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關於春節文化傳統作文(精選2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春節文化傳統作文(精選2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春節文化傳統作文(精選24篇)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1

俗話說:瑞雪迎春到,每當天空中紛紛揚揚的飄起雪花的時候,春節的腳步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每到這時我的心情就是快點讓春節到來,終於農曆的十二月三十日終於到來了。

春節不但熱鬧還很喜慶,下來就聽我介紹介紹吧!我相信人們都很愛吃餃子,到了春節人們到要歡聚一堂吃餃子,給餃子裏頭放一個硬幣,誰吃到到有硬幣的餃子誰今年就最有福氣。吃完餃子我們就可以看春節晚會了,春節晚會的京劇讓爺爺看的津津有味,笑話讓媽媽看的哈哈大笑,相聲讓我們看的大笑。到了零點人們都要下樓放炮,傳說每到冬季就有一隻叫年的怪獸來吃人,人們聽說“年”害怕大的聲音,人們就拿炮來嚇“年”,從此就有了放炮的習俗。

大年初一家家的孩子都要穿着新衣服到長輩們的家裏去拜年。拜完年,長輩們都會給我們一些壓歲錢。

快樂的日子過的真快呀,轉眼,就到正月十五,我們該收心上學了,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

2春節傳統文化的來歷

每當新的一年開始時,人們都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悅。

過年爲什麼要貼對聯、放鞭炮、掛燈籠呢?這裏還有一個奇妙的神話故事。從前,有一個叫作“年”的怪獸,它居住在一個僻靜的山谷裏。這個怪獸生性兇猛,樣子可怕。他很聰明,他知道大年三十人最多,各種野獸也多,所以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會跑到村子裏,見人吃人,見獸吃獸。百姓們都很討厭他,但又害怕他,人們都束手無策。所以每到大年三十他們只能把門窗關得緊緊的不進不出。

但年這個怪獸還是可以進來的。又是一年的大年三十,人們早早的就把門窗關緊了。這時一個從外地來的人來到村子裏,看見家家戶戶都關着緊緊的,覺得很奇怪。心想:大白天爲什麼一個人都沒有?他連忙走一戶人家門前,敲了敲門,一位老人問道:“是誰呀?”“我是一個外地人,想借宿一晚。”這個外地人說。

老人便把外地人請進屋裏,並告訴這個外地人年獸的事情,外地人聽了哈哈大笑,說:“我知道年獸怕什麼,我有辦法來整治它。”老人聽了,高興地說:“你知道呀!那太好了,我把村民都叫來,你跟他們說說。”說着,村裏的村民都來了。外地人說:“年獸怕三樣東西:紅色、火光、響聲。”有的人說:“我趕緊回家找幾張紅紙貼在門口上。”有的人說:“我趕緊回家燒火去。”到了晚上,年獸又來了,它看見家家戶戶都貼着紅紙,院子裏又燒着大火,嚇得狼狽而逃,又因爲有一戶家人用竹子在燒火發出噼啪聲,年獸被嚇壞了,他逃回了山谷。年獸因爲沒有吃到東西,活活地被餓死了。從此,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到現在爲止,放鞭炮、貼春聯、敲鑼打鼓這些習俗都流傳下來,成了我國春節的傳統文化。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2

今天是奶奶家過年的時候,我這幾天一直寄住在姐姐家,一早我就乘着姐姐的電瓶車向奶奶家出發。一路上我們嘻嘻哈哈好不快活。我們來到奶奶家的時候奶奶正在煮飯。中午很快來到,我們吃了飯就,和爸爸拿着春聯和糨糊去貼春聯。我在春聯的背上刷上一層糨糊,然後爸爸在把春聯平平整整的貼上。看着貼好的春聯我心裏樂開了花。

下午二姐一家來了。奶奶家中親親熱熱,熱熱鬧鬧。奶奶把餃子皮和餡拿出來。我們趕忙去包餃子。剛開始我不會包,看着其他人包的餃子好極了。我羨慕極了。我想問又覺得太丟臉了。可餃子包的不好也丟臉啊。我就向奶奶討教,只見奶奶取餃皮一張於掌心,放入適量餡將餃皮對摺封口成半圓形食指稍過拇指前捏住餃邊食指微微將餃皮往前推出褶折,重複褶折直推至右端頂處放手這樣一隻餃子就完成了。媽媽包的就和奶奶包的不一樣,媽媽取餃皮一張於掌心,放入適量餡,將餃皮對摺封口成半圓形,右手拇指安捏住右頂端角,將之捏薄,將變薄的頂端往下按,連續向下按捏形成絞邊紋直至左端就完成了!大家的方法各不相同,我看的眼花繚亂。

不一會兒,餃子包好了。奶奶把餃子下鍋了。我迫不及待,想着吃餃子時的情景,這是太享受了。廚房飄來陣陣香味,餃子熟了。奶奶盛出餃子我就狼吞虎嚥的吃起來,吃着自己包的餃子我心裏甜滋滋的。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3

春節燈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着這些年年依舊得節日,和親人一起度過一年又一年得。這些節目,包含着豐富得民俗文化,凝聚着濃濃得血脈親情,在這衆多得節日中,我則獨情於春節。

