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剪紙作文

關於剪紙的作文700字

  導語:剪紙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剪紙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一:剪紙裏的故事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在手裏翻來折去,便要什麼就有什麼了,人物、動物、植物、器物,無所不能。

其中有一幅剪紙是這樣的:一頭老牛靜靜地站着,正聚精會神地看着兩個小男孩。其中一個小男孩在它的背上,而另一個站在地上,在牛背上的那個小男孩想把站在地上的小男孩拉上來。在老牛的牛角上還停留了兩隻小鳥,這情景是多麼和諧、溫馨啊!牛角上的花紋一片又一片排列地十分整齊,就連牛角上小鳥的嘴巴都剪的一清二楚,牛身上的花紋更是細緻,身上的四朵花清晰可見,還有一片葉子,連葉莖都那麼清晰。從而可以斷定,剪出這幅剪紙的人絕對是個剪紙高手,定是數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燈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在老牛身體右側的“好朋友”三個字都那麼清清楚楚。看着這幅剪紙,我不由得感到了神奇的力量。

看着這幅剪紙,我腦海裏便浮現出了這樣一個畫面:一天中午,驕陽似火、烈日當空,兩個頑皮的孩子——阿寶和阿福見自家的大人們幹活的幹活,睡覺的睡覺,總之每個人都有事要忙,就小心翼翼,偷偷摸摸地溜到牛棚裏把自家的老牛牽了出來,正想着帶老牛一起去小河邊玩耍、嬉戲、抓魚……可是出現了難題,要如何才能上到寬大的牛背上呢?他們兩個費盡腦汁,想來想去。突然,聰明的阿寶讓阿福踩到他的背上,讓阿福先上去,再把他自己拉上去,經過努力阿福終於爬了上去,他連忙把阿寶往上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拉了上來。老牛一臉慈祥的看着這兩個頑皮的孩子,兩隻鸚鵡在不知不覺的時候落到了牛角上。隨後,老牛一邊開心、快樂地甩着尾巴,一邊“牟!牟!”直叫,似乎異常興奮。這真是一對好朋友啊!互相幫助、齊心協力的精神可真可貴啊!

這一幅幅生機有趣的剪紙,是如此豐富、精美,令人讚歎,這是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獨特的手藝。

作文二:剪紙

今天,劉蘇萱媽媽給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課——剪紙。

她跟我們說:剪紙藝術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五年前,剪紙列入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明朝剪紙作爲一項工作,家家戶戶都會有剪紙作品。最早發現的古代剪紙是在新疆吐魯番火山旁邊找到的團花剪紙,那時候是1907年。剪紙分爲單色剪紙、雙色剪紙和彩色剪紙。

講完這些知識後,阿姨給我們看了幾張古代剪紙的圖片。“哇!那麼神奇!”我自言自語地說:“怎麼能剪出這麼漂亮、難度這麼高的圖案呢?古代人真厲害!”最引人注目的是剪紙作品“孫悟空”,它揹着行李和唐僧趕路的圖片,栩栩如生,十分有趣!

剪紙可以分爲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剪紙可以用在廣告、服裝設計和室內裝潢上。我家還有一個小孩抱着魚的窗花呢!它還能用於文化交流。2008年,我們國家剪的《紙上奧運》還送給了外國友人。同學們聽了都驚歎不已。我想:“剪紙藝術這麼傳神呀!”

接着,阿姨開始教我們剪紙,作品的題目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象徵我們班是一家人。需要的材料有:筆、剪刀、彩紙,因爲彩紙阿姨很早就發給我了,所以我就直接開始做了。先把紙像摺扇子一樣回折,接着,我畫出小人,最後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把小人剪了下來,拉開。兩個手拉手的小人就做好了,我十分高興!阿姨還把我們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好像我們班同學在爲祖國加油呢!

