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推薦】春節傳統作文十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傳統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春節傳統作文十篇

春節傳統作文 篇1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舅舅一個,外公一個,外婆一個……我滿載而歸,手中十幾個大紅包。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衆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倒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春節傳統作文 篇2

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好多好多節日,有象徵着團圓的中秋節,有紀念屈原的熱鬧的端午節,而我最喜歡的是象徵着一年美好開始和幸福美滿的春節。

大年三十上午,到處喜氣洋洋,每家每戶都貼春聯。我,弟弟,爸爸媽媽一起貼春聯,爸爸拿着一瓶粘糊,往對聯上一抹,然後再往牆抹一遍,啪的一下對聯就貼好啦。

到了晚上,我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一大桌美味可口的菜餚出現在我的面前,有象徵年年有餘的魚,象徵大吉大利的雞,還有團團圓圓的水餃還沒開始吃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晚飯過後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一直到凌晨十二點,最開心的時刻來了,我們一家人到天台放煙花,我們可以看到家家戶戶都會放煙花,大家都擡着頭望着天空,各種各樣的煙花在天空綻放,有的像閃閃的星星一樣灑落下來,讓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接;有的像綻放的五彩繽紛的花朵,彷彿告訴人們春天就要來了。最漂亮的就是降落傘煙花,快結束的時候會有一條龍栩栩如生,美麗得讓人陶醉!

當新年的鐘聲響起時,我們一家人去向爺爺奶奶拜年,互相祝福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學習進步!長輩就會給我們好多好多紅包,我們開心極了,你知道嗎?紅包象徵着大吉大利。喜慶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人們在笑語中互相道一聲新年快樂,大家心裏都甜滋滋的,像喝了蜂蜜一樣。

從年初二開始我就跟着大人去親戚家串門了,還得了很多紅包呢,真開心!這些紅包我都存起來了,等我長大了再拿出來用。哈哈,我心裏想,還沒工作就有存款了!心裏樂滋滋的`。

春節是一個喜氣的日子,也是個團圓的日子,我喜歡春節。

春節傳統作文 篇3

“鞭炮煙花,煙花鞭炮,戶戶紅春聯。鑼鼓鏗鏘,鏗鏘鑼鼓,舞獅跑旱船。問候朋友,恭喜新年,我們的心願。琴棋書畫,柴米油鹽,紅火日子甜。歲歲平安,家家團圓,真情滿人間……”新年又到來了,家家戶戶、大街小巷都準備着“紅紅火火”過大年。

超市裏,天花板上掛着大大小小的紅燈籠和中國結,而各式各樣的春聯也隨處可見,他們把超市打扮得紅光滿面,渲染着過年的氣氛。客人們也在精心挑選,選出一副自己滿意的春聯,然後認認真真地貼在自家門口,迎接新年。身在老家的我也不例外,在大人們貼春聯時,我會熱情地幫助他們,替他們做些雜活。有時還會糾正他們上、下聯貼的順序。

貼好了對聯,往遠處一站,看看自家門口,呦!好一個紅紅火火呢!財神一定十分願意到我們家來!到了大年初一,就該到各家各戶拜年了。來到近親街坊家,便要說吉祥話了。哈哈,這可難不倒我!“祝三爺三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長命百歲!”“祝姐姐學習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考大學金榜題名!“祝叔叔(阿姨)越來越帥(漂亮),顏值越來越高!”祝福的話語一句接一句,長輩們開心得合不攏嘴。

吃完年夜飯,我們一大家子圍在一起烤火,夜是冷的,可跳躍着的火焰卻是溫暖的,我的心也是暖暖的。在坐的每個人都會時不時往火裏扔些樹枝,爺爺笑眯眯地說:“過年了,大家都爲了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添一把柴!”