每年得春節,都異常得熱鬧,家家戶戶得門前都掛起紅燈籠,親戚朋友都大老遠得回到自己得家爲得只是吃上這一年纔有一次得團年飯。飯桌上,大人們都講述着這一年得所有經歷,而孩子們則毫無忌諱得吃着、喝着、玩着、鬧着。

我最喜歡得是大年三十得夜晚,等到了十二點整時,千家萬戶都會拿出早已準備了許久得煙花,隨着“轟轟”得響聲,天空中綻開了五顏六色得花朵,奼紫嫣紅,美麗極了,隨着這一陣陣聲響,舊得一年過去了,新得一年又開始了。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裳,早早地跑到親戚家,逐個地給長輩拜年。這時,長輩便會拿出好吃得點心和一個紅包塞進我得口袋中,望着自己得收穫,心中真是比吃了蜜還要甜,不禁開心得蹦跳起來……

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家中得主婦便都到廚房準備吃得去了,沒多大會兒,一頓豐盛得午餐便做好了,有香噴噴得烤鴨、烤雞、蒸肉,還有各種各樣得炒菜,但都以豬肉居多,因爲家鄉人都喜愛豬肉嘛!不僅有菜,還有孩子們愛喝得各種飲料,大人們愛喝得各種酒、茶。飯間,家中得主婦總是主動地給大家盛飯、遞菜,讓大家吃飽、吃好。

大年得初四或者初五,我都會隨父母去外婆家,同樣給他們拜年,然後得到屬於自己得那一份紅包,讓自己再一次陶醉在甜蜜中……

瞧,這就是我家鄉得春節,一個熱鬧,充滿了人情味得春節。我愛我得家鄉,也同樣愛自己家鄉得春節。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4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爲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爲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姥姥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父親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父親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姥姥,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爲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裏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爲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5

中國春節期間各種祭祀、社交、禮儀繁多,由此衍生了多種吉祥物表達新春祝福。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鄭一民說,春聯、年畫、爆竹、壓歲錢、花燈等五種吉祥物具有代表性。

春聯又稱"對聯",最初是一種避邪的東西,後來與文學、書法對接,成爲春節期間家家院門、屋門必貼之物,表達喜慶吉祥。中國春聯品種繁多,凡是有門之處幾乎都要貼。中國人喜歡紅色,到處貼滿用紅紙寫的春聯,也是用吉言教育後人。

年畫內有各種故事,在中國諸多年畫中以雞畫、魚畫、娃娃畫較爲普遍,因爲雞表示吉祥,魚意味着錢糧有餘,娃娃則象徵人丁興旺。

爆竹又稱鞭炮,大年初一清晨要燃放,農村祭神、祭祖時要燃放。爆竹聲後,紅紙滿地,人稱"滿堂紅",預示來年大吉。

春節期間,長輩在晚輩行拜年禮後會給壓歲錢,目的是囑咐孩子新的一年平安吉祥、茁壯成長。

花燈在中國歷史悠久,春節期間掛花燈是追求光明、紅火和美好。各種花燈爭相輝映,烘托了喜慶氣氛。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6

春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華夏子孫文化的傳承。千百年來,一年一度的春節都會勾起遊子們對親人和故鄉的綿綿思念。不論身處何處,或近或遠,都會在除夕前期趕回家中,與家人團聚。

在如今,這個充滿現代文明的社會中,春節期間更是不乏濃厚的年味。貼春聯,掛燈籠,包餃子,做年糕,家家戶戶都忙着置辦年貨。街道上,巷子裏無不洋溢着歡樂的氣氛。

都說現在的社會交通發達,想到哪兒就到哪兒。可是,不論什麼都滿足不了背井離鄉的人們急切的回家心情。

春運,可謂是短期內最大的人口流動。不論是火車站,汽車站,或者是碼頭,甚至是飛機場,處處人潮流動,接踵摩肩。在汽車站可以看到一個個滿提行李的農民工,淳樸的面孔等待着回家的客車。在購票處,人們爲能夠與家人團聚,日夜排隊,因此一條條有思念匯成的長龍盤踞在車站內外。要問爲什麼呢?最樸實的回答:“回家過年!”

我在新聞上曾看到過這樣一對夫婦。他們爲了能夠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背井離鄉來到廈門打工,已經有四年沒有回家過春節了。無盡的思念,使夫婦二人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他們的家鄉遠在湖北,4年前僅有兩歲的女兒和已有60歲的老母親在一起生活了四年。那對夫婦,在回家的時候爲女兒買了新衣服,給老母親買了棉衣和一頂羊絨帽子。竟不忘了帶上甲魚等一些特產與他們一同千里奔波。

是啊!在春節期間,四面八方的人們都在期盼家人的團聚,與家人一起嘮嘮家常。而在這一時段,最繁忙的就是春運,因此這也成了人們年年討論的話題。

現在,春節已經結束,回首想想,要問我哪的年味最濃?我會一口回答:“車站。”因爲在車站裏,有着無數期待着回家的人們。他們將回家的希望寄託在那一輛輛汽車上。所以說年味最濃的時候車站,是一輛輛回家的車上。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7

