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有關剪紙傳統作文彙編五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剪紙傳統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剪紙傳統作文彙編五篇

剪紙傳統作文 篇1

最近,我們班開展了“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這項活動。我們小組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是剪紙,現在,就讓我把它詳細地介紹介紹給大家吧!

民間剪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的來歷是很久以前的西周時期,周成王突發奇想,將梧桐樹葉剪成了玉圭圖像,贈送給了他的弟弟姬虞,表示了封他於唐國(今山西西南部)去當諸侯的意圖。於是,當時便逐漸產生了剪紙。

剪紙真正昌盛的時間雖然是在清朝中期以後,但其它朝代出土的剪紙也非常多。比如湖南省的黃泥礦出土的晉代金片裝飾物;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過五福團花剪紙;還有“人勝”剪紙……中國古代出土的各種朝代的剪紙遺蹟非常多,可以分成過年窗戶上貼的窗花、當成禮物送給親朋好友的禮花、門上貼的門籤等。剪紙大多數用紙作爲主要材料,除了用剪的方法外,還能用雕、刻、鏤空的方法做成。記得小時候,我在學剪紙時,經常把一幅剪紙作品弄“分家”,最後在我的堅持不懈下,終於學會了剪紙。

透過這次查找,不僅讓我明白了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還讓我懂得了許多關於剪紙的知識。剪紙是中國獨有的,我們要把它傳承下去!

剪紙傳統作文 篇2

暑假的一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剪紙的作業。這可是我最喜歡的,我一定完成得很好。

首先,要準備剪刀,紙,還有要剪的圖案。這三樣,是剪紙要用的東西。

我先選一個老虎的圖案,再拿一張紙,一把剪刀。我小心翼翼的`剪:先剪老虎的耳朵,再剪頭,眼睛,鼻子,嘴巴;然後剪身體;接着剪腳;最後剪尾巴。好了,一隻完整的老虎剪紙出來了。

我又想:“我可不可以剪一個故事呢?”於是,我就剪一個“貓和老鼠”的故事的圖案。

一天,貓和老鼠搬家了,貓住在山上,老鼠住在山腳,因爲,它們離的很近,經常來往。有一次,貓給老鼠送的信:“可以做我的好朋友嗎?”老鼠回貓的信是:“可以。”因爲它們住在山上沒其他朋友,所以,它們只好做朋友了。有一天,它們發生了矛盾,老鼠哭個不停,貓也很傷心,於是,貓鼓起勇氣,就送信給老鼠,貓送的信是:“你還可以繼續做我的朋友嗎?”老鼠同意了,它們後來又成爲了好朋友。最後,我把這個故事的剪紙也完成了,我挺滿意的!

開學了,我把我的暑假作業交給了老師。老師評出了優秀獎,我居然拿了一等獎。我的心甜滋滋的。

剪紙傳統作文 篇3

今天,我看到了這幅剪紙:一個美麗的姑娘頂着三個瓷碗在跳舞。看着看着,我進入了想象的世界:

她――尤麗塔是星探從一個很偏僻的小村莊“挖”出來的。

現在,尤麗塔正在舞臺的幕後。

突然,她聽到主持人報了她要跳的舞的名字,慌忙走上臺。當聚光燈全射向她時,她的臉上浮現出兩塊紅暈,一如天邊的彩霞。

觀衆的眼中,她是這樣的:穿着赭紅色的、樸實的但並不老土的衣裳,頭戴帽子,帽子上有絲帶,頂着碗,略有些害羞。

這時,舞曲響了起來。她的害羞立刻無影無蹤,腰肢像一條蛇似的扭着;舞步旋動,時而快,時而慢,時而輕柔,時而狂野;手臂隨着樂曲有節奏地舞着,時而上,時而下,時而左,時而右;纖細的手指也時而直挺,時而彎曲,時而微翹,時而攥緊。她的左手呈波浪形滑向右手,右手又呈波浪形滑向左手,手上的裝飾也隨之顫動。她全身的關節異常靈活,可以自由扭動。這舞姿,沒有刻意做作,而是全然發自內心啊!(碗竟始終沒掉。)

人們看呆了,一“舞”終了,人們還沉浸在裏面,等他們清醒過來,全場立刻爆發了雷鳴似的掌聲!

媽媽的喊聲把我拉回了現實,我盯着剪紙,真想大叫一聲:剪紙,你真是民間一個最偉大的藝術!

剪紙傳統作文 篇4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很多,如:剪紙、中國結、皮影、兵馬俑……其中,我最喜歡當然是剪紙。因爲剪紙像一顆燦爛的明珠。現在,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剪紙吧!剪紙所刻畫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是圓形的,中間是一隻生肖,旁邊有很多金銀財寶,祝福着新的一年不愁吃不愁穿;還有這張仙女下凡和松鼠摘葡萄。先說仙女下凡:是位美麗的仙女神態各異,舞姿翩翩,她們的手臂上纏繞着輕盈而柔滑的絲帶,正隨風輕輕飄動;接下來就說這張松鼠摘葡萄:只見小松鼠搖着蓬鬆的大尾巴,小眼睛緊緊地盯着紫瑩瑩的大葡萄,正冥思苦想着怎麼摘下葡萄,那樣子可愛極了。

剪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是一種褸空藝術,它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的享受。這些色彩繽紛、形態生動的剪紙深受人們的喜愛!

剪紙不僅豐富了我們的課餘生活,還訓練了我們的動手能力,更發揮了我的想像力,設計出一張張美麗的剪紙。

剪紙傳統作文 篇5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文化的精髓體現在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上。當我看到那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時,我不禁感嘆,中國的傳統文化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今天,我們要完成一幅剪紙作品。”老師說道,我頓時一愣,高難度的剪紙,要在短短的一節課裏完成,豈不是比登天還難?

可是我的想法卻大錯特錯了,在老師的訣竅講解和示範剪紙之後,我恍然大悟,原來完成一幅剪紙竟然也是易如反掌之事。大部分剪紙是軸對稱的,只需要簡簡單單在用剪刀“飛舞”四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個圖案便能整整齊齊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光說不練假把式。”我不能紙上談兵。我急不可耐地開始“行動”了。我先在紙上勾勒出半個蝴蝶,然後再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賦予它“生命”。可是這隻蝴蝶仍然死氣沉沉的,沒有一點點活力。

我決定在它的翅膀上加以點綴。我在蝴蝶翅膀邊緣剪了一條花紋。不料,我在剪的時候,一不小心邊緣剪破了,留下了一道刺眼的“傷疤”,我便用一點膠帶幫它“療傷”。儘管如此,那道“疤痕”仍然清晰可見。我更仔細地爲蝴蝶“化妝”。

很快“裝扮一新”充滿活力地蝴蝶在我的眼前“亮相”。看!美麗精緻的花邊,彷彿給蝴蝶穿上了一件新衣。一顆顆如明珠般的圓點,彷彿給蝴蝶戴上了一件件靚麗的首飾,在空中翩翩起舞。

透過這次的剪紙,我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剪紙這門技藝一直在流傳着,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體會到剪紙這門藝術的魅力,體會到剪紙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