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秦始皇兵馬俑作文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秦始皇兵馬俑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秦始皇兵馬俑作文九篇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1

赫赫有名的始皇帝兵馬俑位於在陝西西安近郊區,被稱作“全球第八大奇蹟”。暑期裏母親帶我來到了西安市,參觀考察了始皇帝兵馬俑。

沿着細細長長過道,來到了一座弧形服務廳上。立在高空俯瞰,大家看到了早已發掘的三個俑坑中氣魄最宏大的一號俑坑。一號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佔地面積有14260米。坑內的兵馬俑也數最多,現有6000個上下。坑內的兵馬俑有的循規蹈矩地站着,好像在聽候大將的命令;有的手持僵繩,舉目遠眺,好像隨時隨地提前準備越馬搏鬥……兵俑中間,一行行,一列列,真好像一支經過訓練的部隊。

突然之間,大家來到了二號俑坑。二號俑坑比一號要小,卻能近距觀查。在這兒,我們可以清晰地見到他們小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小表情莊重、若有所悟,好像在戰事上碰到了艱難;有的大發雷霆,好像想衝過去把對手一舉擊潰;有的目光堅定不移、握緊雙手,好像隨時隨地提前準備出戰;有的凝望遠處,好像在想念遠方的親人……在我們靠近他們的身旁,好像還能聽見他們輕度的喘氣聲。

在三號俑坑裏,我們可以能夠更好地欣賞陶馬。但見一匹匹陶馬身強力壯、惟妙惟肖。看他們那氣勢,一定是經常訓煉吧。好像只需一聲令下,他們就會撒開四蹄,馱着戰士職業們豪情萬丈,與對手衝鋒陷陣。

望着這種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我不由自主費盡心思:古代人憑藉自身的聰慧和才藝表演造就出了這般雄壯的工程建築,誰可以說這不是中華文化的國粹呢?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2

1974年3月,西楊村開始打井。工程一開始很順利,可兩天後就遇到了堅硬得像石頭一樣的土層,而且在3米以下的土層發現了紅土,再往下一米突然挖到了一個陶製人頭,秦始皇兵馬俑的第一塊陶片就這樣出土了。這一發現很快引起了當地文化館的注意。終於在7月15日“第八奇蹟”秦俑正式發掘,震動了全球。

秦始皇兵馬俑在西安市臨潼區以東的驪山,最早發現的是一號坑。坑長230米,寬62米,深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在坑底每隔三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坑裏有8000多個兵馬俑,一號坑到三號坑呈品字形十分壯觀。除這三個坑以外,還有一個四號坑,但因秦末農民起義等原因,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陶俑分士兵和軍吏兩大類,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手持弓弩矛戈等兵器。陶俑的年齡不同,形態各異分軍士俑,立射俑,跪謝俑,武士俑,軍吏俑,騎兵俑,弩手俑和百戲俑。

在三個坑旁還出土了超過500萬片的石甲片,石甲的製作結合了當時的玉器加工工藝按每人每天工作8小時算,加工一個600片的石甲要工作一年,可以說,當時動用的人力物力是極其大的。那麼,這麼貴重的石鎧有什麼用呢?原來當時如果一個普通老百姓想從軍的話,先要穿上這種鎧甲奔跑,直到大漢淋漓。由於身患疾病的人的汗液成酸性,健康的人的汗液成鹼性,不同的汗滴在石甲上,石甲會顯現不同的顏色,可以根據它的顏色來判斷一個人身體好壞。

怎麼樣,秦始皇兵馬俑這項工程龐大壯觀吧!它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3

聽說秦始皇兵馬俑大展來到了南京,這下可以“足不出戶”地觀看被譽爲“世界第八奇蹟”的兵馬俑,我們全家都十分興奮,決定這個星期六就到博物院去參觀。

一走近展覽大廳,我就被兵馬俑的氣勢,這個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吸引住了。與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態、服式、髮型都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形態逼真,它們排成三列橫隊,每列數十人,其中除3個領隊身着銷甲外,其餘均穿短褐,腿紮裹腿,線履繫帶,免盔束髮,挽弓挎箭,手執弩機,似待命出發的前鋒部隊。媽媽不禁對我說了一句:“真是‘前無古人,後少來者’啊!”

看着陣容整齊,威風凜凜的'兵馬俑,我很好奇地問:“這些兵馬俑到底是怎麼來的啊?!”剛巧身旁傳來導遊小姐的講解聲:“真正意義上第一個統一中華大地的統治者秦始皇,他爲了能建造一個無人能敵的陵墓,足足花了38年的時間來修築兵馬俑,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38年!真是個讓人震驚的數字,我突然感到我們的族真是個偉大族,我們的勞動人用自己平凡的雙手築造了一個多麼不平凡的奇蹟啊。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4

一直以來,我都想親眼看看秦始皇兵馬俑。今年寒假我和姐姐一起坐着前往西安的高鐵,去親眼看看出土於西安以東30多千米的臨潼出土的在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舉世無雙的秦朝兵馬俑。

