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民俗作文

【精選】春節民俗作文600字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節民俗作文600字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春節民俗作文600字4篇

春節民俗作文600字 篇1

春節快到了,我瞭解了一些關於春節的習俗,現在,讓我來講給大家聽吧!

掃塵

二十四,掃房日。臘月二十四,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人家這樣做是爲了要把所有不高興的事統統掃出門,祈求新的一年好運常伴!

貼春聯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的種類比較多,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在門的中心部位;“框對”貼在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頭的橫木上……

倒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代表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一些人喜歡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但是小朋友們在玩爆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喲!

拜年

大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便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春節習俗,就請自己去查資料學習吧!

春節民俗作文600字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又是一個春節來到我們身邊。

除夕這天下午,全村人都穿上了紅似火的新衣。家家戶戶的門口都貼上了新的對聯和年畫、

奶奶買回了甘蔗,貼上了紅紙,放在門口。她說,這叫做“門蔗”。方言中,“蔗”同“佳”。貼上紅紙是希望來年家裏的孩子如甘蔗一樣生長,預祝來年家和萬事興過得甜甜蜜蜜。

到了除夕的晚上,家族的人都會來家中吃飯。一樓二樓,個擺上十幾桌。桌上的菜各式各樣:有一塊有一塊的白斬雞,有一大鍋的粉絲;又新鮮的魚湯。不過,必備的食品——就是碗糕。

萬高非常想紅饅頭,但是比紅饅頭更甜,每一塊萬高上都有一個紅點,大概是祝來年喜氣洋洋。而且碗糕吃起來鬆鬆蓬蓬,非常有嚼勁,令人喜歡。

吃完團圓飯,大家都會坐在一起聊天。大人們在這時會給未成年的孩子們包上壓歲錢,然後互相祝福。

到了深夜,幾乎沒有人睡覺,大家都要守歲。每到這個時候,孩子們都是站着也可以立刻入眠的狀態。而大人們一個勁兒幫孩子們轉移注意力。

十二點準時一到,家家戶戶都點燃了鞭炮。雷鳴般的鞭炮聲震耳欲聾,響徹雲霄。火花好似一句有一句的祝福,飛向各地。

每當這時,就有一朵又一朵的煙花點亮黑暗,有的如同一朵朵展開的菊花,有的'好像星星點綴夜空,還有得好死絲綢從天而降,五彩繽紛、各色各樣。

接着人們會在家門口擺上桌子,桌子上有香、三牲、果合、清茶等,這是要迎接竈神下凡。家中每一個人都必須去拜。到了正月初一還要去祠堂,和全村人再一次迎接竈神,這叫做“團拜”,男女老少,缺一不可。

閩南的春節真是令人難以忘懷啊!

春節民俗作文600字 篇3

大門是一家人進出的通道,也是家也外界的聯繫點也分割點。大門在古人的信仰觀念中有着重要的意義,它既是引入生氣之門,也是保護居住安全的重要屏障,所以對大門要特別重視。人們往往在大門上懸掛一些辟邪物。避除不祥,保護一家安全。最開始是懸掛套板、桃符,後來演變爲貼春聯、門神的習俗。春聯是由避邪物演變而來的。貼春聯是過年的重要傳統分俗之一,每到大年三十,無論城鄉,家家戶戶都要張貼紅紙春聯,渲染新年的喜慶氣氛。每逢此時,到處呈現出一派新的氣象,鮮豔的春聯成了過新年最重要的標誌之一。

春聯,又叫春貼它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是使用最廣泛、最受廣大人民羣衆喜愛的一種節日用聯。春聯來源於古代驅鬼辟邪的桃木,後來演變成爲桃符,懸掛在門上。春聯是我國獨特的語言藝術形式和書法藝術形式,好的春聯給人一種美的感受。可以說春聯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詩,目前的春聯一般是對偶的上下聯,寫在紅紙上,貼於門戶兩邊,字數講究平仄格律,結構對稱,對杖工整,且風格千姿百態,不僅大大增添了節日的氣氛,還使人看後情趣盎然,深受教育。春聯不僅滿足了人們辟邪的心理,還寄寓了人們希翼美好生活的情感。此外人們在春節貼春聯時還有許多禁忌與講究。如喪家未滿三年的,就不能用紅紙;如果死者爲男性,要貼青色的對聯;死者爲女性,就要貼黃色的對聯,內容也改成哀傷之詞;直到三年守孝期滿爲止。

隨着時代的發展,春聯中巫術的因素逐漸地消逝,喜慶、吉祥的成分越來越濃了。在新的時代,廣大的人民羣衆賦予春聯新時代的內容,創作了許多富有時代氣息的春聯,使春聯成爲表達喜慶吉祥意願的民間藝術形式。

春節民俗作文600字 篇4

按照我們家鄉的老規矩,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每到這時,大街上總會掛滿紅紅的燈籠,大街小巷喜氣洋洋,紅紅火火。

在我們的家鄉,春節有這樣獨特的風俗,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臘月二十四,掃塵房,臘月二十六,蒸棗餑餑。除夕夜,吃團圓飯,正月十五過元宵。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蒸棗餑餑了。每年我都會參與。蒸棗餑餑的面,需要提前一天的晚上準備好,放在溫暖的地方。第二天一早醒來,面就已經發得白白胖胖,輕輕用手一戳,面軟軟的,像一塊橡皮泥。

把做棗餑餑的材料,便可以開始做棗餑餑了。先揉好一塊兒面,再找到它的中央,開始插第一顆棗,再順次把棗插在第一個棗的上下左右,每一邊爲四顆。

看着媽媽手上那嫺熟的動作,一個又一個的棗餑餑從她手中誕生了。我看着這些挺簡單的,於是便想嘗試一下。先揉麪,我好像是沒有勁兒怎麼的,面揉了好長的時間,卻一直沒有變的光滑,只好求助於媽媽,媽媽幫我揉好了面,我又犯難了,我不會插棗兒,剛把面提起來,還沒來得及插棗兒面便癱了下去,這時姥姥就會對我說:“阿俺妮兒手小,不是幹活的命,一定要輕輕鬆鬆享一輩子的福哦。”

蒸大棗餑餑剩下的面,我們用來做小豬,小豬的耳朵和鼻子,我們用了紅糖面,把紅糖放進面裏揉,便成了紅糖面,用大豆做小豬的眼睛,那樣子,還真是可愛。

做完大棗餑餑剩下的面,我們還做了元寶,並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恭喜發財。

一個個白胖的棗餑餑出鍋了,這些可愛的餑餑裏包含着對家人的祝福。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傳承,卻包含着每一個人的愛,我想將來我一定要傳承家鄉的傳統風俗。

標籤:精選 民俗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