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國學作文

【推薦】國學作文集合9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學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國學作文集合9篇

國學作文 篇1

現代人常說:國學是一種愛好!國學是古代詩歌、國學中最經典的部分叫做文學,而有一些人,他們是在爲國學無私的探索,讓我們現代人更瞭解中國的古代文學、國學,讓我們今天一起聊一聊國學經典。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衆多耳熟能詳的國學經典國學像是一杯茶,茶是要品的,品就要品出經典、精銳、重點。國學也要讀背,會讀會背了也自然會理解文章的文意了。所以說要把國學當成一種愛好!古人都有老師我們也是一樣老師就像媽媽一樣教會了我知識文化 。

最讓我受益和喜歡的經典國學名句是老子在《道德經》中寫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說禍是造成福德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更加通俗的講就是好事和壞事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在一定條件下福會變成禍,禍也會變成福。所以我們要把禍變成福,要把痛苦的學習變成快樂的學習!勇敢堅強的面對困難,努力拼博!

除了老子是讓我受益的之後就是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被稱爲詩仙,李白的故事我們很小就知道,在李白很小的時候,李白很不聽話有一次李白看見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說:奶奶您要把一根鐵棒磨成針跟本不可能,老奶奶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李白深受感動,後來李白刻苦學習,最後成了大詩人,這個故事我很早以前就聽過,當時也許沒有聽懂,但是我現在聽懂了,學習像功夫,只要學好了堅持有恆心和毅力在困難的事都不在話下,國學也相當於功夫,只要有堅持、恆心、毅力,但也來之不易。

國學是中國文化之根,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今天的我會一直堅持學習國學,更深入的更持之以恆領悟國學,讓學習國學變成一種愛好!

國學作文 篇2

假期中在語文老師的推薦下,我利用下午的空閒時間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第三期的總決賽。

在這一期的“國學小名士”中,淄博隊、煙臺隊、棗莊隊、臨沂隊以及泰安隊進行了一場的較量。在第一輪的“詩詞接龍”比賽中,臨沂隊率先淘汰,看來他們對的詩詞積累與其他隊相比還是稍遜一籌呀!隨後棗莊隊、淄博隊又接連被淘汰。剩下煙臺、泰安兩隊爭鋒較量,針鋒相對。最後,還是泰安對的詩詞底蘊比較深厚,獲得了寶貴的二十五分。

又經過了兩輪的較量,最後實力強勁煙臺隊在這場比賽中脫穎而出,拿下了冠軍之位。

看了這一期的國學小名士,我不禁暗暗自省—-我才背了多少詩?我的詩詞、國學經典儲備量纔有多少?每學期老師只讓我們背二十首詩,一小部分的經典誦讀內容。可每當面對這些微不足道的背誦量時,我們仍以厭煩的情緒面對祖先給我們遺留下來的美好文化,這時,我會暗自發問:爲什麼我們不想背這些文化呢經典?我想,我們是還沒有融入到國學裏去,還沒有真正的讀懂國學吧!

多背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說真是有益無害,因爲國學經典包羅萬象:包含着天文地理的《幼學瓊林》;包含着做人道理的《弟子規》、《三字經》;包含着古人情感的《唐詩三百首》等等。

以後,我背的國學要學以致用,把國學經典發揚光大!

國學作文 篇3

禮拜三羅老師讓咱們排隊而且還要帶着邦教的標子,到多功效廳往。

在路上,我想:羅老師讓我們到多過能廳去,到頂要幹什麼?在多功能廳面,我們皆臥下了。這時,這堂課的配角——龍爺爺去了,大家都響伏了熱鬧地掌聲。龍爺爺開端講出色的國學課了。每位同窗都聽得十分着迷,龍爺爺有時很風趣,有時很嚴正,有時很寧靜。龍爺爺說:“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蹶,谷無以盈,將恐歇,萬物無以生,將恐滅,猴王吳雲貴高,將恐蹶。意念是:地不清潔了,就要裂啓。地沒有了,就會不復存在。身臨沒有了靈,就要‘罷農’。動物不旺盛了,就會逝世掉。世間萬物沒有了生存的餘地,就要滅盡。侯王不了高的位置,就是一個一般人......”。

丁零零,丁零零,下課了,我們就歸到了教室......

