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民俗作文

關於小學春節民俗作文合集五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春節民俗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小學春節民俗作文合集五篇

小學春節民俗作文 篇1

過春節的時候有許多民俗,比如拜年、守歲、放鞭炮、吃年夜飯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包餃子。

過春節的時候,我吃着美味的餃子,便躍躍欲試,想自己做一回餃子。因是第一次做餃子,媽媽幫我減少了一些難度,餃子的餡兒幫我做好了,餃子皮也扞好了,用皮來包餡兒的任務就交給我了。我自以爲包餃子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所以便不仔細做,結果剛剛做好第一個,我就出了洋相。我往薄薄的餃子皮裏放一大塊餡兒,心裏想:餡兒多放一些,吃起來才過癮。可是餃子皮小,不能把餡兒全都包起來,我沒把餡兒取出一些,而是繼續用勁壓餃子皮。接着那餃子皮承受不住我施加的壓力,皮破了,餡兒一起都露了出來,然後我也沒多想,就將錯就錯,又拿來兩張餃子皮,把餃子上的大洞補起來,最後包出來了一個“巨無霸”餃子,它的大小一個抵三個。第一個餃子失敗!

第二個餃子在包的時候,我吸取了第一個餃子的失敗經驗,只放了一點點兒餡兒,後來看包得太扁了、太小了,就只好把它拆開,往裏面繼續放餡兒,只是拆皮的時候用力過猛,餃子皮居然不爭氣地又破了。第二個餃子再次失敗!

第三個餃子,大小適中,終於勉強成功了,接着我就以第三格餃子爲基礎,又飽了許多成功地餃子。吃着自己包的餃子,我想:果然是自己包的餃子最好吃。包餃子就是我最喜歡的春節民俗。

小學春節民俗作文 篇2

傳統的年,雖然說是農曆初一,可臘月二十四,人們就開始了迎新春的第一項任務——大掃除。現在,人們越來越不樂意大掃除了。因爲大掃除得把家中大小物件搬出去,然後打掃房間。殊不知,這大掃除有掃去晦氣,掃去黴運,辭舊迎新的含義。大掃除後,臘月二十五——二十九的日子,大家就可以籌備美食啦。在食物中,饅頭是最講究的。點心包子豆包可以不限數量,棗花和大饃有數量限制,還有兩個大面盤,兩個刺蝟和一個面棗花。

大年三十那天,有個特別的習俗,叫做”請墳“。上午,人們貼好對聯後,備好黃驃、錫箔、棗花、鞭炮、石灰,吃過餃子,就要請墳了。人們會將備好的東西(石灰除外)放到一個籃子裏,到祖先墳前祭拜,按老一輩的說法,叫”把老人的魂兒請到家裏“。回到家後,用石灰在大門口,屋門口,窗臺下圈個半圓,有時還配以各種裝飾。每年爺爺在撒石灰時我都在旁邊盯着看,有時自己還撒兩把石灰。石灰圈的傳統造型是一個半圓上面插着三把古代兵器,中間一把最爲精美。不過,造型一代代流傳,也發展出了其它的各種樣式。

大年初一,這是人們都期盼的日子,小孩子在拜年後可以隨意嬉戲玩鬧。年的傳說,我所知的有兩個版本:一說是個白鬍子老頭識破了年怕紅色、燭光和鞭炮聲;二是說有個小孩,枕頭下放了個紅紙包成的小包,裏面有幾枚銅錢,鎮住了年。儘管這些只是傳說的,但過年的紅福字、”守歲“、放鞭炮已成習俗。

按我家的規矩,初二拜姥姥,初三拜老姨,初四拜老舅,初五拜老姑。初五這天一般人家都拜完了親戚,這天就俗稱”破五“,按習俗,這天不能用剪刀剪東西。

至此,”年“這個忙碌的節日就過完了。這些經歷是我在家鄉過的新年。不知道城市的新年和家裏有什麼區別。但一定也是這麼歡樂,溫暖,其樂融融。

小學春節民俗作文 篇3

我的故鄉在河南焦作,新年對於我們現在的孩子來說,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日子,是銘刻我們年齡變化的日子,是寒假裏最輕鬆的日子。特別是我們家鄉的新年

現在我的學習任務之重是可想而知的,整個寒假都處於緊張之中,但我們還是愉快地度過了。是沒有了作業?還是時空錯亂?

不,當然是家鄉的新年!

在除夕那天,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嚐美味佳餚,享受着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後,我們還有擺竈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竈供竈糖的原因,是爲了粘住竈爺的嘴巴。傳說竈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外面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晚上八點鐘我們一起坐在沙發上吃着麥芽糖,看新年聯歡晚會(當然也會有幾個小懶蟲抵擋不住睡意……),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的清晨,家家都會早早的起牀,換上新衣,燃放鞭炮。吃一些餃子或湯圓(這是我們的習俗)接着,就是小朋友”工作“的時候了,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後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後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爲接等賀年客人,家裏常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新年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但可忙了孩子,吃飽了晚飯迫不及待的跑到街上去,展示自己絢麗的煙花。大街小巷裏,煙花聲、鞭炮聲、歡呼聲響成一片,各式各樣的煙花,不僅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當美麗的煙花打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五彩花,點點滴滴,匯成花的海洋,它們像對我們微笑,招手,在向我們致謝,謝我們給予了他們生命讓他們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麼快樂,多麼活潑!奼紫嫣紅的禮炮,打響了天南地北,讓人們目睹自己的風采,每家每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我們家鄉的新年,沒什麼儀式,更多的卻是歡歌笑語。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說不定你們家鄉的新年更是妙趣橫生!

小學春節民俗作文 篇4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風俗,都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家鄉的風俗也毫不遜色。

過年啦,每家每戶都要吃美味的臘八粥和吃那鮮美的餃子。臘八粥有許許多多的乾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美麗星星,在湯汁這個美麗的“宇宙”中閃爍着。當然,還要吃祭竈神,吃祭竈火燒。祭竈神當然要用十八個祭竈火燒和一些菜,給竈神當上天路上當乾糧吃。祭完竈神,就要把這些食物瓜分。過年了,串門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親戚家,小的都給老的拜年,還能得壓歲錢。過年娛樂也少不了,每家每戶都在放鞭炮,城市裏也有人舞龍。在美麗的夜晚看煙花,在繁華的城市看舞龍,那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呀!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你記住了嗎?

小學春節民俗作文 篇5

春節西固區福利一校三年級一班我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捏泥人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皮影等。還有許多風俗習慣,如春節放鞭炮,穿新衣,貼對聯,貼窗花;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等。其中,我最喜歡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春節的另一名叫過年。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兇猛異常,長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這天,人們就逃往深山,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一個老人,用門上張貼的大紅紙、屋內的燈火、“噼裏啪啦”把“年”嚇跑了。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燈火通明。第二天,人們走親訪友,並以各種活動方式慶祝春節。小朋友,讓我們把春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