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精選11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精選11篇)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篇1

新的時代,我們周圍的許多都改變了,有的比以前更好,有些卻不如從前的了。過年,去別人家做客,一年一年的,變了不少,但有一些一直都沒變。

桌上的菜越來越豐盛了這一改變是每家每戶的變化。桌上的菜放的都疊起來了,油炸響鈴、大龍蝦、梅乾菜扣肉、泥鰍、黃鱔、清蒸魚……看得我眼花繚亂,都不知道該吃哪一個了!飲料也有好幾種,什麼旺仔啊,冬瓜茶啦,儘可以挑自己喜歡的來喝。大人們有的喝啤酒,有的喝紅酒,還有的喝白酒。大家一邊吃菜,一邊聊天,顯現出一副其樂融融、熱鬧的景象。

隨着時代的進步,電腦、手機進入了家家戶戶。在親戚家做客時,我發現了一個不好的現象。在吃飯前,菜還沒有上來的時候,有很多人拿着手機,雙眼緊緊地盯着屏幕,玩遊戲的玩遊戲,看電視的看電視,整個房間裏寂靜一片,連針掉到地上都聽得見。相比之下,我們家就好得多。在菜還沒有上來的時候,大家聊聊天,互相分享一些有趣的事,開心的經歷,這樣,讓大家的關係更近一些。

讓我們將美好的家風傳承下去,留下那些好的,捨去那些不好的。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篇2

今天媽媽要我完成一篇日記,可是我就是不知道寫什麼好,媽媽提示我說,現在都在關注“家風“這個問題呀!哦!明白了。

在我還不懂事的時候,一直抱怨媽媽對我太嚴厲,心裏總是有些難受。現在我長大了懂事了,覺得媽媽這樣做並沒有錯啊,比如媽媽告訴我做人的規矩道理,要尊老愛幼,互相幫助,懂得謙讓,不過份計較個人得失,在同學面前物資方面不能有攀比行爲,生活習慣非常重要,還說生活習慣於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些話我聽得最多了,要我在生活方面做一個勤儉樸素的人。

“家風”確實很重要,要以做個好心人的準則牢記在心,做一個對社會有所用的人,我還真得感謝我的爸爸媽媽耐心地教育了我這些優良的美德,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優秀,我一定會努力加油!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篇3

有一則調查資料說,美國有兩個家族,一個是愛德華家族,一個是珠克家族。愛德華是一位德高望重、博學勤勉、清正廉潔、多才嚴謹的人。他的後輩兒孫,有13位大學校長,100多位大學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人當過議員。而珠克是個酒鬼、賭徒、無賴,終生渾渾噩噩。他的子孫後代,有300多人淪爲乞丐和流浪漢,400多人因酗酒致殘或死亡.60多人犯過詐騙罪或盜竊罪,7人是殺人犯。後人中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

這也說明,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家族。家風不僅決定着當代人的生活,而且影響着後代人的前途。一個好的家風,能夠產生巨大的正能量,激勵子孫後代綻放人性的光輝,攀登人生的高峯。

樹立積極向上和嚴肅認真的家風,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西周時的周公旦曾經這樣告誡即將赴任的兒子伯禽:“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貴,人衆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慧智而守以愚者益,博聞多志而守以淺者廣。”北宋時的包拯也曾立下遺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諄諄的叮囑,嚴厲的教導.不僅闡釋了深刻的人生道理,也爲子孫的成長進步指明瞭道路。

良好的家風,應該既有“最高標準”,又有“最低標準”。所謂“最高標準”,就是要像古人那樣,具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以學修身,以德治家,以造福天下爲己任,“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所謂“最低標準”,就是戒貪、戒驕、戒奢、戒淫、戒賭、戒毒、戒惡、戒懶,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堅決不能超越法紀和道德的紅線。萬不可因爲個人的淪落,而使整個家族蒙羞。

良好的家風,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比如現在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不僅涵蓋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的精神精髓,也是所有家風正能量的集中體現。家風雖然是一家之風,但與黨風、國風、民風都密切相關。只有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家風之中,才能獲得向上的力量,站在時代的前沿。