從國學課上爾懂得了講德經的深入情理我理解了路德經

是學我們怎麼幹一個對世界,對國度,對野庭有用的我。

國學作文 篇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着中華文化的精神。於是,千百年中國傲立於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羣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嶽的脊樑!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辛稼軒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爲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爲國學?不就是經那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啓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

《弟子規》是人們的生活規範,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爲人處世的規範,做到與經典同行爲友。《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爲中心。分爲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是啓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瞋癡慢,人心墮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須從根本着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根本爲枝末,認枝末爲根本。爲求解決問題,反倒製造問題。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

俗雲:「教兒初孩,教婦初來」,兒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爲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爲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曉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若幼小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爲力矣!

三字經曰:「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之道,貴以專。」,而非博與雜;故一部經典,宜讀誦百至千遍,蘇東坡雲:「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現在教學,壞在博與雜,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學生讀經、定力之培養,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賢明父母師長,深體斯旨;此乃中華文化之命脈所繫,中華子孫能否長享太平之關鍵,有慧眼者,當見於此。

國學的經典,華夏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

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國學作文 篇5

文化的海洋,煙波浩渺,國學就是那一抹溫柔月光下盪漾的波浪,在潮去汐來中明亮。

羅曼·羅蘭曾說過:“一個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爲了探索它內在的生命―它的各種行動的源泉――我們必須透過它的文學、哲學和藝術而深入它的靈魂,因爲這裏反映了它人民的種種思想、熱情和理想。”

有一些事件屢現報端,電話詐騙案致三名大學生走投無路,最終青年命逝的事更是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反響。生活中,亂佔車道,夜半擾民,口出髒話等不文明現象更是屢見不鮮。這一切都使我們深感憂慮,是否國學傳承的美德逐漸淡然?

《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書中有關於學習的,例如“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後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說的是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

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爲“井底之蛙”。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爲座右銘,作爲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內心的安寧。

每一個人內心都需要一種傳統精神的堅守。中國航天科技進階技師徐立平自1987年以來,一直爲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在火藥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由於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以及火藥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被人們譽爲“大國工匠”。這是一種姿勢的堅守。

還有官東主動請纓加入“東方之星”號客輪在長江中游湖北監利水域救援現場後,他第一個跳入水中,救出了緊張的老人。將自己的水下裝備分給他人。這是一種分享的精神。更有剛剛帶領中國女排披荊斬棘奪得奧運金牌的郎平教練,是對傳統精神合作的堅守。他們的涌現正是社會真、善、美的主流。在我們的校園中,隨處可見互相講題的同位,幫忙打水的同學,認真備課的老師,這都是國學的傳承與發展,是美德的體現。

國學,於無聲處繞樑,於無色處絢麗,於陋巷中金玉滿堂,於荒蕪中高朋滿座。我們應誦讀國學經典,傳承傳統美德。

國學作文 篇6

月圓月缺,遷客騷人吟詠寄思;潮漲潮落,仁人志士揮斥方遒。翻開歷史畫卷,千年古國的魅力撲面而來!

與國學約會,我遇見了青蓮居士。“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豪放不羈;“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他重情重義。遊山歷水,飲酒作詩,獨酌邀月,對影抒懷,他宛若蓬萊仙人!

與國學約會,我遇見了智者的化身——諸葛亮,他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他信守承諾,一世忠心耿耿。他舌戰羣儒,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七擒孟獲,六出祁山……正如徐庶所說,“駑馬並麒麟,寒鴉鸞鳳耳。”

與國學約會,我遇見了秋思之祖馬致遠。他的小令《天淨沙·秋思》膾炙人口,他的劇作文辭豪放有力。一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道出了多少天涯遊子的羈旅愁苦。

與國學約會,我遇見了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豪邁中流露滄桑;“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柔情中盡顯豁達。他潑墨揮毫,寫盡人間悲歡!

與國學約會,我遇見了漫步在池邊的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少女時代的快樂和自由躍然紙上,她明媚無憂;“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歷經世事,方覺人生苦短,她於詩詞中嘆息,哀婉清愁!

與國學約會,我遇見了曹雪芹。他歷經坎坷,飽經風霜,洞透世事,淡名泊利,用十餘年寫出了千古名著《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思忖人生,慨嘆悲歡離合!

與國學約會,我彷彿置身那“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撥蓮蓬”的鄉村愜意生活;與國學約會,我受鼓舞於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愈挫愈勇的樂觀精神……

國學,讓我善思,善思則能“從無字句處讀詩”。在國學中讀沙漠,讀出了它坦蕩豪放的胸懷;讀太陽,讀出了它普照萬物的無私;讀大海,讀出了它的容納百川的寬廣;讀春雨,讀出了它的潤物無聲的柔情。

與國學約會,它開啓了我對家國情懷的思考,超越時光,讓我盡情感受其中傳達的意義,深刻了我的認知。

遇見國學,就遇見了一場人生的浪漫!

