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精華】我家的家風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家的家風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我家的家風作文四篇

我家的家風作文 篇1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刻在每個中國人心中。良好的家訓、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也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

“勤儉節約、尊重勞動”是奶奶從小告訴我的:掉在乾淨桌子上的飯菜要吃掉;不許挑食、不許浪費;吃完飯,碗一定不能有剩飯。

記得這應該是很小時候的事了,我也記得不大清。還有更殘酷的現實。“起牀了。”奶奶溫柔的在我耳邊說。可我當時就是不領情,喃了喃,翻了個身,便又睡了回去。奶奶說了好久,我卻依然無動於衷。“勤,是一個女孩子從小就該培養的習慣,可是你這麼懶,怎麼才能……”我像孫悟空被師傅戴着緊箍咒,終於,我不得不起來了。可馬上,那些話,又從左耳進右耳出了。

到了吃午飯時間,我的速度也是挺快的,一下就吃完了。“你看看!這桌子上是什麼?是一個女孩子家該做的嗎?”奶奶指着桌子說我。

呀!桌子上是“一片狼藉”。碗中剩了不少飯,連桌子上也都滿是飯菜。“快,回來吃乾淨!”奶奶招手示意我走過去。可是我怎麼了,非但不領情,反而變本加厲。“吃什麼吃嘛!又不是買不起。”“你……你……”奶奶沒有再說話,而是去廚房拿出了柴。“伸手!”我膽怯的伸出了稚嫩的小手,“叫你不珍惜糧食,叫你浪費……”我哭了,心裏也怨恨了很久。

隨着年齡漸長,自己似乎明白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不知道一絲一毫,一分一釐的來之不易。我們生活在富足的年代,可是,我們卻不知道很多地方的人還挨着飢餓呢!我們自己也不知道今後的生活,究竟會怎樣呢?我們不該學會節約,不該居安思危麼?

隨着年齡逐漸長大,我才明白奶奶的良苦用心,真對兒時的自己感到羞愧。勤勞,節儉,這是我們的家風,要永遠保持下去!

我家的家風作文 篇2

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家訓。家風家訓很重要,沒有了家風家訓,這個家就不成樣子了。我們家也有家風家訓。而且,我覺得我家的家風家訓還很特別呢!

爸爸有一些經典名言,如:“立即反應,馬上行動。”原來的時候,我中午回家就看書,一直看到中午飯都做好了,可我還是不肯去吃。媽媽坐在餐桌旁喊了一遍又一遍。每次,我都是“嗯”了一聲後就再也不理不睬了。但是,媽媽對我說:“該吃的時候就得吃,不然,可沒人給你留,並且,不來吃飯你就會耽誤了吃完飯要做的事了。”以後我只喊一遍,再不來我就不等了……”這時,爸爸就會說:“立即反應,馬上行動。”我就會放下書,戀戀不捨地跑進餐廳。

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好,讓我改掉了好多壞習慣!

我家的家風作文 篇3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家風嗎?家風就是一個家的全貌,家風是在自己家好家風的基礎上去認識別人家中的優良美德。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良好作風、文明習慣都是我們的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教育成這樣的,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文明習慣的一個小故事吧。

記得在我五歲的那年,父親母親帶我去奶奶家玩,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吃飯,剛上幾道菜,我就急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菜,母親嚴肅地對我說:“陽陽,爺爺奶奶還沒吃呢,你怎麼就先吃了,太沒禮貌了。”我不以爲然,繼續津津有味地吃菜。突然,母親打了我一下,生氣地說:“陽陽,你怎麼不聽話了。”爺爺忙說:“沒事,陽陽還小呢。”母親說:“不行,好習慣就是從小養成的,陽陽必須培養好習慣。”

這次事發生後,我養成了懂禮貌的'好習慣。無論是在家還是和客人一起吃飯,我都按照母親說的去做,認真做一個好孩子,偶爾,我也會在飯店裏見到一些小弟弟小妹妹,他們也和我犯了一樣的錯誤,旁邊的人會指指點點笑話他們,而他們還不知道人們爲什麼笑。每當這時,我都會想起那件事,我要感謝我的母親,讓我養成了尊敬老人的好習慣。

