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精華】家風作文六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家風作文六篇

家風作文 篇1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富強,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一個家庭同樣要有家規,形成良好的家風。我家的家風就是“誠實、孝順、謙遜”。

從小爸爸就教育我做人要誠實守信。記得有一次,我把媽媽喜愛的香水拿出去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香水瓶被我們一不小心打碎了,我回到家立刻向媽媽承認錯誤。媽媽並沒有怪我,而是對我說:“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香水瓶打碎了沒有關係,而誠實是再多的錢也買不到的。”從此我便把“誠實”二字牢記心中!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從我記事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被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們從來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裏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徵求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候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會笑着向奶奶不停的討好。事後還會教育我說:“奶奶年紀大了,有時候做事會發脾氣,甚至不合情理,但我們一定要讓着奶奶,多順着奶奶。”我暗暗發誓,我也一定要做一個向爸爸媽媽那樣具有孝心的人!

有人說成功來自於謙遜。因爲“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去年的一次期末考試,我考了全班第二名。我非常得意,我那狐狸似的尾巴又翹了起來。家庭聚會時,我還在舅舅、舅媽面前賣弄,媽媽用警示的目光看着我,我卻不以爲然。回到家中,媽媽先是嚴厲的批評了我,之後又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取得一點小成績,就在別人面前賣弄是不對的。你還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去改正,還有很多的知識要學習,要謙虛才能不斷進步。”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因爲有了這些簡單而質樸的家風家訓的影響,我才收穫如此豐富,我要牢記長輩的話,將我家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使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充實美好。

家風作文 篇2

家是生活的動力,是幸福的源泉,是心靈的樂園,是我們終身的庇護所。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和風尚,體現了一個家庭的教育觀念和家庭理念,良好的家風,家教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所以良好的家風家事也能塑造出這個家庭中接近完美的人生。

忠厚傳家遠——家風代代相傳

我的奶奶生活在舊時代,沒有踩過一天學堂的門檻,斗大的字不識一個,是一個十足的文盲。但是在我心裏,在我眼裏,奶奶比有些舞文弄墨的所謂的知識分子、比那些口頭滿是仁義道德實則低俗惡劣的小人何止強上一百倍,所以我說奶奶是一個偉大的高尚的人。爸爸告訴我,奶奶從進入我們村的那一天起,就成了村裏是出名的熱心腸,誰家有困難,誰家有事情,誰家就有奶奶的身影。

有一次,奶奶在田裏幹活,突然間烏雲密佈,雷聲轟隆,轉眼間下起了雨。奶奶急忙往家跑,跑到半路,發現有一個老人淋着雨水蹲在路邊不知回家,原來是村東頭的一位精神有點問題的老人,奶奶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把老人帶回家,所以急忙跑回家,讓自己家人去村東頭告訴老人的家人,讓他們派人把老人帶回家,自己拿着雨傘雨披毛巾等又跑回老人身邊,等老人的家人趕來時,看到奶奶打着雨傘站在穿着雨披的自家老人身邊,他們一家人都被奶奶的這種捨己爲人的行爲深深感動。過後,那一家人買了很多禮物感謝奶奶,都被奶奶婉言謝絕,並說這是自己應該的做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奶奶的一舉一動,深深地影響着父親。父親從小就是一個熱心的少年,經常幫助同學鄰居。在生活中,爸爸待人接物從不貪圖小便宜,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讓別人覺得委屈,當別人問他,他總是說吃虧就是賺便宜,你說他傻不傻。爸爸對待親朋好友也是坦誠相待,爸爸的朋友經常說,交朋友就應該叫他這樣的朋友,還說和爸爸這樣的人做了朋友就是一輩子的幸福;爸爸對待岳父岳母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父親一樣,外公外婆逢人必說爸爸的好。百善孝爲先,正因爲爸爸的孝心,親戚們朋友們都對爸爸很敬重,說父親就是自己學習的榜樣。

忠厚傳家遠。我認爲人生中最溫馨最美好的時光,莫過於一家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一天,大姑二姑一家人、叔叔一家人加上我們一家人齊聚在爺爺奶奶家,搞起了家庭聚會,大大小小加起來二十口人。看着滿屋子的家人,滿屋子的溫馨與幸福,我心中充滿了無比的自豪驕傲——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我真幸福啊!

