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有關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00字錦集八篇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00字 篇1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有關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00字錦集八篇

一是吃糉子。糉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的糉子與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糉子葉做,且兩個糉子對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糉子就是吃糉子,也沒說紀念什麼,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與楚懷王的後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糉,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與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採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後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麼的疾病,就把那幹過後的艾葉採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着,讓艾煙來薰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乾,擰成“煙繩”,夏天用來薰蚊子,因爲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爲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紮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豔。時間一長,被水溼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後扔到水裏,據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裏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裏刨回來曬乾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裏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裏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夥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的習慣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00字 篇2

也許,端午節對很多紹興人而言,只是單純的包包糉子,陪老人聊聊天,但這一點也體現不出端午節的風俗。唯獨那年的龍舟比賽,讓我真真切切地領略到了端午節的魅力所在!

記得那年端午,雖正值六月初,但酷署便提前來臨了。瓜渚湖畔,豔陽高照,柳枝隨風搖曳,岸邊黑壓壓的一片滿是人羣,連個落腳歇息之地也沒了。

我走在岸邊,只見此刻的人們,一個個都踮起腳跟,伸長脖子,唯恐落看了什麼,頗像一隻只爭食的雛鳥。而我也學着他們,踮起腳來東張西望,可就是什麼也看不到!也罷,擠進人羣的我搶佔了“觀景臺”,這才發現原來湖邊停泊着五艘龍舟,每艘龍舟前都有一個栩栩如生的龍頭,五彩的龍鱗,怒瞪的雙眼,都是那樣的惟妙惟肖。龍舟上的漿手們則穿着統一的服飾——上衣紅豔,帶有龍紋;下褲青藍,好似龍爪。

“加油,加油!”在一聲聲吶喊助威聲中,比賽終於拉開了帷幕。每位漿手都萬衆一心,很有節奏地拉開臂膀,向終點進發,比賽一時間竟難分勝負。

隨着比賽的進行,漿手們的體力消耗十分巨大,臉憋得通紅。可時間不等人,漸漸地比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五條龍舟你追我趕,互不相讓。此刻的漿手們顯得十分疲憊,已然沒有原先高漲的士氣,只見他們滿頭大汗,揮汗如雨,顯然他們已是強弩之末。儘管如此,他們爲了比賽的勝利,顧不上擦汗,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奮力直追,卻一點兒也不爲酷熱的天氣而放棄絲毫,最終,堅持到最後的“紅隊”一舉奪魁,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喝彩!

我想,端午節賽龍舟比賽比的不僅是輸贏,拼得不止是精神,更是展現了紹興的民風民俗。因爲這樣,才使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才使得這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被世人所忘卻!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00字 篇3

中國的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中國人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呢?這裏有着不少的傳說,最著名的的就是爲了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爲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與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與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爲中華民族的節日。

過端午節,中國各地有很多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中國中部的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鍾馗與一個離奇傳聞有關,相傳中國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夢見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稱鍾馗,醒後令畫家吳道子描成畫像,相貌兇殘醜陋,以爲打鬼、驅邪、除祟之用。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爲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爲虎形或剪綵爲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據說中國古代百姓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爲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00字 篇4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糉子,桌上擺的、街上賣的、人們談的,幾乎都是糉子。

糉子,似乎就是端午節的象徵。

端午節吃糉子,是有來由的,有這樣一個典故——在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爲楚國滅亡,悲憤不已,他忠貞不屈,含恨跳河自盡。人們怕水裏的魚吃掉屈原的屍體,便將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糉葉包起來投入河中,希望魚兒只吃糉子不吃屈原的屍體。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國農曆上屬“端午”之日,爲紀念屈原,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爲“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糉子,以紀念屈原的忠君愛國。

端午節吃糉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自己動手包糉子,已變成傳統文化新風尚。可別小瞧包糉子,那也是一門技術活。主要分三個步驟:首先,要準備糉葉,將其刮毛、洗淨,堆放整齊備用;其次,要準備糉餡,主要是以米爲主,將米用水浸泡半小時,再配些花生綠豆之類的豆類,再配些肉塊或蛋黃,攪拌均勻,調好鹽味即可;最後,纔是包糉子,左手託着糉葉,將糉葉按45度角對摺成漏斗狀,右手舀糉餡匯入糉葉捲成的漏斗裏,再將糉葉捲起來包裹住糉餡,完全密封並裹緊,然後用繩子捆緊,糉子就包好了。

糉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糉子是最讓人難熬的,糉子在蒸的時候最香,糉葉的清新味、糉餡的米香豆香環繞着肉香,直鑽你心裏去,讓人心癢癢的,光是聞聞,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糉子看龍舟賽,是我每年過端午節的最愛。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看。只聽一聲巨響,一條條龍舟箭似的飛射出去,一個個糉子皮齊刷刷地被剝開,選手全神貫注地盯着前方飛快划船,臺下觀衆聚精會神地看着比賽——1號舟往前衝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糉子;2號選手超越了對手,大人們鬆了口氣也停下來吃糉子,接着觀察落後的3號舟,小朋友乘機也吃一塊……舟衝,吃糉;舟停,吃糉;一口一個糉子,就在這驚心動魄的不經意間吃了個精光。

端午節,真有趣。充滿了民族特色,瀰漫着濃郁的水鄉文化,承載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人們緬懷先烈忠貞愛國,代代相傳、繼承發揚,祝福祖國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00字 篇5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不知不覺,又到了糉子飄香的端午節。