又是一年佳節到,再過幾天,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就要到了。這是舉國歡慶的日子,也是我們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傳統年俗文化以及強大的生命力,綿延千年,承載着“鄉愁”,體現着萬家歡樂,並以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爲最重要的文化符號。

張家口人過年,其實從臘月就開始了。從農曆十二月到正月,大約倆個月的時間裏,人們爲辭舊迎新做着各種準備,度過歡樂的年節。在漫長的歲月中積澱成豐富的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動,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的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動,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的歷史風貌和社會生活。

張家口過年的習俗有“熬年年”的習慣。每逢除夕到來,人們長夜不眠,俗稱“守歲”。同時點燃爆竹,驅除邪惡。次日清晨,大家互相探望,互祝平安,俗稱“拜年”。慢慢形成了張家口特有的除夕夜“熬年年”的習俗。新舊交替之時,人們穿紅衣背心,扎紅腰帶,燃放煙花爆竹,相互拜年。張家口還有貼“吊掛”的習俗,吊掛造型古樸,充滿濃重的生活習俗,貼在門頭或街巷裏,漂盪飛舞,五彩繽紛,雅俗共賞。“福”字貼倒在民間也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爲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沒人爲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有戶人家不識字,把“福”字貼倒了,皇帝派人上街檢視,發現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理,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

這種寫有“福”字的方紙,在張家口地區又稱爲“斗方”。“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春聯、“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的嚮往。

這就是張家口的年俗文化。春節即將來臨,讓我們帶着喜悅的心情,迎接春節的到來。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8

我喜歡春節,因爲春節是中國禮儀最重要的節日。遊子可以回家歡聚,大人可以放個小長假,小孩子可以領大紅包。

大年三十那天,街上都掛上五彩繽紛的彩燈,小區大門上也都掛上了紅紅的燈籠,看起來喜氣洋洋的。有的人手裏還拎着剛買的年貨和禮物,各家門口都貼上了寓意美好的對聯。因爲今年是豬年,所以我們家中間也貼上了一個萌萌的小金豬。

在家裏,媽媽和奶奶花了幾個小時才把年夜飯做好。桌上紅燒肉和醬汁兄弟在說悄悄話;鱸魚在盤子裏游來游去;木耳和洋蔥在一起跳舞;還有一盤盤的餃子,它們擠在一起像在取暖;最中間有一個桃心的蛋糕,蛋糕上面還有一隻巧克力的金豬。這時爸爸站起來說:“大家舉杯,慶祝新的一年!”“哐”一聲,杯子在桌子中間組成了一個小小的花形。歡笑聲、音樂聲、鞭炮聲,把大家在過去一年的傷心往事都清除了。

年夜飯吃完之後就該守歲了,可我的眼皮已經開始打架了,感覺站着也可以睡着了。過了一會兒,十二點的鐘聲響起來了,奶奶穿着新衣服,拿着誘人的紅包準備發給我們。我們興沖沖地跑到奶奶跟前,對奶奶磕頭說着新年的祝福話語。就連妹妹也奶聲奶氣的對奶奶說:“奶奶,新年快樂!”奶奶笑着把紅包分給我們。拿着奶奶的紅包,我們就進了房間,把奶奶的紅包和祝福放在枕頭下開心地睡着了。

大年初一,我們在院子裏放鞭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出不同的形狀,好像也在開心新年的到來。這時奶奶問我們知道爲什麼要放鞭炮嗎?我們都搖了搖頭,奶奶告訴我們,古時候有一個吃人的怪獸叫年,每年過年的時候它都會下山來吃人,大家每天都很害怕。但是有一次,大家發現年害怕放鞭炮。從此以後,每到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放鞭炮驅趕年獸。大家聽得很認真,也增長了知識。

我喜歡春節,可以發紅包、吃年夜飯、可以親人團聚、防鞭炮等等。我喜愛這個節日!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9

春節是中國人最喜歡的日子,大家都說,過春節,樂陶陶,就屬小孩最嚮往。可我一點也不興奮!

任勞任怨的‘腳’

春節一到,媽媽就硬扯着我去各個親戚家拜年,累得我氣喘吁吁。白天車水馬路,晚上鬧騰半夜;清早急趕路,傍晚又候車;來來回回,我那雙小腳早已蹂躪得百泡並出。可曾想,老媽還狠狠數落我,吃不了苦。你可不知道,我去姑姑家,足足坐了一小時人滿爲患的老爺車,還得耗上一大段沙石路,可憐我那雙‘三寸金蓮’,實實的風采,幸虧不用穿木屐,不然,我可是千古第一腳。走親訪友是喜事,勞神費腳可是苦差,稍不留心,我便傷痕累累,還爲此攢了一肚子牢騷話,你說冤不冤?別人都說過年好,過年樂,我怎麼覺得腳更累,那一週,我都趕上成千裏馬,可‘日行千里’啦!

樂不思蜀的‘手’

過春節,小孩最盼的就是那點子壓歲錢。這些年,家鄉流行發紅包,我可是邊拜年邊接紅包,有時還要跑一段路,可我心裏卻像吃了蜜一般甜。雖然手心不停冒汗,但我還是堅持着。我可是名正言順用腿掙來的,用嘴保來的,還是心有餘悸:不知家裏的"政法委書記"如何辦案頒旨。

有人會問我:“得了壓歲錢,樂不思蜀了吧?怎麼會傷心呢?”