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的嚇一跳。一、二、三號兵馬俑坑都分別埋葬了大量的馬車和陶俑。3座俑坑內共有馬車140餘乘,架車的陶馬560餘匹,騎車的鞍馬116匹,以及各類武士俑7000多件。

導遊向我們特別介紹了一下二號坑,聽說1976年4月,在一號俑坑的東端北側20米處,發現了二號兵馬俑坑。二號俑坑的平面呈現出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依據試挖情況推斷,二號兵馬俑坑雖說不大,但內埋葬着陶俑,陶馬1300件,內涵更爲豐富,所以很多專家認爲這裏大部分都是皇家貴族或者進階將軍,是3座俑坑中的精華。導遊還介紹說,古代的馬和現代的馬不同,現在的馬稍微懂點的行家就可以說是好馬還是壞馬,而古代則要把玉戴到馬頭上,如果是好馬,那玉就很白,如果是壞馬,玉就會變黑。

透過這次參觀我知道了秦俑的臉上爲什麼有鬍鬚了,因爲秦人非常鍾愛自己的鬍鬚,而只有犯罪的人才會被剃鬚,秦代武士的鬍鬚可以分爲絡腮鬍、長鬚和八字鬍幾大類。

秦始皇兵馬俑惟妙惟肖的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的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存的。讓我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5

暑假時,我來到了西安,有幸參觀了被人們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

7月19日上午,我與叔叔坐上了前往兵馬俑博物館的汽車,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的臨潼縣,離西安30多公里,它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沿途的秀麗風光,,引起我和叔叔的讚歎。

車子開到了博物館面前,來這兒參觀的人可真多呀!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中國人、外國人,一羣羣,一隊隊,摩肩接踵,絡繹不絕。一進大門,“秦始皇兵馬俑”9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十分醒目。

我們首先走進了三號坑,我們扶着欄杆,邊看,邊走,邊聽。聽導遊說,如此規模宏大的隨葬人俑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與考古價值。一、二、三個坑裏,三號坑最大,坑深五米,面積1426平方米,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闊九間,四周環繞着迴廊,四邊各有五個門道的地下大廳。兵馬俑不但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而且還是三十世紀考古吏上的偉大發現之一”,我仔細觀察起來,這些兵馬俑不但栩栩如生,而且形態各異。瞧!這些將軍俑頭戴頭盔,身披鐵甲,手握寶劍,威風凜凜。彷彿隨時衝鋒陷陣。還有的一個個,挺胸擡頭,精神抖擻,是武士俑,還有一個歌妓舞,一張笑嘻嘻的臉,它左手高舉,右手向後擺,單腳立地,另一隻腳擡了起來,做出一副能歌善舞的樣子。看得我眼花繚亂,這些兵馬俑使我回到了秦代,一位位戰士正與敵人廝殺,號角齊聲的威殺聲。

下午,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我心潮澎湃:我們中華民族真不愧是一個有着燦爛文化遺產的偉大民族!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6

想必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兵馬俑吧。秦始皇的部隊作戰勇猛,所向披靡,當時秦國工匠對照着士兵真像,爲秦始皇鑄造了一直陶俑軍隊。

兵馬俑神態各異,造型不同。如果你仔細瞧的話,你會發現有的身材魁梧像是北方人,有的俑身材細條像是南方人;有的俑手持青銅寶劍,身穿作戰軟甲,臉上鬥志勃勃;有的俑氣宇軒昂,身帶玉佩,一副將軍指揮千軍的模樣。馬俑做得也非常精緻,有的高大、有的粗壯,有的擡頭向天一副神氣的樣子,有的奮蹄直奔馳騁戰場。仔細瞧會發現戰馬俑的馬尾捆在了一起。秦始皇是個極其善於觀察的君王,他發現戰馬尾巴太長,奔跑起來容易與相鄰馬匹的尾巴纏繞在一起影響作戰。看古人們多麼善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啊。

你一定會被已發掘的一號坑裏盛大的場面和恢弘的氣勢所震撼。進入一號坑你也定會與我發出同樣難以置信的驚歎“我的媽呀!”已知一號坑有6000多餘士兵,這真是一個陣容強大的軍隊。但這僅是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冰山一角。解說阿姨說,如果把所有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看成一個成人的身體大小的話,那麼現在所發掘的一號坑只相當於人身上的大拇指上手指甲大小。據說經勘測,秦始皇陵兵馬俑有七十幾個足球場那麼大!你足可想象規模有多麼的宏大!

我們現在看到的兵馬俑,都呈灰黑色,變成了泥土的顏色。而我要告訴你的是,兵馬俑剛出土時是有鮮豔的顏色的:頭髮黑得如墨;臉健康如土黃;衣服赤得如牆;鎧甲綠得如葉。爲什麼這些顏色都消退了呢?原來出土後遇着空氣,鮮豔的色彩竟都在20分鐘內被氧化而消失了。我們的祖先是多麼聰明,他們的工藝多麼地精湛,這些顏色歷經兩千多年重見天日時,依然色彩如新,而由於技術的限制,我們現在仍沒有較好的辦法保護這些顏色。我想這也是其餘的兵馬俑仍然還長眠於地下而無法與我們見面的原因之一吧。

