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民俗作文

【推薦】春節學生民俗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學生民俗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春節學生民俗作文3篇

春節學生民俗作文 篇1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風俗,都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家鄉的風俗也毫不遜色。

過年啦,每家每戶都要吃美味的臘八粥和吃那鮮美的餃子。臘八粥有許許多多的乾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美麗星星,在湯汁這個美麗的“宇宙”中閃爍着。當然,還要吃祭竈神,吃祭竈火燒。祭竈神當然要用十八個祭竈火燒和一些菜,給竈神當上天路上當乾糧吃。祭完竈神,就要把這些食物瓜分。過年了,串門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親戚家,小的都給老的拜年,還能得壓歲錢。過年娛樂也少不了,每家每戶都在放鞭炮,城市裏也有人舞龍。在美麗的夜晚看煙花,在繁華的城市看舞龍,那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呀!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你記住了嗎?

春節學生民俗作文 篇2

炮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題記

我們家鄉的新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每家每戶的人都忙碌起來了。

臘月二十三這天,我開始幫我媽媽大掃除。我們全家總動員,拿着雞毛撣子把舊年灰塵掃乾淨迎接新的一年。這就是辭舊迎新。把舊年所有的不好的東西都趕掉,迎接新的20xx年。

臘月二十九開始,貼對聯,福字倒着貼傳說是來年會有福氣的,所謂福道就是這麼來的。我們一家把美好寓意的對聯貼好。在大門上掛上紅紅的燈籠,看着特別喜氣洋洋。

臘月二十九晚上我們一大家人都聚集在飯桌上。年夜飯是最具家庭親情,充滿溫馨祥和的家宴,我們一家人都開開心心的歡聚在一起,“餃子來咯”媽媽端着熱氣騰騰的餃子,在飯桌上,爸爸開口說;“ 這餃子不但好吃,而且裏面1還有很多祝福。誰如果吃到祝福,誰在下一年就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然後我們還是吃餃子了。於是,我們都開始吃餃子,都希望能得到新年的祝福。‘呀!“我吃的餃子裏突然有個硬硬的東西,然後我咬開一看,原來是個硬幣!我欣喜若狂對着家人說;”看我吃到有硬幣的餃子了!“爸爸說;”看來你以後一定會開開心心,平安幸福。“

吃完年夜飯以後,除了很小的孩子是都要守歲的!一是爲了老人增壽,二是爲了辭舊迎新爲年輕人添福氣,這時一家人邊一邊看春晚,一邊其樂融融的談着一年的收穫!

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寂靜的`夜中綻放出美麗的煙花,有的如隕石直降地上。有的如火箭,直衝雲霄,有的如花朵,定格在最美的樣子。是那樣美麗,每一個煙花在人們的笑語前划過去。

這就是我家鄉的新年。

春節學生民俗作文 篇3

傳統的年,雖然說是農曆初一,可臘月二十四,人們就開始了迎新春的第一項任務——大掃除。現在,人們越來越不樂意大掃除了。因爲大掃除得把家中大小物件搬出去,然後打掃房間。殊不知,這大掃除有掃去晦氣,掃去黴運,辭舊迎新的含義。大掃除後,臘月二十五——二十九的日子,大家就可以籌備美食啦。在食物中,饅頭是最講究的。點心包子豆包可以不限數量,棗花和大饃有數量限制,還有兩個大面盤,兩個刺蝟和一個面棗花。

大年三十那天,有個特別的習俗,叫做”請墳“。上午,人們貼好對聯後,備好黃驃、錫箔、棗花、鞭炮、石灰,吃過餃子,就要請墳了。人們會將備好的東西(石灰除外)放到一個籃子裏,到祖先墳前祭拜,按老一輩的說法,叫”把老人的魂兒請到家裏“。回到家後,用石灰在大門口,屋門口,窗臺下圈個半圓,有時還配以各種裝飾。每年爺爺在撒石灰時我都在旁邊盯着看,有時自己還撒兩把石灰。石灰圈的傳統造型是一個半圓上面插着三把古代兵器,中間一把最爲精美。不過,造型一代代流傳,也發展出了其它的各種樣式。

大年初一,這是人們都期盼的日子,小孩子在拜年後可以隨意嬉戲玩鬧。年的傳說,我所知的有兩個版本:一說是個白鬍子老頭識破了年怕紅色、燭光和鞭炮聲;二是說有個小孩,枕頭下放了個紅紙包成的小包,裏面有幾枚銅錢,鎮住了年。儘管這些只是傳說的,但過年的紅福字、”守歲“、放鞭炮已成習俗。

按我家的規矩,初二拜姥姥,初三拜老姨,初四拜老舅,初五拜老姑。初五這天一般人家都拜完了親戚,這天就俗稱”破五“,按習俗,這天不能用剪刀剪東西。

至此,”年“這個忙碌的節日就過完了。這些經歷是我在家鄉過的新年。不知道城市的新年和家裏有什麼區別。但一定也是這麼歡樂,溫暖,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