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傳統文化的高中作文

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爲規範的準則。下面給大家分享傳統文化的高中作文,歡迎借鑑!

傳統文化的高中作文

傳統文化的高中作文1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甚至以爲這種傳統禮儀文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着史無前例的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間行爲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爲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老師在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門外,等候老師醒來。老師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敬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守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就寢;在夏日炎炎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就寢。黃香溫席是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坐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更爲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域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爲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慎飛走,使者只拔下幾片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下把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太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爲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承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爲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爲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傳統文化的高中作文2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四條文明的長河從悠遠的歷史向我們奔騰而來,三道水痕漸漸淡沒或乾枯,只剩一汪江水還打着旋兒,涌向更遠的未來。然而,我們作爲這條河孕育出的子孫,是否還堅守着她名爲“文化”的江水,是否還保持着我們作爲“龍的傳人”的驕傲?

每個人,都有義務,有能力傳承我們的文化。民國政界名家吳國楨,於暮年在美國完成了《中國的文化》一書,雖然那時,他早已過了年少氣盛的年齡,甚至身在異土,但他心在中華,還有着拯救中華傳統文化的信念,所以能夠著成這本簡單易懂,卻又不失科學性與深刻道理的名作。可見,無論年齡與地位,無論家世如何或者身在何方,只有你有一顆熱愛文化的心,都能將文化傳承甚至發展下去。

堅守傳統文化也是意義重大的。不僅要從個體努力,也要從國家,保護這一文明的領土不再受任何玷污。韓國,是申遺大國之一。零五年,在端午節申遺中,我國落敗;後來,他們提交了“風水”的申遺書;現在,他們又將目光落在了“火炕”上。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披上了別國的外衣,成爲他人的遺產。若再這樣下去,我們的子孫回首,只能看見一片冠着其他名稱的歷史。文化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區別於其他地區的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代表它千年歷史的結晶。若一個民族失去了文化,人民也將無法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歸屬。由此可見,傳統文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保護傳統文化,已是迫在眉睫的緊事。傳承至今的工藝與習俗,都是千百年煉出的精華,無論失去哪個,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可彌補的巨大遺憾。現在,愈來愈多的人意識到了它們的重要性,也開始着手去保護。爲學生開設講座和課堂;給節日設立假期;透過網絡爲將失傳的工藝尋找繼承人……。我們應盡一切努力,去保護流傳下來的文化!

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各種名號,或看似離我們十分遙遠的專有名詞;更是四大發明的偉大,是各種節日的豐富多彩,是四大文明古國無上的驕傲!這些文化,組成了我們的宏偉的歷史,也造就了我們輝煌的今天。我們也應抱着感激的心情,去堅守我們珍貴的傳統文化!

保護文化,傳承文化,發揚文化,願每個中國人,都能爲這傳承的文化感到無盡的驕傲與自豪!

傳統文化的高中作文3

每一次指尖輕觸琴絃的觸動,每一次琴弓擦弦而過的輕顫,都帶動着人的心絃,訴說着一個又一個優美而悽婉的故事,二胡,中華傳統文化,民族之樂!我與它緊密接觸,用心傳承!

就在我還在牙牙學語時,母親便爲我帶來了二胡這位朋友,我便開始練習二胡,可是漸漸它便不再是我的朋友,我開始對它厭惡,避之不及,因爲媽媽總催我練習,二胡也沒有好聽的聲音,拉起來手還很疼……

窗外淅淅瀝瀝下着小雨,天陰沉沉的,壓得人彷彿喘不過氣來,我無奈的看了看手中的二胡,嘆了一口氣,心中十分煩躁,心想:什麼《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麼難拉,煩死了!這時樓下的小夥伴喊我下去玩,可媽媽出門時說不讓我下去,於是我只好作罷,重拾二胡,帶着萬分仇恨,拉了起來,刺耳的聲音,令我更加煩躁。

終於我有些受不了了,拿起手機,想到有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影片,於是便抱着玩樂的心思開啟電影,想看看影片中的二胡拉得有多好!——-一陣飛鳥飛過,綠樹青山,一位佳人出現,是那麼的美麗,此時一陣婉轉的二胡聲響起,是那麼的柔美輕快,我被帶入到音樂中。在梁山伯與祝英臺無法喜結良緣時,那悽慘的幽悵的二胡聲,彷彿一下子捏住了我的心臟,讓我難受的說不出話來。在梁山伯化爲怨靈哭訴時,黃沙漫天,二胡聲也變得低沉憤怒,彷彿在批判控訴封建不自由婚姻的罪惡。我一口氣看完了整個影片,意猶未盡,時而緩,時而急的二胡聲還在我的耳邊迴旋,餘音繞樑。我感到這纔是真正的二胡,真正的傳統音樂,是在用心演奏,用心在傳承。

我輕輕拿起一旁的二胡,端正心態與身姿,開始拉奏。一邊拉,我一邊回想影片中的一幕幕場景,有歡快輕鬆,也有沉重憤怒,我彷彿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我彷彿與曲子融爲了一體,二胡的琴絃時而顫動時而平緩,琴弓時而悠長,時而停頓,我拉奏的曲子好像是一個故事,訴說着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也訴說着我自己的心事。我忘我的拉奏着,直到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時,我好像沉浸其中,無法自拔。我感到了二胡的精髓,中華民族音樂的精髓。我是在用心演繹,用心傳承,即使自己的胳膊再酸,手被劃破,也再也不在意。我與二胡有了親密的接觸!

