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民風作文

高中關於民風的作文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這個巨大的家庭是由56族兄弟姐妹們組成的,而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風特色。今天小編爲大家提供高中關於民風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關於民風的作文

  高中關於民風的作文_1

“56個民族,56朵花”。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飲食,這就應了一句話“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而滿族,就是這56朵花中豔麗的一朵,滿族的服飾特別有特色,下面,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有鞋子繡有漂亮的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着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

旗袍是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她們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點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襬開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滾邊或鑲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鬆,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爲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高衩。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爲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東方色彩,能充分顯示依態雍容文雅,被認爲是表現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裝。稱譽世界。

婦女旗袍的裝飾性比男性旗袍更強。領子.前襟和袖口都繡花裝飾。鑲嵌幾道花紋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

滿族婦女的服裝十分漂亮,滿族男子的服裝也很不錯。

歷史上的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

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一種褂子。馬褂分爲大襟.對襟.琵琶襟等多種形式。馬褂後成爲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爲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御風寒。

滿族的男子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製馬虎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絲.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髮。

滿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個少數民族,是一朵豔麗的奇葩。它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們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認識。

  高中關於民風的作文_2

文風是指文學界上的一種寫作風氣。我今天說的是現代的一種不良文風,這種只重形式而忽視內容的不良文風就像當年六朝至唐代駢文的浮華之風。

據瞭解,我們這一輩中學生大多數作文水平不高,迫於學習壓力,一上作文課就搬來時尚的範文借鑑。由於部分作家、編輯、高考作文評卷人偏愛那種重形式輕內容的作文,導致部分學生趨之若騖。可這種詞語豔華、無病呻吟的作文,簡直就脫離了作文的基礎,沒有真情實感,即使寫再好的句子,寫再華麗的語言,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這種文風在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但在唐代時,韓愈、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後散文便逐漸擺脫了大朝以來駢文的浮華之風,恢復了秦漢散文內容充實、形式自由的傳統。

我不知道爲什麼到了現代,我們的文人還要引導我們的學生重蹈覆轍。你不要以爲這是件小事,這件事也間接地從某方面反應了我國社會個階層的不良民風。

學校,平時學生在校表現不好,老師也是有課就來來,沒課就幾乎不來,學校也常常疏於管理。突然,聽說某日上級領導將要來作檢查,於是,全校大掃除,搞的.不乾淨的班級就扣除該班班級積分,而班級記分直接影響到班主任的獎金,班主任便親自帶領學生進行大掃除,每個班級便被搞的一塵不染了;全體老師也把幾個月都不曾改的作業本,一次性全部改完,而且每個練習本幾乎都是A;學校還指定一個班級作好充分準備,待上級來聽課、作檢查,這個班就可慘了,老師事先把課在班上講一遍,再把每個問題分配給每個同學並讓那個同學背的滾瓜爛熟,然後到那天,無論老師問什麼問題,全班同學都舉手,老師就點那些早已安排好的那些同學。

期待的日子終於到來了,上級走過一片又一片乾淨的領地,“檢查”完了一本又一本打着全是A的練習,最後觀賞完那個班級的“終極表演”。最後終於滿意地走了,這個學校也被評上了示範學校。此時,校長也鬆了口氣。接下來,老師又恢復到原樣,該幹嘛幹嘛,學生也被放鬆了管理,依舊罵人、打架…你可能認爲這學校太虛僞了,導致成這樣的後果應是學校的問題,但如果上級不是對工作不認真、不負責,也不可能導致這類事件的發生。因此,都有問題。

這種事,不僅是在學校,政府、單位…從上到下,從高到低,哪個階層都有發生。這難道和那類浮華之風的作文不是一樣嗎?都是重形式、輕實質。

我希望各階層的領導能認識到次類事件的嚴重性,不要讓這種腐朽的風氣再猖狂地流行,也希望各作家、編輯、高考作文評卷人等能擺脫這種不良形式的束縛,爲人爲文都要從追求樸實、真實開始!

標籤:民風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