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國學作文

實用的國學作文集合七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國學作文集合七篇

國學作文 篇1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希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國學,是我的最愛。現在,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遊。國學,能讓我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爲友;國學能讓我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讓我學習做人的道理。讓咱們做國學的好夥伴,國學的讀者吧!

《論語》教咱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咱們爲人處事的規範;《孔記》告訴咱們修身做人的準則;而《大學》教導咱們要格物致和。說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麼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己不斷改善。“德”是《弟子規》主要講的內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爲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爲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學習《弟子規》之後,我感觸特別深刻,因爲自己平日裏的一些舉動,使自己對《弟子規》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自己,腦子裏浮現出了一幅畫面:在學習的太少太少了!時間抓得不緊;在處事做人上還有很大差距。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的看着電視,忽然聽到奶奶叫我:“吃飯了彤彤!”而我對着電視機跟奶奶說:“知道了,一會就來。”接着又埋頭看電視,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纔來吃飯,這是多麼不應該啊!

國學是咱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於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咱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國學作文 篇2

經典,演繹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傳承了中華的傳統美德,弘揚了民族精神。在透過對經典的不斷閱讀和學習過程中,讓我深深感受到了經典的樸實無華的魅力,從中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在經典的薰陶下不斷成長。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發奮圖強的精神,而志堅行苦的精神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當個人、民族、國家處於逆境時更應奮發立志。張海迪正是因爲有着發奮圖強,志堅行苦的精神,才能在人生的大舞臺上發光發熱。張海迪,5歲的時候患上了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但是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憑藉着奮發圖強和志行艱苦的精神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她還發奮學習,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還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最終,她翻譯了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出版了個人文集,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同時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鍼灸等醫術,爲羣衆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爲國家、爲社會和爲他人作出很大的貢獻,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迭經優患的中華民族始終堅強地屹立於世界之林,是多少個像張海迪那樣的同志一直堅持“奮發圖強,志堅行苦”精神的結果。這種“奮發圖強,志堅行苦”的精神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不斷地激勵着我前進,不斷讓我迎難而上,不斷讓我勇於面對困難,解決困難。作爲老師,我們也要不斷教導學生,把奮發圖強,志堅行苦的民族精神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傳統中只有那經典纔是我們人類智慧和實力的源泉。經典,包含了多少中華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要不斷從經典中汲取精神食糧,化作不斷前進和超越的力量。就讓經典伴我們成長,讓經典指引着我們的人生!

國學作文 篇3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學瑰寶似滿天繁星,數不勝數。而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其學說不僅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進程,還深刻地影響着每一箇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爲模式。

《老子》作爲國學的精粹,它像春風細雨絲絲入地,慢慢的滲透我們的心田,讓我們感悟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子》是一部智慧之書。無論是其宇宙論還是其人生觀,無不放射着照耀四海的理性光芒,充滿了一種徹察徹悟的大智慧,體現出人類從原始崇拜時代走入理性思考時代的文化進步。而且,正如多數中國古代聖賢一樣,其思維的焦點在於人生。雖然老子對宇宙本原、宇宙生成、宇宙運動變化規律都作了深刻的追問和解答,創造了獨特而且自洽的形而上體系,但他所最關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問題。他敬畏自然、尊重規律,強調人要“道法自然”,都是在啓發人們從“天道”體察“人道”,引導人們順從規律而少犯錯誤。

道,這一課告訴我們:可以用語言表達的“道”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可以用概念來表達的“名”,不是永恆不變的“名”,“常無”和“常有”同出於道,名稱卻不同,同樣叫做微妙。

國學世界的知識是無限的,是永不泯滅今後,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更應該加強學習,要多讀書,讀好書,讀自己感興趣的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領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作爲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爲驕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併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國學,必將世代相傳!

國學作文 篇4

一說國學,我就想起上幼兒園時學的《三字經》,“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小朋友們都聲嘶力竭的跟着老師朗讀,我也大聲的讀着,當然卻不知所云,直到現在,才理解了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入則孝”講的就是親情,“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告訴我們要認真聽取父母在教誨,“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告訴人我們要善待、照顧父母。儘管現在家裏有暖氣空調,不需要我們扇扇子暖被窩,但我們也應該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去真心的愛我們的父母。

關於學習,孔子也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這個最好的學習方法。“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能弄虛作假,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要不懂裝懂,而且要做到學了新知識不忘舊知識,要不斷複習鞏固。

助人爲樂、尊師愛教、愛護公物、勤儉節約都是好的優良品德。作爲我們新時代的小學生更要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要從身邊的一些所謂“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良好的.習慣。

現在《三字經》和《弟子規》已成爲我成長路上的嚮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就像一位嚴肅的啓蒙老師,教給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專家點評:

本篇議論文圍繞“國學伴我成長”進行了論述,運用《三字經》引入論題,透過一系列豐富的道理論證進行了富有說服力的闡述。語言流暢而極有感染力,內涵深刻,發人深省。

國學作文 篇5

8月24日早上,我們坐着大巴來到了繁昌的馬仁奇峯風景區,這裏有高大的綠油油的山峯,這裏有碧綠的湖水,湖水裏的小鴨子撲通、撲通地在游泳,風景十分美麗。馬仁奇峯國學夏令營由此開始了。

