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推薦】弘揚傳統作文彙總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弘揚傳統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弘揚傳統作文彙總八篇

弘揚傳統作文 篇1

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瑟瑟微風飛揚,當萬里山河披上綠裝,在光輝下顯得格外妖嬈,當巍峨的華表,讓挺拔的身軀披上曙光,在這金風送爽的佳節,我們迎來了國慶佳節。

憶古夕,有多少愛國詩人抒發自己對祖國的熱愛,當祖國繁榮時有杜甫的: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有岳飛的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當祖國飽受戰亂時,唐有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維的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岑參的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宋有陸游的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祖國美麗的山河讓多少英雄“競折腰”祖國大地人才輩出,孔子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他概括了中國人的基本思想,成爲獨創一套信仰體系的鼻祖。他的哲學根基於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範來教育人、管理人的政治觀念,貫穿於中國人的生活和文化之中長達兩千年之久,對世界上許多人都產生過很大的影響。秦始皇是一位偉大的中國皇帝,用武力統一了中國,實行了一系列影響廣泛的改革。隨後中國之所以一直保持着文化統一,這些改革是一個主要因素。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曾率岳家軍英勇抗金。祖沖之是南北朝時期傑出的科學家,在數學、天文曆法,機械製造等領域都有卓越的貢獻。祖沖之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並和兒子祖目恆一起匯出了球的體積公式,祖沖之在三十六歲時修改了曆法,編制了先進的大明曆。他還設計製造了利用水力磨面的水碓磨,製造了“千里船”等。

憶往昔,中國曾,是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西方也高得多,可繁華如煙,現在的我們很難想象昔日母親的面貌,我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建設我們的祖國,讓母親重新煥發光彩。

綿延的祖國山河中,我看出了您的磅礴,廣袤的草原上展現着您的胸懷,洶涌的大海訴不盡您的氣魄,祖國是東方初生的太陽,是亞洲的明珠,是騰飛的巨龍。在這特殊的日子,我衷心祝願:媽媽,節日快樂!

弘揚傳統作文 篇2

記得那一天,我剛從輔導班出來。風無情地吹打着樹梢,發出呼呼的吼叫聲,差點沒把我吹倒。我站在公交車站牌那兒焦急等待着公交車。公交車緩緩駛來,我急匆匆地奔上車,車上的人可不少,只剩下兩個座位,我很慶幸地找了一個坐了下來,大口地喘着氣。車開了,但又停了,只見一個小男孩,揹着一個又大又重的藍色書包,步履匆匆地上了公交車,他好像也是剛下課,小小的身體坐在了最後一個座位上,他用袖子輕輕撫去頭頂的汗珠。我想這麼大的風,他是得多匆忙纔會出汗呀!又到了一站,上來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老奶奶緩慢地上了車,那個小男孩看看自己又看看那位老奶奶,連忙揹着沉重的書包大步上前,輕輕扶着那位老奶奶,坐到了那個座位上,而他瘦小的身體扛着重重的書包站在老奶奶身旁。老奶奶看看他,親切地問:”你的書包好像很重,要不你坐把?“男孩雙手扶着書包往上提了提,說:”不沉不沉,奶奶您坐。”“當時我心想:怎會不沉呢?只見那位老奶奶摸着小男孩兒的頭說:”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啊!“小男孩摸摸後腦勺,笑了笑。那是,我不禁心頭一震:這個小男孩真“美”!我也要把這種美傳遞下去!