國學作文 篇7

小學一年級開始,班主任傅老師就讓我和同學們一起誦讀《三字經》、論語這些國學作品,所以我對“經典”這個詞並不陌生。

還記得我第一次接觸“經典”作品是小學一年級,那時老師要求我們背誦《三字經》。我一捧起《三字經》便不由自主地、搖頭晃腦地讀了起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實那時的我還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只會跟着背;漸漸地,每當我讀着《三字經》時,在我的眼前就彷彿出現了一羣穿着長衫的人,而他們呢,正在演繹着裏面的內容。

緊接着,我又接觸到了論語。資訊課孫老師說論語是她到目前爲止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這句話,我一直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裏。於是我時不時地會去讀讀它,因爲我發現在這本書中我能學到現代社會中所沒有的東西,它會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而這些東西正是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雖然我現在還不是很明白它的.意思,但我想總有一天我能把這傳統文化的精髓化爲己有!願“經典”能伴我成長!

國學作文 篇8

中國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而且種類繁多,比如書法、古詩、國畫和經典文學等。《論語》教我們做人正直磊落,《弟子規》教導我們爲人處世的規範,《大學》教導我們格物致知……

我最喜歡經典文學,它裏面有非常多的分支,比如:醫學中的黃帝內經,詩詞中的唐詩、宋詞、元曲。今天就和大家說說我和經典的故事吧!

我從小就不喜歡看書,媽媽經常逼我背唐詩宋詞,我特別不樂意!記得有一次語文測試,媽媽叫我好好複習一下以前學過的古詩,我不耐煩地答應了,可拿着書本翻了幾頁,就玩起了iPad遊戲,根本沒認真複習。第二天,我拿到卷子就有好幾句詩不會默寫。情急之下,我想起了《論語》裏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才明白,學過的知識要經常溫習,這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從此,我對經典的看法大大地改變了!當然,這其中也有我們親愛的吳老師的功勞。她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給我們上國學經典課,慢慢引導我們,讓我們瞭解了越來越多的國學知識。看了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中國成語大會》等節目,我知道了什麼是“腹有詩書氣自華”,漸漸地我愛上了國學經典。

現在的我會時不時地蹦出幾句詩詞,連爸爸媽媽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哈哈,我現在也是有內涵的人了!《三字經》、《論語》、《弟子規》等已成爲我成長路上的嚮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國學經典就像一位嚴肅的啓蒙老師,教會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國學經典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品讀國學經典,感悟國學精粹,讓我受益終生。

國學作文 篇9

相信同學們對“國學”這個字眼兒都很熟悉吧。我們從小學習的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這些都是國學。

說到國學的作用,其實很簡單,就是告訴人們爲人處事的方法、人生的哲理、做人要遵守的禮儀。

我也與國學有着一段不解之緣……上學期,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其中也包括趣味叢生、緊張激烈的國學知識競賽。我和其他兩名同學代表我們班參加了高年級組的比賽,並以絕對的優勢奪得了第一名。之後,我和其他幾名同學一起組成代表隊,代表學校參加豐臺區小學生國學知識競賽。

本次比賽可謂高手如雲。來自全區的8支代表隊展開了一番龍爭虎鬥。比賽開始後,賽場氣氛緊張而凝重。選手們一個個摩拳擦掌、全神貫注、躍躍欲試。憑藉着紮實的基本功和一點點的運氣,我們在比賽前半段一直保持領先,同學們的臉上都開始出現了笑意。

不料,賽場上風雲突變。隨着幾道風險題的失利,我們的領先優勢化爲烏有,還被其他隊拉開了一段距離。我和同學們的心裏有些焦急,但大家都在互相鼓勵:彆着急,彆着急。沉住氣

最後一道決勝題!我們和另外一隊積分相同,鹿死誰手馬上就要見分曉了!負責按搶答器的我,心跳驟然加快,手心裏溼漉漉的,眼睛緊盯着主持人的口型。隨着主持人一聲“開始”,我以閃電般的速度按下了搶答器!可出乎我意料的是,指示燈卻在對手的臺上亮起……

雖然我們與冠軍失之交臂,但這也讓我對韓愈的“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有了更深的理解。“學而時習之”應該是我們堅持不懈的學習態度。國學知識是華夏五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凝結着人們世世代代總結出的道理與規律。我們所熟知的國學知識還只是滄海一粟而已。

標籤: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