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哲理

哲理性的文章

哲理2.04W

哲理,是感悟的參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結晶。它縱貫古今,橫亙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會,寄寓於人生百態家長裏短,閃現在思維領域萬千景觀。下面是關於哲理性文章的內容,歡迎閱讀!

枯葉蝴蝶1

徐遲

峨嵋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種蝴蝶,比最美麗的蝴蝶可能還要美麗些,是峨眉山最珍貴的特產之一。

當它闔起兩張翅膀的時候,像生長在樹枝上的一張乾枯了的樹葉。誰也不去注意它,誰也不會瞧它一眼。

它收斂了它的花紋、圖案,隱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華的花叢,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態,變成了一張憔悴的,乾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黃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顏色的枯葉。

它們僞裝,是爲了保護自己,但是它還是逃不脫被捕的命運。不僅因爲它的美麗,更因爲它那用來隱藏它的美麗的枯槁與憔悴。

它以爲它這樣做可以保護自己,殊不知它這樣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種生物比它還聰明,這種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裝假作僞,因此它裝假作僞這種行經是超不過這種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將它製成標本,作爲一種商品去出售,價錢越來越高。最後幾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沒有了。這一生物品種快要絕種了。

到這時候。國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葉蝶。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國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價。枯葉蝶真是因此而要絕滅了。

我們既然有一對美麗的如真理的翅膀,我們永遠也不願意闔上它們。做什麼要裝模作樣,化爲一隻枯葉碟,最後也還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兩面都光彩奪目的蝴蝶到處飛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兩面都光彩奪目。

我願這自然界的一切都顯出它們的真相。

花與樹的完美2

林清玄

我到一座花園去參觀,看到園中的花正盛開,樹都蒼翠,忍不住讚歎地說“這些花和樹是多麼的美呀。”

花園主人笑起來,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醜的樹,也沒有醜的花。不要說是這花園,即使是路邊的花樹也都是很美的。”

花園主人的.說法令我感到意外,確實,世上沒有一棵樹是醜的,也沒有一朵花是醜的,

我以前怎麼沒有發現呢?

相對於一棵樹或一朵花,作爲人的我們就顯得有各種分別是非、善惡、高低、美醜,

高尚得像一棵樹,完美得如一朵花的人,是多麼少見呀。

我深信,花與樹的完美,是來自於它們不會有醜陋低俗的意念;因此我深信,人如果也無醜陋低俗的想法,就會走向高尚與完美之路。

三個旅行者3

王曄

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了一個旅店。早上出門的時候,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另一個拿了一根柺杖,第三個旅行者什麼也沒有拿。

晚上歸來的時候,拿傘的旅行者淋得滿身是水,拿柺杖的旅行者跌得滿身是傷,而第三個旅行者卻安然無恙。於是前兩個旅行者很納悶,問第三個旅行者“你怎麼會沒事呢?”

第三個旅行者沒有回答,而是問拿傘的旅行者“你爲什麼會淋溼而沒有被摔傷呢?”

拿傘的旅行者說“當大雨來到的時候,我因爲有了傘,就大膽地在雨中走,卻不知怎麼淋溼了;我走在泥濘的路上,因爲沒有柺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細,專揀平穩的地方走,所以就沒摔傷。”

然後,他又問拿柺杖的旅行者“你爲什麼沒有被淋溼而是摔傷了呢?”

拿柺杖的說“當大雨來臨的時候,我因爲沒帶雨傘,便揀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沒有淋溼;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便用柺杖拄着走,卻不知爲什麼常常跌跤。”

第三個旅行者聽後笑笑,說“這就是爲什麼你們拿傘的淋溼了,拿柺杖的跌傷了,而我卻安然無恙的原因。當大雨來時我躲着走,當路不好時我細心地走,所以我沒有淋溼也沒有跌傷。你們的失誤就在於你們有憑藉的優勢,認爲有了優勢便少了憂患。”

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爲缺陷能給我們以提醒,而優勢卻常常使我們忘乎所以。

菊香迷迭4

菊,綻放水裏。細碎咋響的聲音,像那年月光,瓷盤上初長成。

心事如菊。壺水,像長長的雨流進一行詩裏。應該有個心儀的背影,轉身,也只是剎那。可是,多希望那溫暖瞬間,是天長地久的一個開始。於是,那些把盞時分:柔和,安靜,在詩裏,卻蓄意隱藏一樁等待的心事。

壺的一半,是墨綠膠質,掩了一半的記憶。相信若有等待的事件,一邊徐徐淡定的柔美,一邊掩蔽着塵世最瘋狂的花絮。

開在水裏的菊,米白,清澈,透明。若單純的白不足將其畫神,你加一點檸檬黃,再加一點綠,那質感裏就隱隱透出淺淺的象牙色,很微妙。像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私語。順着米白延伸,咖啡勻染,花蒂處,深深的灰綠渡舟輕移。水域幽深處,心懷溫柔,你是否留意過?

一朵菊的輕柔,在水裏被你彈落。那段曲,奏成一道婉約。水意的,緩慢的。就像某個等待的黃昏,風雲裏升起一片水墨,記憶,恍惚在花香裏,盛開一朵,一朵。

固然,若干無由的想象,只是失語的姿態。但在煩躁,喧囂的塵世,至少也讓情節在片刻裏多了抹亮光。深究是無痕的,只在多年後翻閱這些淺淺的文字時,希望心還是暖暖的,至少一些記憶,可以寂靜的開着甜美。

想到這些,我又懷念年少養菊的日子。那時欄外,遍地花語。坐在夢裏,看菊的眼眸深長,詩意。那些醉墨亮起的花蕾,在牆角,拼湊若影若現的心事。我們闡釋一場虛擬的光陰,卻不知,被時間打亂的文字遊戲,原有着怎樣的一種明朗和安靜。

陽光微涼的時分,如果推開窗子,你會發現,壺上光源,它亦是有着潮溼的心事。沿着舊舊的時間,幽深的鋪下來,被倒影的事物就越來越遠,悄然無聲。此刻,只有你自已知道,這樣寂靜沉浮在水裏的菊,讓人驚見自已所有的前塵,教人黯然。

如果,用筆薄薄畫出菊的美,你可見到那種顏色裏若斷若續的情絲,帶一點點的幽怨。若有光線掉在那窗外的枯枝,你要相信,某一瞬間的傷感和喜悅都來自一些事事而非的記憶。像在夢境,終要離開的。而我們,除了心生惆悵撒手放開,還能做什麼?

其實,人生不也如此。永遠是一盆曇花綻放的悽美。在黑夜,爲着一個夢悄悄靠近,然後黯然枯萎。然而,那曾經的盛開,是多麼的芬芳和柔美。

標籤:文章 哲理性