春節傳統作文 篇4

我們國家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正月十五鬧元宵、五月初五端午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其中最大的傳統節日就數過新年了。

過新年的時候,大家都忙着把自己的家打掃的乾乾淨淨,裝扮的漂漂亮亮,有的在貼對聯,有的在貼大紅福字。還準備了許多各種各樣好吃的食品、水果、和小朋友喜歡的零食等等。

年三十除夕夜,全家人會熱熱鬧鬧的圍坐在一起吃豐盛的年夜飯,有魚、有鴨、有蝦很多很多,大家都會相互說一些祝福的話,爸爸媽媽和長輩還會給我壓歲錢,媽媽教我把它壓在自己的枕頭下。每一年我們總是會留下一條全魚到新年裏,外婆說:這叫“年年有餘”!吃完晚飯,大家有的看春節晚會,有的聊天,好熱鬧。到了十二點,窗外響起了鞭炮聲,絢麗的煙火在夜空中慢慢散開,緩緩灑落,美極了!

第二天早上,媽媽給我穿上漂亮的新衣裳,外婆給我們燒熱氣騰騰的年糕和桂圓,外婆說:這叫“年年高”!哈哈,難怪我長得這麼高呢!

過年真好!

春節傳統作文 篇5

俗話說,爆竹聲聲辭舊歲,敲鑼打鼓迎新春。雖說如今的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少了那份驚天動地的熱鬧。可是滿大街的大紅燈籠,家家戶戶喜氣洋洋的紅春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年貨,依舊掩蓋不住那濃濃的年味!新年裏的集五福搖紅包,螞蟻森林、螞蟻莊園的熱火朝天,似乎已經成爲了如今迎新年的一種標配;家庭羣、朋友羣的紅包雨大戰,給這個己亥年的豬年春節增添了一份別樣的熱鬧。

伴隨着這份濃濃的年味,我踏上了行走的春節之旅。沒錯,我的春節一直在路上。從蘇州到北京,從北京到泰山,從泰山到濟南,從濟南到青島,從青島到上海,從上海到蘇州,我徜徉在祖國的地鐵、高鐵、民航路上,累並快樂着,也深深地爲自己走在這新時代的復興之路上而感到驕傲和幸福!

在這一路中,令我印象最深刻要數北京之旅。大年初二一大早,我們一家便踏上了北上的列車,來到北京。已經是第二次踏上這片熱土,北方的冬天有一種別樣的美麗,車水馬龍的王府井大街熱鬧非凡、年味十足,到處洋溢着春節的味道,讓人流連忘返……

大年初三的清晨五點,寒風凜冽,我們一家鬥志昂揚地來到天安門廣場,準備觀看神聖而莊嚴的升旗儀式。我發現像我們這樣的一家三口很多,還有很多扶老攜幼的家庭也都來到了天安門廣場。這是一個莊嚴的地方,會讓人自然而然的肅然起敬。從寥寥幾人到整個廣場人山人海,從清晨5點到7點18分,只爲等待那神聖的一刻。在那一刻,看着武警戰士威武的身姿,耳邊迴響着莊嚴有力的國歌,我心裏激動萬分,感覺到心臟在胸膛裏撲通撲通地跳動,我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當五星紅旗伴隨着雄壯的國歌聲冉冉升起時,整個人羣都沸騰了。是的,大家都有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

我遙望對面雄偉莊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五個大字格外醒目,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多麼的蓬勃大氣啊!我愛你,中國!

短短的7天春節之旅眨眼就結束了,我意猶未盡,我的春節快樂又圓滿!

春節傳統作文 篇6

我最喜愛的傳統節日,就是中國人一定要過的春節啦!

春節的時候。我會和奶奶一起包餃子,在包的時候我會把餃子包出各種形狀。我可是個生活點子王!有一次我趁奶奶不注意時往餃子裏面放了顆糖果,心想:不知誰會有好運氣吃到我的糖果餃子呢?

