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民俗作文

【精華】春節的民俗作文合集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民俗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春節的民俗作文合集九篇

春節的民俗作文 篇1

在我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四川那別具一格的春節。

對於四川人來說新年是很重要的。從初一開始,人們都要“走人戶”,互相到親戚朋友家串門。一家老小都要一起“遊喜神方”。在古時候人們都要一起出南門到武侯祠,燒香拜神,吃茶會友……對於四川的春節來說,還有一項不可缺少的習俗——逛廟會。

在廟會開始時,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穿着嶄新的衣服,欣賞着廟會這個盛大的“嘉年華”。在這裏藝人們表演着各形各色的絕活,變臉、吐火等高難度技巧層出不窮。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滾鐵環、做公雞車、抽陀螺……各種好玩的遊戲、精彩的表演、好吃的小吃,整條街上洋溢着喜氣。

初七是人日,據說杜甫曾與他的友人高適等人在這一天到草堂作詩,互表思念之情。所以,在成都的人們都要到草堂和杜甫一起過。初八初九,大街小巷都會點起“天燈”,每到那時,整條街都被照得像白晝一樣。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四川的春節與別處不同,正月十七春節纔算結束,因爲正月十六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遊百病”。據說西北一帶婦女多操持家務,因此體質較弱,容易生病,所以,在每年正月十六日這天夜裏,以驅病邪爲主要目的,出門四處遊走,天長日久,形成了“遊百病”這個風俗。身體弱的人們登上城牆,據說一年都可以不生病。

每當回想起這一切時,就好像自己還留在那時候一樣。熱鬧的大街、特別的習俗、獨特的絕活兒……那裏的一切,都讓我無法忘懷!

春節的民俗作文 篇2

春節是同學們盼望的節日,但是與此同時老師會留一些作文作業,你是否還在爲怎麼寫作文而苦惱,以下是考試吧爲大家整理搜尋的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爲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爲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的民俗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巴馬縣的坡幫村,那裏的過年民俗可真有趣。如果你不信,就聽我說說吧!

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把我和表哥叫過去說:“你們去河邊把我們家的牛、豬、雞、鴨……給帶回來。”說完,把一個籠子和兩條繩子交給了我們,我就拿了一條繩子,心想:“真刺激,我還是第一次去趕牛呢!肯定很好玩。”這樣我就和表哥高高興興地上了路,一路上我們還看見許多小朋友也跟我們一樣,去要他們家的牛、豬、雞、鴨。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河邊,我一看河邊什麼動物都沒有,更沒見爸爸所說的牛、豬、雞、鴨……只見河邊只有一塊塊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石頭,我就問表哥:“我們家的牛、豬、雞、鴨……在哪?”表哥指着河邊的石頭說:“在那裏呢。”接着說:“走,一起去把石頭裝進籠子裏,這就是我們要的雞、鴨、牛、豬等。”我不懈地問表哥:“這些是石頭呀!怎麼是家禽呢?如果把它裝進籠子裏呢?等真的牛、豬、雞、鴨來了怎麼辦呀?”表哥坐在河邊的大石頭上跟我說:“因爲這是我們家鄉的一種風俗,這些石頭代表了牛、豬、雞、鴨……每年年三十的早上,這裏的人們都會到河邊來把它們拿回家,先放在門外,到了晚上12點放完鞭炮後才能拿進門放在家裏,表示來年家禽興旺、有吃有財的意思。”我一聽,這才明白。我心想:既然是這樣,我就多拿幾塊石頭回家,我們家明年就家禽興旺,有多多的牛、豬、雞、鴨等。於是,我就和表哥選了幾塊石頭裝進籠子裏,又用繩子綁了幾塊石頭,就高高興興的拿回了家。

你們說,這樣的風俗是不是很有趣?

春節的民俗作文 篇4

春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清洗傢俱,拆洗被褥,進行大掃除,乾乾淨淨迎新春。早在堯舜時期,我國人民便有了“掃年”的習俗。它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宗教儀式。逐漸演變爲年終的衛生大掃除了。到詔代,“掃年”之風盛行。“掃年”的風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愛勞動、愛清潔、講衛生的傳統。

農曆除夕,各家各戶的門上,貼上一個福字,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正月十五微服出巡,看見圍觀一幅漫畫,上面繪着一個赤腳女人抱着一個大西瓜,明太祖看了,卻對此產生誤會,以爲鎮上的人有意取笑他的馬皇后,明太祖把這件事暗記在心上,下令凡沒參與嬉笑的住戶在門上貼一個福字。軍士們便以此爲據,到沒貼福字的家裏提人。從此以示安分守己。這種從避嫌變祝福的善良直流傳至今。

盼着、盼着終於盼到了快樂的新年,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飯後我與哥哥姐姐一起放炮,一顆顆五顏六色的火花飛昇降落,猶如天女散花,又好像信號彈飛上天空,忽明忽暗,把夜幕裝點成鮮花的世界。在有幾分鐘便是十二點了,掛好鞭炮,媽媽喊:“十二點了放鞭炮啊!”爸爸點燃了鞭炮,震耳欲聾的聲音迎來了新年!