你不知,壓歲,壓歲就是壓在箱底的寶貝,可我的還沒壓底就都‘公開陳列’,甚至拍賣到地,還標有屬性,什麼‘文具費’,‘生活費’,‘交通費’,‘玩具費’……反正,我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接得歡天喜地,到頭來,望“包”興嘆。

不知疲倦的‘頭腦’

走了親戚,串了門。估計最耗神的還是那些個五花八門的寒假作業。也許你會說,學生嘛,寫作業天經地義,更何況放假,那更是合情合理。朋友,語、數、外、思品、科學,還有德育作業、實踐作業、特長作業弄得你神魂顛倒,最搞笑的還有《趣說春節》的作文,本來時間緊,走親訪友耽誤了一些日子,最後那幾天,我像個身經百戰的將軍,只想速戰速決,埋頭苦幹,絞盡腦汁。可作業啊作業,你就像無情的機器,一點也不給我緩衝空間,不讓我休息,這雙手一直髮麻,還怎麼管質量嘍!

說了這麼多,你大抵也該明白了,過個年,誰說只有大人不容易,我們當娃的也不容易,傷腦傷腳還傷情!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10

“春節”意味着新年的到來、新徵程的開啓,這是我們中華流傳千百年的傳統,歷久彌新。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首古詩勾勒出千家萬戶洗舊迎新的景象,熱鬧非凡。詩中所寫乃宋朝時的春節,發展至今,春節有着微妙的改變。

記得小時候大年初一去親戚家拜年,會收到大紅色紙包着的壓歲錢,長輩們一邊把紅包放在我手中,一邊還會笑着對我說“小帥哥,歲歲平安哈!”而這兩年還未到初一,壓歲錢就已經到達我媽媽的微信裏了,“紅包”下面緊跟着親朋好友對我的祝福和愛護的話語。

之前,除夕夜的零點,我會拉上鄰里的小夥伴們下樓擺好煙花、點燃索線,捂好耳朵看它們在天上一朵一朵綻放。而今,我和長輩們一起圍在電視前和主持人一齊倒數等待敲鐘,當鐘聲“噹噹噹”敲響的那一刻,大人們就不約而同地在家族羣裏發紅包、搶紅包,屋中此起彼伏的叫好聲,十分熱鬧。還有“集五福”的場景,雖然知道最後抽到的獎金並不多,但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們依然會爲了抽到一個“敬業福”樂上半天,好不可愛。

新年的第一天,媽媽用最溫柔的語調把我和弟弟從睡夢中喚醒,“寶貝們,快快起牀穿新衣嘍!”我和弟弟便一躍而起,歡歡喜喜地把新衣裏裏外外換好,媽媽說:正月初一穿新衣,預兆着萬象更新,新年吉祥!時常聽到長輩們說年味變了,可我不這麼認爲。因爲春節歷經千年演變,隨着時代的發展,一定會有新的東西誕生,但終歸會沉澱出亙古不變的初心:我們大年初一相見,一定會拱手道上一聲“新年好”;我們不小心摔碎了東西,家人一定會跟上一句“碎碎平安”;叔叔阿姨們從各地奔赴家鄉,同吃一桌團圓飯……

“與家同在,與親同行”就是我們不變的初心,也許幾年後的春節,我們慶祝的形式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初心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我願意順應時代的速度,接納新的春節“習俗”,不管我以後遠行何處,我一定回家過年,因爲我愛爸爸媽媽,我愛我家。這就是,我的春節。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11

有一種快樂,永遠不會離我們遠去,那每年從不遲到從不褪色的喜悅,永遠留在我們心中那就春節。

我的春節便是在我的老家――四川度過的。作爲一個四川人我很能吃辣,也很愛吃川菜。過節又不能只吃呀,須吃,玩,看兼備,我的春節可是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

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媽媽、姑姑姑爺、堂姐表哥、大伯……一大家子人親親熱熱的坐在一起,團圓的氣氛感染所有人。門外刻意掛上了大紅燈籠投下一片暖暖的紅暈。媽媽姑姑開始上菜,男人們已經放好了酒杯。小孩子們最爲快樂了。熱鬧的場景足以把他們樂瘋!一道道家鄉味濃郁地地道道的四川菜上了桌,杯子裏都倒好了飲料或者白酒。人人臉上都喜氣洋洋的。筷子動起來了。麻辣魚、爆炒肥腸、青椒炒臘肉……被送進了嘴裏。也有清淡一些的燉菜:燉甲魚。男人們頻頻舉杯,微醉的臉上有一種喜氣。女人們邊吃邊聊,孩子們毫無顧忌地大吃大喝,今晚沒有人讓他們別吃太多。哪一個大人不是說多吃點多吃點的!把雞塊送進嘴,我笑得快樂:今晚,誰不高興?!一定要把肚皮塞得飽飽的!家鄉菜,別有一番味道啊!