奶奶爸爸對待生活對待他人的行爲也在影響着我們這一代,激勵着我們這些後輩——忠厚傳家遠,做人要厚道。

家風作文 篇3

如果說,家是我的避風港,給我溫暖的庇護,那家風就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前方的路;如果說,家是一片綠洲,給予我舒適的環境,那家風就是甘甜的雨水,滋潤着我健康成長。

我很慶幸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庭,幸福就像一顆顆飽滿的種子,撒滿了我們家的每一個角落。相敬如賓的爸爸媽媽,總能將磕磕碰碰的爭吵聲幻化成一片歡聲笑語。爸爸的祕訣是,爲人要謙遜,不要斤斤計較,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媽媽的魔法是,要尊老愛幼,孝順長輩!爸爸媽媽總是不經意地將他們的祕密表露在行動中,並且深深地感染着我。

古訓有言:百善孝爲先。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的家裏,孝敬長輩不單單是物質上的給予,更是心靈上的關懷。爸爸媽媽一有時間就會對家裏的老人噓寒問暖,每逢節假日也會帶着老人們外出踏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爸爸常說:奶奶她們老一輩總是把時間和精力奉獻給了子女,卻從不考慮自己,現在該是我們爲人子女回報他們的時候了!

上個週末,我們一家子就帶着奶奶、外婆來了一場老少同遊——花世界之旅。一到花世界,老人們就被眼前奼紫嫣紅的美景吸引住了,忍不住駐足欣賞,嘖嘖稱讚。而爸爸卻顧不上這些,因爲他知道奶奶腿不太好,趕忙去租了一輛四人騎的自行車,當起了今天的車伕。我趕緊攙扶奶奶、外婆上了車,並立刻加入老爸的騎行隊伍,向着花海駛去。我一邊踩着自行車,一邊看着爸爸的後背,今天的爸爸一直弓着背努力地蹬着車,談不上帥氣瀟灑,但我卻覺得這樣的背影真是無比的高大。爸爸的這輛自行車上,承載着一個幸福的家庭,誰說爸爸不偉大呢?我的媽媽也沒有閒着,連走帶小跑地跟着我們,還一邊當着導遊向奶奶、外婆介紹花的品種,一邊忙用相機記錄着這一幕幕幸福的時刻!我回頭看着奶奶、外婆臉上花一般的笑容,也覺得樂在其中,蹬得更有力了……

好的家風,就像家的主旋律,永遠奏響着愉悅的歌曲。“春風風人,夏雨雨人”,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爲我做表率,他們用最樸實的行動告訴了我什麼是孝道,在這樣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下,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也懂得孝敬陪伴纔是對親人是最長情的告白。我會將它們作爲我的標尺激勵我、鞭策我不斷前行……

家風作文 篇4

今天,我們班級舉行了說家風活動,林老師首先告訴我們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發生在家裏的故事,它影響着我們平時的行爲。然後,林老師讓我們踊躍發言。

有的同學說:“我的家風是尊老愛幼,有一次,在公交車我給老奶奶讓座,媽媽誇獎了我,說我是尊老愛幼的好孩子。”

有的同學說:“我的家風是助人爲樂,有一次,隔壁阿姨忘記帶鑰匙,我們就主動要她和小妹妹到我家休息等叔叔回家。”

輪到我了,我說:“我的家風是大人開始吃飯前小孩不許動筷子。有一次,爸爸媽媽帶我出去吃飯,因爲我餓了,菜一上來我就迫不及待的吃起來,媽媽立刻阻止了我,並告訴我在大人吃飯前小孩是不可以先動筷子的,這是禮貌。”