每到春節最令人難忘的是拜年等,到大小年統統拜完,年味就像硝煙一般。

第二天,天剛亮,我就被炮聲驚醒了,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媽媽一起貼春聯,貼完後顯得喜氣洋洋,我們兄弟姐妹一起放炮,熱鬧極了,每一個人都應該以新精神來迎接新一年到來。

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辭舊迎新,因爲人類的最高願望就是更上一層樓。

春節的民俗作文 篇5

春節快到了,我瞭解了一些關於春節的習俗,現在,讓我來講給大家聽吧!

掃塵

二十四,掃房日。臘月二十四,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人家這樣做是爲了要把所有不高興的事統統掃出門,祈求新的一年好運常伴!

貼春聯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的種類比較多,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在門的中心部位;“框對”貼在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頭的橫木上……

倒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代表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一些人喜歡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但是小朋友們在玩爆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喲!

拜年

大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便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春節習俗,就請自己去查資料學習吧!

春節的民俗作文 篇6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十分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十分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爲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與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十分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爲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與“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十分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的民俗作文 篇7

春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清洗傢俱,拆洗被褥,進行大掃除,乾乾淨淨迎新春。早在堯舜時期,我國人民便有了“掃年”的習俗。它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宗教儀式。逐漸演變爲年終的衛生大掃除了。到詔代,“掃年”之風盛行。“掃年”的風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愛勞動、愛清潔、講衛生的傳統。

農曆除夕,各家各戶的門上,貼上一個福字,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正月十五微服出巡,看見圍觀一幅漫畫,上面繪着一個赤腳女人抱着一個大西瓜,明太祖看了,卻對此產生誤會,以爲鎮上的人有意取笑他的馬皇后,明太祖把這件事暗記在心上,下令凡沒有參與嬉笑的住戶在門上貼一個福字。軍士們便以此爲據,到沒有貼福字的家裏提人。從此以示安分守己。這種從避嫌變祝福的善良直流傳至今。

盼着、盼着終於盼到了快樂的新年,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飯後我與哥哥姐姐一起放炮,一顆顆五顏六色的火花飛昇降落,猶如天女散花,又好像信號彈飛上天空,忽明忽暗,把夜幕裝點成鮮花的世界。在有幾分鐘便是十二點了,掛好鞭炮,媽媽喊:“十二點了放鞭炮啊!”爸爸點燃了鞭炮,震耳欲聾的聲音迎來了新年!

每到春節最令人難忘的是拜年等,到大小年統統拜完,年味就像硝煙一般。

第二天,天剛亮,我就被炮聲驚醒了,我穿上新衣服,與爸爸媽媽一起貼春聯,貼完後顯得喜氣洋洋,我們兄弟姐妹一起放炮,熱鬧極了,每一個人都應該以新精神來迎接新一年到來。

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辭舊迎新,因人類的最高願望就是更上一層樓。

春節的民俗作文 篇8

回到老家,心裏可高興,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着。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噼裏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當然,吃年飯總忘不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在看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該坐下來休息休息,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午夜煙花快燃放!“轟!”一個禮炮打響,天空頓時蒙上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着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屋頂上都掛上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你們也聽說!

結尾:這天,是初一,纔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啊!”“哎!來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則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不。”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裏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着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春節的民俗作文 篇9

每年春節都許多傳統的春節習俗,比如貼春聯,吃年夜飯,拜年給壓歲錢……而每年最難忘的春節習俗應該就是掃塵了,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每家每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這次,我和老爸“光榮”地領到了擦玻璃的任務。我們家住在4樓,我一站上窗臺,立刻嚇得渾身哆嗦,我看了看下面,一派“萬丈深淵”的景象。但事情總是要乾的,我連忙和老爸商量了一下,他來擦“風險極大”的外面,而我,則擦我力所能及的裏面。

開始擦了,我先用沾過洗潔精的抹布擦窗戶的內側,但由於一年沒擦了,窗戶的邊邊角角已經積了一層灰塵,我先用手指尖套着抹布,從窗戶的四周邊緣用力地摳了一圈,緊接着,我把那塊布洗乾淨,再沾上一點洗潔精,開始對窗戶“發起進攻”。

我用那塊溼布輕輕地擦着窗戶,等到窗子上有了一點洗潔精痕跡時,我拿來一塊乾淨的乾布,一小塊一小塊慢慢地擦拭着窗戶上的污點,但是,一塊又一塊的污點向我“俯首稱臣”了,唯獨這幾塊污垢還是在窗戶上,做起了“山大王”,彷彿在對我說:“哼!就你這個小孩,還想來拿下我,沒門!”我不服氣了,又抹上了一些洗潔精水,再用乾布用力地擦,但這麼幾塊頑固的污點就是不下來,我急壞了,這時,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不要這麼費力,這時,爸爸窗戶上抹了一些洗潔精水,再用指甲輕輕一刮,那些頑固的污垢個個“舉手投降”了。

後面,在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窗戶又幹淨得類似新的一樣。這時,媽媽在屋子裏的衛生也打掃完了,舊的也“辭”完了。望着煥然一新的房子,我彷彿看到了明年,我們每個人的運勢都寫着“勝利”。

春節習俗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春節重要性的標誌,讓我們的春節過得更加有趣,讓我們一起傳承這些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