住想把整個糉子吞下去。雖然家附近幾乎天天都有糉子賣,但今天的糉子彷彿有股節日特有的,濃濃的氣息。

吃完糉子,大人們便忙着去灑雄黃酒,據說可以驅鬼辟邪,以保平安。端午這天,滿街都有一股酒味,有些大人還會用雄黃酒在孩子的額頭上寫個大大的“王”字,象徵生龍活虎、虎虎生威。

灑完雄黃酒,大人們便在兩邊大門上掛菖蒲等中草藥,菖蒲那股刺鼻的味道可以驅趕鬼魔,使邪魔不敢靠近你家。掛完後,還要在孩子身上塗藥酒,可保以年不生瘡。塗藥酒也可使你百病不入,一生平安。

轉眼間,這年的端午就要過完了,但是,端午給我留下的痕跡是永遠也抹不掉的,又開始期待來年的端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