吃完飯,大人們在院中隨意的閒談,小孩們掏出用零用錢買的炸炮,在院子裏玩耍起來,炸炮聲音大小不一,種類也多種多樣。“小豆芽”最簡單,丟在地上就發出“啪”的一聲響,我那四歲小侄女一邊玩一邊“咯咯”笑,“金花棒”點燃就不斷噴彩花,八歲的妹妹玩得高興,“花旋彩菊”會在地面一邊旋轉一邊噴射彩花,像一朵彩菊綻放在地上,我在玩。鄰家小孩三歲,大人給他準備了一嘟嚕一嘟嚕的彩色小氣球來弄破。我聽着“啪啪”聲響,玩着樂着笑着。

砰!砰!砰!

漆黑的夜空中,煙花一朵朵綻放,這家放完那家放。一時間,天空都被渲染成了五彩繽紛的,星星的光芒都被這無數朵鮮花蓋住了。花團緊簇,萬紫千紅,我們擡頭觀賞着這難得一見的美景。嘴裏偶爾發出一兩聲感嘆。

我的春節,過得有聲有色有美味,過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它留給我的快樂,夠我細細回味一年!

我的春節,快樂無比!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12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個快樂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爲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裏啪啦的,熱鬧非凡。

在鞭炮聲過後,就沒有什麼好玩的了。還是吃早餐吧,待會兒出去玩一玩!

吃過飯後,我邀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裏裝着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裏也很高興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裏有各種玩的'東西: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那些玩的東西。在其它地方,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跳繩,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三飽手福了。最爲幸運的是那些賣主了,今天可是生意興隆囉!

真心希望今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裏快快樂樂,沒有煩惱,但千萬不要“玩物喪志”喲!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13

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剪紙、年畫、泥塑、春節、清明節等,但我最喜歡春節。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農曆的正月初一,古代稱爲“過年”。

春節的到來意味着舊的“年”過去,新的“年”來到了。每當春節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貼對聯、掛燈籠、燃放爆竹,我家也不例外。

每當除夕,媽媽忙着做團圓飯,爸爸忙着貼對聯、掛燈籠,我和哥哥忙着打掃衛生,我們都在爲新春的到來忙碌着。

一家人歡歡喜喜的吃了頓團圓飯,接着就坐在一起看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其樂融融。優美的舞蹈和動聽的音樂讓我們目不轉睛,風趣的小品和相聲逗得我們哈哈大笑,神奇的魔術讓我們看得目瞪口呆。“當——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突然,外邊傳來“噼裏啪啦”的聲音,原來是小朋友們在放鞭炮,我和哥哥也迫不及待地拿着鞭炮出去放了。

哥哥放好鞭炮,對我說:“等我說完一、二、三、點!”你就和我一起點燃鞭炮。“砰!——”隨着一聲聲巨響,煙花飛上了天,在空中綻開了:有的像燦爛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把花傘;還有的像一隻只小鳥在空中飛旋,此時的夜空被打扮得絢麗多彩。

我喜歡春節!因爲新年來臨後我又長了一歲,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我的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14

我們國家一年中有一個最重要的節日,它就是古老的“春節”。千百年來,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如掃塵,貼對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守歲,鞭炮,拜年與春節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節的衆多風俗至今都代代相傳的。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原古時代就記載着春節掃塵的風俗。因爲‘塵’與‘陳’是諧音,新春掃塵有除舊佈新的涵義,用意是把一切貧窮,晦氣統統掃地出門,人們寄託着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借掃塵的方法去整理全年來的得失,嚮往打算新年的美好開始。用貼對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方式來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烘托出喜慶的節日氣氛,把福字倒着貼,意示着“福氣已到,幸福已到”。還有行行色色的年畫,窗花,春聯貼掛,期盼賜予福祿壽,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等待着辭舊迎新的時刻,當五彩繽紛的鞭炮遍地開花,四處響起的時候,新年走到我們眼前,人們都會穿得整齊漂亮,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祝賀。長輩們給晚輩分發壓歲錢,真是其樂融融,新年新氣象啊!春節還有不得不說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紅豆,寓示着一年紅紅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湯圓,寓示着全家都團團圓圓。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趣味樂事也說不勝說,祝福寓意講不勝講。試問有誰不喜歡這傳統的春節呢?試問又有誰不想傳承這古老的習俗呢?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15

春節是我們國家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鞭炮中國民間有“開門鞭炮”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以嗶嗶叭叭的鞭炮聲除舊迎新。鞭炮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鞭炮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舅舅一個,外公一個,外婆一個……我滿載而歸,手中十幾個大紅包。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衆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倒貼“福”字。

在貼對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們國家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16

說到我我們家鄉的春節習俗,那可真多啊!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貼對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與門上,爲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貼福字

在貼對聯的同時,大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歡的就是除夕了。

因爲我喜歡聽那個傳說,我給大家講講吧!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爲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裏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裏,"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怎麼樣,看了我們這兒的習俗,才知道各地習俗沒多大差別吧!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17

