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精華】《春節習俗》作文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春節習俗》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春節習俗》作文7篇

《春節習俗》作文 篇1

春節時,大勝覺得平時很少與四鄰走動,爲了增加一下感情,有必要串一下門走個節。當他把自己的這種想法告訴妻時,她極力反對: 現在的人住在一起誰跟誰聯繫?算了吧!別多事了,鬧不好會惹出事來的。 大勝內心裏一百個不信這個邪,走走節哪能惹出事來呢?真是女人見識淺。於是,決心偷偷地去辦。

大勝從東鄰開始,東鄰男人姓王,是一位警官。一進門,大勝的一句“新年好”? 還未落音。王警官說道:“真稀罕,三年了,您來我這裏可是第一次。常言說的好,無事不登三寶殿。咋啦?犯事啦?告訴你,現在正放着假,找人也找不着。待到過了年假上了班後再說吧!咱可是先說好,一般違規的事我可以管,讓我犯法的事我不辦……” 聽着他喋喋不休風馬牛不相及的話語,我搖着頭出了他的家門。

大勝又上了南鄰,南鄰是單位的張科長,大勝一進門,他不等說話,就欣喜異常地把大勝拉到屋裏:“你是來給我賠禮道歉來了吧?悔過就好啊!我早就知道劉科長不是個好鳥,他誰都整,我也知道你們早晚會鬧翻的,怎麼樣?捱整了吧?想當初,你還和他站在一派。我這個人還是大度的,知錯改錯就好。這樣吧!現在我們就研究如何給紀檢部門寫信告他! 說完,就開始找筆和紙。大勝怕惹麻煩落閒話,沒來得及說走節的事就趕緊逃了出來。

大勝又上了西鄰,西鄰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女教師。好不容易敲開她家的門,她從門縫裏探着頭敵視着。當大勝說清走節的意思時,她冷笑着說道:“走節?哼!算了吧!誰不知道你們男人是屬貓的,想吃腥吧?可惜我不是那樣的人。你就是找的藉口再好,僞裝得再嚴密,我一下子就會把你看穿的!哼!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是什麼東西?還想佔我的便宜,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登天妄想!請你收起你那野心吧!否則我會告訴你老婆的。”說完, “砰” 的一聲把門關死了。見狀,大勝灰溜溜地退了回來。

大勝在過道里抽了一根菸,穩定了一下煩躁的情緒,又向北鄰走去。北鄰是一位已退休多年的老局長,見了他,我吸取了以前的經驗,趕緊說道:“我是來走節的。祝您新春快樂!因爲我先去了東鄰王幹警家,又去了南鄰張科長家,從西鄰纔來到您這裏的',所以晚了點兒,望諒解。” 他的解釋並沒有引起對方的好感。他反而陰沉着臉說道:“年輕人,不是我說你,你處事也真沒水平。我可是老領導,你不先給我走節,而是先給他人走節,把我放在最後,看不起人咋的?噢!我明白了,他們都還正上着班有權。但是,你這樣做不怕落個勢利眼的罵名嗎?”聽着老局長批評的話語,我氣惱異常地回到了家。

進了家門,妻正氣呼呼地等着我,一見面妻就暴跳如雷地吵鬧開了:“哎呀!不能活了!怪不得你堅決要走節,原來是別有用心啊!我可是對你忠心耿耿的,誰知道你對我三心二意啊?告訴你!人家女老師可是給我打電話了。他的愛人是現役軍人,你這種行爲可是破壞軍婚罪啊,要判刑的!要真走到那一步,我可是要堅決跟你離婚!”

《春節習俗》作文 篇2

一眨眼,又迎來了春節。羊年,一個讓人期待的年份,我們都長大了一歲,又可以收紅包,可以一家人吃團圓飯,開開心心的。

除夕夜,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今年,我們來到了諸暨,好菜一道道上,紅包一個個收大人們談得投機,小朋友們玩的開心。

午夜一到,鞭炮聲四處響起,一朵朵鮮花在空中競相開放,我和表妹趴在窗前,幻想着新一年的美好,欣賞着空中美麗的煙花。

正月初一,我們不在家,一早我們就乘車去拜訪老爸在蕭山的親戚了,午飯在蕭山吃,晚飯也一樣。第二天還是如此。到年初三,我一早醒來老爸老媽就不見了,可我並不着急,他們去菜市場了,去準備中午給親戚們吃的飯菜去了。

照現在,接下來幾天就是我們出去走南闖北的時候了,去領略祖國的文化古蹟,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也可以去國外玩玩,只要你要錢,哪兒都可以去,換在以前,這時候還在過年呢,小朋友們手中拿着鞭炮東放一個西放一個,大人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聊聊這個,聊聊那個,還有些在看着這些小朋友們奔跑着。

過完年就到元宵了,過完元宵纔算到新的一年了,元宵元宵,必然少不了主角湯圓,每家每戶都飄出了湯圓的香味,這時候上街走一走肚子馬上就咕咕叫了。

這些就是我們紹興以前和現在的春節,也和我們來介紹介紹你家鄉是如何過春節的吧!

《春節習俗》作文 篇3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爲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爲,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纔算心誠。

《春節習俗》作文 篇4

20xx年已悄然離開,20xx年的鐘聲響起。在歡慶新的年度的時候,大家可否知道春節是如何來的,它又有怎樣的習俗呢?