家風就是一個家族的面貌,我要好好牢記長輩告訴我的好家風。

我家的家風作文 篇4

家風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風如一壺茶,醇厚芬芳;家風如一朵花,馨香撲鼻;家風如一張畫,連城之璧。俗語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良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的學校,它透過日常生活影響着我們的心靈,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我們家有三風:善良之風,孝順之風,勤儉之風。

我家的善良之風。媽媽常說:“善良是心靈的燈盞,能引導迷路的孩子前行”前年的一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去春天服飾裏給我買了一件新毛衣,然後又去超市買了一些零食。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遇到了一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孩子,不過跟我不同的是他患有小兒麻痹症,當時的他穿的破破爛爛的,還在馬路邊上到處乞討。我看他好可憐,正準備給他分點零食吃,媽媽卻什麼話都沒說,直接把口袋裏僅有的二百多元錢遞給了那個孩子,還把給我買的零食和毛衣都給了他,並對他說:“孩子,買車票回家吧,別讓爸爸媽媽擔心啦,家裏再窮,也是家。”我記得當時那孩子哭的好傷心,直對着媽媽鞠躬說:“謝謝,謝謝”,後來,我在街上再也沒見過那個孩子,我想他一定是回家和爸爸媽媽幸福的在一起了。

我家的孝順之風。古人云:百善孝爲先,孝順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必備的傳統美德。在家裏,我孝順我的爸爸媽媽,每天,我會在課餘時間幫他們乾點力所能力的活,晚上給他們捶捶背,倒點熱水泡泡腳。我孝敬我的爸媽是因爲他們的言傳身教,多年來,爸媽十幾年如一日的孝敬爺爺奶奶,記得奶奶生病住院時,爸爸媽媽衣不解帶的侍奉在病牀前,他們是遠親近鄰們公認的好兒子,好兒媳。

我家的勤儉之風。我們家勤儉節約的宗旨是:該花的錢一份都不能少花,不該花的錢一份都不能多花。比如我要買學習用具或者課外書籍,媽媽總是給我足夠的錢,讓我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在我看見同學新買的玩具羨慕的眼神時,媽媽教育我:好鋼用在刀刃上,這些錢可以給你買好幾箱特侖蘇了,別和同學比吃穿玩,要比比學習。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我的心靈。父母給我留下了這麼豐厚的精神財富,我一定會努力的將我家的家風世世代代傳承發揚下去。

x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

家人們從小就教導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記得二年級的一個週末,因爲我表現好,所以,爸爸准許我玩一小時電腦遊戲。但是,我玩遊戲超過了時間,爸爸很嚴肅地收起了電腦。之後,便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棠林,要守信,不然,長大後你到社會上是會很麻煩的!”

姐姐告訴我要誠實。因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三年級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姐姐最愛的玻璃杯打碎了。我很怕被捱罵,不過最後,我還是鼓起勇氣,向姐姐道歉。但是,姐姐原諒了我,並且對我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杯子打碎了不要緊,如果你因此失去了誠實,就沒有人會相信你了。”

媽媽教育我要謙虛。四年級的一次考試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訴了媽媽。媽媽和藹的對我說:“棠林真棒!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謙受益,滿招損。’”

家人們不僅教導我好好做人,還教育我要好好學習。

五年級,我因沉迷網絡,所以期中考試只考了八十幾分。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媽媽會怎樣對我。但是回到家,媽媽卻對我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要以此爲起點,爭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然後媽媽和我分析原因,爲我解答難題。經過媽媽的輔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直線上升。在期末考試中,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在學習上,我有個好習慣:愛讀書。從我跨入了小學的大門,我便開始讀一些故事書。後來這幾年裏,我開始接觸一些文學書,例如《駱駝祥子》、《城南舊事》、《窗邊的小豆豆》。我一有時間就拿出一本來看。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禮儀之邦而着稱的國家,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這些孩子,也一定要發揚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纔不愧於我們的祖先,不愧於是一個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