良好的家風,不僅要靠說,更要靠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希望自家的孩子長大後成爲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應該先做什麼樣的人。

家風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傳承,是治家的經驗,也是人生的財富。樹立什麼樣的家風,與金錢無關,與地位無關,但與個人的素養、品質和夢想有關。如果像美國那個珠克家族一樣,讓懶惰、失信、酗酒、、詐騙、盜竊等惡行在家中氾濫,那還有什麼幸福可言?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篇4

家風是陽光,我是小草,沒有它我無法生長。家風是藍天,我是小鳥,沒有了它,我無法成長。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行。家風是無言的朋友,伴我成長。

在美國,一個調皮的孩子拿着爸爸給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頭後,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很生氣。孩子見闖了禍,他雖然害怕,但他是個不說謊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高興地說:“我的好兒子,爸爸寧願損失一千棵櫻桃樹,也不願你說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不過,以後再也不能隨便砍樹了。”這個誠實的孩子就是喬治·華盛頓,也許就是這樣誠實的性格讓華盛頓成爲了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偉大總統。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個孝順、能堅持的人。這句話我銘記於心。可我小時候並不懂什麼是孝順。

每個週末,都能聽見爸爸母親說同一句話:“看看,鄰居家的小孩多孝順,幫爸爸母親做家務”!我努了努嘴。心想,做家務有什麼了不起,我也會。我決定做家務孝順爸媽。可是,並不那麼容易,打掃完客廳,我就累得滿頭大汗,癱在牀上,喊不幹了。當我一想到,爸爸母親做的家務比我還累,可卻什麼的沒喊。我就繼續對付“天敵”。打掃完,爸爸母親對我豎起了大拇指,誇道:“我們家的孩子最棒,最孝順”。我頓時感覺不累了,心裏暖暖的。在以後,當爸爸母親上班累時,我會給他們捶捶背。

堅持。我們家流傳一句話“堅持就是勝利”。我一直以爲勝利,是物質上的勝利,後來我發現,我錯了,它是精神上的勝利。

夏天,蟬兒唱起了歌謠,夏天的太陽和風烘烤着我們這羣“螞蟻”。夏季運動會是夏天的標誌,夏天的炎熱讓同學們懶洋洋,作爲班上的跑步干將之一,我主動的報了800米長跑。在等待比賽來臨的期間,我們被老師進行了“魔鬼訓練”。一到操場,大家就覺得“世界末日”來了。我們一圈,一圈,又一圈的跑着,汗如雨揮灑着,我們累得氣喘吁吁。都打算下次訓練裝病不上了。我把這件事告訴爸爸母親。爸爸一頓數落:“你做事三分鐘熱度,不會堅持,你忘了我們的家風了嗎?”我搖了搖頭。母親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堅持就是勝利!”我刻苦的訓練,努力的堅持到運動會開始。我奮力一搏,用風一般的速度奔跑着,我們努力不是爲了名次,而是爲了證明我們的努力沒白費。雖然到最後,我拿了第四名,但是,我沒有輸,起碼在堅持和精神上我贏了,戰勝了以前的我。

家風是改變一個人的力量,家風是堅持,是我的朋友。在這個快樂文明溫馨的家,我頑強的面對風雨,茁壯成長着。

在這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又有一個好朋友——家風。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篇5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假如一個家庭,沒有規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大山塌了,我們後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一詞是新聞聯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爲是家裏人的一種行爲,是好是壞。我認爲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着,因爲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說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認爲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假如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現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訓,我認爲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是鬆。假如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爲就要使用殺手鐗了。假如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爲規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一個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篇6

自古中華民族每個家庭到有着不同的家規、家訓、家風。我們家的家風是——讀書。

讀書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樂趣,也傳承着我們家幾代人對知識的喜愛。我對書可以說是癡迷、廢寢忘食的喜愛。記得小時候,我出去丟垃圾時,手裏也拿着一本書,結果把書和垃圾一起拿了回來。還有一次,我看書看的津津有味,要不是爸爸喊,吃飯啦!我就忘吃中飯了。