據官方正統的介紹,春節始於堯舜時期,是爲了祭祀天地而存在的。自那以後,春節才慢慢被後世確立爲正統的節日。春節有很多習俗,比如在大年初一之前的一個禮拜,臘月二十四被稱之爲“小年”,這時候人們便開始忙碌的準備過年的諸多事宜。

過年前有祭竈、掃塵。其次便是採辦年貨,張貼年畫、對聯掛燈籠。最爲熱鬧的便是採辦年貨了,這時候市集上格外熱鬧,人流量比平時的大集市還要多出幾倍。各處的村落都統一到鎮上、市裏採辦年貨,以前條件落後只能吃簡單的食物,現在普遍經濟條件提升,大家會採購祭神的食品、自家吃的零食生鮮,還有其他網紅食物。

除夕夜,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關門前還要打鞭炮,這一天晚上有些地方還保留着守歲、在牀頭放壓歲錢的習俗。總之,每個地方風俗不同,但是年味都十分濃厚。現在離過年還有一週的時間,家家戶戶都洗衣曬被,採購年貨,準備迎接新的一年!

在此,希望新的一年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祝願大家新春快樂!

《春節習俗》作文 篇5

我家住在平鄉,這個地方人人都知道,我在那裏經過的,我覺得熱鬧的是逛廟會。

廟會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一開始就很熱鬧,我家離廟也不算遠,但是,從我家裏就能清楚的聽見廟會的熱鬧聲。

廟會從早上五六點開始,到那時候,我們那裏的小孩子就會起得很早很早,都等待着廟會的開始,因爲,廟會裏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具,還有炸東西的,有小型的充氣蹦蹦牀,還有許多表演節目的,買東西吃的:棉花糖、奶糖、辣條……各種各樣零食,還有賣冰糕的!

小孩子們大部分都是在充氣蹦蹦牀裏面玩,不管什麼都在裏面看,我也在裏面玩、看。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炸東西,這下炸東西的幸福了,收了很多很多的錢,賣汽水的也幸福了。哪裏還有賣裝飾品:掛在脖子、手上的鏈子,稀奇古怪的、有男孩子女孩子都能帶得髮卡……

在廟會中,大人們最喜歡的就是表演,一到這個時候小孩子們都從充氣蹦蹦牀上面下來了,他們要看小品,他們要試着敲鼓。表演有很多種:又穿服裝表演的、小品、戲曲表演、唱歌、打鼓……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小品和打鼓,小品把孩子和大人們逗得哈哈大笑、前俯後仰,敲鼓的時候,小孩子們躍躍欲試,有很多都是亂打的,逗得大人哈哈大笑。看完以後,人們就繼續購買東西,還有的把它們買回家,掛在門上,讓朋友們都看見,把廟會上的各種玩具、各種零食、炸東西,拿回家,跟朋友們一起吃、一起玩。

在逛廟會的時候香客在自己的本命星塑像前焚星祝告,祈求一年平安,並買一張讖圖,以查今年究竟主吉主兇,以便做好趨吉避凶的準備,這個時候許許多多的大人就開始再佛祖前開始求籤了,外面幾乎就沒有大人。

逛廟會到很久很久才結束,快樂地聲音還在耳朵縈繞,人們戀戀不捨結束了廟會。

《春節習俗》作文 篇6

按照家鄉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就開始了。

臘八這天,人們要喝臘八粥。臘八粥可好喝了,它裏面有桂圓、苡米、麥片、糯米、綠豆、紅豆、芸豆、花生。

到了除夕可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酒肉的香味在天空中久久地迴盪着,大人們在門外貼對聯,家中貼漂亮的年畫,哪一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在外上班或打工的人,一定得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得守歲。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樣。人們都會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給長輩拜年,孩子們會得到特別多的壓歲錢,有的孩子會買玩具,也有的會把錢存起來,將來再買學習用品。

到了元宵節,超市就特別熱鬧,人們買元宵回家煮着吃,爲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到了臘月十六,家鄉的春節也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春節習俗》作文 篇7

除夕之夜,我也要“守歲”。“守歲”是在除夕之夜,全家聚在一起,吃完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我開始守歲了,我終於守過了今天,這時,我念着一首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春節到了,早上,我早早起牀,穿上漂亮的新衣,給爸爸,媽媽,奶奶拜年。按習俗,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這不,我剛對媽媽說了聲“新年快樂”,就把裝着壓歲錢的紅包遞給了我。

春節是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有許多習俗和習慣,有許多還一直流傳至今。我們家開始了春節習俗中的一個——“掃塵”。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我開始掃塵了,我發誓要把所有的窮運,晦氣都掃乾淨。我拿着掃把認真地把家裏的每一寸地方都掃乾淨;而爸爸,拿着一個奇怪的東西在撣拂牆上的塵垢蛛網;奶奶負責拆洗被褥窗簾;而媽媽就把窗擦乾淨和清洗各種器具。不一會兒,我們便“收工”了。

接下來,我拿着一瓶漿糊,爸爸拿着一副春聯,相信你們也猜到了吧,我要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我先把春聯背後塗上漿糊,由爸爸把春聯貼上去。之後我又拿來一個“福”字,爸爸跟我說:“文雯,我告訴你,‘福’字要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說完,我就把“福”字倒過來,貼在了門上。

到了晚上,爸爸拿來一些爆竹,媽媽跟我說:“文雯,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說着,爸爸已經點燃了爆竹,看着爆竹,我心裏有說不出的滋味。

標籤:精華 春節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