不過在過年時,我玩得最起勁的是放鞭炮。記得有一次,我和弟弟來到空地,我把空酒瓶架在樹枝上,然後把會爆炸的炸彈點燃放進酒瓶裏。我的弟弟在旁邊看我操作了一遍之後,躍躍欲試。輪到他來玩時,我看到弟弟小心翼翼地往瓶口放了一個小蓋子。這時我就像一名指揮官一樣,信心滿滿地指揮着弟弟,說:開炮!我這麼一聲令下,弟弟就慌忙地就捂住耳朵並跑開了,砰的一聲,蓋子飛了起來,酒瓶被打倒了,滾出去好遠好遠!令我沒想到的是,平時淘氣的弟弟膽子居然這麼小。

哎呀,我剛說了這麼多,都要把春節的來歷給忘啦,現在就來講一講吧。在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每當這個時候就會來攻擊人們。人們就靠打鞭炮,貼福字來嚇退他。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是可能真的出現過呢。現在春節都沒有這個怪物了,我猜說不定去攻擊其他星球的外星人去啦。

最愛的還是除夕夜豐盛的年夜飯,吃了飯後還能拿到爺爺的壓歲錢,有了這些壓歲錢之後,真覺得自己是個富翁啊!

每次過春節,我心裏就會充滿喜悅,因爲春節是我最愛過的節日。

春節傳統作文 篇7

過年了。這是我們整個國家最快樂的事情。不過去年的春節更令人難忘!

還記得那天早上爸爸說:“今年的春節,我們去姥姥家過年吧”。到姥姥家需要車三個小時。我在車裏看着窗外的風景:藍藍的天上漂着朵朵的白雲,心裏非常愜意,更多的還是期待。

終於到了姥姥家,姥姥見到我們特別高興。跑着出門來迎接我們。姥爺、舅舅、舅媽和妹妹都出來了,我們都特別高興。

進了屋我看姥姥準備了春聯、燈籠、鞭炮還準備有好多好吃的小吃,蒸了好看的饅頭,還有我最愛的四喜丸子。

春節那天終於在我們的期盼中到來了,整個村子都熱鬧了起來,張燈結綵的。晚上我們全家人一起吃了年夜飯之後。姥姥和媽媽說,要準備初一早上的餃子,說這是我們北方的習俗。我聽見了,跟他們說我也要幫忙。媽媽同意了,就在這時我看到姥姥在餃子餡裏放了鋼鏰。我問姥姥這是什麼意思。姥姥告訴我誰吃到這一年就事事順心。我聽了。在心裏想明天一定要吃到。媽媽叫我幫着擀餃子皮,姥姥和媽媽就包餃子,姥姥還誇我擀的餃子皮真圓,我很高興,不一會兒我們就包完了。就在這時,舅舅喊我們,開始放鞭炮和煙火了。我跟妹妹飛快地跑出去。鞭炮的聲震耳欲聾。但是我和妹妹看到漂亮的煙火,還是非常開心的。

初一的早晨我們早早就起來了,姥姥還給我們煮了餃子。我和妹妹都吃到裏面放鋼蹦的餃子了,希望新的一年我們都開開心心的。在姥姥家的這幾天特別開心。但開心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非常快,媽媽說明天我們就要回家了,爸爸看到我戀戀不捨的樣子告訴我等放假再帶我來。我又開始期盼下一次的相聚了。

這次的春節,我真的特別開心,因爲大家可以在一起過年。

春節傳統作文 篇8

我國曆來是文明之邦,文化歷史厚重,傳統習俗源遠,值此新春佳節,我們一邊熱熱鬧鬧過新年,一邊也可安安心心品文化。

沒有文化的節日不叫節日,沒有故事的傳統也不是傳統。無論古今中外,概莫如是。優秀文化、優秀傳統是根、是本,也是源頭,牢記根與本,縱行千里不忘本,河有源頭水才清。

就四川而言,文化豐富多彩,環境優美,物產富饒,享有“天府之國”美譽。在飲食、娛樂、語言和習俗等方面自成一派、獨樹一格,並且影響廣泛,令人傾倒。

四川人對農曆新年極爲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上川龍之分。

成都年是伴着童謠唱來的。“小子小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麪粉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童謠中的種種爲過年做的準備,加上春節到來後持續到十五的遊樂、慶祝:新年撞鐘、燒子時香、大廟會、遊喜神方、人日遊草堂、耍獅子、舞龍燈、元宵觀燈,再加上愛玩的成都人“過厚臉皮年”的正月十六遊百病,這才構成了一個歡歡喜喜、圓圓滿滿的成都年。