活動結束後,同學們還意猶未盡,課餘時間還在討論,因爲我們都想成爲懂文明講禮貌的好孩子。

家風作文 篇5

素有“文明禮儀之邦’’的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每一位炎黃子鬆都是文明的傳承人。

家風是中國人民慣有的風範,優秀樸實的家鄉,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民的良好習慣。

家風又稱爲門風,家風其實是在家庭裏形成的一個道德標準。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家獨特的家風,或樸實的,或嚴厲的,或個性的。

“儉以養德,德由儉來。”把樂與節儉作爲培育家風的準則。雖生活節儉,但卻造就了樸實的家風。節儉不是一件小事,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是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從小在一個節儉的家庭中生活,接受父母節儉的教育,長大之後才能做到不怕吃苦的優秀品德。

學會節儉,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纔會抵抗得了誘惑,自覺自律自重。在節儉的家風中,只會不斷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在社會中抵得住誘惑而成就自己的夢想。

“學以增智,學以立身,”家風以嚴厲的學習爲常態任務。聖賢由學而成,才能由學而得。學習可以改變命運,所以有很多家庭會以學習爲家風,雖嚴厲,卻是一種正能量。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不是因學習而成就,遠名四海。學習文化知識,不僅是一個家庭的任務,更是一個名族崛起的必經之路,我們以學習爲傲,以學習爲榮。在家庭中,家風的形成從小時候開始的,從小養成

善學、愛學,勤學的習慣,嚴厲之後必有大的作爲。每個家庭成員都希望透過這嚴厲的家風,使代代能薪火相傳,代代出人才。 “爲官發財,應當兩道,”把甘於清貧作爲培育良好家風絕對是個性的。如今我們會 經常聽到官府某某貪污受賄,被曝光後遭到人民百姓的極大反響。一個家庭或家族能用能用清貧作爲家風,這不僅是偉大也是一種個性十足。

唐代詩人羅隱就有“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爲子女謀”的名流傳後世。以清貧作爲家風傳承,這樣家庭出來的子女必有大的作爲,他們不計金錢爲目標,追求的是精神的傳承。真正高明的父母,是把優良思想和品德操守留給子女,這樣才能爲家人贏得長久的榮譽的尊敬,爲家庭帶來長久的快樂和安詳。

良好的家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我們需要長時間的堅持,需要用努力去傳承。家風是中國文明的標誌,每一個家風都有一個不爲人知的故事。因爲有家風,纔有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傳良好家風,做美德少年!

家風作文 篇6

我們家的家風很正,祖祖輩輩都吃苦耐勞,勤儉節約。

記得有一次,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我一邊吃一邊掉米飯粒兒,爺爺嚴肅地對我說:“不能浪費糧食,你忘了我們的家風是什麼了?”我不耐煩地說:“不就是幾粒米粒嘛,有什麼了不起的!”爺爺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在貧困的地區,想吃上一頓米飯都難,每粒糧食都飽含着農民伯伯的辛勤勞作。糧食從種到收,農民伯伯要經歷澆水、施肥、捉蟲……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咱們都在家裏吹着電扇,吃着冰塊兒,看着電視,他們卻頂着烈日繼續幹活,不要小看這一粒米,在貧困地區,人們都是把它當成寶貝……

爺爺的話我一點兒也沒聽進去,吃飽了就想要出去玩,碗裏還有很多的飯粒兒,爸爸抓住我說:“別浪費糧食了,世界上只要一個人能節省一粒米,就可以養活大約400萬饑民呢!”我聽了,感覺慚愧萬分,趕緊把剩下的飯吃了,然後就出去玩了。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不浪費任何一粒糧食。我家的這種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還將代代相傳。

標籤:精華 六篇 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