是啊!“天降大任於斯任也”,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有義務去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我也不例外,與二胡的一次緊密接觸讓我理解了傳承的真正含義,無論前方的路有多麼的艱險,我都會堅持下去,將我們的文化傳承下去!

傳統文化的高中作文4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輝煌燦爛。上個世紀,由於外來文化的侵入,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不少詬病。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的騰飛,人民物質生活得到極大豐富的同時,卻發現精神世界的空虛。於是,不少有識之士將目光投向曾被多加詬病的中華傳統文化,並發現“她”原是古人留給現代中國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於是傳統文化再次“熱”起來了。

《中國詩詞大會》、《詩書中華》、《漢字英雄》等各類綜藝如雨後春筍般涌現。這是人們在恢復文化自信,尋回曾被摒棄的傳統文化。人們從中領悟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從中享受求知的樂趣。過去那些不被人們所注意的民風民俗,不被人們所喜愛的古典文學以及一些傳統工藝開始顯露於人前,散發光芒。

傳統文化漸漸普及,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負面影響,更多有關歷史題裁的影視劇活躍於熒幕之上。但有些卻大大違背歷史,給觀衆帶來錯誤的引導。如《軍師聯盟》中,楊修這個人物形象是很不好的,但據史書記載,歷史上的楊修並不是那樣。同時,我們都知道古人對名和字的應用是有嚴格的區分的,但在這部劇中,以名和字稱號對方的情況十分紊亂。我覺得歷史題裁的影視劇拍攝還是應該嚴謹,編劇應多去了解相關的文化知識,還有加強審覈之類的,但出現這些情況的根本原因,其實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一知半解。

作爲中華民族的精神根基。我國的傳統文化一直影響着我們的思想觀念與行爲方式,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我認爲我們應去普及好的傳統文化,令更多人去繼承、發揚它們,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因爲有了他們,我們的祖國才成爲了那種可敬愛的有文化的國家。

如果我們把優秀傳統文化當成自己本身的一部分,並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那麼那些所謂的負面影響自然也會逐漸消失。

如今,我國掀起傳統文化熱,正是普及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好時機,我們應趁着這“東風”,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潤我們華夏民族,並影響整個世界,讓世界愛上中國。

傳統文化的高中作文5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形成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當中,博大精深。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就更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工業與商業的全球化正逐漸改變着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爲方式,消解着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瀕臨消失,就在現階段,出現了所謂的“傳統文化熱”。

一些名人開始大肆宣傳“傳統文化”,一些知名講學家開始大談《論語》。首先,我們不能否認名人的影響力沒有作用。確實,名人們的大肆宣傳讓很多人都意識到了傳統文化的危險狀況。但是,我們試想一下,這種名人效益真的有用嗎?這種潛在的“表面文章”真的會觸動中國人的內心深處嗎?會去讓人們不顧一切的維護中華傳統文化嗎?我認爲答案是不!

現在的我們,也就是中學生,正是一個剛剛對歷史有了解有接觸的時期。而在這種時候,一些歷史類的影視劇給了我們一個錯誤的影響,從而導致我們在學習歷史這門科目時會被混淆視聽。而且並不是只有一部歷史類影視劇有着不良影響!如最近大火的《延禧攻略》,我想大家應該都看過,裏面的劇情着實讓人看着大快人心,但是這與歷史並不相符。就像當中嬪妃們的服飾穿戴和服裝顏色並不是那個時代所推崇的,而是“當下流行”的配色與花紋。這些導演們,爲了收視效益,篡改了多少歷史實情無人知曉。而且,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現象,就像幾年前的《甄嬛傳》算是一部“十分成功的歷史類影視劇”,從而在多個外國國家播出,還在一些較有影響力的國外報紙上登過刊,這樣一來,外國友人看過後會不會認爲這就是中國的實際歷史?這不僅會影響國人判斷,也會讓外國友人對中國歷史產生一個誤解!這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嗎?

不僅僅是歷史類的影視劇,學生們用來解壓的網遊也有這種曲解歷史的現象和行徑。如人人都耳熟的“王者榮耀”,把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塑造成了一個劍客形象;把我國“荊軻刺秦王”中的男性刺客荊軻,描繪成了一名女性!這不僅是對歷史先驅的一個嚴重侮辱,也是對中華歷史的一個侮辱,爲了不使我們中國人遺憾,後悔,我們每個人應該成爲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努力使傳統文化重新綻放光彩,恢復生機與活力,爲我們將來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爲了傳統文化的恢復與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使其重新發出奪目的光芒!

標籤: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