就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媽媽讓我下樓去買一袋鹽,我一蹦一跳的下樓去了。我剛走到院門口,便看見一位老奶奶正站在馬路邊,左顧右盼。此時我心中浮現出那天小男孩給老奶奶讓座的一面,我想如果小男孩可以做到的話,我難道就做不到嗎?我飛快的跑過去,對着老奶奶笑了笑,急忙說:“老奶奶您好,我扶您過馬路吧!”老奶奶微笑着摸着我的肩膀,用顫顫巍巍的聲音說:“謝謝你了!”我雙手扶住老奶奶的一隻手,在過馬路時我左右看,老奶奶還時不時的提醒我,我扶老奶奶到了馬路對面,老奶奶摸着我的肩膀,連聲說:“好好好……“還一直向我表示感謝,我不好意思地笑着說:”老奶奶,這還是一個小男孩教給我的。”說完,我跟老奶奶揮了揮手,像只蹦跳的小兔子,歡欣雀躍地買鹽去了。

是啊!這一個小小舉動不正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嗎?也許美德就產生於生活的點滴小事,我們的一個舉手之勞就可以弘揚我國的傳統美德,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爭做中華最美時代少年!

弘揚傳統作文 篇3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裏,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纔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裏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裏好不熱鬧。小孩子穿着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着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夥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糉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裏,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爲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爲此做些什麼嗎?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麼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裏掃掃墓,僅此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糉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裏手拿月餅,擡頭賞月呢?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裏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作爲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爲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衛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你還等什麼?快行動吧!

弘揚傳統作文 篇4

袖,長歌,善舞。那一抹黛色的身影立於畫上,衣袂飄飄。耳邊縈繞起那千百年的淺唱低吟。

“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孔雀東南飛》中的這句似訴似怨,不經意地讓我對別樣的漢服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情愫。

記得一次出門旅遊,一座古城裏,驚喜於專門租賃漢服提供遊客拍照的地方。那精緻的花紋,素雅的配色,那長長的衣袍,長長的衣袖,增添幾番柔情。或是幾處別緻的裝飾,間或一條腰帶,幾個小小的頭飾,雖無華麗耀眼,但那幾朵小花,幾隻蝴蝶,更給端莊內斂的漢服增添了幾分靈動,活潑。讚歎這漢族文化瑰寶——漢服。

不知是不是心裏使然,穿上漢服拍照,大家都沒有了嘟嘴,賣萌,只是靜靜的站在那一棟棟古色古香的建築前,想象着那時人們的生活,端莊優雅,不經意間流露出了漢服的古味古韻。

回家之後,查書知道了漢服分很多種,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可能正是因爲漢服承載了太多中華的傳統文化。穿上她,步子不經意間邁小了,說話不經意變低了許多,心裏滿溢着的是喜愛和自豪。

後來,再翻看這張照片,爸爸媽媽也調笑道,自己調皮的女兒,竟也有了“大家閨秀”風範。那是自然,我出生在漢中,漢家發祥地的女子,理應自帶漢家氣質啊!

漢中的橋北廣場,恰好看到有人在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前拍照。他們穿着漢服,長袖飄飄,寬寬的袖子帶出一種別樣的風情,長長的衣襬拖之身後,雍容華貴。路人見了,紛紛駐足,領略漢服所特有的華貴,婉約,柔情。不知他們只是爲了好看,還是明白漢服對中國人的意義。無關重要,重要的是,像我一樣的人們,知道了漢服,認識了漢服,接納了漢服。

在以前,人們總是以漢服不方便爲由,漸漸疏遠了漢服,,只知中國的旗袍,卻不知我們是漢人,書寫的是漢字,所講的是漢語,以及我們的民族服飾是漢服。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知道了她,愛上了她。雖然我僅僅穿過一次,但我知道,那份獨留在我心間的漢服古韻,在慢慢氤氳……

其實在之前,除了從電影電視上看到明星衣着漢服,更多的是對現在的人只知時尚,卻不知中華傳統文化的報道。20xx年春晚,一個節目中是56個民族都穿着自己民族的傳統服飾,而漢族卻只是穿着改良的旗袍,網上紛紛發帖,譴責“一國之芳兮,一國之殤”。更有甚者,竟把我們的漢服認作和服。在看到這個消息時,我羞愧不已,可能在我們心底中,漢服只是一種用於觀賞的服裝,而不知,漢服纔是我們漢人的民族服裝。只知它的製作精美,而不知,它是我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中華文化的傳承,我相信,傳統文化已經慢慢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中,中華文化已經縈繞在我們周圍……