聽爸爸講,我的太爺爺從小就喜歡讀書。那時讀的是私塾,條件不太好,學的是“莊農雜學”,但不能阻擋太爺爺讀書的興趣;爺爺也喜歡讀各種方面的書,。唸書時讀的是“毛選”一至N卷;爸爸也喜歡讀書。而我呢?延續了他們的血液,也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每當一家人坐在一起閒談的時候多數到從古今中外、航天、遠洋、人文地理、科技、教育、國家大事、唐詩宋詞等書海方面談起,使我從小就漫遊在書的海洋裏,知識的寶庫中,無限快樂。

讀書的家風,使我受到薰陶,得到啓發,進步,成長!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篇7

中央電視臺有一年的春節搞了一次關於“你家的家風是什麼”的調查。答案看似不同,其內涵差不多:誠實節儉正直。家風,簡單的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門風。進入現代社會,家風可以引申爲: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爲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細胞。

一方面,任何一個人都在一個具體的家庭裏成長和成熟,一個人的人格形成與他所處的家庭環境密切相關。

另一方面,凡事要有“風”和“規”,一個家庭,如果沒有正確的良好的風氣和規矩,如果長幼無序,吊兒郎當,任意隨便,既不守國法,又不重道德,甚至人際關係很緊張,慪氣打架,家庭暴力,不一而足。那麼,也就談不上家庭關係的和諧與正常維持。

就個人角度看這個問題,家風,首先必須是個完整的家。倘若連個完整的家都沒有,談何規矩,制度。離婚對於孩子的心靈在無意中留下陰影。即使他們很小,亦或是在幼兒園,他們仍舊知道被其他孩子嘲笑的感覺真的不爽,上學沒人送,放學沒人接,即使有,也不會是每天,畢竟一個人養家,不是那麼容易的。上班不遲到以免被扣工資比起天天接送孩子要重要的'多。開個家長會,不會準時到亦或是壓根就沒時間去。作爲同齡的其他同學,會怎麼看待你?而你因爲年幼不知道怎麼迴應她們的無窮的追問,唯一隻是哭泣。週末了,看着人家小孩的爸媽帶着小孩在遊樂場所一起嬉戲玩耍,或是一家人開車去兜風,或是晚飯後的一個短短的散步等。這些看似很小的活動對於單親家庭的小孩是多麼的遙遠。此時,還有何來的家風可言。

其次,家風不僅是上一輩對下一輩人的要求或制約,規定,也是兩者的相互制約,規定來共同維持家庭的和睦。尊老愛幼,謙虛謹慎,克勤克儉,嚴格自律,講原則,重正氣。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中,往往習慣是長輩約束晚輩,一切聽從長輩的安排。從小孩上學的第一天就告訴她們,要做一個好孩子,不許撒謊,知錯要改,做個誠實的孩子。可是當你每天半夜醉醺而歸,喝得爛醉,當另一半詢問你原因,而你卻還要跟另一半大吵時,每次拿工作當藉口時,你尊重小孩了嗎?你尊重家風了嗎?都說父母要樹立榜樣,可這樣的,也算是榜樣麼?制度不僅是對於小孩的,大人照樣得遵守,它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小孩在幼兒園,每天放學回家,便會很主動的並且開心的向家長彙報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一切。倘若大人之間也能像小孩一樣,敞開心扉,並與對方溝通,還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即使解決不了,至少也將是兩個人在承擔。倘若只是一味的爭吵,有一天,小孩也會質疑,也會學樣。那麼這個家還會有家風麼?既然是上一代流傳下來的家風,那麼所有人就必須遵守,不論大人,或是小孩。

好的“家風”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成的,它需要長期的“潤物細無聲”。對於青少年來講,要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自我修煉。

從這個意義上講,上一代、老一輩,就應當起到一個正面影響的、潛移默化的引領作用。身教重於言教,爲人父母、長輩,對於養成好的“家風”其作用舉足重輕。

家風對於家庭的發展和延續是至關重要的,對於社會文明發展的作用更不能忽視。良好的家風是傳承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每個家庭都應該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家風和家教。作爲家庭的每一員,都應該承擔起這一責任,凝聚家庭力量,促進社會風尚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王偉達復興。