八駿嘶風傳捷報,五羊跳躍展新圖。花紅桃豔,金桔滿盤,喜氣洋洋華夏兒女策馬赴羊年,春節年年過,今年過節又不一般。

俗話說“俗隨時變”,春節習俗傳承、演變到今天,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了許多變化,回望過去,每個時代都各有風格:xx年代的年夜飯:幾斤肉快活吃幾天xx年代的瀟灑:在廣闊天地裏過年xx年代的年貨:新奇玩藝造出來xx年代的娛樂:看春節聯歡晚會xx年代的拜年話:身體健康排第一現代社會花樣更多,過幾年一個樣,呼機拜年,電話祝福,短信傳情,餐館年夜飯,旅遊過大年。但這畢竟是少數時尚弄潮兒的好戲,大衆的呼聲是,年越過越淡了。可不是,這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第一是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使得某些十分重要的春節民俗面臨危機。慶豐收,祭祖和驅鬼,這是春節的靈魂。如今的人們,特別是城市的新生代們,不僅擺脫了農耕,而且也遠離了宗法家族,春節慶豐收祭祖的意義消失了,人們現在相信科技,也不怕鬼敬神了,驅鬼也取消了。守歲,它是年節的核心。如果說,連它也省略的話,那肯定會影響到年節的地位,會減弱民衆的節日心理,使人們覺得節日跟常日沒有多大的區別,就會影響到節日的傳承。它本來的意義是爲了祈求長命百歲,現在人們已經失去了這樣的信仰,就不太願意熬夜了,但是我們把"守歲"當作一年中的不眠夜,大家在一起聊天、說話、娛樂、總結過去、暢想未來,這沒有什麼不好。

第二,20世紀以來中國的主流文化一直盛行激進主義。他們把現代化與傳統對立起來,把科學與信仰對立起來,反傳統、反宗教信仰;結果春節民俗中許多傳統內容、信仰內容被破壞。例如,把公曆第一天稱爲"新年",而把傳統的歷法新年改稱春節,淡化了、模糊了春節的"新年"含義。以致於有人想取消春節,用陽曆年取代春節。

第三,國外節日文化的引入對我國傳統年節產生了衝擊。物質享受爲主的春節氣氛淡化的一面,是以精神享受爲主的西方節日的興盛,現代生活的個性化與多元化,也需要多樣化的節日。不同層位的人們大可從那些節日中獲得情趣。越是多元化,本土固有的文化應該是最具有魅力的,一個民族的永久性,首先在於它文化的本土性。本土性越強化、越固有化,他的主導地位才能更突現出來。

第四,如今,平時工作日的縮短,休息、娛樂時間的增多,使得過年便不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休息、娛樂時間。城鎮人民溫飽基本解決,也不再等着過年吃大餐,穿新衣,走親戚,而是精神壓力尋求解放,想着可以哪裏去玩,玩什麼,怎麼玩?時代不斷賦予春節新的內容,時代也不斷給予它新的挑戰,不同的時代雖然內容上不斷增新,但基本的形式和主題卻始終保持不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正是春節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現。

無論怎麼變,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層含義沒有改變。春節家庭團聚的習俗至今相傳,人們再苦再累,春節那幾天一定要好好過,這是個人生理調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調整與社會關係調整的需要。無論是旅遊過年、上網過年、還是晚會過年,人們尋求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們在同一的時間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體一致的選擇,是個人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與民族的需要。一種民俗的傳承是需要民俗心理和社會生活環境的。當社會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民俗心理必然發生變化。然而這種心理變化並不似社會變遷那樣快,需要與新的生活方式進行長時間的整合。春節作爲一個民俗,在社會的發展逐步擺脫農業主導而向更高的層次邁進的時候,去與留就是純自然選擇,而不能人爲干預,其保留的也將是最有生命力的。

每個時代都爲春節增添新的魅力,塗抹上新的色彩,我們身處於一箇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偉大時代,自然應該爲春節這個古老的節日增光添彩,因爲民俗應該是民衆在生活中自發形成和傳承的,來體現民衆的文化訴求。 我們只有在保持傳統與接受現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個契合點,我們纔可能建構出一個新的民族文化體系,也就是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傳承我們的春節文化,強化它的本土性,再向世界進軍,讓它成爲世界人民同樂的佳節!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18

過了一年又年,轉眼間春節又要來了.

每年春節都會是全球華人最盼望的節日.在春節來臨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掛年畫,還會包餃子做年糕.這樣一來,過年的氣氛就會越來越濃.到了除夕之夜,不管在外有多麼忙,都會趕到家裏吃團年飯,到時候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香噴噴的團年飯,感受過年的氣氛別提有多高興了.吃完團年飯後,全家會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增進親戚之間的關係.到了11:59:50全球華人都會開始倒計時10,9,8,7,6,5,4,3,2,1,0,就在那一剎那,新年降臨了.這時,鞭炮聲夾雜着人們的歡呼聲響個不停,千萬朵禮花在天空中綻放,加重了過年的"年味".

過了12點後還會有人徹夜不眠,他們是在守歲,這也是春節的傳統之一.到了初一,人們就會出門四處遊玩,直到初八,人們纔會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繼續工作.

雖然說過年放焰火,是中國的傳統.但是焰火會造成一定的大氣污染,破壞環境.所以我覺得可以製造環保鞭炮,這樣一來,即可以減少大氣污染,避免破壞環境,又可以保留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傳統,使得我們在過年的時候能夠更加的開心.

還有就是,過年的時候有些地方還保留着一些封建迷信的春節習俗,我覺得這是不大合理的,這種現象只有在提高人們素質之後纔會消失.