“世人皆迷畫中仙,無人憐愛世間魁”。或許,所執着的,是那江南雨巷,古鎮長街,身着漢服,十里紅妝的漢服古韻。

弘揚傳統作文 篇5

這幾天的心情那是非常的煩躁,不是我自己的原因,而是爲國家爲民族爲這個社會,身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我感到非常的悲哀,這不光是我是我同道中人共同悲哀的問題,可憐的中國文化啊可憐那些曾爲我們國家出過力,犧牲過生命的先人們了他們留給我們的東西正在被我們一點一點的淡忘掉,盲目的吸取他國的東西,是的我們可以吸取但是吸取的同時別忘了本身爲國人,難道還不感到悲哀,爲什麼現在這麼多國家對我們虎視眈眈,爲什麼我們國人爲了他國的東西大打出手,自己家的東西都不要了你還何談愛國,我們是可以吸取,是可以學西方的東西,有些東西確實是有優點我們爲什麼不學呢關鍵是看你學過來之後怎樣去發展了,就拿武術來說被他國吸取過之後加上自身的努力就變成了自己家的東西,而我們呢只是一味的死學,沒有一點點的創新,我們要做的就是發展成自己的東西,加上自己民族的特色,這樣才行啊,才能立足於社會之林啊。

中國人如果還繼續這樣的話,那麼自己的東西一點點的會被別人搶走,就比如說端午節,被韓國搶走,知道消息後,多少國人氣憤,呵呵,那怪誰呢還不是怪自己啊,人家爲什麼能搶走啊自己都不重視了自己都不發展了還有什麼可說的一些國粹啊像戲曲,武術,詩詞等等還有多少人學呢,悲哀啊這些東西又有多少人瞭解呢只是爲了好玩耍酷,沒有站到一個文化的高層次上去發展,整天做一些低俗的事情,

說什麼都是藉口,就是你們那些人,現在的世界環境是的咱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是需要時間的,不是每個人隨便可能學會的而且時間也長,講究基本功,但在期間他可以鍛鍊你的意志,磨練你的心態。

現在我很煩躁,頂着很大的壓力,最讓我痛恨的就是那些低俗的人,不會欣賞的人,沒有一點點文化層次,只是爲了好看好玩,不能忘了本啊不能不發展自己家的東西啊……越是這樣的就越有人遠離這些出力不討好的東西,所以就一點點的淡化知道失去

以後希望會出現更多的高文化層次的人救國救民啊。

弘揚傳統作文 篇6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經幾千年依舊長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與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復興,纔有完整意義上的民族偉大復興。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靈魂,也是民族的價值觀,更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傳統社會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從親緣關係開始,靠的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可以做到。首先最重要的是講禮貌。禮貌彰顯着我們的魅力。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禮貌就是尊重與文明的具體表現,是人際交往的最起碼的要求。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規範,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禮貌反映了我們自身的素質,展示了我們的風采。《晏子春秋》中就有這樣一句話:“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我們講文明、有禮貌,包含着對他人的尊重、寬容、謙讓、與人爲善等良好的品質。這些優良品質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礎。如果對人不禮貌,就會對人造成傷害,妨礙我們與人交往。在待人處事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以禮相待的需要,禮貌在滿足這種需要的同時,更滿足了人的自尊。

同樣我們還要注意禮儀。禮儀是一門學問,有特定的要求。孔子就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在家庭、學校和各類公共場所,禮儀無處不在。就個人禮儀來說,表現在舉止文明、動作優雅、姿勢瀟灑手勢得當、表情自然、行爲檢點、儀表端莊、着裝得體、講究衛生等許多方面。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學校集體活動中、社會交往活動中,都有相應的禮儀要求。如果我們不講禮儀,就可能傷害別人,使自己難堪,甚至無法適應現代社會。自覺做到講禮儀,不僅關係我們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關係到周圍的人,關係到我們的集體,甚至關係到我們民族和國家的形象。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一直強調“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西方同樣也有着“禮節是通行四方的推薦書”類似的諺語。禮貌與禮儀,是個人素養最直接的外觀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談舉止彬彬有有禮,是我們贏得別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

弘揚中華美德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要從小做起,成爲社會建設的骨幹,因此我們必須有健康的價值觀念,樹立健康的社會美德。讓我們一起爭做最美時代少年吧!