以上是我的思想彙報,請黨組織考驗我,指導我。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篇8

我家的家風,主要是受父親的影響而形成。小時候,感覺父親極其嚴厲,特別是對我們這些做兒女的要求很嚴。

父親經常告誡我們之間要和睦相處,坦誠相待。我是個急性子,暴脾氣,因爲在家中數我年齡最小,所以往往受到家人的偏愛,平時幹家務活,都由哥哥姐姐承擔,有時候給哥做幫手幹活,也是呆頭呆腦,經常幫倒忙。這不免要挨哥的訓斥,有時候自己不服,就撂挑子,扭頭不幹了。父親知道後,把我們兄弟叫到面前,用“兄友弟恭”教育我們,讓我們檢討自己,相互體諒。這就爲我們以後直至成家後的幾十年能和睦相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父親常對我們說“做人要誠實守信,愛國益社篤友睦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全國人民積極爲災區捐款捐物,我們所在的單位也組織職工參加募捐活動。已經退休在家的父親也不甘落後,他從自己儘管不多的養老金中,拿出1000元人民幣捐助災區。他說,災區同胞有難,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

“百善孝爲先”。父親說,“孝順”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待老人,不僅要養其身,還要順其心。我們兄弟每次外出回家都要爲父母買些他們喜歡吃的食物。有一次,哥哥回家給母親買了兩個肉夾饃,母親自己捨不得,分給幾個孫子孫女吃,自己看着他們吃,高興得合不攏嘴。哥哥看到母親沒有吃,就訓斥孩子們,這樣引起母親的極大不滿。看到母親本來高興的臉變得陰沉下來,哥哥認識到自己只做到了“孝”而不能“順”母親的意,等了一會兒,他雙手捧着茶水遞給生氣的母親,請母親原諒他。母親躺在牀上不理睬他,他就一直站在母親身邊,直至母親接了茶。嫂子和妻子相處三十餘年,從未紅過臉,高聲說一句話。她們爲父母行孝,盡職盡責,頓頓做飯,都會遵從父母的囑咐。父母外出或者走親戚,一定有其中一人陪同。如今雖分兩戶居住,卻經常一鍋吃飯,幾十年如一日,從不爭多論少。

父親經常告誡家裏人,不要做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的事。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岳父的村上配育玉米良種,種子公司下鄉回收。當時玉米每斤才一毛來錢,而玉米良種的價錢每斤比普通玉米貴四五角錢,由於玉米良種的形狀就像剝下來的玉米梢子,許多人家都用這些冒充良種賺錢。但是,父親堅決不許家人這麼做,他說,做人要有良心,絕不能做傷天害理、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的事。

父親的嚴格要求影響着我們家庭的每個成員,多年來逐漸形成一種良好家風。他的五個孫子,因爲四個都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和貴陽,所以,每隔些日子孩子們就會打電話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時不時的寄些禮物給老人。我女兒張欣西北大學畢業後,應聘到深紡集團工作。她繼承了我家的好家風,工作中肯吃苦,愛學習,懂禮貌,與同事友善相處,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好評。有一年春節期間,單位對假期上班的員工分發紅包,她也屬發放對象。一天下午,她同公司領導到基層檢查,因爲時間安排得比較緊,所以未來得及鎖辦公室抽屜就離開了。下午回來後,發現自己的抽屜裏多出了一疊二千元的紅包。她以爲其他同事在自己這裏暫時存放,當詢問了領導和同事後,大家都說不知情。面對不明財物,她毫不猶豫地上繳組織。

家風,家教,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體現,是幾千年來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影響着子孫後代的成長,影響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影響着社會的和諧穩定,影響着公民的素質修養。一個文明的國度,就需要文明的公民,需要千千萬萬個文明家庭。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篇9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就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

家人們從小就教導我要好好做人。

我的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記得二年級的一個週末,因爲我表現好,所以,我的爸爸准許我玩一小時電腦遊戲。但就是,我玩遊戲超過了時間,我的爸爸很嚴肅地收起了電腦。之後,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棠林,要守信,不然,長大後你到社會上就是會很麻煩的!”