今天,我學到了剪紙的知識,還學會了剪紙,真開心!剪紙藝術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我一定要把它發揚光大。

作文三:剪紙

剪紙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的裝飾藝術。和刺繡一樣,它是智慧和技巧的結晶,又蘊涵着生活的美。其實,剪紙也並非一樁難事,只要經常動手,堅持下來,就會功到自然成。那麼究竟該怎樣剪紙呢?

剪紙,選用工具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根據造型先進行紙張的折盈。例如,剪四方形的,對摺再對摺;五方形的,對摺後,再按1:3的比例折成‘’V”形。折一定要折得整齊、嚴實,並要壓平。初學者可先將花紋用淡筆畫上。第三步,根據畫出的筆印剪。花樣應多采用曲條紋,因爲曲條紋往往耐看,富有流動感。在剪的過程中,手對紙的轉動要和剪的方向配合好,膽大而心細,這樣剪出的紋路才清晰連貫。最後,除去多餘的部分,再剪出一個外框。這時,一件小小的作品即告完成。

對於另一類剪紙,也就是畫面形的,如一個人物或動物,一座房屋,山、樹等的具體形象的剪紙,更需要作者的細心。若是臨摹,首先需把畫面搬出,可利用鉛筆塗印的方法;若是自我創作,則先要構思畫面。它不同於畫圖,有的地方必須巧妙地連接,且不傷大局,否則一脫節就不能稱之爲剪紙了。值得注意的是,剪時不要先剪大塊的部分,應先從細小的部分着手,由小及大,最後剪出外輪廓,否則細小部分不易固定,易剪壞而前功盡棄。

剪出的作品可以收藏在書中或空白筆記本中,夾在兩頁之間,上面再攫上一層半透明的紙,保持整潔。待心靜時翻閱欣賞,嘿,那纔是其樂無窮呢!

學習剪紙,可以培養自己多方面的品性:精細、專注、耐心、靈活等。在不斷實踐中,你會感受到剪紙藝術樂趣無窮。

作文四:剪紙

奶奶十分心靈手巧。做衣服、縫被子、剪紙……樣樣精通。其中,只有剪紙最讓我情有獨鍾。 聽奶奶說,剪紙能修身養性呢!只有用心去體會其中的奧妙才行,這樣就能使作品順其自然,質樸清新,拙中見巧。我想就是這樣,奶奶才這麼好脾氣吧!我就經常纏着奶奶剪紙,奶奶也就不厭其煩地給我變着花樣剪紙。看着那活靈活現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器物;繪聲繪色的動物;惟妙惟肖的植物,我的心就彷彿成了一根線,被它牽了去了。 在衆多剪紙之中,奶奶剪得最多的就是“年年有魚(餘)”了!瞧!剪刀在紙中來回穿梭,奶奶嫺熟地剪來剪去。時間不長,一幅形象生動的剪紙就剪好了:只見兩隻“活蹦亂跳”的大魚圍成一圈,包着“福”字,哈!大小疏密無可挑剔,堪稱精品中的精品。 看到這兒,我不禁想到想到一個美好的故事: 在海底生活中,有着一對好朋友,也是一對好敵人,他們就是金魚羣的王子——奇金,鯉魚羣的王子——奇鯉,它們在平常比賽中總是不分上下,平時沒少切磋,可總是切磋不出結果。但因爲有着共同的目標,在戰場下也是好朋友。 這不,一年一度的搶球比賽開始了,奇金憑藉着無人能敵的智慧,奇鯉憑藉着獨一無二的身手,都打敗了不少魚。當然,奇金的身手也不差,同樣,奇鯉的智慧也不低。 很快,雙方都殺入了球場,幾乎同時觸摸到了球。霎時,球噴出了煙花,出現了“福”字。就出現了此時剪紙的畫面。最後結果怎麼樣了?當然是共獲第一了! 剪紙寄託着人們的美好願望,因此有不少人喜歡它,我就是其中之一。希望人們能將這種文化傳統下去。

標籤:剪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