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傳統工藝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工藝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傳統工藝作文

傳統工藝作文1

一個爐,一鍋糖,一把小勺,一隻細籤,一雙手巧奪天工,一幅畫活靈活現……伴着糖畫那獨有的麥芽香,這怡然自得的場景在每個人的童年中留下了不可抹去的美妙回憶。

那天是大年初七,大街小巷都播放着其樂融融的樂曲。我與媽媽套上絨衣,迎着夾雜着一絲絲泥土氣息的春風來到棧道漫步。只見一個攤點人山人海,伴着一聲聲驚歎,我也擠入人羣——哦!原來是糖畫藝人在做糖畫呀!

只見做糖畫的藝人左手握住鍋柄,右手抓着湯匙往熱糖漿裏舀出一勺金燦燦、黃澄澄的“顏料”,再趁還沒冷卻的短暫時間十萬火急地開始作畫。他用糖汁在大理石板上似一陣飛速的疾風一般來回澆鑄:有時停頓,將糖汁着重在某一位置上;有時浮掠,將糖汁細細勾勒在石板上;有時細琢,將糖汁認真灑在點睛之筆上……沒一盞茶的工夫,藝人以嫺熟的手法輕車熟路地刻出了一隻氣宇不凡的神龍,整個動作行雲流水一般流暢自然,好似一幅渾然天成的山水潑墨畫,令人嘖嘖讚歎。

然後他又開始了下一幅作畫。只見他從容不迫地畫了一個圓,可他正要準備繼續畫下去時,天有不測風雲,旁邊一個小兄弟誤打誤撞,竟推了一下藝人。剎那間,糖漿好似身姿優美的舞者劃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沒想到,藝人沒有絲毫慌亂與緊張,而是巧妙地運用了它:見他手在石板上好似田徑高手一般飛快地來回晃動,糖汁好似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瀑布一般傾瀉下來。不一會,藝人竟化誤筆爲巧跡,畫出了一隻生機勃勃的向日葵。我完全看呆了,瞠目結舌地看着藝人做畫:這哪裏是什麼糖畫,明明是璞玉一般美輪美奐的藝術品!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簡直是鬼斧神工一般令人讚不絕口呀!如果我也有這麼一雙巧手該有多好!……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糖畫也不是一天練成的。熟能生巧,才能爐火純青,進而不斷創新,小小糖畫、大大道理!糖畫樂、樂無窮!

傳統工藝作文2

去年暑假裏的一天,爸爸帶我走進了晉江市磁竈鎮嶺畔村的陶瓷博物館,開啓了我研學之旅的第一站。

“我們這個博物館,總面積400平方米左右,分爲陶瓷展示區和製陶體驗區。”剛走近館內,耳邊就傳來了工作人員的聲音,“這些甕、壺、碗等生活日用陶器都是早年間從磁竈古窯裏燒製出來的,在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的過程中,我們磁竈窯陶瓷在宋元時期可是外銷的重要產品之一,曾遠銷到東亞、東南亞還有東非的肯尼亞呢!”“哇,真沒想到,我們晉江的`陶瓷這麼厲害呀!”我心裏不禁暗暗讚歎。

咦,前面怎麼圍了一羣人呢?我上前一看,原來是一位製陶師傅正在展示製陶工藝。只見他將和好的陶泥放置於陶車上,轉動陶車後,用手按住陶泥,逐漸向上提拉做出陶器形狀,然後再用細線割離底部,雙手合攏抱離車盤放於木枋之上,一件精美的陶品就初現雛形了。

看着老師傅出神入化般的手工製陶技藝,我的心癢癢的。經過了漫長的等待,終於輪到我上陣了。望着眼前這一大團土黃色的泥巴,我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團,黏到托盤上,可那溼漉漉的托盤似乎與泥巴水火不容,任憑我怎麼搗鼓,泥巴就是固定不了。哎呀,這泥巴怎麼這麼不聽話呢?咦,腳邊怎麼有個白色的“塑料盒”?我索性一腳踩了上去,托盤竟飛快地旋轉起來。一時間,泥點亂飛,急得我手忙腳亂,連忙鬆開踩住開關的腳,托盤方纔停了下來……

“小朋友,你應該這樣……”一旁的工作人員忍着笑,給我做起了示範。學着叔叔的樣子,我再次端起泥巴,開始製作起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的瓶子終於做好了。它矮矮胖胖的,樣子滑稽極了,看起來就像一個長歪了的大冬瓜。

“當年,村民們製陶是非常辛苦的。”我的耳畔似乎又響起了工作人員的介紹。是啊,這看似簡單的製陶其實還真是不簡單。

手捧着我的“大冬瓜”,我不禁佩服起那些製陶人。他們用勤勞的雙手,讓手工製陶技藝閃耀了上千年,爲海上絲綢之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此次研學之旅,真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