我默默地注視着其中一個兵俑,炯炯有神的眼睛,神氣的八字鬍,濃墨的眉毛如炬,英氣逼人。他身穿軟甲戰衣,腳踏特製戰靴,臉上表情莊嚴、肅穆,似乎隨時準備與敵人浴血到底。在20xx多年前的古戰場,當秦軍進攻的鼓聲擂擂,士兵們隨着一陣陣急如雨下的鼓聲漫山遍野一瀉而下,勢如破竹、所向披靡,那是多麼壯觀與恢弘的氣勢。

兵馬俑的發現挺令人意外。一個農夫在自家田裏挖井,發現了兵馬俑的碎片。據說當時一號坑邊界的確定也是個很有意思的事,一號坑太大考古工作人員一直沒有辦法確定邊界到底在哪兒。於是在大牢裏尋出了曹操“摸金校尉”的傳人,經過了5天的尋找,才最終確定了邊境。所以考古界的高手,說不定在大牢裏哦!

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遺產讓我們驕傲。面對這些今天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7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參觀中國的世界遺產之一——秦始皇陵兵馬俑。

你們知道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來歷嗎?在秦朝以前,國王死後要找一些活人陪葬,到了秦朝,一位大臣對秦始皇說:“用活人陪葬,你覺得這樣做不是很妥當。不如讓能工巧匠們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的大軍如何?”秦始皇覺得這個想法挺不錯,就答應下來。其實要不是那時候大臣出主意和秦始皇的一點頭,恐怕今天我們就見不着這氣勢雄偉的兵馬俑啦!

兵馬俑規模宏大,目前已經發掘了三個俑坑,總面積約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個藍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8000個左右。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一號坑,它是三個坑中最大的一個俑坑,已經蓋起了一個巨大的拱形大廳,我們走進大廳細細觀賞。那身材魁梧,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的是將軍俑。它們上身穿短甲,下身穿緊口褲,足蹬長靴,右手執繮,左手持弓箭,彷彿隨時準備上馬衝殺。再看前方,那陶馬跟真馬一樣大小,形體健壯。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彷彿聽到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此外還有武士俑,身高約1。8米,身穿戰袍,披掛鎧甲,排列整齊,威風凜凜。

秦始皇陵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文明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展示了中華民族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8

八月初,西安的太陽無情地炙烤着大地,彷彿要把這座古城烤焦,但仍然無法阻止人們到西安旅遊的熱情。人們幾乎都是衝着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兵馬俑而來。

一進入一號俑坑,我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成千上萬個兵馬俑整整齊齊地排列在俑道之中。細看,他們的外貌、服飾甚至神情都雕刻得十分精緻,栩栩如生。據說,秦始皇從即位起就動用了三十二萬工匠,花費十幾年的時間爲自己修築了一座和地上宮殿一樣大小的地下宮殿,地上有什麼,地下也盡有之。真是令人歎爲觀止!

陶俑是安1:1的比例製成的,有的俑高達兩米多,爲了防止在燒製的過程中破碎,先秦的工匠們想出了一個好方法:把陶俑的頭和身體分開來燒,然後再安裝上去。幾千年前的先秦工匠們竟然有如此的智慧和技藝,真是令人驚歎!

更爲神奇的是鎮館之寶——安車。安車上的馬戴的項圈都是金鑲銀的,如此發達的現代科技都無法做到。最奇妙的還是安車上的那把傘。這把傘可以隨着太陽的移動旋轉方向,替主人遮擋陽光。如果主人想下車休息,車伕可以把傘從車上拔下,插在地上給主人遮風擋雨。如果遇到危險,觸動傘上的機關,它還可彈出一杆矛,變成攻擊的武器。真是神奇啊!

參觀完秦始皇陵兵馬俑,我真是被先人的智慧折服,並由衷地爲中國驕傲!

秦始皇兵馬俑作文 篇9

暑假裏,爸爸媽媽帶我去西安旅遊。西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是十三朝古都,有許多歷史古蹟。其中,秦始皇兵馬俑被稱爲世界第八大奇蹟,許多外國元首來訪問中國,多數都要把參觀兵馬俑列入日程。

一走進博物館的大廳,我立即被裏面恢宏的氣勢給震撼了,只見地下4米深的地方,整齊地排列着上千個像真人大小的武士,他們一個個威武雄壯,器宇軒昂,就像整裝待發的戰士,正準備上戰場呢!真是氣象森嚴,令人望而生畏。

走近一看,兵俑身高在1米8到2米左右,全身呈古銅色。他們身穿鎧甲,手持兵器,有的拿着弩,有的舉着槍、有的持着劍,一個個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真是太逼真了。再看那一匹匹陶馬,有的4匹一組,拖着木質馬車,有的仰着脖子,似乎在仰天長嘯,有的舉着前蹄,似乎要騰空而起,好一幅萬馬奔騰的畫卷。

聽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兵馬俑是給秦始皇陪葬的地下軍隊,像這樣的陪葬坑還有20多個,由於現在的考古保護力量還不夠,其他陪葬坑還沒有挖掘出來,現在展出的僅僅是冰山一角。

我們的古人真了不起,爲我們留下了這麼多的歷史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