希望每個人都能過一個開心快樂的春節,一年比一年紅火!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19

在這個少雪且日漸溫暖的季節裏,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撲來。看着牆上新買的掛曆,數着本世紀最後一個春節臨近的日子,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的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不再是鞭炮煙花水餃壓歲錢的時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見識又多了一成,與其說春節是個最快樂的時候,不如說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年齡爲之衰老、責任爲之重大的關口。

泛泛地祝賀一下,說幾句辭舊迎新的吉利話,寫一點鬧春懷舊的文章,早就沒了那份雅興。像節目主持人一般,說說今年大事,感慨今昔,暢想未來,不過是贏得捧場人恭維的掌聲。自欺欺人的話我不說,或許我們的期望太高,春節不過是一年365天裏平平常常的一天,我們對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內涵和商業炒作,因而顯得格外沉重。其實,我們不如以一顆平常心待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動,在吃喝說笑、探親訪友的程式外,獲得一些不易覺察的滿足。

曾經,春節留給我許多美麗又難忘的記憶。我想,今天的孩子們也會和我當時一樣,感覺到這一喜慶而隆重的節日。但是,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體驗,或許是自己的性格和興趣使然,無論各類媒體如何渲染轟炸,我的實際感覺總是不盡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許多無奈,多了些煩累與沉重。父母那裏必須去,親朋好友那裏也得去,同事相約還得去,實質內容總不外乎吃喝二字。恭喜發財、新年好、大吉大利之類的陳詞濫調說得心裏彆扭卻又不得不一遍遍反覆唸叨。遊街購物、猜謎挑燈、送禮請客一年又一年重重複復無休無止。人就像一隻陀螺,被它抽打着旋轉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裏。如此不堪重負的節日,我們還要強作兒時的興奮,觀看徹夜循環的晚會,聽聽屬於別人的笑聲,感覺的卻是自己睏乏的雙眼、失望的情緒、無慾的胃。我寧肯像往常一樣,粗茶淡飯,十點鐘睡覺,臨時看一會書,或者跟朋友們打一圈牌。總覺得在這個全民皆歡的日子,我絲毫的興致都沒有,甚至一向良好的食慾。

傳統、文化、歷史、習俗原是人爲的產物,是我們的祖先制定了它,我們一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貝翻版,演化發揮使其輝煌燦爛,更有網絡的宣傳讓其飛騰變異,它最終制約了我們自己,違背了人類起碼的一點本性--人是嚮往自由和幸福的,春節,可以說是一面最爲清晰的鏡子,從中每個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憊消極的臉孔,是你兒時的樣子嗎?哪怕一絲歡樂的影子。

是的,我們不斷老去,不斷感覺世事滄桑。今年的春節又被明年的春節複製,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煙消雲散,記憶過濾了每個人心底的陰影和悲傷,剩下的或許就是可以稱之爲美麗的東西吧,但是曾經呢?那裏沒有我們的位置,那是經過虛化的,虛擬的,明知是假我們還要重複,還要寫成文章,哄一鬨行人和孩子。

不能老去,怕只有童年的純真吧!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20

隨着耳邊一陣又一陣熟悉的爆竹聲,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都是滿滿的喜慶。

除夕夜全家人都忙着包餃子,母親顫巍巍的拿起一張餃子皮,添上那紅的、黃的、綠的攪拌在一塊兒的餃子餡,嚴嚴實實的用那滿是皺紋的手包裹起來。在大家不經意間,她把一個硬幣包在餃子裏,(誰吃出這個硬幣,誰就大吉大利!)看她那嘴角、眼角、溢滿了那幸福的弧度。

一邊吃着煮好的餃子,一邊看着春晚,隨着那熟悉的“5、4、3、2、1、”舊的一年在那一刻向我們揮手告別,新的一年大踏步向我們走來。這時,外面早已炮聲漫天,震耳欲聾。

我與小侄兒小侄女們跑出了家門,就被那直衝雲霄的鞭炮聲擋住了路。我們慌忙捂住了耳朵,臉上卻還露着燦爛的笑容。

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禮花”直衝雲霄,“嘭”一聲炸開了,天空頓時變得五彩斑斕,那微弱的火藥卻像七彩花一樣綻放着。可好戲不長,“禮花”從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雲散;那邊,一股衝擊般的銀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噴着,噴着。落下的便義無反顧跳出了銀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萬從空中掉落,給人極美的感覺;“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定是鞭炮!那熱鬧的的聲音,也足以給新的一年增添許許多多的喜慶了。

那邊暖烘烘的,旺火燒了起來,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滾,好像在呼喚着什麼,也好像在喜悅地跳舞。人,物,中國,將春節愈演愈烈,帶來了新的氣象!