我們來到了培訓教室學習國學,國學是中國傳統的歷史文化與學術,分爲文學、醫學、書畫、星象、戲曲。這次我們學的是《三字經》與《弟子規》,老師跟我們說:“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因爲三字經的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我明白了《弟子規》是講述小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老師在講臺上細心的爲我們講解,我們在下面認真的聽老師講課,這節課讓我瞭解了國學,對國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接下來,我們玩了擊鼓傳花的遊戲。遊戲開始了,拍打桌子的聲音響起,鉛筆盒傳到誰手裏,誰就要上臺表演節目,表演節目的同學還能拿獎品,還可以給小組加分。大家你傳過來,我傳過去,拍打的聲音停了,鉛筆盒傳到了一個小男孩的手中,他給我們講了一個冷笑話,我們爲他的勇氣鼓掌。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可是到了晚上,對於我們這些第一次離開家人在外過夜的小孩兒來說,真的有點害怕,我和同屋的魯譽,都睡不着,我們兩個人一邊聊天,一邊互相打氣,不知什麼時候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天下第一福鼎”,在這裏我們開始了尋寶遊戲,我們小組找到了十三張撲克牌,我們小組得了第一名。接着我們又玩起了乒乓接力賽,我們小組又得了第一名,這讓我們小組興奮無比,也讓我對團結就是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團隊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次的夏令營我學到了新的知識,認識了新的朋友,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也讓從未離開家人的我,更加獨立了。

國學作文 篇6

如果,我是一個作家,我願用最真摯最樸素的語言來讚頌你的博大精深;如果,我是一個舞者,我願用最曼妙最柔美的舞姿來與你共舞一曲;如果,我是一個畫家,我願用最絢爛最斑斕的色彩來表達我對你的尊敬與熱愛。只是,現在的我,僅僅是一個學生,一個聆聽着你諄諄教誨的學生,而現在的我只能用尚且稚嫩的筆觸,來書寫你——中華文明。

從前,我一直有一個壞毛病——考試成績好就驕傲自大,但書上說“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我可不想做僞君子,於是我就開始時常約束自己不要驕傲自滿。

有一次,數學我得了滿分,我非常高興,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高傲自大的毛病又展現出來,在課堂上總認爲自己數學已經學的很好,不再努力學習和認真聽講,而別的同學還在不斷進步。使我在第二次考試中退步了,當看到自己的對手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時,我心裏真的很難過。那次考試,是對我高傲自大毛病的沉重打擊。因此,我學得謙虛起來,上課時認真聽講,用心做筆記;回家後鞏固、預習;做題目時認真審題……透過這一改變我的成績也漸漸的在穩步提升。

我還有一個毛病,就是喜歡斤斤計較和同學相處喜歡較真,有時跟同學合不來。自從學了“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後,我學會了努力控制自己。但是,本性難移嘛!有時也會控制不住。一次,我和同學正一起討論一個難題,在一點上我們突然發生了分歧,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開始吵了起來,就因爲這事,我們倆鬧掰了。後來,我冷靜下來,對她說:“我們先各自去查,如果是自己錯了就向對方道歉。”回家後一查,發現是自己的一個小步驟出了錯誤,第二天一早,去學校後我向那位同學道了歉,她原諒了我,我們又和好如初了。經過這件事,我開始更加努力的改正着這一缺點,使自己做得更好。

讀書好似爬山,爬的越高,望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的越多,收穫越滿。讓我們多讀些書,讓國學和我們一起成長!

國學作文 篇7

伴隨着時光老人的腳步,一個愉快祥和的春節過去了,我們跨進新的一年——猴年,又迎來了新學期。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裏,學校用金鑰匙爲我們開啓了新知識的大門。

新學期、新起點、新氣象,我們的國學誦讀課也換上了新裝,爲了調動我們學習的積極性,讓我們在輕鬆有趣的環境中學習國學,我們的國學誦讀課安排在了大課間活動中,大課間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國學誦讀課的內容也由原來的《三字經》、《弟子規》換爲了《新三字經》。

爲什麼要傳承國學文化呢?何爲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爲國學?不就是那經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啓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弟子規》是人們的生活規範,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爲人處世的規範,做到與經典同行爲友。《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

現在我們手中捧得這本《新三字經》,是一部人人能看的懂的三字經、是一部符合時代精神的三字經、是一部尊重中國傳統道德的三字經。聽!國學老師張老師、邵老師帶領同學們的誦讀:春日暖,秋水長,和風吹。百花香。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棟樑。

我們在朗讀這些朗朗上口的語句時,不僅能夠識字認字,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良好的人文素養、心理品質、道德品質和人生修養。

看,我讀懂的東西還不少吧!《國學經典》讓我收穫人生智慧,踏上絢麗多姿的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