元代的成都市雙流縣人費著在《歲華紀麗譜》說:“成都遊賞之盛,甲於西蜀,蓋地大物繁而俗好娛樂”。俗尚遊樂是巴蜀人的一大特點。所以,巴蜀很早就興起了旅遊習俗,到唐宋時達到頂點。以成都而論,全年固定的遊樂活動就有23次之多,或遊江,或遊山,或遊寺,或遊郊野,而且往往是羣體出遊,並與歌舞娛樂、體育競技、商貿活動結合在一起,具有很豐富的文化內涵。

就整個巴蜀文化而言,又具有很強的輻射力,除與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滲透影響外,還表現在對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詔文化的輻射,遠達東南亞大陸地區,在金屬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對東南亞產生了深刻久遠的影響。

新形勢下,應該如何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政府面臨的重大課題,也與所有百姓切身相關。

我們或應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重大關係,進一步促進“五位一體”協調發展;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先進文化建設之間的重大關係,進一步用先進文化建設成果提升人民幸福指數;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遺產保護利用之間的重大關係,進一步爲社會發展注入物質資源和精神財富;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立足當前與面向未來的重大關係,進一步以新的視野謀劃文化發展前景;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大關係,進一步明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目標任務;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文化產品生產之間的重大關係,進一步壯大文化產業的物質基礎。

春節傳統作文 篇9

臘月二十三,我們稱爲小年。之所以稱之爲小年,是因爲從傳統意義來講,春節的習俗從這一天就陸續開始了,所謂的年味,也都是從一個個習俗中散發出來的。“二十三,糖瓜粘”,民間在這一天有祭竈的習俗,送竈的時候,要用飴糖供奉竈王爺,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正所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還有“二十五,糊窗戶”的說法,即臘月二十四掃完塵,二十五就該糊窗戶了。但隨着社會的發展,糊窗戶這個傳統已經OUT了,但貼窗花、貼福字等裝飾屋子的方式方法更加豐富多彩。在這一天,不同地區還會有不同的傳統活動,像接玉帝、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早在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爲“年肉”。即便到了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天都可以吃到肉,但臘月二十六置辦點大肉也是許多人保留至今的老傳統。

“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採購年貨。由於民間傳說,正月裏不能剃頭,俗諺稱:“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理完髮之後,還要去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關於臘月二十八的民謠有“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根據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麪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所謂“貼花花”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

中國農曆有大小月之分,所謂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這一天也叫小除夕。“二十九,蒸饅頭”,二十八做好了發麪,二十九就要開始蒸饅頭了。也有“臘月二十九,提瓶去打酒”,中國的酒文化也是流傳已久,新年大餐怎能少了酒呢?除了籌備年貨外,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除夕對於所有華人來說都是極爲重要的,這一天一家人要在一起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這就是過年回家的意義,與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

正月初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從這天開始人們便開始走親訪友,串門拜年,出門扭一扭。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拜年的方式也隨着科技的前進更加fashion!前幾年,大家拜年的方式還是打電話、發短信,今年恐怕更多的人會選擇微信了。

春節傳統作文 篇10

是讓我們清醒一下頭腦,做好下節課的準備。這樣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提高學習效率。可是,這十分鐘對於有些同學卻成了“危險”的十分鐘。不信,請和我一齊去看看吧。

下課時,有些同學三個一夥,五個一羣,在過道上橫衝直撞,有時不留意把自我或者別人弄得遍體鱗傷。個別調皮的同學有意站在過道的某一個地方一動不動,故意攔住別人的去路,給別人造成不便。也有的同學在樓梯上跑上跑下,不僅僅把自我弄得汗流浹背,而且還給其他同學帶來極大不便。更可氣的是有些同學,他們四個人和成一夥,組成一個“大炮”,中間兩個人手拉手組成“炮架”,另兩個人用雙手握成一個拳頭做成“炮筒”,把其他同學當作攻擊的目標,一“炮”轟過去,好危險。

怎樣樣,看了這些。你覺得自我的課間十分鐘過得有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