弘揚傳統作文 篇7

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就跟大家講講我家家風中其中的一條——孝。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啓蒙老師”。在我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爸媽就教我讀《三字經》和《弟子規》,因此,我很早就明白:“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那時候起,每當爸媽叫我掃地、收衣服、遞東西,我都立刻行動,從不拖延或偷懶;當爸媽教導我的時候,我都洗耳恭聽;當我做錯了事,爸媽批評我時,我都虛心接受,從不頂嘴,不讓他們傷心。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記得小時候的一個傍晚,全家人準備吃飯,爺爺還在門前的菜地澆菜,我和弟弟去叫了好幾次,爺爺總是叫我們先吃,別等他。半個小時後,爺爺回來看到家人們都沒吃,一下子愣住了,驚訝地說道:“不是讓你們先吃嗎?”我用稚嫩的聲音回答道:“爸爸媽媽說過,家人沒到齊,不能動筷。”爺爺笑着摸摸我的頭說:“我的大孫子真棒!”此時,全家人都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雖然現在我們和爺爺奶奶是分開住的,但是隻要一有時間,爸媽就會帶着我和弟弟回去看爺爺奶奶。媽媽會給二老買菜、買水果和生活用品,給他們煮飯、打掃衛生,奶奶逢人就誇媽媽是個孝順的懂事的好兒媳。我和弟弟會陪着爺爺下棋,逗爺爺開心。而爸爸則陪爺爺拉家常,噓寒問暖。

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要把這優秀的傳統發揚光大。“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只要每個家庭都樹立良好的家風,就會有良好的國風,有了良好的國風,我們才能承載起歷史賦予的使命,逐夢前行,圓夢時代!

弘揚傳統作文 篇8

誠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現在的社會中,誠實守信,對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是至關重要的。

在生活中,誠實,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它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有了誠實,就有了朋友,有了堅強,臉上就洋溢着笑容;沒了誠實,就多了敵人,多了灰心,臉上就愁眉苦臉的。有了它我們的人生不會一帆風順,但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會是踏踏實實,腳踏實地的。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賈科莫的小孩,他全身是透明的,像是水晶做的,他想什麼,別人都能看見。於是,賈科莫養成了一個品德——誠實。後來,他的國家被一個暴君統治,賈科莫說出了百姓們對他的恨,就被暴君抓了起來。當賈科莫住進牢房時,整座牢房變得透明瞭!爲什麼?因爲誠實是堅韌無比,不可磨滅的。

那時,我還小。放暑假了,爺爺在睡覺,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我懶得彈琴,便把音樂開啟,自己去玩了。過了一會兒,我把音樂關了,跑去爺爺房裏,說:“爺爺,你聽見我彈琴了嗎?”爺爺聽到了一段音樂,以爲是我彈的,便說:“聽見了,聽見了,你去玩吧!”我興高采烈地跑下樓去。我回來時,看見爸爸正一臉陰雲地看着我,質問道:“你彈琴了嗎?”

“我……我彈了。”我心裏有些發虛。

“什麼?”爸爸一拍桌子,大聲說:“不說實話別吃晚飯!”

我不作聲了,低着頭,心想:爸爸怎麼知道的?難道他有“千里眼”?過了一會兒,爸爸對我說:“有錯誤,改了就是了。再說,這也是爲你好,你好好的練琴,爭取取得一些成績!”

後來,我每天紮紮實實地彈琴,越練越有信心,琴聲也越來越動聽。我覺得自己可以考一個級了,果然,琵琶六級一下子就透過了。

這時,我才正真懂得了誠實的重要。

看,這就是誠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