富有年味兒的春節,富有人情味兒的人。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21

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中的傳統佳節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初一爲“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爲“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爲“春節”。歲時節日,亦被稱爲“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羣衆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年節是除舊佈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曆正月初一,但年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

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間,一直都有一個關於“年”的傳說故事。

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家。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奶奶給了老人家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家捋髯笑道:“奶奶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奶奶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家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奶奶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奶奶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家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奶奶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家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守歲放鞭炮貼春聯拜年演變

起源:春節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爲“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爲月,一年劃分爲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爲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爲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爲“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爲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爲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最後用一箇中國傳統來結束我的徵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貼窗花,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訪親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廟會,十五晚上街上走。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22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蒸年糕,年糕因爲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春節期間,省城除了有第五屆民俗風情旅遊節、趵突泉迎春燈會和明湖廟會等傳統“好戲”外,還將打造全新民俗文化遊、冰雪遊、科普遊等活動,以便在春節旅遊市場上掘出新年的第一桶金。

濟南市全年估計共接待旅遊者1463.26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21.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14%和29.3%。其中接待入境旅遊者12萬人次,旅遊創匯3800萬美元,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春節期間,濟南市的“傳統曲目”還不少,濟南市旅遊局將舉辦第五屆民俗風情旅遊節;趵突泉和大明湖將分別舉辦第二十七屆趵突泉迎春燈會和第十屆明湖廟會。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23

春節文化豐富多彩。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將大門兩邊貼上紅底黑字的春聯,在莊重黑色的襯托下,春聯的喜慶紅色分外惹眼。孩子們的壓歲錢都用紅包包好,壓在枕下,父母們祈盼孩子們茁壯成長。巧妙的倒“福”,威武的門神,給現代化的生活添了幾分古老神祕的情趣;北方的餃子,南方的湯圓,一股溫馨的香氣撲面而來。

鮮紅的燈籠,漂亮的年畫,讓人感覺喜氣洋洋;手寫的對聯,自剪的窗花,讓人體味自己動手的樂趣…

現在人們普遍感覺到,春節的年味越來越淡了。對聯不再是手寫的,窗花不再是手工剪制的,燈籠不再用蠟燭了,紙盒也不再用手摺了,驅鬼也不必了,祭祖也撤銷了,連守歲的習俗也隨之簡略了。有人在酒店汀年夜飯,親情淡了;有人忙於工作,不回家過春節,丟棄了中國人講究團圓的傳統:還有人把科學與崇奉先輩對立起來,擯棄了傳統:更有甚者,許多人狂歡於聖誕而淡忘了春節,忘記了自己的根本。在酒店過年的人,你們有沒有感受過親情的真諦?忙於工作的人,你們有沒有回憶過團圓的溫馨?反對傳統的人,你們有沒有真正耐心地感受過中華傳統文化?心在海外的人,你們心中有沒有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根?

春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它包含着中國人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傳承,它寄託了中國人民對未來的憧憬。中國人看重的家庭團圓,中國人嚮往的鄰里和氣,都在除夕的大中國的盛宴中展現。

春節,我們不能讓你隨時光流逝!

沒有你,我們如何傳承文明?沒有你,我們怎樣去構想將來?沒有你,我們如何在新舊交替時感悟心靈的成長?

我們需要更好地傳承春節文化,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強化它的本土性,保留悠久的文明傳統,不斷賦予它新的內涵,將春節文化拓展得更美好,讓它成爲全體華人永遠同樂的佳節!

春節文化傳統作文 篇24

“爆竹聲聲一歲除,煙花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寫出了我們傳統的節日春節。春節是一個非常祥和的節日,新年的腳步伴着鐘聲的來臨,陳舊的20xx年已經過去了,美好吉祥的20xx年正邁着嶄新的步伐向我們微笑着走來。今年是鼠年,我祝大家鼠年屬你最幸福。

清晨一聲清脆的鳥叫劃破了蒼茫的天穹,我睜開了朦朧的雙眼,穿起了新衣,貼上對聯,剛要沾上斧子,爸爸說詹夫子要倒着沾我不解的問爲什麼?爸爸和顏悅色地笑了笑,說:“寓意福到了”。我恍然大悟。

原來春節還有這麼多的風俗啊,爸爸說到晚上還要吃團圓飯了,我興奮的手舞足蹈,於是我就苦苦等待着盼啊盼,終於盼到了夜幕降臨,黑布上撒滿了無數顆繁星,我擡頭仰望着,一個可愛的想法從我的腦海中閃過,爲什麼不和父母一起去包餃子呢?我奔着廚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母,父母同意了。首先把面和餡兒護好,然後我們分工明細,媽媽擀皮兒,爸爸和我包餃子,我拿起餃子用勺子盛了不少餡兒,餃子還沒有包好,就露出了許多爸爸語重心長地說,包餃子是有學問的,第1步,把皮兒放在掌心,手一定要有弧度,不能太平,第2步放下時一定要適量,不能放多放多就會露餡兒,煮成了一鍋粥,但是也不能放少放少了吃起來就不好吃。我按着爸爸的步驟包了起來,結果卻包了一個四不像,唉,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啊。爸爸說:“不要灰心,慢慢練習就會成功,失敗乃是成功之母,我聽了鼓起勇氣,漸漸的越飽越好,這些餃子像一個個可愛的小蓮花,我的心裏美滋滋的,真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啊!

參加這次春節風俗活動,我不僅知道了中國習俗歷史悠久,還讓我知道了成功的真諦,習俗幫我揚起了理想的帆。透過這次參加春節豐收活動包餃子,我深深感受到了春節的祥和與美好,也從中感受到了和父母在一起包餃子時的快樂與幸福,更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不要急於求成,要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細心耐心去做好,這樣我們才能享受成功的幸福。

標籤:春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