今年端午節,我第一次在家裏學包糉子,心裏很激動。包糉子開始了!只見媽媽先把兩片竹葉折成圓錐形,接着倒進一小勺糯米墊底,再放一塊用香料醃製好的肉片,接着慢慢地回折竹葉,最後用草繩把糉子紮緊、繫結。不久,一個小巧的三角糉就包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慢慢地包,前幾步學得很輕鬆,最後扎繩子時,我紮了好幾次都沒紮好,要麼用力過猛拉斷了草繩,要麼扎不緊。好吧,第一次包糉子,鬆就鬆點吧。一個多小時後,鍋裏飄出了清香的糉子味。我喜滋滋地剝開一個鬆散得像呆萌的娃娃一樣的糉子,輕輕地咬一口,頓時,米香、肉香、葉香慢慢地散開,真是美味極了!

這個端午節我還做了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立蛋。蛋也可以立起來?你不信?哈哈,剛開始我也不信。媽媽說:“立蛋是端午節習俗之一,也是一種好玩的遊戲。”於是,我打算試試。我從冰箱裏拿出四個雞蛋和一個鴨蛋。我先把蛋放在陽臺的地板上,然後用手扶住一顆蛋,慢慢地尋找平衡點,接着輕輕地鬆開手,呀,第一次立蛋失敗!我沒有氣餒,繼續嘗試,第二次、第三次……接連失敗。唉!媽媽,你查找的資料是不是假的,蛋怎麼可能憑空豎起來呢?我心裏很懊惱。媽媽看着泄氣的我,說:“遇到一點困難就想放棄,還能做成什麼事呢?網上的資料說,端午節當天正午,因是陽剛正氣彙集之極,所以平日不易豎立的蛋在此時便可直豎在地上。只要心平氣和,呼吸均勻,再試一試,相信你會成功的。”聽了媽媽的話,我閉上眼睛,深呼吸,然後小心翼翼地再試,一次,又一次……哇,終於大功告成了!望着穩穩地立在地板上的蛋,我情不自禁地笑了。我乾脆坐到地上,繼續立蛋,一個,兩個……耶,五顆蛋都立好了!五顆立在我面前的蛋像一件漂亮藝術品。“咔嚓”一聲,媽媽幫我和蛋寶寶們拍了一張美照。你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明年端午節,你也來試試這個好玩,又可以培養耐心的遊戲吧!

我喜歡這個特別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00字 篇6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糉子。糉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的糉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糉子葉做,且兩個糉子對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糉子就是吃糉子,也沒說紀念什麼,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後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糉,纔將那棉襖扔”,那時候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採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後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麼的疾病,就將那幹過後的艾葉採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着,讓艾煙來薰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乾,擰成“煙繩”,夏天用來薰蚊子,因爲那時候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爲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將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紮上時,色彩很鮮豔。時間一長,被水溼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夠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後扔到水裏,據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裏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裏刨回來曬乾的。那時候一種長在沙地裏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裏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候的小夥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的習慣是,戴着香囊,不能夠去瓜地,說一去就將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00字 篇7

盼呀!盼呀!終於盼到了我們村一年一度的賽龍舟了。

農曆五月初六是家鄉的龍舟節。我剛吃過糉子,就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來到潢涌河邊看賽龍舟。河兩岸人山人海。

下午2時,比賽開始了,龍舟隨着鞭炮聲起,來自各村的12條龍舟一字排開。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河兩岸頓時沸騰起來,升空的氣球、迎接的綵船、劃過的龍船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麼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着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鬥!奮鬥!努力奮鬥!戰勝困難!他們如同軍隊一樣威風。比賽到了緊要關頭,人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突然,從人羣中爆發出一陣陣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吶喊聲,我放眼看去,原來是下二村旗子的紅隊落後了,在觀衆的的支援下,撓手們更沉着了,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龍船,迎着洶涌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風破浪的強風,在潢涌大河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水紋,衝上了前頭,其它龍船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追我趕。最後,下二村龍船一舉奪冠。隊員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鼓舞廣大羣衆。

據說,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戰國時期,那時,七個皇帝各鎮守一方,分別是:楚國、燕國、秦國、魯國、齊國、魏國、趙國。其中,北方的秦國最爲強大,虎視眈眈地想吞併其它六國,想成爲中華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國與齊國合併攻擊秦國,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聽的屈原勸告,還把屈原逐出楚國。最後,楚國被秦國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見楚國人民流離失所,就在農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頭跳到舊羅江自盡了。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後難以置信,紛紛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舊羅江中小魚傷害屈原的屍骨,所以,楚國人民用小竹筒裝滿糯米飯菜,希望江中小魚不要傷害屈原的屍骨而吃楚國人民做的糯米飯菜。故事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賽龍舟需要隊員們同心協力、奮力拼搏才能劃得快,它宏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發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精神。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600字 篇8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糉子。糉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的糉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糉子葉做,且兩個糉子對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糉子就是吃糉子,也沒說紀念什麼,只是學校的老師說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後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糉,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說,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脫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採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後就插在門框上,據說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麼的疾病,就把那幹過後的艾葉採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着,讓艾煙來薰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乾,擰成“煙繩”,夏天用來薰蚊子,因爲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爲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說可以辟邪保平安。剛紮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豔。時間一長,被水溼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後扔到水裏,據說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裏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裏刨回來曬乾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裏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裏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夥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的習慣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說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