姐姐告訴我要誠實。因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三年級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姐姐最愛的玻璃杯打碎了。我很怕被捱罵,不過最後,我還就是鼓起勇氣,向姐姐道歉。但就是,姐姐原諒了我,並且對我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杯子打碎了不要緊,假如你因此失去了誠實,就沒有人會相信你了。”

媽媽教育我要謙虛。四年級的一次考試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訴了媽媽。媽媽和藹的對我說:“棠林真棒!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

家人們不僅教導我好好做人,還教育我要好好學習。

五年級,我因沉迷網絡,所以期中考試只考了八十幾分。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媽媽會怎樣對我。但就是回到家,媽媽卻對我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就此跌倒!你要以此爲起點,爭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然後媽媽和我分析原因,爲我解答難題。經過媽媽的輔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直線上升。在期末考試中,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就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在學習上,我有個好習慣:愛讀書。從我跨入了小學的大門,我便開始讀一些故事書。後來這幾年裏,我開始接觸一些文學書,例如《駱駝祥子》、《城南舊事》、《窗邊的小豆豆》。我一有時間就拿出一本來看。

中國自古以來就就是一個以禮儀之邦而着稱的國家,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這些孩子,也一定要發揚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纔不愧於我們的祖先,不愧於就是一個繼承人!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篇10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爲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更多表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麼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出現一句話:與其說她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位導師。

每一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覺得每天的這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爸爸對我說:“吃飯不能翹腿;要自覺幫家長盛飯,盛湯;也不能慢吞吞地吃……”但儘管爸爸對我說了無數遍,吃飯時我還是把它們拋在九霄雲外了。爸爸見了,就會語重心長地說:“一個女孩子,怎麼能不聽家長的話呢?女孩子,就要有淑女樣!我誠懇地說:“對不起,爸爸,以後我會記住的。”

媽媽也嘮叨起來:“做人首先要懂禮貌,見到叔叔阿姨要問好。你送別人一個微笑,別人也會送你也一個微笑。”一個阿姨誇我懂禮貌,還要求她的女兒向我學習。客人走了要送客,這也是禮貌的一種。一次我沉迷手機,客人走了,我並沒有送客。結果爸爸訓導了我,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我錯了。

做人還要學會寬容,底本瑣屑較量的我在的影響下,也漸漸學會了寬容。同學們曩昔有種“甩筆”遊戲,經常把墨水弄到衣服上。由於寬容,我沒有到辦公室跟先生起訴,而是接受了同學的“對不起”,我也用“不要緊”化解了兩邊的牴觸。

再主要學會謙讓,曩昔的我不會謙讓,總認爲他人侵佔我,我也一定要回擊。一次在沙灘上游玩時,一個小mm有意間踐踏了我的“浮屠”。我並沒有朝氣,而是奉告本身她是有意的。但是她卻向我撒了一把土,我朝氣了。伸手就要打小mm,爸爸阻攔了我。爸爸對我說:“他人不理解,會認爲你沒本質,沒教化。經由過程這件事,我理解了謙讓是進步本身本質的一種道路。

文化之風,便是我的家風,它會在我成長的路上伴我而行。

關於家風的優秀作文篇11

家風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家風是艱苦樸素。艱苦樸素,指吃苦耐勞、勤儉樸實,從來不鋪張浪費。

爸爸常說:“浪費是最不應該做的事。”只要我買了一些可以不買的東西,他就會嚴厲地批評我。

記得一次,正好過聖誕節。我嚷嚷着要奶奶買禮物,奶奶答應了。到了文具店,看着琳琅滿目的貨架,我恨不得把它們全買回去。東瞧瞧,西望望,我的目光落在了一隻藍筆身上,正當準備結賬時,我突然發現貨架頂端有一隻很漂亮的自動鉛筆,我心想:現在用的這支筆正好太舊了,今天正好換隻新的吧。但掃過條形碼後,屏幕顯示爲70元,“呀,這麼貴!”我的心裏無比糾結:到底買還是不買呢?最終,我把這隻筆買了下來。回到家,這件事被爸爸知道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筆能用就行了,爲什麼還要買更好的筆和別人攀比呢?下次一定要改正這種習慣。”爸爸說的話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腦海裏,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良好的家風讓我養成了許多好習慣,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家風陪我成長!

標籤:家風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